吳卓偉
摘? ?要:義縣探索總結了3種楊樹混交模式,其不僅提升了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還提升了人工林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
關鍵詞:楊樹;混交;造林模式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0)10-0053-01? ? ? ?中圖分類號: S725.2? ? ? ?文獻標志碼: B
長期以來,楊樹一直作為豐產(chǎn)、速生的用材樹種在義縣進行大面積栽植,義縣大凌河、細河近0.7萬hm2的河灘地造林主要樹種是楊樹。經(jīng)過多年生長后,特別是2008年、2009年這兩年義縣大面積楊樹發(fā)生病蟲害,造成楊樹死亡。究其原因,除了義縣2002年引進楊樹新品種107、108楊不適合在義縣生長外,其他就是義縣大面積楊樹純林造林密度小致使楊樹生長空間不夠、造林品種單一造成的。經(jīng)過近幾年的探索,總結了3種楊樹混交模式,即楊樹針葉樹防風固沙林、楊樹灌木防風固沙林和楊樹闊葉樹水土保持林。
1? ?楊樹針葉樹防風固沙林
主要是以適宜當?shù)厣L的楊樹品種,如遼寧楊、3016楊等與樟子松進行混交的造林模型,樟子松是三北防護林造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楊樹是喜光的樹種,而樟子松幼年喜陰,生長初期形成復層混交林,恰好能滿足雙方對光的要求,在混交林的林分里針闊葉樹是一生的伴侶。同時,營造混交林有利于病蟲害的防治,可以有效阻隔病蟲害的大面積傳播。從防護風沙效果角度來看,前期楊樹生長較快,樟子松生長相對較慢,形成同齡異層防護林,防護效果顯著提升。隨著林分的生長,楊樹逐漸達到成熟期并開始采伐,樟子松將繼續(xù)保留,對地區(qū)防風固沙起到更長期、有效的作用。
在造林過程中,義縣采用行混的造林模式,造林株行距一般是3 m×4 m,即一行楊樹一行樟子松,這樣楊樹和樟子松都變成了3 m×8 m,擴大了各自的生長空間。樟子松幼年期有耐陰性,幼年生長較緩慢,隨樹齡的增長,生長速度逐年增加、速生期20~40年,形成大徑級。楊樹前期生長較快,到了中齡以后,對生長空間要求較嚴格,3 m×8 m的株行距正好符合楊樹生產(chǎn)大徑材的空間。楊樹生長13年就可以主伐,產(chǎn)出大量的大徑級木材,從經(jīng)濟效益來看材質(zhì)優(yōu)秀,它們的混合更新可以取長補短,獲得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從經(jīng)濟和生態(tài)效益分析,楊樹與樟子松混交,能使病蟲害得到緩沖,增加林木的生長量。楊樹和樟子松混交林蓄積量比純林的增加30%~50%,楊樹與樟子松混交產(chǎn)值提升30%~50%。楊樹與樟子松混交,能使林木迅速生長并增加抗性、改良土壤,提高了楊樹采伐后的防風固沙能力。
2? ?楊樹灌木防風固沙林
主要使用楊樹與杞柳或紫穗槐、沙棘等灌木進行混交。為了達到防風固沙的目的,義縣引進了杞柳開始繁育。2012年將其與楊樹進行混交造林試驗,造林技術措施為:主栽樹種與混交樹種的比例為1∶1,混交方式為株間混交,造林株行距2 m×6 m,楊樹實際造林株行距變成了4 m×6 m,楊樹可以生產(chǎn)出大徑級木材,減輕病蟲害的發(fā)生。楊樹造林選擇在秋季,杞柳選擇在秋季或春季,杞柳苗木的類型為截干苗,地徑1 cm以上,每年秋季或春季進行平茬。
從目前的效果看,2012年栽植的苗木,當年高生長為1.5 m左右,沒有萌蘗,秋季平茬后;2013年春季萌發(fā)出4~5個枝條,到秋季平均株高生長為1.6 m左右,然后平茬;2014年萌發(fā)出20個枝條,根部固沙面積達到0.4~0.6 m2,秋季高生長達到2 m左右,然后平茬;2015年春季萌發(fā)50枝萌條,高度生長達到2.4 m左右,杞柳呈叢狀分布,每叢根部面積達到0.8~1 m2。楊樹和杞柳混交,從防風固沙的配置來看,是上下聯(lián)動、立體配置的模式,上部有楊樹的樹冠,冠下有杞柳的灌叢,對風力的阻滯作用非常明顯,尤其是秋季莊稼即將成熟的季節(jié),其防護作用更是明顯。雖然對產(chǎn)量影響沒有進行檢測,但從表面上看,這樣林分背風方向的玉米倒伏現(xiàn)象,與沒有林分阻礙的對比,倒伏率不到1/10,可以肯定其對糧食的產(chǎn)量提高也是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和其他喬木防護林相比,該林分不僅有樹冠防風,地表有450 m2/hm2左右的杞柳根阻沙、滯沙的作用,特別是秋、冬春季阻滯流沙效果十分明顯。
杞柳不但有很好的防風固沙作用,其枝條還有很高的經(jīng)濟價值,每年割下的萌條可以做柳編用于育苗,還可以作飼料等。因此,楊樹杞柳混交造林模式在當?shù)厝〉昧孙@著的效果,受到造林實體的普遍歡迎。
3? ?楊樹闊葉樹水土保持林
主要是楊樹與柳樹混交造林模型。楊樹與柳樹混交,采用行混的造林模式,造林株行距一般采用3 m×4 m,即一行楊樹一行柳樹。由于生長速度存在差異,楊樹可以充分利用上層空間,柳樹可以利用中下部空間,空間的充分利用使得氧氣、光照和土壤中水分的效能發(fā)揮最大化,有效促進了楊樹的生長,改善了土壤肥力,使有機質(zhì)、全氮、有效磷、速效鉀等元素得到提高。
楊樹冠幅占據(jù)上部空間,柳樹除主干向上生長外,側枝相對發(fā)達,使得空間利用更加充分,這種混交加大了樹木的林萌度、對風沙的阻擋和防御更全面、更強效。楊樹的根系分布在地表以下平均50 cm處,均是密集的根系,主根發(fā)達,側根呈輻射狀分布;柳樹側根密集生長在60 cm深的范圍,因此,楊樹與柳樹混交,使得楊樹根系必須通過快速生長滿足對養(yǎng)分的需求,而且柳樹的栽植使得較深土層的養(yǎng)分得到充分利用。同時,楊樹柳樹混交林中土壤含水量要高于楊樹純林中土壤含水量,驗證了楊樹柳樹混交林的水土保持能力高于純林。
楊樹與柳樹混交林可以減少病蟲害的傳播,使得害蟲聚集得到有效控制,使蛀干害蟲感染率下降,有助于減輕病蟲害。但在后期管理上,要根據(jù)兩者的生長情況適當進行間伐,以改善種間關系,充分發(fā)揮混交林的多種效益。
4? ?總結
楊樹混交林的營造,改變了傳統(tǒng)造林的模式,一方面提升了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了人工林對病蟲害的抵御能力,豐富了義縣人工造林的模式,同時也對遼寧省人工營造混交林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