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偉
電影是什么?
美國學者斯坦利·所羅門(Stanley J.Solomon)指出:“電影是一門敘事藝術?!彪娪疤柗Q“第八藝術”,與前七種藝術門類不同的是,電影是一種綜合藝術,綜合了戲劇、文學、美術、音樂、建筑、雕塑、舞蹈這七種藝術,極盡耳目視聽之盛。
不僅如此,電影是科學技術發(fā)展的產物,而隨著現代科技發(fā)展,電影的視聽效果更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其表現手法已經達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不僅電影的藝術表現手段花樣百出,電影題材也堪稱豐富多彩。
法律影片是按照電影題材確定的一種類型片,這類影片廣受觀眾喜愛,法律界人士更是關注有加。這種類型片有著鮮明特色,通常以案件為故事主干,展現法律界人士如警察、檢察官、法官、律師等訴訟或者訴訟外活動以及當事人的命運,從而折射政治和司法因素對于案件以及主人公的影響。
這類影片通常充滿正義的呼聲,能夠培育社會對于法律的尊崇,喚醒人們的正義意識。
在世界影壇上,法律電影數量繁多,其中歐美國家的法律題材作品數量既多,質量也好,其中不乏可圈可點的名作。
在一些國家的電影排行榜上,法律電影非常多見,這類電影獲得國際知名電影獎項的也為數不少。如達斯汀·霍夫曼和梅麗爾·普斯特里《克萊默夫婦》,就曾在1980年一舉贏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至今看來,仍覺有較高藝術水平,是電影史上值得稱道的法律題材影片。
坊間有一些介紹、分析法律題材影片的著作。筆者認為,最佳著作是美國教授保羅·伯格曼和邁克爾·艾斯默所著《影像中的正義》一書。這本書列舉了幾十部法律電影,逐一介紹其劇情并給出評價,并對其中部分影片的內容作出分析。
《影像中的正義》將法律電影進行分門別類,只是這些分類似無同一的邏輯關系考慮,分類標準并不統(tǒng)一。作者將法律影片分為:真實故事再現、軍事審判、訴訟搞笑、英雄律師與委托人、不要和委托人太親熱、間接證據、非常法官與陪審員、金錢與理智。這本書不僅是法律電影的“導覽書”,還是一部借助影片分析相關法規(guī)的法律科普書,作者非常嚴肅且認真地進行了相關法理分析。
我們可以給法律題材電影做不同分類,如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和虛構的法律電影,又如故事片與紀錄片等等。筆者曾嘗試依據故事題材為法律影片作一簡單分類。對于外國法律題材影片,筆者認為,大體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是運用法律和道德伸張正義的故事。
>>左圖∶達斯汀·霍夫曼和梅麗爾·普斯特里《克萊默夫婦》,就曾在1980年一舉贏得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等五項大獎。
>>上圖∶美國電影《破綻》,這是一部關于物證的影片。 以上照片均為資料圖
這類影片,側重于司法案件的法律依據和事實以及證據。如美國電影《破綻》,這是一部關于物證的影片,兇手向有外遇的妻子開槍,鄰居報警后警察來到現場,丈夫束手就擒,很快承認了涉嫌犯罪的事實。
但是,由于現場查獲的槍支與被害人被射傷的作案槍支不能匹配,案件陷入無法定罪的窘境。兇手并未出門,住所進行了仔細搜證,作為作案工具的手槍何以在警察目光睽睽下失蹤不見,成了一個謎。探案者鍥而不舍,終于發(fā)現兇手移花接木的手法,將其繩之于法。
這部影片展現了證據裁判原則的價值,對于犯罪事實的認定需要依據關鍵的、客觀的證據,否則即使對方就是殺人兇手,辦案人員也束手無策。
這就是現代法治精神,證據才是伸張正義最有力的武器。影片的基調,還是相當積極的,無論兇手如何狡猾,最終還是被正義擊敗。
