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對照組研究對象生活活動能力顯著低于實驗組,數據有差異即P【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生活活動能力【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
賴珊 師新璐
【摘要】目的 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對于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 隨機等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神經內科住院的50例腦出血患者為兩組,其中對照組的25例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而觀察組的25例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模式,比較兩組研究對象,在接受不同護理前后其生活活動能力的差別。結果 在護理前兩組研究對象無差異,即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對照組研究對象生活活動能力顯著低于實驗組,數據有差異即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更好的恢復患者機體活動能力,臨床效果明顯,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腦出血;生活活動能力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7..01
腦出血在神經內科有較高的概率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而且治療之后仍然伴有多方面的后遺癥,是指腦實質內發(fā)生的小動脈硬化而導致的血管破裂出血,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質量。臨床護理路徑是基于臨床而進行的高品質的現(xiàn)代化護理方式,可為患者提供更加科學、優(yōu)質的護理。此次主要針對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和研究,并將研究過程和結果做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等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神經內科住院的50例腦出血患者為兩組,分別是對照組和實驗組。在對照組中男14例、女11例,年齡范圍在44歲~76歲,平均年齡為(60.4歲±4.7);在實驗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范圍在45歲~73歲,平均年齡為(59.7±5.1)。納入標準:(1)醫(yī)學范疇認定研究對象是腦出血患者。(2)所有患者心、肝、腎等功能無較大障礙。所選實驗患者基本資料差異并不明顯P>0.05,統(tǒng)計學認為數據有效。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護理方法,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進行護理。
討論并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具體實施內容可分為兩方面:第一方面入院當天工作安排——從病人入院時起,護理人員要主動積極協(xié)助患者家人辦理入院,同時給患者和家屬詳細介紹本區(qū)環(huán)境分布,陪床的規(guī)章制度以及負責該病患的主治大夫和護士責任人,幫助患者做完一系列檢查后安排進病房,緊接著為病人選擇靜脈輸液通道類型,連通好呼吸器,接上心電監(jiān)護儀,做到隨時觀察隨時應對。第二方面機體活動的鍛煉:依據患者的自身條件,量身打造一套訓練方案,讓患者了解鍛煉的必要性。比如從最容易的下床,沒事走兩步,日益增加行動距離。同時家屬給到一定的鼓勵和幫助,以免發(fā)生一些特殊狀況。激勵患者盡可能的獨立完成生活瑣事,如脫穿衣、用餐、清潔等,用以神經功能的鍛煉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活動能力,其內容包括用餐、方便、脫衣穿衣、清洗以及行動和上下樓等活動,分數采取百分制,分數的高低直接顯現(xiàn)出患者生活活動能力。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計算,生活活動能力采用計量資料計算,以“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存在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比較兩組別患者自主生活能力, 在護理前兩組研究對象無差異,即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對照組研究對象生活活動能力顯著低于實驗組(t=4.7107;P=0.0000),存在較大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 討 論
社會在發(fā)展,人類在進步,我國平均死亡年齡達70多歲,伴隨而來的就是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也是在年年攀高,其中最常見的腦出血,更是有較高的概率導致殘疾甚至死亡,而且治療之后仍然伴有多方面的后遺癥,除了有效的治療外,更著重于對腦出血患者采取全面、科學的護理方案。臨床護理路徑就是以傳統(tǒng)模式為基礎的更為科學、合理的護理方式,是跨多種學科進行的綜合性和整體性的護理方式,這種護理方式在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都可以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服務。本次研究中,對實驗組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工作人員圍繞患者為重心開展工作,集合科室多方力量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并由護士長監(jiān)督執(zhí)行。而護士在患者入院第一天就采取一系列的護理措施,譬如引領患者完善一系列的檢查,在對患者有一定的心理護理條件下給患者詳細講解有關病癥的各種知識和注意事項。護士做健康指導,患者病情評估,測量患者生命體征,提醒并幫助患者堅持做到每天的機體鍛煉,使得病情盡早得到恢復。同時,讓患者通過自我激勵,不斷的加強生活能力的鍛煉,使患者肌力和活動度得到盡快的恢復。
綜上所述,通過對患者采取一系列的臨床護理措施,患者機動能力恢復良好,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行應用。
參考文獻
[1] 趙艷艷.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腦出血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5,25(07):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