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揚州現(xiàn)存三處清代御詩碑述略

2020-06-11 00:10魏怡勤
江蘇地方志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瓜洲南巡乾隆帝

◎ 魏怡勤

(揚州大學廣陵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提 要:清代康熙、乾隆二帝曾分別六次南巡,六到揚州。揚州的趣園、高旻寺、天寧寺、阮元故居等多處,建有兩位帝君的詩文碑刻。文章以現(xiàn)存的三處御詩碑為主線,借助《揚州畫舫錄》《清宮揚州御檔》等史書記載,解讀碑刻題詩的內(nèi)容、背景,并對御詩碑來龍去脈、變遷保護及御碑亭等相關(guān)建筑的坐落地址、興廢情況作簡要評述。

康熙和乾隆是清代極負盛名的兩位皇帝。兩位皇帝有著許多相似之處:一是在位時間長,康熙帝在位61年,乾隆帝在位60年;二是兩人喜歡巡游,都曾六次南巡,六到揚州;三是兩人都喜歡寫詩題詞,揚州趣園、蓮性寺、高旻寺、天寧寺、阮元故居等許多地方曾留下兩位皇帝的詩文、匾額、碑刻。據(jù)統(tǒng)計,康熙帝題寫吟詠天寧寺、高旻寺、大明寺等處的詩作數(shù)十首,而乾隆帝有關(guān)揚州的詩作多達百余首。這些御詩在刊印廣為流傳的同時,有的詩作還連同諸多的匾額題字,形成了很多的御詩碑,一些御詩碑還專門建有景觀碑亭,此舉凸顯并保護了詩碑,還成為供游人休閑小憩和觀賞御詩的固定之所。揚州城區(qū)現(xiàn)存御詩碑有三處,分別是:瘦西湖白塔晴云景區(qū)的乾隆題詩碑、大明寺西園的康熙乾隆四方御碑、瓜洲錦春園的御碑。

一、推崇歐公:瘦西湖蓮性寺四方乾隆御詩碑

蓮性寺位于瘦西湖蓮花橋和鳧莊南側(cè)的島嶼上,原名法海寺,又名白塔寺。該寺始建于隋朝,重建于元朝至元年間。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時,賜名“蓮性寺”并御制《上巳日再登金山詩》一首,書唐人絕句一首,臨書董其昌絕句一首,賜“眾香清梵”匾,皆勒石建亭,供奉寺中。乾隆時期,建有得樹廳、銀杏山房、春雨堂、夕陽雙寺樓、云山閣、白塔、菱花亭、歌臺、觀音堂、關(guān)帝廟等。咸豐年間,蓮性寺毀于兵火,光緒中葉重建。重建的蓮性寺,山門外兩翼筑八字墻,門前兩層平臺,上一層平臺正中置一鐵香爐,香爐上鑄“蓮性寺”三字,平臺邊緣兩側(cè)建白石欄桿,欄柱上雕有石獅。下一層作花壇,兩端栽檜柏、梧桐。山門五楹朝東北,山門上方嵌一塊“法海寺”石額,門旁設一對蓮花門枕,黃墻紅門,上蓋綠色琉璃瓦。

瘦西湖蓮性寺

1949年后,蓮性寺曾一度改為由比丘尼經(jīng)營的素菜館?!拔幕蟾锩逼陂g,佛像、匾額皆毀,有寺無僧。1996年起,蓮性寺開始整修新建。

蓮性寺最著名的建筑當為白塔。白塔位于蓮性寺內(nèi)西北部,為喇嘛塔形。喇嘛塔原屬藏傳佛教寺院的塔制,元朝以后漸行全國。據(jù)《揚州畫舫錄》記載,該塔為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兩淮鹽業(yè)總商江春集資仿北京北海白塔,就舊塔基重新修造。

乾隆御碑亭位于蓮性寺的西側(cè),保存四方御筆九龍碑刻,其中兩首為乾隆題蓮性寺詩(前、后左),另兩首為乾隆題平山堂詩(后中、后右)。

亭中前面的碑面刻有乾隆題詩七絕一首:

