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冰
獨庫公路起點
在獨山子
與一塊石頭邂逅
石頭上長著醒目的六個大字
——“獨庫公路起點”
沁著一百六十八名官兵的血色風(fēng)采
這六個大字
是踩著一百六十八名官兵的血肉之軀
站立起來的
是英雄的血肉摞起來的
鉆進眼里的紅
珍藏一段獨庫筑路史
觸目驚心
一座豐碑,在心中聳起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路
它是一條英雄之路
是筑路官兵
硬生生在“飛鳥不過”的冰達坂鑿?fù)ㄋ淼?/p>
在黃羊都望而卻步的險峰修筑通途
高山險峰不再虐威
翻越天山不再是神話
守望天山路
石碑挺拔矗立
群山肅默
山體裸露著原始的骨骼
銘記一段英雄史詩
這條路
盤旋著孤獨
風(fēng)起? 大地悲切
雨落? 群山嗚咽
雪舞? 蒼穹裹素
撫摸守望天山的擎天石碑
心,開始滴血
泥石流冷酷無情
怎能把歷史篡改
怎能把記憶掩埋
天山為證
用血肉之軀托起的千里通途
武警交通七支隊的戰(zhàn)友
日夜守護著
你聽
盤旋的蒼鷹正鳴唱著悲壯的頌歌
在喬爾瑪烈士陵園
走進喬爾瑪烈士陵園
就像翻閱《守望天山》
每一頁都有官兵筑路的足跡
字里行間都是執(zhí)著與奉獻
都是追憶與懷念
一塊石頭上
棲著一百六十八個美麗的蝴蝶
蝴蝶是英雄的名字
定格成
四十年前一個個青春的笑臉
就是這樣一群年輕的蝴蝶銜來天山的春天
路是躺下的碑
碑是豎起的路
這條穿越天山的路
長眠著一百六十八名筑路官兵的魂靈
他們與天山常在
與日月同輝
我從天山腹地
采一束盛開的野百合
懷一份崇敬,與虔誠
敬上一杯伊犁老酒
深深地把腰彎下去
更低一些——
彎下去
用生命擁抱生命
用昨天連接明天
八音琪琪格講的故事
一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醉了一車游客
醉了巴音布魯克草原
就連滿山的黑頭羊都豎直了耳朵
八音琪琪格用天籟之音
和一肚子傳奇
講述東歸路上那些悲壯的故事
流淌成蜿蜒的開都河
“土爾扈特”一支古老的蒙古族部落
地跨歐亞大陸的龐大輝煌的朝代
留給后人的是自豪與驕傲
伏爾加河下游開拓家園
建立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權(quán)
不當(dāng)沙俄棋子
渥巴錫率部東歸
戰(zhàn)勝沙俄、哥薩克和哈薩克軍隊
戰(zhàn)勝難以想象的艱難困苦
終于回到了祖國懷抱
西陲邊境伊犁河畔
“土爾扈特人東歸”的偉大壯舉
驕傲和自豪
洋溢在八音琪琪格臉上
也震撼著走進巴音布魯克的游人
東歸英雄的故里
渥巴錫汗的蒙賜之地
九曲十八彎的開都河
載著族群的夢想
載著八音琪琪格的歌聲和故事
載著游客敬佩的掌聲和祝福
隨蒼鷹翱翔在巴音布魯克草原
漸漸漫向遼遠
在巴音布魯克九曲十八彎
在草原山頂
俯視九曲十八彎
一條巨龍蜿蜒伸展
贊嘆開都河的壯麗
還要等日落
等夕陽染紅九曲十八彎
等彎彎曲曲的開都河捧起九個太陽的壯舉
巴音布魯克的專利
是永不褪色的名片
綠色的山巒纏綿著雪白的云朵
太陽高高地貼緊藍天
它沒有一點偏西的意思
云層突然變成黑色
被風(fēng)扯著
先是遮住了太陽小半個臉
遮住一半了
遮住三分之二了
……
傍晚
風(fēng)越來越大
九曲十八彎
越來越暗淡
河水靜靜吟唱
像銀色的緞帶彎彎曲曲
多情的雨水
拍打著我們返途的車窗
失望中依依惜別的
不知是雨水
還是淚水
庫車神秘大峽谷
陽光下
一簇簇燃燒的火焰
舔著藍天
欲把白云點燃
庫車大峽谷一身紅褐色的風(fēng)衣
對峙? 緘默
山崖層層疊疊縱橫交錯
如巨型城堡宮殿
恢宏? 大氣
走進五千米的峽谷深處
去揭開千古之謎
神秘的庫車大峽谷
是天工造物潑灑的油彩
是天山峽谷孕育的龍種
赭褐色火焰燒紅峭巖陡壑
一如先祖的膚色
那褐紅色衣冠濃烈得隱隱扎心
一襲綢緞從天降
裂痕三千深萬仞
一線天奇景突現(xiàn)
更有蒼天插下的一把利劍
劈開巨巖
造就摩天深谷
月牙谷、相思象,神犬守谷,二龍戲珠……
龍之脊,龜之背
唐風(fēng),宋雨
元時日,明時月
大清雷電
一溜兒掠過
大峽谷神秘的不僅是山
溪水更是神奇
山體疼痛的淚漬滲透巖壁
滴落聲聲
像峽谷震撼的低語
時而浮出地面
時而又無影無蹤
俯身用手在軟沙上一攔
泉水便不再向前流淌
羞澀地潛入地下
用腳輕輕一踩
泉水便會向后倒流
像豆蔻年華的妙齡少女
羞羞答答
像一條神秘的“含羞水”
閉目斂聲
靜靜聆聽大峽谷的琴音
打開心靈的窗戶
讓神秘再現(xiàn)神奇
漫步徜徉默然和鳴
終 點
從獨山子到庫車
穿越歲月
新疆最美之行
一日走四季
十里不同天
從白雪皚皚的老虎口
到細雨綿綿的那拉提
從驕陽似火的庫車大峽谷
到巴音布魯克天高云淡
獨庫公路
一部奇書,一卷異畫
走出庫車“獨庫公路終點”
走不出歷史的記憶——
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新疆兒女
用青春和生命擎起天山
天塹變通途
站在終點標(biāo)志前
我再一次
鞠躬
感謝筑路英雄
感謝守望天山路的衛(wèi)士
天山記住你
人民 —— 記住你
永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