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shù)峰清瘦出云來。
〔注〕張耒:北宋詩人,蘇門四學士之一,因受蘇軾牽連,累遭貶謫。
1.詩人初見嵩山是什么樣的心情?這樣的心情是怎樣表現(xiàn)出來的?請結合全詩簡析。
答:析方法:以人物(行動、神態(tài)、心理)及題分析方法:以人物(行動、神神,態(tài)、心理)及
試題解析:考查評價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詩人的觀點態(tài)度。解析本題一可先看標題。標題對作品而言,為眼睛,為窗口。透過標題,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詩標題中“初”就是關鍵字。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詩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蘊含著詩人的喜悅之情。
答題步驟:(1)確定詩歌題材,如詠物抒懷詩、詠史懷古詩、邊塞征戰(zhàn)詩、山水田園詩等;(2)具體分析所涉及的詩句分別寫了什么,并概述其內(nèi)容;(3)揭示詩歌主旨或詩人的思想情感。
答案示例:初見嵩山,詩人的心情驚喜而又親切。這種心情是鋪墊出來的:(1)詩人奔走風塵,全靠青山開闊情懷,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給詩人一種期待感。(2)接著詩人運用迂回之筆,一道雨幕被拉開,嵩山從云層中聳現(xiàn),驚喜和親切之感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