二是展現當事人為權利而斗爭的影片。
這類影片,展現的是當事人努力維護自己的尊嚴,實現自己的權利。樹立典型人物及特定處境,只有堅定立場、堅持不懈再輔以好運氣,才能使自己主張的權利得到維護。
一部由芭芭拉·史翠珊主演的美國影片《我要求審判》,其英文原片是nuts,本意為堅果,這個詞在美國俚語中有瘋子、傻瓜、怪人之意。影片講述了一起殺人案件,芭芭拉·史翠珊扮演的被告人性格怪異,暴躁易怒,她從事的是性服務工作,由于殺死一名客戶,引來一場官司。她堅持認為自己出于自衛(wèi)才把對方殺死。
由于被告人性格特異,辯護律師基于專家判斷認為她是精神病人,應當送醫(yī)院治療。被告人拒絕被認定為精神病人,堅持要求審判。
影片開場,她就將辯護律師打翻在地,上演了一場全武行。另一名在場為他案做辯護的律師見狀剛要開溜,被法官抓個正著,這位法官指定他接任本案被告人的辯護人。由此展開劇情,隨著案件調查的進展,被告人終于贏得了接受法庭審判的權利。
三是探索法律領域人性和人與人的關系的電影。
這類影片,通過母子、父子、辯護人與當事人等的關系,揭示人性的美、惡與復雜。
韓國影片《母親》,是一部震撼人性的電影,守寡多年的母親與獨子一起生活。一起謀殺案發(fā)生后,兒子成為嫌疑人,母親力求洗刷兒子的罪嫌。但是,調查后的她苦澀地發(fā)現兒子確實是兇手。在保護兒子與尊重事實之間,母親需要作出選擇。這部影片揭示了在事實面前母愛可以成為多么巨大的動力。
美國電影《一級恐懼》,講述了一名律師為一名涉嫌謀殺的青年辯護的故事。這名青年具有雙重人格,缺乏認知和控制能力,辯護律師進行的有力辯護使被告人獲得重生,但是到了最后一刻,辯護律師才意識到自己被人利用。
這些影片,涉及母親與作為嫌疑人的兒子、辯護律師與其疑似患有雙重人格精神病的被告人的關系,連接這些關系的,除了親情和當事人的委托之外,是令人感到震撼的人性。
>>上圖∶意大利影片《警察局長的自白》是一部政治題材影片,影片曾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銀幕上放映,給中國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右圖∶韓國影片《母親》,是一部震撼人性的電影。 以上照片均為資料圖
近年來在中國大銀幕上放映的日本影片《第三度殺人》(我國上映時譯名為《第三度嫌疑人》)《祈禱落幕時》《檢察方的罪人》都可以歸為這一類電影。
四是深刻分析和批判政治、司法制度的弊病以及司法官的表現的影片。
這類影片,通過對案件以及相關人員命運的描述,揭露政治與司法的黑暗,展現制度上的弊端以及司法人員的惡行,喚起人們對政治與司法制度的反思以及對人性惡的思索。
例如法國影片《自白》,揭示的是上世紀50年代捷克斯洛伐克發(fā)生的一起政治冤案,總書記斯蘭斯基與其他13名高級官員經過一場“表演式審判”,其中大部分人喪失生命。該片導演科斯達·加夫拉斯善于拍攝政治題材片,他將斯蘭斯基案件呈現給觀眾,讓人們?yōu)檫@起著名的冤案感到觸目驚心。
政治類型電影的特點是:有的直接表現當代真實的政治事件、政治運動和政治思潮;有的直接表現參加這些政治事件、政治運動的工人、學生和其他人們的思想、行為和命運;有的反映當代某一重大社會政治問題。它們的共同特征是以政治問題為中心,著重表現政治事件、政治思想和行為,以及個人與這些事件、思想和行為的關系。
意大利影片《警察局長的自白》也是一部政治題材影片,這是揭露意大利黑手黨與政界人物相互勾結,警察局長蓬納維亞通過法律的正當程序伸張正義而屢屢受挫,最終不得不親自開槍打死黑手黨魁羅蒙諾。
這部影片揭露了黑手黨的殘忍和意大利觸目驚心的政治腐敗,矛頭直指意大利檢察總長。這部影片曾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大銀幕上放映,一名關鍵證人渾身赤裸,被殺害后澆筑進水泥柱中,給中國觀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美國影片《真相》(JUSTICE FOR ALL)是一部反思美國刑事司法制度和律師辯護的影片,一名法官被起訴,與之交惡的律師被他指定為自己的辯護人,這位辯護人經過一起罪犯因辯護人的有效辯護而逍遙法外又殺害兒童的案件的刺激,在法庭上反戈一擊,使正義得到伸張但可能因此喪失執(zhí)業(yè)資格。
