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瀟 ,馬騰霄,胡佩,劉韻涵,邢夢珂,李若潮,鄭麗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a 神經(jīng)內(nèi)科一病區(qū),b 消化內(nèi)科一病區(qū),c 神經(jīng)內(nèi)科三病區(qū),北京 100853)
靜脈留置針又稱套管針,因其操作簡單、套管柔軟、可以長期留置且不易損傷血管等特點被廣泛用于臨床[1]。高齡患者長期患有多種疾病,機體功能減退,血管條件差,反復穿刺極易造成血管損傷[2]。腦卒中患者血脂代謝紊亂,多伴有周圍循環(huán)病變,病情復雜、病程遷延[3],維持良好的靜脈通道具有重要意義。但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長短受多種因素影響[4]。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收集了在2019 年6月至2020 年2 月我中心神經(jīng)內(nèi)科收治的實施留置針輸液治療的高齡腦卒中患者84 例,探究留置針留置時間及其影響因素,并針對性提出護理對策,以進一步延長留置時間,減少患者痛苦。
1.1 一般資料 選取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二醫(yī)學中心神經(jīng)內(nèi)科于2019 年6 月至2020 年2 月間收治的實施留置針輸液治療的高齡腦卒中患者84 例。對患者腦卒中類型、是否臥床、穿刺部位、是否輸入高滲性液體以及護士年資等資料做回顧分析,患者全部為男性,其他一般情況無顯著差異性,均無靜脈穿刺禁忌證、精神病史及其他不配合情況。84 例年齡范圍81~98 歲,年齡(90.24 ±4.32) 歲,留置時間為4~12 d,留置時間(7.77 ±1.87) d。靜脈留置針為美國BD 公司生產(chǎn)的“Y”形靜脈留置針,透明敷貼為舒士3000 自黏性薄膜敷料,封管采用潔瑞預沖式?jīng)_管注射器,內(nèi)含0.9%氯化鈉注射液無菌溶液。
1.2 方法 分析84 例高齡腦卒中患者的臨床資料,統(tǒng)計留置針留置時間長短、腦卒中類型、患者是否臥床、留置針穿刺部位、是否輸入高滲性液體、護士年資等指標,總結(jié)各指標與留置時間的相關性。
表1 影響高齡腦卒中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影響因素(,d)
表1 影響高齡腦卒中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的影響因素(,d)
1.3 觀察指標 觀察高齡腦卒中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并針對其影響因素提出相應護理對策。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 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出血性腦卒中患者留置時間長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P <0.05);穿刺部位位于前臂靜脈者留置時間長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背靜脈者(P <0.05);未輸入高滲性液體患者留置時間長于輸入高滲性液體患者(P <0.05);操作者為高年資護士留置時間長于操作者為低年資護士(P <0.05);患者是否臥床的留置時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本研究中患者大多數(shù)為高齡患者,病程反復,周圍循環(huán)不良,需要長時間靜脈輸液。靜脈留置針具有保護血管、降低工作量、減少穿刺次數(shù)等優(yōu)點[5]。本研究高齡腦卒中患者留置針留置時間為4~12 d,留置時間(7.77 ±1.87) d。目前,我國對留置針留置時間尚沒有統(tǒng)一標準,美國輸液學會將留置時間規(guī)定為3 d,按照BD 公司的建議,留置時間范圍為3~5 d,最好不超過1 周[6]。但高齡患者皮膚松弛,血管彈性差、脆性大,抗化學損傷和機械性損傷能力都有所下降,反復穿刺對血管損傷較大[7]。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指南中提出,對于靜脈條件較差的患者不應該定期更換套管針,在沒有出現(xiàn)并發(fā)癥的前提下,采用不定期的方法更換套管針[8]。
3.1 患者腦卒中類型對留置時間的影響 出血性腦卒中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長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說明腦卒中類型是影響留置時間的一個重要因素。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較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液黏稠度和血脂水平均明顯升高[4]。魏曉蘭等[9]研究表明高血黏度、高脂血癥患者靜脈留置針留置時間較正常血黏度和血脂者明顯縮短。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液通常處于高凝狀態(tài),容易形成局部血栓,增加堵管概率,縮短了留置時間。即使部分患者服用抗凝劑,但抗凝劑的使用并不能延長高齡患者靜脈留置針的留置時間[10]。
3.2 穿刺部位對留置時間的影響 穿刺部位位于前臂靜脈者留置時間長于穿刺部位位于手背靜脈者(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齡患者手背部皮膚松弛、皮下脂肪少不便于留置針固定;手背靜脈血管內(nèi)徑小、外觀彎曲,不利于留置針穿刺;血管脆性大、手部活動多,增加了液體外滲和留置針部分或全部脫出的可能性,縮短了留置時間[11]。前臂靜脈的血管較粗直,彈性較好,不易發(fā)生靜脈炎、藥液滲出等并發(fā)癥,延長了留置時間[12]。留置針血管應選擇位置易固定、粗直、淺表、彈性好的血管,首選上肢靜脈[13]。
3.3 是否輸入高滲性液體對留置時間的影響 未輸入高滲性液體患者留置時間長于輸入高滲性液體患者(P <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高滲性液體如甘露醇、營養(yǎng)液等易對血管內(nèi)皮造成損傷,導致靜脈炎[13];引起組織胺釋放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液體滲出;隨著時間延長,刺激血小板聚集,包裹針管造成堵塞[14];高滲性液體刺激血管痙攣、收縮,使患者感到疼痛,降低舒適度,縮短了留置時間[15]。建議臨床用藥時輸入高滲液體前后應用0.9%氯化鈉注射溶液沖管[16]。
3.4 操作護士年資對留置時間的影響 操作者為高年資護士留置針留置時間長于操作者為低年資護士,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國內(nèi)多數(shù)文獻將工作三年以內(nèi)的護士稱為低年資護士[17-18],根據(jù)Benner 的護士進階理論模型以及國內(nèi)外關于護士職業(yè)生涯發(fā)展的報道,新護士需要經(jīng)過2~3 年的臨床工作后才能成長為一名能勝任臨床工作的護士[19]。因此科室應定期開展培訓活動,加強對低年資護士留置針專業(yè)知識和臨床操作規(guī)范化培訓并鼓勵其主動向高年資護士學習,做到能夠?qū)Υ┐滩课谎芎侠碓u估、正確選擇,不斷提升規(guī)范化水平和操作熟練度,減少操作者因素對留置時間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