一朵花宮結(jié)凈因,周環(huán)綠水漾波新。

歌臺畫舫何妨鬧,恰是亭亭不受塵。

據(jù)考,此詩作于丁丑(1757)春二月,為乾隆第二次下江南時所題寫。乾隆帝信仰佛教,偏愛佛教文化,詩文中多次提及蓮花。據(jù)《清宮揚州御檔》記載,每次乾隆帝駐蹕揚州,除了去往高旻寺、天寧寺等佛教寺廟(行宮),還多次“臨幸”官員和富商的私家園林,“御檔”中收錄的御膳底檔記載有乾隆帝在鹽商私家園林用膳的情況。這些園林分別是九峰園、倚虹園、凈香園、錦春園等。其中,九峰園位于今荷花池公園北側(cè),史稱“南園”,乾隆南巡時賜名“九峰園”;倚虹園位于今瘦西湖大虹橋南側(cè)及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qū)的半塘景區(qū),因“虹橋修禊”而知名于世;凈香園位于今瘦西湖大虹橋東側(cè),史稱“江園”,為大鹽商江春私宅;錦春園位于今瓜洲大觀樓舊址,是為乾隆帝渡長江、往返揚州的必經(jīng)之地。地方官員和鹽商富紳深知乾隆帝信仰佛教,為了取悅皇帝,便調(diào)動能工巧匠,精心設計蓮花圖案,并用來裝點園林庭院。

佛家認為,蓮花代表圣潔、美好,也代表一種智慧的境界。由于蓮花生于淤泥,綻開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被修行者喻為凈化自我、超凡脫俗、清凈無礙的象征。佛家弟子之間稱為蓮友,佛家弟子共修結(jié)社稱為蓮社,凈土宗稱為蓮宗。乾隆的這首詩是針對蓮性寺優(yōu)美的景色有感而發(fā)。蓮性寺(法海寺)位于瘦西湖白塔旁,四周綠樹環(huán)繞,清幽靜謐,“周環(huán)綠水漾波新”“水物由來清且奇”。人們可從詩中領略到,昔日的湖面上,盡管畫舫游弋,歌舞升平,熱鬧非凡,但寺內(nèi)卻清靜如水,不受外界紛擾。據(jù)史載,乾隆多次御臨蓮性寺,除了賜額、賜詩外,還賜給寺廟《大悲陀羅尼經(jīng)》一部,以顯示他對佛學的精研與推崇。

御碑亭后面左碑,是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帝第三次南巡揚州至蓮性寺,他見江南多水,水物清奇,作《題蓮性寺》七絕詩一首,詩曰:

江都城北多陂澤,水物由來清且奇。

瀟灑青蓮宇標性,交蘆同悟合還離。

這首詩中,他的情感因水而激發(fā),借景抒情,借物喻志。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曾九次登臨平山堂拜謁歐陽修,多次題詩贊頌歐公清風廉潔,乾隆御碑亭的《題平山堂》《再游平山堂》詩作,就是其中兩首。

位于御碑亭后面右碑,刻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所作《題平山堂》七律詩,詩曰:

賢守建堂鄰大明,江南山色與檐平。

家聲讓彼稱三至,明盍欣茲近四并。

古往今來總佳話,松風水月那閑情。

林泉不異前巡況,一卷真教畫里行。

御碑亭后面中碑的詩作,寫作時間與上首同期,也是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乘坐畫舫再次前往平山堂,題字作詩,追憶歐陽修,他在《再游平山堂》詩中寫道:

時節(jié)逮花朝,百卉舒韶光。

駐蹕有余暇,爰再游山堂。

遠迎坡梅紅,近拂堤柳黃。

夾堤多名園,時復一徜徉。

遇佳輒留題,好樂亦戒荒。

畫舫不知遙,至止大明旁。

迥出適所逢,試問因何芳。

地勝究以人,睪然懷歐陽。

既乃怵然懼,得毋誚馮唐。

乾隆帝題寫平山堂的詩,多達六十余首,多為緬懷歐陽修所作。

20世紀50年代,原蓮性寺的幾塊御碑分別放置在公園的河邊、樹下,處于無人管理狀況,經(jīng)專家提議,瘦西湖公園專門建了御碑亭,將幾塊御碑保護起來,并將御碑嵌入墻體。但因年代久遠,受風化等影響,四方御筆九龍碑刻的字跡不是很清晰,在近期修繕中,采取宣紙拓片的方法,讓碑刻“復明”,如今,經(jīng)過拓片的四方碑刻,其字跡清晰可認。