波蘭影片《殺人短片》,通過兇手殺人和司法裁判將這名兇手判處死刑兩項對比,反思了冷冰冰的司法制度和死刑制度,讓人們重新思考《十誡》中“不可殺人”的訓誡。
這類法律影片,有一些同時是政治影片,思想內容有相當的深度,看罷比一般的法律影片更值得深思和回味,一些劇情和由此帶來的思考讓人久久縈懷。
五是真實案件的重現。
司法案件中,有不少很適合拍成影片,真實案件的精彩程度往往不亞于虛構的案件,甚至連劇作家都編排不出。
法國新近拍攝的影片《我控訴》,展現的是法國著名的冤案德雷福斯案件。影片一開始便是德雷福斯被宣布犯有叛國罪,當著許多軍人的面,遭遇被剝奪軍銜、折斷佩劍的羞辱場面,接下來是一波三折的洗冤過程。
>>《利刃出鞘》被評為年度最佳懸疑片,也是最具阿加莎風格的偵探推理電影。 資料圖
意大利曾經將薩柯和樊塞蒂的故事拍成電影:1920年4月15日,馬薩諸塞州南勃倫脫里城發(fā)生一起搶劫工資案,劫匪顯然是經過周密計劃的,在搶劫中,他們殺害了一名出納員和警衛(wèi)。搶劫案發(fā)生后,兩名工人被捕,一個叫尼古拉·薩柯,是制鞋工人;另一個叫巴托羅密歐·樊塞蒂。他們被押送到馬薩諸塞州的臺享姆,被控以搶劫和殺人罪名,陪審團一致裁決他們有罪。
經過長達7年的抗辯和申訴,1927年4月9日,法官判決薩柯和樊塞蒂死刑,并下令在同年7月10日執(zhí)行。不過,直到8月22日,該判決才實際得到執(zhí)行,此案引起很大爭議。1953年羅森堡夫婦被處決,被看作與薩柯和樊塞蒂案件一樣的政治冤案。1953年,美國作家霍華德·法斯特就薩柯和樊塞蒂案件寫了一本書:《薩柯和樊塞蒂的受難》。
六是庭審過程和檢察官、律師、法官等人訴訟活動的展現。
日本影片《即使這樣也不是我做的》(在臺灣地區(qū)上映時,譯名為《嫌豬手事件簿》),這是一部以紀錄片風格拍攝的影片,可謂日本刑事訴訟法的教科書,影片仔細描述了一起冤案從案發(fā)到第一審判決宣判的全過程,將日本刑事訴訟制度的弊端進行了冷靜刻畫。
美國影片《裁決》是根據小說《羅森太太的訟案》改編的法庭片,羅森太太是一起醫(yī)療事故的受害人,她的官司由一位酒鬼律師代理,對陣實力比自己大得多的對手,終于冒險一搏獲勝。
影片的開場,這位律師點頭哈腰到殯儀館交通事故受害者家屬那里遞送名片、兜攬生意。很容易讓人聯想起韓國影片《辯護人》中男主角初為律師,到處派發(fā)名片的場景。
這類影片,很多可以歸類為法庭片,無論是從思想、故事還是表現藝術手法看,通常水準不低。在美國電影史上享有盛譽的格利高里·派克主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殺死一只知更鳥》就是這樣的作品。我國觀眾十分贊賞的英國電影、根據阿加莎·克里斯蒂同名小說改編的《控方證人》也屬于這一類佳作。
七是偵探推理和犯罪題材影片。
偵探推理和犯罪題材,可以說是法律的邊緣題材作品,這類作品有很多的擁躉。英美國家有很多這類作品,2019年在中國大銀幕上放映的影片《利刃出鞘》是一部阿加莎·克里斯蒂風格的推理影片,該片展現一起神秘兇案:一位著名犯罪小說作家的豪宅里,一家人聚在一起為其慶祝85歲生日,這位年邁而富有的作家不久突然死亡,克雷格飾演的偵探對這一案件進行了調查。
由于歐美偵探推理作品非常多,不少偵探推理電影是根據小說改編的,其中阿加莎·克里斯蒂作品改編的電影廣受歡迎,我國大銀幕上放映過的《尼羅河上的慘案》《陽光下的罪惡》都是這一類佳作。
近年來,新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也在中國大銀幕上放映,至于網上能夠找到的這類題材的影視作品,也是比比皆是,通常都能獲得觀眾很高的贊譽。
