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秀
《琵琶行》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第六課,是唐朝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樂府詩之一。唐詩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重要意義和價值,本單元目標為學習唐詩,感受不同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朗讀背誦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本課教學對象是高二學生,學生在初中的《口技》以及高中的《赤壁賦》等課文中已經(jīng)初步學習過正側(cè)結合藝術手法,并且在同一單元本課之前學習了李白的《蜀道難》,對長篇詩也已有所了解,所以學習本文相對容易。
1.掌握正側(cè)結合的藝術手法。
2.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重點:理解詩詞正側(cè)結合的藝術手法。
難點:學以致用,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點撥引導法:通過點撥,引導學生辨識、掌握正側(cè)結合藝術手法。
合作探究法:通過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探究正側(cè)結合藝術手法。
PPT:《口技》:“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狗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p>
《赤壁賦》:“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p>
引導:同學們,我們知道《口技》和《赤壁賦》這兩篇文章都對聲音進行了描摹,那其描摹的藝術手法有何相同點呢?對,都運用了正側(cè)結合藝術手法,其中前面直接描寫聲音逼真感人的方法是正面描寫,通過他人側(cè)面映襯聲音真切悅耳的方法是側(cè)面描寫,那么《琵琶行》中,詩人白居易又是怎樣運用正側(cè)結合來描寫琵琶聲的呢?今天,我們將繼續(xù)深入學習詩歌中的正側(cè)結合藝術手法。
【設計意圖】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1.正面描寫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勾畫出直接描寫琵琶音樂的詩句。(板書:正面描寫)
PPT:“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四弦一聲如裂帛?!?/p>
引導:這里運用比喻修辭,大量鋪陳,用生動的語言把聲樂的無盡美妙與節(jié)奏的無窮變化描繪得至純至真,把難以捕捉的音樂形象摹畫得立體可感。這也是直接正面描寫的作用,即化聲為形,化音為象,直接生動形象的渲染琵琶聲的美妙。(PPT: 比喻鋪陳,化聲為形,化音為象)
2.側(cè)面描寫
(1)側(cè)面描寫——人物映襯
引導:但琵琶聲究竟美妙與否,我們還要看聽眾的反應,詩中聽眾反應如何呢?首先,請同學們回到課文,勾畫出描寫詩人第一次和第三次聽琵琶反應的相關詩句。老師提醒第一次在第二段開頭,第三次在第五段結尾。(板書:側(cè)面描寫)
PPT:“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fā)。”
引導:《琵琶行》開篇寫到“潯陽江頭夜送客……醉不成歡慘將別”,本來詩人要送別朋友,但是突然聽到琵琶女的琵琶聲,就一下沉浸其中,忘卻趕路別離。這里能讓大家忘記自己行動,可見琵琶聲的出神入化與引人入勝。
同樣,我們再一起來看看詩人們最后一次聽琵琶的反應,還是請同學們先找出相關詩句。
PPT:“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p>
引導:在結尾第三次聽琵琶的時候,在座的竟然全都潸然淚下,可見琵琶女的樂技之高超,琵琶聲的感染力之強,以至于將我們都引入音樂意境中,讓人如聞其聲, 甚至如臨其境。這也正是人物映襯的作用。(板書:人物映襯)
其實,類似這樣通過人物映襯的,在詩中還有一處,不僅側(cè)面描寫了琵琶曲之美妙,還側(cè)面襯托了琵琶女的美貌。請同學們回到詩中,再仔細找找。(老師提醒:詩句出現(xiàn)在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
明確:“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引導:“善才”本來就指琵琶專家或特長者,這里琵琶女的琵琶曲,竟然能讓專家都心服口服,該是多么的悅耳啊?。≒PT:人物映襯,以人寫音,聲外有聲)
【設計意圖】葉圣陶“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
(2)側(cè)面描寫——環(huán)境烘托
