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雪蘭 莫瑜 凌麗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口服藥物與胰島素治療療效。方法 選擇從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該院中進行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10例,隨機分為50例注射組和60例口服組,前者采用注射胰島素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后者采用口服藥物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時間等。結果 相比較而言,注射組患者治療有效時間和耐藥率明顯優(yōu)于口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注射組5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88.00%,病菌轉陰率是90.00%;口服組6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73.33%,病菌轉陰率是83.33%;兩組對比,注射組的病菌轉陰率與病灶吸收率明顯優(yōu)于口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口服組的有效例數(shù)為50例(83.33%),注射組的有效人例數(shù)為47例(94.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明顯低于口服組,兩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胰島臨床療效更突出,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腎功能,降低血糖,另一方面還能減少治療時間,提升患者的耐藥性,對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具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 糖尿病;肺結核;降糖治療方案;抗結核療效
[中圖分類號] R587.2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20)04(a)-0075-03
現(xiàn)如今,糖尿病患病率越來越高,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另外,糖尿病患者身體機能較差,免疫系統(tǒng)功能障礙,致使細菌感染事件增加,進而導致肺結核,使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繼續(xù)惡化?;诖?,為了保證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療效,該文選擇從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該院中進行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10例為研究對象,采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具體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從該院中進行治療的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110例,隨機分為50例注射組和60例口服組,前后年紀最大分別是74歲、73歲,前后年紀最小分別是25歲、24歲,前后的男女比例皆為3:2。所有研究對象皆滿足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診療要求,重要器官無重大疾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且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口服組采用口服藥物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口服藥物有鹽酸二甲雙胍,0.5 g/次,1次/d;阿卡波糖片,50 mg/次,2次/d;格列齊特,1次/d,劑量為1~4片,30~120 mg??菇Y核治療;異煙肼片,0.3 g/次,1次/d;利福平膠囊,0.45 g/次,1次/d;鹽酸乙胺丁醇膠囊,立足患者病情,0.75 g/次;吡嗪酰胺膠囊,0.5 g/次,3次/d。注射組采用注射胰島素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胰島素注射劑量結合患者病情來定,2次/d,抗結核治療同上述一致。兩組皆不間斷治療6個月。
1.3 ?評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有效時間;②對比注射組與口服組肺結核治療狀況,其中包含病灶吸收程度、病菌轉陰率;③對比兩組有效率,有效為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為患者臨床癥狀無變化;④比較注射組與口服組腎功能指標水平,具體有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⑤對比兩組患者血糖水平,其中包含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有效時間
相比較而言,注射組患者治療有效時間(4.62±1.12)d明顯少于口服組(6.79±1.49)d,前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肺結核治療狀況
注射組5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88.00%,病菌轉陰率是90.00%;口服組6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73.33%,病菌轉陰率是83.33%;兩組對比,注射組的病菌轉陰率與病灶吸收率明顯優(yōu)于口服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療效情況
口服組的有效例數(shù)為50例(83.33%),注射組的有效例數(shù)為47例(94.00%),兩組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腎功能指標
相比來講,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明顯低于口服組,從數(shù)據(jù)能夠看出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更低,且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5 ?血糖水平
相比來講,治療前兩組血糖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注射組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1c)明顯低于口服組,從數(shù)據(jù)能夠看出注射組的血糖水平更低,且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數(shù)量逐年上漲,該病多為功能障礙,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給細菌侵入提供條件,進而導致肺結核并發(fā)癥,損害患者重要器官,威脅生命。對于此,臨床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疾病的病因進行了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脂肪、糖等代謝異常的患者患病率較高,還發(fā)現(xiàn)糖化血紅蛋白增加是致使此病出現(xiàn)的主要因素。所以,采用降糖藥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能夠獲得良好效果。降糖藥聯(lián)合抗結核治療既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標,又能確保病灶吸收率。上述研究結果為:相比較而言,注射組患者治療有效時間(4.62±1.12)d明顯少于口服組(6.79±1.49)d(P<0.05)。注射組5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88.00%,病菌轉陰率是90.00%;口服組50例患者中,病灶吸收一共有44例,吸收率是73.33%,病菌轉陰率是83.33%;兩組對比,注射組的病菌轉陰率與病灶吸收率明顯優(yōu)于口服組(P<0.05)??诜M的有效例數(shù)為50例(83.33%)低于注射組的有效例數(shù)為47例(94.00%)(P<0.05)。相比來講,治療前兩組腎功能指標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血肌酐(Scr)、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尿素氮(BUN)明顯低于口服組,從數(shù)據(jù)能夠看出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更低(P<0.05)。注射組的腎功能指標水平更低(P<0.05)。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胰島治療療效更突出,一方面可以提升患者的腎功能,降低血糖,另一方面還能減少治療時間,提升患者的耐藥性,對治療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具有積極作用,為此,值得臨床醫(yī)護人員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龍則靈.68例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特征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9,40(7):1595-1596.
[2] ?王方,李靜.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體內(nèi)抗結核藥物血藥濃度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9,43(6):635-637.
[3] ?張硯,謝松松,朱凌云,等.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血清25(OH)D_3水平與臨床特點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9,25(17):69-71.
[4] ?邢俊蓬.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特征研究及療效評價[J].智慧健康,2019,5(15):107-108.
[5] ?潘定全,韋金鳳,黃家萍.肺結核與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9,7(14):9-10.
(收稿日期:20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