從外國法律題材影片看,這些作品承載的不僅僅是司法案件、訴訟故事和法律問題,也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集中展現,折射了這些國家的傳統(tǒng)意識和社會心理。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影片將一個國家或者地區(qū)、特定時期的司法文化形象刻畫出來,將歷史上司法案件再現并保留下來,形成生動鮮活的法律文化的影像歷史。
這些影片,即使是劇作家虛構的故事,也能夠鮮明反映出特定時代的人、司法現實及其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變化。
1905年的秋天,為了給素有“伶界大王”美譽的譚鑫培慶祝五十大壽,位于北京和平門外大街的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一部由譚鑫培出演的《定軍山》,這是中國人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從1905年到1949年之間,類型片中已經出現《夜半歌聲》這類廣受歡迎的恐怖片和《火燒紅蓮寺》這類武俠片,但是似乎沒有出現專門的法律題材電影?!恶R路天使》中,有一律師出現在銀幕上,但幾乎是一個“過路角色”;民國時期拍攝的黑白影片《艷陽天》里的陰兆時律師是令人“驚艷”的律師形象,不過,《艷陽天》雖然是一部以律師為主角的影片,但是故事情節(jié)似乎算不上一部法律題材電影。
1949年以后有了一些法律題材的影片,這些影片最初以古裝戲劇影片居多,后來現實題材的影片才逐漸增多起來。在我國,法律題材電影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是古裝影片。
中國大陸拍攝的《十五貫》《胭脂》(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故事改編)以及臺灣地區(qū)拍攝的《破曉時分》《秋決》(李行導演)等,都屬于古裝影片;還有一些戲曲片如《宋士杰》《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等皆屬此類。
其中,昆曲影片《十五貫》描述的是無錫城內一屠夫尤胡蘆,借得銅錢十五貫,與義女蘇戍娟開了一個不當玩笑,不料招來殺身之禍。蘇戍娟與客商熊友蘭被懷疑殺人,縣令過于執(zhí)草率辦案,鑄成錯案。經蘇州知府況鐘重新調查,冤案終于平反。
《破曉時分》的故事框架與此相同,這是一部臺灣國聯電影公司1967年拍攝的法律題材電影,該片以逼真、寫實的風格描述了一起冤案的公堂審判過程,故事震撼人心,視角十分獨特。上映當初,備受影評人和知識分子好評,有人評價此片:臺灣文化界對國片首次有了刮目相看的態(tài)度,也首次承認國片除了商業(yè)電影外,也有嚴肅而認真的個人電影。
二是法庭影片。
香港電影《法內情》《法外情》以及大陸地區(qū)拍攝的《法庭內外》《東京審判》《全民目擊》都是以法庭為主要場景的電影隸屬該類。由中國檢察文聯組織拍攝的《十二公民》是翻拍自美國著名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名片《十二怒漢》,講述的是:某高校模擬法庭,就不久前發(fā)生的一起案件展開辯論。休庭以后,12名陪審員進入評議室就此案進行討論,按照規(guī)則,必須全票通過才能確定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
這些業(yè)余陪審員來自不同行業(yè),背景與閱歷大相徑庭。第一輪投票過后,只有何冰扮演的8號陪審員認為嫌疑人無罪,案件裁決無法達成一致,大家只好進行討論。討論中,有的人情緒激動,有的人玩世不恭,有的人搖擺不定,有的則固執(zhí)己見。隨著討論的深入,大家的想法發(fā)生了變化。這部翻拍片,有呂美特作品在先,中國化做得相當成功,一經上映,收獲了不少好評。