詩中除了通過旁人側(cè)面襯托琵琶聲,還從其他方面對琵琶音樂進行了烘托,請同學們結合PPT 背景圖(秋月江船圖),思考背景圖與詩中的哪一句最吻合?老師提醒與第二段結尾的景物描寫有關。
預設:“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引導:(這位同學找得很快?。敖隆贝_實比較貼近本圖,但是要從側(cè)面突出“琵琶聲”這一主題來講的話,則還有更加貼切的詩句,請同學們再仔細找找。
明確:“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p>
引導:(這位同學找得很準!)江夜寂靜,秋月倒映,這時琵琶彈奏剛剛結束,而聽者卻還在琵琶聲的余韻中回味。這里通過江月的點染,營造出悄然的意境,烘托出琵琶聲余音裊裊、不絕如縷。
其實,石沆的《夜聽琵琶》也有類似的句子,我們先一起來讀一下
PPT:“裂帛一聲江月白,碧云飛起四山秋?!?/p>
引導:這里也是通過環(huán)境側(cè)面烘托琵琶聲的美妙動聽、悠揚悅耳與不絕于耳,讓人回味無窮。與本文有異曲同工之妙。(板書:環(huán)境烘托)(PPT:以景結音,余韻留白,無聲有聲)
【設計意圖】葉圣陶“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3)側(cè)面描寫——事物對比
對于同一主題和事物,除了旁人襯托和環(huán)境烘托,還有沒有其他的側(cè)面描寫呢?先不慌給老師答案,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一詩句,思考詩人這又是從哪個方面來寫琵琶聲的呢?
PPT:“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p>
引導:這里通過“山歌”、“村笛”的難聽,側(cè)面對比突出琵琶聲的悅耳,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事物對比,這也屬于側(cè)面描寫。(板書:事物對比)
我們在同一單元的《蜀道難》中也學習過類似的句子,即通過其他事物的對比,側(cè)面表達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請同學們一起回顧一下。
明確:“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薄畎住妒竦离y》
引導:蜀道對于黃鶴、猿猱尚且如此之難,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則更是難上加難了。(PPT:事物點染,對比渲染,突出中心)
【設計意圖】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以《琵琶行》為例,直接對琵琶聲進行描寫的方法,我們稱之為正面描寫,通過其他人物映襯、事物對比和環(huán)境烘托來突出琵琶聲,即“烘云托月”的方法,我們稱之為側(cè)面描寫。兩者結合,我們稱之為正側(cè)結合。正側(cè)結合,其描寫角度多變,筆法靈活,使所描繪的對象更為鮮明突出、立體化。
請同學們結合剛剛老師所講,思考錢起的《湘靈鼓瑟》中又是如何運用正側(cè)結合表現(xiàn)手法來描寫音樂的呢?
《湘靈鼓瑟》錢起
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嗾{(diào)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湘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
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
明確:
正面描寫:“清音入杳冥”。(瑟聲清亢悠長,響徹云霄,窮高極遠,直逼蒼穹。)
側(cè)面描寫之人物映襯:“馮夷徒自舞,楚客不堪聽”。(美妙的樂曲使得河神馮夷聞之起舞,而遠游的旅人卻不忍卒聽。)
側(cè)面描寫之事物對比:“苦調(diào)凄金石”(那深沉哀怨的曲調(diào),連堅硬的金石都為之感動、悲傷)、“白芷動芳馨”(白芷在樂曲的感召之下,也吐出了更多的芬芳)。
側(cè)面描寫之環(huán)境烘托:“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曲終聲寂,卻沒有看見鼓瑟的湘水女神,江上煙氣消散,露出幾座山峰,山色蒼翠迷人)。
小結:劉熙載在《藝概·詩概》中說:“山之精神寫不出,以煙霞寫之;春之精神寫不出,以草樹寫之。”說的就是正側(cè)結合。
【設計意圖】呂叔湘“語文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
方扶南曾云:“白香山江上琵琶,韓退之穎師琴,李長吉李憑箜篌,皆摹寫聲音至文。韓足以驚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闭埻瑢W們結合今天所講,課后自主賞析閱讀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
【設計意圖】葉圣陶“訓練訓練,督促學生認真練,經(jīng)常練,是奏功收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