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吉友
摘要:《憲法》是國家根本大法,應當是使用漢語的典范?!稇椃ā分械摹皻垙U軍人”,屬于錯誤用法,應改為“殘疾軍人”。
關鍵詞:《憲法》;殘廢;殘疾;辨誤
第一,“殘廢軍人”是不科學、不文明的用語
按照《現(xiàn)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殘廢”是指“四肢或雙目等喪失一部分或者全部的機能”。我們知道,“殘疾人”已經是規(guī)范嚴謹?shù)目茖W概念,“殘廢人”則有失規(guī)范,是應該淘汰的用語。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會見第五次全國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集體和個人表彰大會受表彰代表時所指出的,殘疾人是社會大家庭的平等成員,也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古今中外,殘疾人身殘志不殘、自尊自立、奉獻社會的奮斗事跡不勝枚舉;他們有志向、有能力為人類社會作出重大貢獻。在當代中國,“殘疾人”更不是殘廢之人、無用之人。在改革開放進程中,我國殘疾人中涌現(xiàn)出一大批像張海迪那樣的自強模范,他們是改革開放大潮的弄潮兒,他們的事跡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激勵了全社會的奮發(fā)自立精神。他們身上的精神就是自強不息精神,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
全社會都要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當然也包括殘疾軍人。軍人肢體、器官或其功能喪失的原因主要是服役期間因對敵作戰(zhàn)、為搶救和保護國家財產、人民生命財產或者參加處置突發(fā)事件而負傷等因戰(zhàn)致殘、因公致殘以及因病致殘。殘疾軍人曾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為國家各項事業(yè)作出了重大貢獻。致殘后,他們中的多數(shù)人并沒有因殘而廢,成為社會的無用之人,變成家庭的負擔、累贅;相反,有勞動能力的殘疾軍人努力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積極地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大潮,自食其力、奮發(fā)有為,為家庭、社會作出自己的貢獻,殘而不廢,成為有用之人。
“殘疾軍人”為國獻身致殘,應當?shù)饺鐣淖鸪?。軍人是維護祖國安全與穩(wěn)定的柱石。軍人職業(yè)具有高風險性、高奉獻性與犧牲性的特征。軍人(包括殘疾軍人)得到全社會的尊崇,是軍隊激發(fā)戰(zhàn)斗精神、保持強大戰(zhàn)力的關鍵所在。歷史一再證明,對軍人多一分尊重和崇敬,就會為國泰民安多注入一分正能量。軍人擁有更多自豪感、尊崇感、榮譽感,人民就會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參見王詩敏,2018)。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提升軍人榮譽感和職業(yè)吸引力,把軍人職業(yè)的定位和軍人生活待遇放到為國家安全與發(fā)展保駕護航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高度來認識和理解。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將“軍人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鄭重地寫入法律(《國防法》第59條第1款)。
為了國家安全、人民安寧,“殘疾軍人”已經為國防事業(yè)、軍隊建設做出了犧牲和貢獻,理應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和優(yōu)待;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的發(fā)展,他們的獲得感、榮譽感和幸福感更應日益增強。
“殘廢軍人”屬歧視性的貶義用語,不能作為對四肢或雙目等喪失部分或全部機能的軍人這一群體進行概括的規(guī)范概念。用“殘廢”來定義和評價對這一群體是不科學的,也有失公正、文明,不利于激勵軍人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而且,“殘廢軍人”用語與新時代這一群體更應得到全社會尊崇這一理念背道而馳。
第二,與時俱進,修改《憲法》中“殘廢軍人”為“殘疾軍人”,以發(fā)揮文明導向作用
“現(xiàn)在用‘殘疾,不用‘殘廢,因為‘殘廢含有廢而無用的意思,而事實上殘疾人大有作為,所以只能叫做‘殘疾,不能叫‘殘廢?!保ㄒ姟稇脻h語詞典》)。殘疾軍人的自豪感、榮譽感,需要通過全社會的尊崇來培植和呵護。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尊崇軍人的社會意識在不斷提高,立法也應不斷完善。其實,早在1990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制定了《殘疾人保障法》,并對“殘疾人”專門給出了法律定義;對于“在心理、生理、人體結構上,某種組織、功能喪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喪失以正常方式從事某種活動能力”的人已經不再稱為“殘廢人”,而是使用中性、科學的“殘疾人”,體現(xiàn)了對這一特殊社會群體的尊重和愛護。以前確曾有過“殘廢軍人”的稱謂,為了體現(xiàn)對殘疾軍人的尊重,表現(xiàn)殘疾軍人殘而不廢的意志,激勵軍人保衛(wèi)祖國、建設祖國的獻身精神,現(xiàn)在統(tǒng)一稱為“殘疾軍人”。比如1950年政務院《革命殘廢軍人優(yōu)待撫恤暫行條例》用的是“殘廢軍人”,2004年國務院、中央軍委《軍人撫恤優(yōu)待條例》改為了“殘疾軍人”。再比如1984年《兵役法》頒布時用的是“殘廢軍人”,2011年修改為“殘疾軍人”。1997年《國防法》用的也是“殘疾軍人”。
1982年《憲法》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和2018年五次修改,但是“殘廢軍人”的稱謂,一直不為所動。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憲法》對“殘廢軍人”的適時修改,對于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時代樹立全社會都尊重軍人(包括殘疾軍人)這一社會理念的導向和引領意義,是極為重大的。這樣的修改,可以為進一步提高殘疾軍人社會地位提供遵循、指明方向;有利于在全社會進一步營造起關心殘疾軍人、尊崇殘疾軍人的良好法治氛圍。這樣的修改,還能夠持續(xù)提升殘疾軍人的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激發(fā)其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國偉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進而使軍人“柱石”作用更加穩(wěn)固。
參考文獻:
[1]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應用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0年。
[2]王詩敏:《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y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兩會重要講話精神(五)》,載《學習時報》2018年4月4日第1版。
[3]習近平:《更加堅強地為實現(xiàn)夢想努力》,《人民日報》2014年5月17日第1版。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作者單位:燕山大學文法學院)
[責編崔達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