修繕前的乾隆御碑亭是半歇山亭,修繕過后,御碑亭為歇山亭,比修繕前整整大了一倍,其樣式為仿清建筑。由于四方碑刻的石材為青石,其中有碑刻因為歷史原因損壞,曾用水泥修補。重新修繕時,把水泥全部去掉,改用青石在兩側(cè)輔助固定。為了防止碑刻進一步風化,使用玻璃罩將四方碑刻罩起來。如今四方御詩碑已向游客重新開放。

二、跨越兩朝:大明寺康熙、乾隆兩座御詩碑亭

揚州大明寺,位于城北蜀岡之上,是一座馳名中外的古剎,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寺因年號而命名。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歐陽修任揚州太守時建平山堂。明萬歷年間(1572-1620),揚州知府吳秀重建大明寺,崇禎十二年(1639),漕御史楊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擴建為揚州八大名剎之首。咸豐三年(1853),寺廟又毀于太平軍兵燹。此后,大明寺幾經(jīng)修建,規(guī)模漸大?,F(xiàn)寺為清同治年間(1862-1874)兩準鹽運使方浚頤建。

在大明寺西園的假山東側(cè)石道坡頂,立著康熙御碑亭,亭呈四方形,亭子三面墻鏤空,裝飾以扇面形花窗,朝東的一面墻,嵌著高155厘米、寬75厘米的詩碑,刻有康熙題《靈隱》詩墨寶。這首寫杭州靈隱寺的詩,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帝第二次南巡后從杭州回京路上過揚州后手書成篇:

靈山含秀色,鷲嶺起嵯峨。

梵宇盤空出,香云繞地多。

開襟對層碧,下馬撫煙蘿。

羽衛(wèi)閑來往,非同問法過。

據(jù)傳,康熙帝將這首詩賞賜給時任揚州知府高承爵,以表彰他一路護駕有功。后來高承爵官至江蘇按察使,專門在揚州大明寺為康熙帝所賜的此詩立碑。御碑上的書法靈秀工整,俊逸灑脫。

乾隆帝在位期間曾六次南巡來到揚州,每次到揚州,大明寺則是必經(jīng)之所。寺內(nèi)現(xiàn)存御筆九龍碑刻三方,是乾隆帝一、二、三次南巡揚州時所題。

第一首:鐘情山水,心境豪放。乾隆十六年(1751)仲春時節(jié),乾隆帝首次南巡來到揚州,見到久負盛名的“淮東第一觀”——大明寺,十分興奮,感慨之余題詩一首(碑亭的左側(cè)):

梅花才放為春寒,果見淮東第一觀;

馥馥香風來月牖,枝枝畫意入云欄。

蜀岡可是希吳苑,永叔何曾遜謝安;

更喜翠峰余積雪,平章香色助清歡。

這首詩以梅花、春風為媒,贊美蜀岡景色秀麗,贊譽揚州人文薈萃;他還以曾在揚州任太守的歐陽修與東晉宰相大才子謝安相比,褒揚了歐陽修的文采,全詩情景交融,表達了時年40歲的乾隆陶醉山水的豪放心境。此詩是乾隆帝第一次南巡,在揚州大明寺平山堂留下的墨寶,并刻碑留于御碑亭。當時的乾隆帝,正值年輕氣盛,所以書法比較狂放,用筆瀟灑,提按頓挫,任腕而出,示人以神融筆暢,毫無滯澀之態(tài)。結(jié)體疏朗,字形流美,筆勢精熟,全詩雍容大度,彰顯帝王氣魄,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被稱為乾隆帝的精品之作。

第二首:贊美景色,情理交融。時隔六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46歲的弘歷于正月十一日離京,二月上旬抵揚州,二月十三日渡江去金山。其間在重游大明寺時,又作律詩一首(碑亭的右側(cè)):

西寺西頭松竹深,歐陽舊跡試游尋;