三是農村法律題材電影。
由新鳳霞主演的戲曲片《劉巧兒》、李仁堂主演的故事片《被告山杠爺》、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的《秋菊打官司》、李保田主演的《馬背上的法官》等,都可以歸入這一類。這類電影將農村與法律結合在一起來展現,算是質量上乘之作。
從法律觀點看,影片《馬背上的法官》中法官老馮的裁決,受到評論者的質疑,被認為有違法律,如第一起是兩個婦女爭奪一口咸菜缸,老馮竟然把那缸摔了,然后拿出五元錢,分給兩人讓她們各自買一口缸。另一起案件,諸如此類,完全不是依法而斷,讓人聯想起韋伯的“卡迪司法”之說,倒為他眼中的中國司法缺乏形式理性提供了一個當代注腳。
>>《十二公民》是翻拍自美國著名導演西德尼·呂美特的名片《十二怒漢》 資料圖
四是主旋律電影。
主旋律電影負載著宣傳功能,列寧曾言:“在所有的藝術之中,電影對于我們是最重要的。”
在我國,主旋律法律影片以《法官媽媽》《南國紅荔》等影片為代表。在主旋律影片中,電影《黃克功案件》是一部值得關注的影片,該片是根據陜甘寧邊區(qū)發(fā)生的一樁歷史名案改編的。這部影片對于這起案件進行藝術性重現,將我國法律題材電影史中的一個缺失的重要鏈條填補上,值得欣慰。
主旋律電影可以有兩種拍法,一是以寫實風格拍攝。紀錄片風格的電影更能還原戰(zhàn)爭年代的情景,這種拍攝方法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只是未必符合當代觀影者的審美習慣,冒票房不利的風險。
另一種拍攝方法,是以美的畫面和美的人物來呈現一段歷史。當今銀幕上俊男靚女當紅,電影選角自然要使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更符合今日的審美習慣,但因此減弱了歷史的滄桑之感,不足為怪。無論哪一種拍攝風格,能夠將此案的審理過程放大在銀幕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五是犯罪題材電影。
這類電影又分兩類,一是“反特”影片,包括《徐秋影案件》《熊跡》《獵字九十九號》《黑三角》等;二是罪案題材影片,如《瘋狂的代價》《瘋狂的石頭》《瘋狂的賽車》等。
根據張平小說《兇犯》改編的電影《天狗》也是一部佳作,該片描述一名傷殘軍人李天狗復員后,攜帶妻子桃花和兒子來到偏遠山區(qū)當國有林場的護林員,眼前淳樸善良的農民,為了發(fā)家致富,一直收買護林員亂砍濫伐亂賣林區(qū)樹木,人稱為“三條龍”孔家三兄弟是幕后推手。李天狗為保護國有林木,與之發(fā)生激烈沖突,危險一步一步臨近。
近年來,我國拍攝了一系列十分精彩的罪案電影,如《無人區(qū)》《天注定》《白日灼心》《暴雪將至》《爆裂無聲》以及在柏林電影節(jié)獲得金熊獎的影片《白日焰火》。
六是探案推理電影。
蘇有朋的影片《密室之不可告人》《密室之不可靠岸》都是這一類影片中的佳作。蘇有朋還執(zhí)導拍攝了根據日本推理作家東野圭吾的小說《嫌疑人x的獻身》改編的同名電影,他對于這部影片展示的故事評價說:“這是一部情節(jié)縝密的高智商電影,但同時它也隱含著一個比較絕望的愛情故事,兩方面我們都會真實還原,更多的空間留給觀眾思考?!?/p>
導演兼演員的陳思誠近年來以三部《唐人街探案》影片引起廣泛關注。這三部推理探案電影將故事分別置于泰國、美國、日本的唐人街,以突梯滑稽而又失邏輯縝密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觀眾叫好,是中國推理探案電影的一大突破。
在筆者看來,拍攝法律題材影片很討巧,因為案件無論是真實發(fā)生的還是虛構的,通常都具有足夠的戲劇張力,有不少真實案件比虛構的故事更具有傳奇性。毫不夸張地說,犯罪率高發(fā)、訟案不斷的現實為制作這類影片提供了豐富的源泉,如果創(chuàng)作者肯用心思,動腦筋,何愁沒有電影創(chuàng)作的素材?
