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琦 高帥
摘 要:本文主要探究了食品安全監(jiān)測中化學檢測技術的應用途徑,希望能為以后的食品檢測工作提供一定借鑒。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jiān)測;化學檢測技術;應用
食品安全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做好食品安全檢測工作至關重要。一些不良商家為了追求更高利潤,在食品中添加了大量的添加劑,也會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化學添加劑。隨著化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化學檢測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常用到的化學檢測技術包括光譜檢測法、色譜檢測法、生物檢測法和快速檢測法。
1 光譜檢測技術
1.1 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
等離子發(fā)射光譜法通常應用到定量元素的檢測中,在多元素和單元素檢測分析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發(fā)射光源產(chǎn)生的能量作用于樣品,樣品中的一些電子會改變原來的軌跡,再次回到軌道中會釋放特定波長的能量。通過分析檢測發(fā)射波長,便能得知食品中含有哪些元素。該技術一般會應用在營養(yǎng)保健品的安全檢測、食品污染物成分等中,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1]。
1.2 近紅外光譜技術
近紅外光譜技術具有快速、準確、無污染等優(yōu)點,一般在食品加工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它的技術原理是當紅外光穿過物質時,會引發(fā)物質中某些分子基團的振動,當振動頻率與紅外光的頻率一致時,分子吸收能量??赏ㄟ^相對振動等信息進行分子結構的分析和鑒定,從而確定食品中的物質分子。近紅外光譜技術分為紅外光譜和離線檢測兩種方法。
1.3 熒光分析法
熒光分析法是一種新興的檢測技術,主要是利用紫外光照射物質,物質中的原子受到照射后從基態(tài)躍遷到激發(fā)態(tài),在激發(fā)過程中能夠產(chǎn)生特定的熒光,該技術可以對物質分子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該項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一般應用在食品中有毒物質的檢測中,可以分為原子熒光檢測和分子熒光檢測[2]。
2 色譜檢測技術
2.1 離子色譜法
離子色譜法檢測技術的原理是離子交換,對于共存的營養(yǎng)離子進行分離、定性和定量。該方法應用在食品安全檢測中,并不會受食品元素含量、類型的影響。一般應用于飲用水成分含量的檢測。
2.2 高分離度液相色譜法
高分離度液色譜法是以氣相色譜法為基礎、精確度較高的檢測技術,主要采用高壓輸液泵儀器,將溶液泵送到色譜柱,然后注入樣品中,開展檢測工作。該項技術適應能力強、靈敏度較高、檢測效率高,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應用比較廣泛。
2.3 氣相色譜法
氣相色譜法主要采用專業(yè)的儀器進行檢測,主要采用色譜儀等專業(yè)儀器進行檢測。氣相色譜法具有分析周期短、工作效率高的優(yōu)點,一般常用在農(nóng)產(chǎn)品農(nóng)藥殘留和污染物成分的檢測工作中,該項技術檢測迅速,而且適用范圍較廣,能夠檢測出多種不同的污染物。而且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分離農(nóng)藥污染物。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氣相色譜法的應用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和完善,可為食品安全檢測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檢測技術。
3 生物檢測技術
3.1 免疫技術
利用免疫方法檢測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這一類技術在有毒物質檢測中的應用比較廣泛。在食物制作和儲存過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按照收入儲存和制作條件進行操作,便很有可能滋生真菌、細菌等微生物,這些物質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而免疫技術主要是借助抗體與抗原可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進行檢測,可用于檢測食物中是否含有有毒物質以及有毒物質的主要成分。
3.2 PCR技術
PCR技術主要包括變性、復性、延伸3個步驟,也稱為聚合酶鏈式反應,主要是借助DNA和酶的性質進行檢測,根據(jù)堿基互補配對理論和半保留復制機制,借助酶的作用對DNA進行擴增,通過對擴增后DNA的檢測分析,明確食品中的物質,檢測結果更為準確。
3.3 DNA探針技術
DNA探針檢測過程其實是分子雜交過程,用同位素標記DNA探針,探針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配對形成雙鏈DNA。通過檢測帶有標記的同位素,進行分子的分析工作,明確食品成分。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食品安全檢測測中對化學技術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其大大簡化了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提高了檢測工作的準確率,在以后的工作中也應該不斷豐富化學技術的應用形式,為食品安全檢測工作提供更多的依據(jù)。
參考文獻
[1]紀曉嵐.食品安全檢測中化學檢測技術的應用[J].現(xiàn)代食品,2020,1(2):143-145.
[2]趙玉琴.化學技術在食品安全檢測中的有效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29):44.
作者簡介:吳琦(1989—),女,漢族,山西稷山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質量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