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益
箋,最初是指寫有注文的狹長竹片,系在原書簡冊上,僅用為標識。后來,慢慢演變?yōu)橛糜跁鴮懙男》兰垙?,早在六朝時就通行了。唐代元和年間,寓居成都浣花溪的女詩人薛濤,精心創(chuàng)制出一種形制獨特的箋紙,她在與詩人元稹以此題寫詩酬,顯得分外浪漫,被稱為薛濤箋?!颁交ü{紙?zhí)一ㄉ薄凹t箋紙上撒花瓊”等詩句,正是對它的形象描繪。
其實,蜀地的箋紙有深紅、粉紅、杏紅、明黃、深青、淺青、深綠、淺綠、銅綠、淺云十色。此外,還有松花、流沙、彩霞、金粉等別色?!兑娌空勝Y》載:“薛濤井,舊名玉女津,在錦江南岸。水極清澈,石欄周環(huán),久屬蜀藩,為制箋處。有堂室數(shù)楹,令卒守之。每年定期命匠制紙用以為入京表疏,市無貿(mào)者?!薄对M著紙譜》云:“今天下皆以木膚為紙,而蜀中乃盡用蔡倫法,有玉版、有貢余、有經(jīng)屑、有表光等紙。玉版、貢余雜以舊布破履亂麻為之,唯經(jīng)屑表光非亂麻不用。于是造紙者廟以祀蔡倫矣?!辈浑y想見,十色箋紙的制作,在蜀地工藝十分講究。后來還吸收了來自蘇州的制箋藝術,稱作“假蘇版”。有所不同的是蘇州箋紙多布紋,而“假蘇版”多螺紋,紙骨柔薄。如果加厚,就能勝過蘇紙。
到了明清時期,箋紙在江南一帶被文人推崇。不僅有素箋,更流行印有人物、花鳥、山水圖案的畫箋。隨著版畫和木刻水印技藝的發(fā)展,箋紙被提升成一種藝術品,是屬于文人的雅玩。天啟年間刊行的《蘿軒變古箋譜》和崇禎年間刊行的《十竹齋箋譜》,就是畫箋的代表之作。
當時的許多文人墨客,不僅喜歡使用箋紙,還興致勃勃地研究、傳播創(chuàng)制方法。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屠隆在《考盤余事》卷二中,詳盡地寫下了“造葵箋法”“染宋箋色法”“造金銀印花箋法”等章節(jié)。他說:“槐花半升,炒煎赤,冷水三碗煎汁。用銀母粉一兩、礬五錢,研細,先入盆內(nèi)。將黃汁煎起,用絹濾過,方入盆中,攪勻拖紙,以淡為佳。文房用箋,外此敷色,皆不足備?!庇眠@樣的方法,就可以創(chuàng)制出松花箋來。
頗有些市場經(jīng)濟意識的李漁,親自設計創(chuàng)制了很多種箋紙,包括韻事箋八種、織錦箋十種。箋紙上,專門刻印“笠翁新制”字樣。不僅如此,他還標明每束箋紙的價格,四處銷售。他說,自己之所以賣力地推銷,是為了“售之坊間,得錢付梓人,仍剞劂之用。是此后生生不已”。與此同時,他公開宣布,不許他人翻梓。以今天的目光看,李漁將箋紙作為藝術品,也作為商品,不只十分注重流通,也很有版權意識。在這一點上,他站在了那個時代的前列。
清末文學家、經(jīng)學家俞樾喜歡自制信箋,曾經(jīng)制作曲園、右臺仙館、俞樓、五禽等多種箋紙為自己所用。自制信箋上,往往會有朱繪人物,人物或為坐姿,或為揖拜。并鐫印“曲園”“曲園拜上”“如面后”等文字,充滿文人雅趣。他的箋紙不但款式多,而且制作精致。最有名的“春在堂五禽箋”,箋紙上用紅色篆字書寫禽鳥名稱并題字,五禽包括鵲、鳳、燕、雁和鶴。寫上“鵲”字的,上面題有“喜鵲隨函到絲蘿,故作鵲箋”;寫上“燕”字的,則題有“紫燕西來,欲寄書,故作燕箋”,獨具一格。
俞樾曾在扇面上題詩:“別館山中草未滋,寓樓仍榜蔣公祠。何來福壽殘磚字,得自賓朋雅集時。疊韻仍教依石鼓,制箋不必界烏絲。如今摹入齊紈扇,好與蒲葵一例持?!彼O計箋紙和書寫信札時的閑情雅致,悄然體現(xiàn)了出來。
古稀之年時,俞樾曾為自己設計、制作了二十種頗具個性特色的“墨戲”箋紙,為親朋好友所稱道。例如“一團和氣”,取篆書形,“和氣”二字圍成圓形,標題為“一團和氣”。圖式說明為:“篆書‘和氣二字,規(guī)而圓之,是謂‘一團和氣?!薄扒鷪@長壽”,取草書式,“曲園”二字變體,肖人之形;“長壽”聯(lián)書,末筆拉長,斜穿過“園”字拉下,取竹枝形,寓“攜杖老人”之意?!扒鷪@寫竹”,篆草雜糅,如畫竹石。左下方粗筆連寫“曲園”二字,形似園中之石;右下為“寫”字,“竹”字似兩桿竹枝斜貫而上,字體呈竹石之貌,說明文字為“寫此制箋,以報平安”?!扒鷪@對月”,形肖老人依欄對月?!靶畹赖履芪恼隆保胁蓦s糅,猶如魁星像。“萬卷書”,則仿佛架上積軸。
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于無紙化寫作。懂得十色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我結識的一位青年收藏家,近年來以一己之力,收集了一千多通名人信札,幾乎都是書寫在明清和民國時期的箋紙上。信札的上款人、下款人,既有學者、教授、作家、演員,也有黨政官員、企業(yè)家、軍人。每件信札不僅是文史研究可遇而不可求的珍貴資料,也是探索箋紙藝術流變的重要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