江南山色秀無盡,二月韶光美不禁。

四字檐端垂圣藻,千秋座右揭官箴;

春巡處處前徽仰,到此尤廑吁俊心。

詩的前半部分再次描寫了平山西園、江南美景以及他游覽、觀景時的愉悅心情;后半部分則借康熙帝夸贊歐陽文公之匾額“賢守風清”為題,表達了乾隆要以康熙帝垂訓為座右銘的心境。與前一首詩相比,乾隆在贊美景色、寄情山水的同時,還寄托了自己為官之道、廉潔奉公的志向,可謂寓情于理,情理交融。

第三首:升華情感,憂國憂民。弘歷第三次南巡來揚州為乾隆二十七年(1762)。四月初一日,51歲的乾隆帝在三游大明寺時欣然作律詩一首(碑亭的中間):

畫舫輕移邗水濱,人思六一重游巡;

陰陰葉色今迎夏,袞袞花光昨餞春。

巧法底須夸激水,淳風惟是慚投薪;

江南山可平筵望,望豈因山因憶民。

詩中第一句,邗水濱指代揚州城,“六一”是歐陽修的自號,他自詡“六一居士”,即藏書一萬卷、集錄夏商周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吾一翁。第二句用“陰陰”和“袞袞”兩個疊詞寫出了春末夏初大明寺、平山堂、西園草木茂盛、繁光似錦的景象,與第一首詩的第二句“馥馥”“枝枝”二疊詞有異曲同工,前后文相呼應之妙。第三句寫出了乾隆對社會安定、邦安、民富、風淳的欣慰和滿足。第四句則表達了乾隆觀望山景時憂國憂民的情感。

如今,乾隆帝三次南巡揚州分別題寫的三首詩碑石,完整地保存在大明寺西園御碑亭內(nèi),人們在品茗天下第五泉水時,可欣賞到乾隆帝流暢、灑脫和富有氣勢的書法作品,還可意會這位處在清朝鼎盛時期的國君,其治國安民的文韜武略。

三、歷盡滄桑:昔日瓜洲錦春園的乾隆御詩碑

瓜洲在古運河和揚子江的交匯處,處于揚州西南,與鎮(zhèn)江隔水相望,“京口瓜洲一水間”(宋·王安石)。瓜洲最早位于大江之中,四面環(huán)水,后泥沙淤積,與陸地相連,因形如瓜,故名。瓜洲歷來是揚州的門戶,始于晉,盛于唐,它在歷史上的知名度僅次于揚州。古人認為:“瓜洲雖彈丸,然瞰京口,接建康,際滄海,襟大江,實七省咽喉……”瓜洲有“江淮第一雄鎮(zhèn)”和“千年古渡”之稱。自唐末,瓜洲漸有城壘,南宋乾道四年(1168),瓜洲開始筑城。元代設置行省于此,明代設同知署,清代設巡檢行署、漕運府、都督府等。從唐代直到現(xiàn)代,瓜洲都是文人薈萃之地。唐代的李白、白居易,宋代的王安石、陸游,明代的鄭成功,清代的鄭板橋等,都曾在瓜洲尋幽探勝,并留下了大量吟賦瓜洲的篇章。

瓜洲也是歷代許多政治家涉足之處,清代康熙、乾隆二帝分別六次南巡,均曾駐蹕瓜洲,并在錦春園設有行宮,昔日乾隆皇帝贊美錦春園題詩的御碑,至今尚保存完好。走過長長的碑廊,御詩碑置于古鎮(zhèn)一座清幽恬靜的小院內(nèi)。石碑青灰色,高近1米、寬2.2米、厚30厘米,碑身刻著乾隆書御詩一首:

名園瓜步倚江濱,彩艒凌江到及晨。

梅朵落同蓂莢盡,麥芒潤逼菜花新。

鳥言似惜芳菲意,石態(tài)全含淺淡皴。

綠柳紅桃流水閱,錦春即景恰婪春。

落款處還刻有“壬午三月晦日錦春園即景作”。碑文字跡渾厚犀利,雕刻精細,碑身四周刻有淡淡的九龍戲珠紋飾,透出些許皇家氣息。

據(jù)考,該詩是乾隆帝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在清代瓜洲錦春園親筆題寫,如今成為錦春園留下的唯一文物。

