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強
摘?要:道德是人類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初中階段的孩子,正是身心迅速發(fā)展和參與學習的重要階段,價值觀念正在形成,孩子們迫切需要道德與法治方面的指引。為了幫助孩子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與法治課堂顯然是十分重要的。我國不斷提倡法治,建設法治國家,提升國民的綜合素養(yǎng),所以對道德與法治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更好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本文將淺談一下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之我見。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身心快速發(fā)展的階段。在此階段,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慢慢開始建立,所以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注重課堂教育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
一、現(xiàn)存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遵循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以自己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學生更像是課堂的附庸,被迫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在很多時候,教師的提問不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去思考某些問題,只是為了將同學的注意力回歸到課堂。教師的“填鴨式教育”沒有考慮到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依然是教師自己一個人的舞臺,學生沒有參與性,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二)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
教師教育教學缺乏創(chuàng)新,在課堂中,很多教師過度注重預設,覺得自己一定要按照流程走,不重視學生的需求,也就是忽略了生成性教學的重要性。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要轉變自身的角色,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要積極創(chuàng)新。但是在實際的德育課程中教師不注重課程的引入,忽略學生的興趣,不自覺中仍然是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多媒體在教學中已經(jīng)普及,很多教師過分依賴多媒體進行教學,與學生互動不多,影響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不注重問題的引導性,問題設計不連貫,探究力度低。
二、提升的策略
(一)注重生成性教學,認真準備教案
備課是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在備課的過程中會形成本課時的教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主要是按照流程走,也就是預設性教學。作為教師,我們不要忘了,教室不是車間,教學不是流水線,學生不是產(chǎn)品。教師要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認真鉆研教材,不是走馬觀花,泛泛讀過,而是要弄清本學科的教學目的,了解本學科的教材體系和知識內容,明確本學科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同時還要備學生、備教法、備學法、研究學生,選擇合適的教育教學方法,難易適中的主題。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總是會碰撞出一些不一樣的火花,產(chǎn)生我們沒有預料到的問題。這時候學生的求知欲是主動而且強烈的,教師在這個時候抓住機會做出正確的回答是很有必要的。所以要提高教師的自身綜合能力,保持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因為學生現(xiàn)在很容易接觸網(wǎng)絡,學習資源也比較多,教師也應做到與時俱進,實時關注最新的教育理論,自身也應勇于創(chuàng)新,和學生一起創(chuàng)作屬于大家的課堂。
(二)注重師生互動,形成良好關系
最好的師生關系是亦師亦友型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中,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解疑答惑。在課堂外,教師是學生的人生道路上的朋友,可以傾聽學生在學習上的困惑,傾聽他們在人際關系中的迷茫,幫助他走出心理誤區(qū)。只有教師和學生建立了良好的情感紐帶,學生才能從心里接受教師,進而接受教師所教的這門課,才會進行有效的課堂互動。若師生之間缺乏情感的依賴,兩者之間存在著隔閡,是無法建立有效溝通的。這就要求教師要關心愛護所有的學生,注意學生的情感波動。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鼓勵,化解他們的壓力。在他們獨自完成較為困難的任務時,要充分肯定他們,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提升個人的素養(yǎng),增強自身的魅力,用自身的獨特性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學習課程之前先建立信賴關系,推動課堂互動,可以消減阻力。
(三)提前了解學情,尊重學生地位
新課程改革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體,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關注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時的狀態(tài),才能真正切合學生實際設計教學過程。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更好地被學生接受,教學過程才能真正實現(xiàn)雙向互動,避免教師的單向輸出。所以教師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本,分析把握學生的實際需求,來調整課程進度。
(四)注重技術引用,豐富課堂形式
在信息化一日千里的現(xiàn)代社會,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不斷升級。以往主要是利用黑板板書進行教育教學,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引用,信息技術水平已經(jīng)成為衡量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開始學習運用PPT、翻轉課堂等。翻轉課堂的主要載體是微課視頻,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去接受和利用更新的信息技術,對課堂進行優(yōu)化。網(wǎng)絡上翻轉課堂教學制作的視頻還是比較多的,教師要積極通過自學來了解視頻錄制、剪輯、字幕添加等技能。學校也要積極組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提升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在制作一課時的學習內容時,要明確三維目標,確定重難點,視頻制作的重心要突出這些知識點。要注重引導性,在關鍵的地方設置疑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視頻學習結束時,一定要設置問題,問題要緊緊圍繞視頻中所講的內容,檢測學生的學習水平。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自查,了解自己的學習效果,是否了解學習內容。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了解學生的弱項,在課堂中重點突破,引導學生進行研究,這樣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在信息化快速發(fā)展的時代,翻轉課堂與道德與法治課堂結合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方式,具有多種優(yōu)勢。學生可以快進、暫停、回放,自由掌控學習節(jié)奏,教師也可以通過加強與學生互動,了解學生學情,互相陪伴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提升課堂效能。
參考文獻:
[1]林娟. 提高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效果之我見[J]. 中外交流,2019,(14).
[2]和志龍. 在新媒體時代如何提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能力[J]. 魅力中國,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