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瑞平
(呂梁學院 數(shù)學系,山西 離石 033001)
全概率公式是概率論的一個重要公式,在概率計算的問題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化繁就簡,使一些復雜事件的概率的計算簡單化.但是由于其條件比較嚴格,在實際問題中有時難以滿足,因此需要將其條件進行弱化,使之成為解決復雜事件概率計算的實用性工具;另外,將全概率公式在條件概率下進行推廣,可以擴大其使用范圍.
以下內容介紹全概率公式的四種推廣形式,并通過具體的例子介紹其應用.首先介紹基本概念.
定義(劃分)[1]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若事件列Bi∈F,i=1,2,…,n滿足:
(2)B1,B2,…,Bn兩兩互斥,即BiBj=? ,i≠j,i,j=1,2,…n;
則稱B1,B2,…,Bn為Ω的一個劃分(或分割),稱B1,B2,…,Bn為完備事件組.
引理1 (全概率公式)[1]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若事件列B1,B2,…,Bn是Ω的一個劃分,且P(Bi)>0,i=1,2,…,n,則對?A∈F,有
將定義與引理1合并,表述為引理1′.
引理1′(全概率公式)[1]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若Bi∈F,i=1,2,…,n.滿足:
(2)BiBj=?,i≠j,i,j=1,2,…n;
(3)P(Bi)>0,i=1,2,…,n;
則對?A∈F,有
注:全概率公式中,對Ω進行劃分的事件個數(shù)n可以是,見參考文獻[2].
下面對引理1′中的條件進行不同形式的弱化,得到推廣的全概率公式.
定理1[1,3]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若?A∈F,Bi∈F,i=1,2,…,n,滿足:
(2)BiBj=?,i≠j,i,j=1,2,…n;
(3)P(Bi)>0,i=1,2,…,n;
則有
圖1
例1向某平面區(qū)域內隨機投點,隨機點落入邊長為1的小正方形區(qū)域Bi,i=1,2,3,4內的概率分別是0.1,0.2,0.2,0.3,落到大正方形區(qū)域(B1∪B2∪B3∪B4)外的概率為0.2,如圖1.當隨機點落入?yún)^(qū)域Bi,i=1,2,3,4時,隨機點在Bi,i=1,2,3,4區(qū)域中服從均勻分布.試求平面上的隨機點落入大正方形內接圓內的概率.
解:記A為事件“平面上隨機點落入內接圓”,記Bi為事件“平面上隨機點落入?yún)^(qū)域Bi”,i=1,2,3,4.由題意知圓的半徑為1,故圓的面積為π.且
P(B1)=0.1,P(B2)=0.2,P(B3)=0.2,P(B4)=0.3,
在實際問題中,有時不容易找到兩兩互斥的事件列,往往事件列之間的關系是相容的,但若其相容的概率為零,則可以改變全概率公式的限制條件,進而擴大其應用范圍.
定理2[4]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若事件列Bi∈F,i=1,2,…,n滿足:
(2)P(BiBj)=0,i≠j,i,j=1,2,…n;
(3)P(Bi)>0;
則對?A∈F,有
證明: ?A∈F,由條件(1)知
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可得
而當i≠j時有P(BiBj)=0,從而有
P(ABiBj)=0,…,P(AB1B2…Bn)=0,
所以
由定理2的條件可知,只需要P(BiBj)=0,i≠j,而未必要求B1,B2,…,Bn兩兩互斥,全概率公式仍然成立.
圖2
例2向平面上的區(qū)域隨機投點,如圖2.隨機點落入閉矩形區(qū)域Bi,i=1,2,3,4內的概率分別是0.2,0.3,0.2,0.3.當隨機點落入?yún)^(qū)域Bi時,點在該區(qū)域中服從均勻分布.試求隨機點落入圓A內的概率[4].
解:記A為事件“平面上隨機點落入圓A內”,Bi為事件“平面上隨機點落入?yún)^(qū)域Bi內”,i=1,2,3,4.依題意知圓的半徑為1,故圓的面積為π.由于B1,B2,B3,B4都是閉矩形區(qū)域,顯然BiBj≠?,i≠j,i,j=1,2,3,4, 但是P(BiBj)=0,i≠j,i,j=1,2,3,4.依題意,有
P(B1)=0.2,P(B2)=0.3,P(B3)=0.2,P(B4)=0.3,
在這個問題中,由于B1,B2,B3,B4都是閉矩形區(qū)域,故其兩兩之間是有交集的,其交集就是圖形與圖形之間的交線.又由幾何概型得其概率為P(BiBj)=0,i≠j,i,j=1,2,3,4,滿足定理2的條件.