錦春園原名“吳園”,據(jù)《瓜洲續(xù)志》載:“(園)在瓜洲城西北,運河西岸,陳家灣北,歙人奉宸苑卿銜吳家龍別墅?!庇謸?jù)《揚州畫舫錄》卷7載:“園門外整石為序。中建御書樓,樓前為東暖房,后有梅花廳、漁臺、水閣、江城閣、桂花廳,皆繞池四面。樓左建官門,中為前正房、后正房、后照房?!痹搱@萃集江南庭園理景和建筑形式、技巧之大成,也成為南來北往仕宦顯貴和騷人墨客的駐足流連之地。由于吳園所在瓜洲古鎮(zhèn)地處南北交通要沖,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帝南巡路過瓜洲,臨幸吳園,駐蹕于此。因園四周雜植花木,燦若舒錦,園門臨河,園內(nèi)有梅花廳、桂花廳、漁臺、水閣、江城閣、御書樓諸名勝,乾隆帝敕改“錦春園”,并御書賜之。乾隆二十二年(1757)又賜“竹凈松蕤”匾。

乾隆二十七年暮春,乾隆第三次南巡抵達揚州時,再次臨幸錦春園,他觀賞院內(nèi)水榭樓臺,疊石假山,鳥語花香,有感而發(fā)寫下這首詩。乾隆帝的這首詩,點明了錦春園是一座乾隆皇帝眼中的名園,描述了園內(nèi)外暮春時節(jié)的花木茂盛、綠樹成蔭景象,同時還以“石態(tài)全含淺淡皴”的生動詩句來展現(xiàn)園中疊石玲瓏剔透之姿,可惜錦春園在太平天國戰(zhàn)火中遭到焚毀,遺留下來的這塊乾隆御詩碑,成為錦春園的唯一物質(zhì)文化遺存。

對于乾隆御詩碑的發(fā)現(xiàn)和保護的曲折經(jīng)過,常被知情老者津津樂道。據(jù)說,當年乾隆帝題詩后,園主人即勒石供奉并碑刻詩文豎立在錦春園內(nèi)。光緒二十一年(1895),因瓜洲城坍入江中,長江水師瓜洲鎮(zhèn)總兵署移建錦春園舊址,在掘土施工時發(fā)現(xiàn)御詩碑。隨著時間變遷,民國時期,這塊石碑被放置于瓜洲鎮(zhèn)的一所小學校里,還被孩子們當做乒乓球桌玩耍嬉戲?!拔幕蟾锩睍r期,石碑曾遭紅衛(wèi)兵“破四舊”,值得慶幸的是,由于該碑石材堅硬,只被敲掉右上角一小塊。20世紀90年代初,瓜洲鎮(zhèn)上一名企業(yè)家,出于保護文物的初衷,找到小學校的這塊御詩碑將之運回家中,專門砌建了仿古宅院和“御碑亭”一座。作為康熙、乾隆南巡時在瓜洲的“行宮”——錦春園唯一保存至今的珍貴實物,這方命運多舛的御詩碑在亭中安然度過了近20個年頭。

猜你喜歡
瓜洲南巡乾隆帝
《乾隆南巡圖》研究述略
瓜洲渡懷古
瓜洲天生是個渡口,天生留不住人
一路向南
從《泊船瓜洲》中“間”字的讀音說開去
回不去的瓜洲
皇帝偷棗
泰國游大事記
淺談鄧小平南巡
清代西苑三海楹聯(lián)研究
宿松县| 海林市| 敦化市| 乐安县| 揭阳市| 正镶白旗| 镶黄旗| 鹰潭市| 皮山县| 商水县| 苍南县| 东兰县| 顺平县| 瑞安市| 厦门市| 绥阳县| 余姚市| 蒙山县| 东源县| 水富县| 体育| 万荣县| 阿克| 达日县| 扶绥县| 吉林市| 灵寿县| 江川县| 宁乡县| 宝应县| 林周县| 阳曲县| 榕江县| 军事| 大连市| 沂水县| 沂南县| 岑溪市| 汝阳县| 建阳市| 扬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