從數量上看,我國法律題材影片有了一定規(guī)模。不過,法庭影片并不多見。究其原因,大概與我國庭審方式缺乏對抗性、缺乏懸念有關。就刑事案件審判來說,對于被告人的定罪,有著清晰的可預見性,這就使訴訟沒有多少懸念,也就降低了訴訟張力。與之比較,英美的對抗制審判方式,能夠提供滋養(yǎng)出較為精彩的法庭影片,其陪審團審判頗具懸念,更適合改編成精彩的法庭電影。
進一步思考,法庭影片發(fā)達與否,也與法治程度有關。法治精神越深入人心,法制越健全且運作良好,那么,訴訟權利意識就越強固,再加上曲折跌宕的法庭故事,就為拍攝影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法庭故事就越有打動人心的力量。
另外,電影創(chuàng)作的自由度高也是法庭電影發(fā)達的原因,沒有足夠的空間,鳥兒飛不高也長不大。另外,在歐美國家有成熟的法律題材創(chuàng)作,龐大的專業(yè)人才及其具有的豐富想象力和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為這類影片的創(chuàng)作提供優(yōu)越條件。
我國法律題材電影很少將重點放在法庭,本來就較為罕見的法庭影片之一的《東京審判》雖然展現了不少法庭活動,但法庭攻防顯得特別單薄,正面的形象除了主人公梅汝璈之外,甚至是肖南這樣的角色都只是輕描淡寫,出場的幾個主人公的情感單一,讓這些人物的存在缺乏新鮮的血液。對于細節(jié)的忽視,使得影片在反映歷史的力度上和表現力上都明顯遜色于同類型影片,與《紐倫堡審判》相比,《東京審判》也顯得缺少思想。
我國類型電影中最為發(fā)達的是武俠電影,其次是由香港帶動的警匪片。法律題材影片與之相比,數量自然遜色很多。更為不足的是,往往缺乏真正引人入勝的法律故事,更沒有對現行司法制度弊端的揭示和分析,當代題材的法律影片又往往局限于農村的法律事件,那些可以拍成影片的豐富的社會資源顯然被閑置了。這類題材已觸及現實,往往變得敏感。
另外,凡故事影片,通常有人物有故事。法律題材電影,自然少不了司法官員和律師形象。我國影片中的司法形象較為單一,人物性格也有扁平化的問題。
我國法律題材影片中的司法官員可以分為三類:一是清官青天類,包公戲劇中的包拯、《十五貫》中的況鐘等屬于這一類;二是贓官酷吏類,《十五貫》中的過于執(zhí)、《竇娥冤》中的桃杌等屬于這一類,這些人物屬于司法中的負面形象,舊文藝作品中很多這種形象,他們的共性是逢迎上司、貪財納賄、武斷專橫、剛愎自用、濫施酷刑、顢頇無能,折射了社會對于舊司法官員的一般認知;三是現代清正官員,《劉巧兒》中的馬專員、《法官媽媽》中的女法官等都屬于這一類,仔細審視不難發(fā)現,這類司法形象不算多,一般是依公共政策的需要塑造而成。
在展現正面的司法官員形象的影片中,司法官員的人格都得到著力刻畫,正義之所以得到伸張,往往歸功于這些人格的力量得到釋放的結果,很難說是法律和證據的勝利。
通過檢視我國法律題材電影的成績單,發(fā)現其實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我們期待有更多更好的法律題材電影出現,使該類影片創(chuàng)作邁進一步,也期待電影人不要辜負司法現實提供的豐厚饋贈和大量真實案件提供的電影素材,讓法律題材電影在我國的銀幕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