定理3[4]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Bi∈F,i=1,2,…,n.如果有
則對?A∈F,
證明:要證明定理成立,只需要證明
先證明(i).由于
B1∪(B2-B1)=B1∪B2,(B1∪B2)∪(B3-(B2∪B1))=B1∪B2∪B3,
以此類推,可得
對于(ii),由于i≠j,不妨設i 定理1、定理2中證明的全概率公式的推廣形式都有三個限制條件,而定理3中的推廣形式既不需要事件列兩兩互斥,也不要求其概率為零.只需后一事件減去前面事件和之后的事件概率大于零即可.在一些情況下,此推廣形式使用更加方便. 例3有王軍、陳亮、張劍三名士兵同時向天空中同一飛行方向的目標進行射擊,這幾名士兵分別擊中的概率是0.3,0.6,0.8.假設三人中只有一人擊中,那么這一飛行目標被擊落的概率是0.2;假設三人中有兩人擊中,那么這一飛行目標被擊落的概率為0.6;假設三人均擊中,那么這一飛行目標就會被擊落,試求該飛行目標被擊落的概率[4]. B0= “三人都未擊中飛行目標”, B1-B0= “三人中只有一人擊中飛行目標”, B2-B1-B0= “三人中只有兩人擊中飛行目標”, B3-B2-B1-B0= “三人都擊中飛行目標”. 為兩兩互斥事件.由三人射擊的獨立性可得 P(B0)=0.056,P(B1-B0)=0.332, P(B2-B1-B0)=0.468,P(B3-B2-B1-B0)=0.144, 又有 P(A|B0)=0,P(A|B1-B0)=0.2 P(A|B2-B1-B0)=0.6,P(A|B3-B2-B1-B0)=1. 由定理3可得 P(A)=P(B0)P(A|B0)+P(B1-B0)P(A|(B1-B0))+P(B2-B1-B0)P(A|(B2-B1-B0))+ P(B3-B2-B1-B0)P(A|(B3-B2-B1-B0)) =0.056×0+0.332×0.2+0.468×0.6+0.144×1=0.3616. 即飛行目標被擊落的概率為0.3616. 注:本題也可以直接使用定理1中的全概率公式求解. 之前的推廣都是“原因直接產(chǎn)生結果”的模型,但有些隨機事件的結果并非由原因直接導致的,而是由一系列中間變化的過程得到的,求解這類問題實際就是在條件概率下對全概率公式進行推廣. 定理4[5]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B1,B2,…,Bn為一個完備事件組,則對?A1?Ω,?A2?Ω,且P(A1Bi)>0,i=1,2,…,n,有 于是有 定理得證. 注:此定理的詳細說明可參考文獻[5]. 顯然,當事件A1與Bi,i=1,2,…,n相互獨立時,有以下推論. 推論設(Ω,F(xiàn),P)為概率空間,B1,B2,…,Bn為一個完備事件組,則對?A1?Ω,?2?Ω,且A1與Bi,i=1,2,…,n相互獨立,P(A1Bi)>0,i=1,2,…,n,有 例4某工廠為了了解車間的生產(chǎn)情況,從三個車間分別抽取了20,25,30個產(chǎn)品進行檢驗,其中一等品分別為4,5,8個.現(xiàn)隨機選定一個車間的產(chǎn)品,并從中先后不放回地任意選取2個產(chǎn)品.(1) 求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的概率.(2) 已知第一次取到的是一等品,求第二次取到的產(chǎn)品也是一等品的概率. 解:記Ai={第i次取到一等品},i=1,2;Bj={選取的是第j個車間},j=1,2,3. (1)由全概率公式有: P(A1)=P(B1)P(A1|B1)+P(B2)P(A1|B2)+P(B3)P(A1|B3)= (2)由題意知 P(A2|A1)=P(B1|A1)P(A2|A1B1)+P(B2|A1)P(A2|A1B2)+P(B3|A1)P(A2|A1B3)= 其實,在有關概率和隨機模型的研究中,凡是涉及到用概率分析的方法,全概率公式幾乎都會被使用.那么能夠靈活使用全概率公式就會為解題提供很大的方便,本文通過幾種推廣形式進一步擴大了全概率公式的使用范圍,使其真正成為我們解決問題的有效工具.4 全概率公式在條件概率下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