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文
摘要:在初中化學實驗課的教學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與學習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通過課內實驗與課外實驗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敢于發(fā)掘知識,仔細做好化學知識的探究,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與學習力在實驗之中得以發(fā)展.本文將針對初中化學實驗課教學,探究如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與學習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 實驗課 創(chuàng)新力 學習力
學習力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擁有對學習的動力、毅力以及學習的能力,創(chuàng)新力是學生在學習中基于一定的知識進行創(chuàng)造.初中化學實驗課是化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實驗的操作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以及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要對實驗加以足夠的重視.
一、利用課內實驗發(fā)掘創(chuàng)新力
初中化學實驗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活動.在初中化學的實驗探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實驗的過程,在實驗過程中掌握正確的實驗步驟與操作步驟,每一次的實驗前都要做好實驗記錄,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思考做好基礎的數據準備.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帶著求知、探索與創(chuàng)新的勇氣,在動手做實驗的過程中鞏固已學的初中化學知識,擴展自己的視野;在實驗中與他人進行合作學習,體驗完整的實驗探究過程,進而進行創(chuàng)新力的培養(yǎng).在實際的初中化學實驗中,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內教材中的實驗,讓學生做好完整的操作,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力的發(fā)掘與培養(yǎng),教師可以將初中化學的驗證性實驗改為探究性實驗,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深入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
例如,在初中化學的期末階段,教師可以將最初的實驗進行改進,讓學生將已經做過的實驗結合半年以來所學的知識再次進行操作,從中獲得更加高深的體驗,發(fā)展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在“物質的變化”這一實驗中,教師先給學生做一個模板,然后留出空讓學生完成以下的問題:1.實驗類型:探究型實驗 2.實驗目的:根據現(xiàn)有器材與化學材料,認識不同物質的變化,對以往學過的實驗操作進行復習與熟悉.3.實驗用品:(學生自行選擇后填寫). 4.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閱資料、實驗探究均可,選用一種研究方法,最后寫出在實驗操作之中是如何運用的.5.設計并進行實驗:(選擇課文中所給的實驗方案,也可自己設計新的實驗方案);6.實驗結論:().7. 結論分析:()8.表達交流:簡要談談,你認為這條科學結論有什么重大意義.通過教師對實驗報告的更新與整理,讓學生在實驗中完成創(chuàng)新性的操作,加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認識.
二、結合生活情境激發(fā)學習力
學生的學習力由學習動力、毅力、能力三部分組成.對于學習動力而言,學生要具有一定的目標興趣與動機,只有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才能夠對學習產生極大的興趣,也就擁有著極大的動力.同時,在學生的初中化學實驗課中,如果遇到學習上的困難,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毅力,能夠在心理素質與意志品格之下克服困難,經過與他人的交流和研究取得學習的成果,使得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經過不斷的積累與學習,學生的學習能力會逐漸增強,學生將自己的智力因素與毅力結合在一起,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力不斷提高,因此也獲得了極強的閱讀力、理解力、判斷力等,使得學生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不斷提高綜合能力.課外實驗是化學課堂實驗教學的延伸、鞏固與發(fā)展,課外實驗與生活的結合是如今素質教育極大提倡的,教師在實際的初中化學教學中,要充分開展課外實驗,結合生活實際之中的現(xiàn)象,讓學生鞏固拓寬知識界面,激發(fā)學生對初中化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化學中的素質與學科修養(yǎng).
化學本身就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教師想要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與學習力,就要讓學生善于觀察與總結.例如,在學完初中化學的“CO2的制作方法”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觀察雞蛋與食醋的反應,然后再在實驗中觀察碳酸鈉與醋酸的反應、雞蛋殼與鹽酸的反應,讓學生知道舉一反三的道理,制作CO2還可以使用雞蛋殼、貝殼、墨魚骨等含有碳酸的物質代替碳酸鈣制取CO2 .通過在初中化學中將家庭實驗及課外探究實驗的結合,從而引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提高其動手動腦能力,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發(fā)展學習力.
總之,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實驗中養(yǎng)成自主探索研究的習慣,使學生掌握實驗操作的步驟,在每一次實驗中樹立科學的態(tài)度,用嚴謹的實驗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讓學生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為學生之后參與更加高級的項目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