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湘婧
長期以來,我們采用了傳統(tǒng)的教育方法,只注重知識灌輸,以高分為目標,使學生偏重死記硬背,照本宣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至學生的質疑能力差,創(chuàng)新能力差。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很難適應我們現(xiàn)在的素質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們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注重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吨袑W生德育大綱》明確指出:學科教育中應把德育放在首位?!缎抡n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遵循“教書育人”的原則,把語言能力、智力發(fā)展和德育三個方面有機聯(lián)系起來,真正做到既“教書”又“育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一種道德追求活動,即教育在不斷發(fā)展、完善人的各種德育過程中,使人們得到一種自我肯定、自我完善的滿足,得到一種精神享受。道德不僅是規(guī)范性品格,更重要的是有理想和引導性品格。英語課堂要進行德育滲透,必須首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和諧的德育環(huán)境。應滿足學生追求真善美的需要,應使課堂生活充滿愛、尊重與信任,處處洋溢著誠實、寬容、謹慎、自律、助人、同情心、合作、勇氣和一系列民主價值。課堂上,我們要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輕松的氛圍。教師是朋友,是道德認識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者,同時亦是道德楷模,是道德導師,是施愛者。給予學生的是關心、接納和尊重。
二、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語已成為初中課程中的主要學科,深深地影響著學生的發(fā)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也應該是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是推行素質教育,提高全民素質的需要,也是堅持和貫徹教書育人的原則,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精神,樹立實事求是、嚴謹?shù)淖黠L、頑強的意志,形成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完成學科知識、智能發(fā)展提供內在的動力和思想保證的需要,《中學生德育大綱》和《新課程標準》都明確指出了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重要性。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注意結合學科特點,抓住契機,積極開展德育工作。
三、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找到思想教育和知識能力培養(yǎng)的結合點
走進英語教材,仿佛進入了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宛如一幅幅美麗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應力求創(chuàng)造傳情的、感染的氣氛陶冶學生,用作品所展示的鮮明、真實、感人的形象,打開他們心靈的大門,達到思想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tǒng)一。在英語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絕不能單純?yōu)榱藵B透而進行空洞的說教,必須嚴格遵循英語教學規(guī)律,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教材本身潛在的德育因素,讓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滲透方式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F(xiàn)行英語教材蘊含豐富的思想教育內容,具有融知識性和思想性的特點,教師以教材為載體,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教材中德育資源,不失時機的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長期以往,必將受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教師在講解到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的材料時,應該因勢利導,可以在黑板上貼一張中國地圖簡圖,要求學生用英語標出我們國家的主要城市、河流、山脈和沙漠的名稱,并作一簡要描述,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做好思想教育
在教學中,英語教師要做到“言傳身教”?!把詡鳌笔箤W生心中有準則;“身教”使學生有榜樣。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榜樣,英語教師必須不斷提高業(yè)務水平和政治覺悟,使自己有較高的業(yè)務素質和思想,同時,在教學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平時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關心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坝H其師,信其道”是有深刻道理的。一個受學生愛戴的老師,他的教學要求才會為學生接受,其行為才能被學生模仿。
3.認真把德育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
英語教師應認真地把德育工作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去。備課時要弄清教材的內容,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材料,授課時應力求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開發(fā)、思想教育于一體。
4.要和風細雨,滲透心靈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田地?!钡掠怯|及心靈的教育,只有讓學生從心靈深處受到震撼,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思想品德教育過程只能是一個推心置腹、以心換心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只能教誨,不能強迫,只能熏陶,不能“爆炒”。為此,教師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贏得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英語課的思想品德滲透教育才會春風化雨,點點滴滴透到學生的心田中,才能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牽強附會,硬性注入的德育是不會收到好效果的。
四、初中英語教學中德育教育應注意的問題
初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進行德育教育,但是也應注意兩個原則性問題。
1.適度性原則
德育滲透是將思想、情操等有意識地擴散、遷移、傳遞給教育對象的使之在無意中接受。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德育滲透的依附性,要防止牽強附會、形式主義和貼標簽,不可把英語課變?yōu)檎握n,那樣就失去了英語課的教學本質。
2.量力性原則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必須注意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要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思想實際、掌握知識的情況和思維發(fā)展水平,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德育素材,做到量力而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脫離實際、要求過高就出現(xiàn)形式主義。
總之,在我們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有著特殊的作用,因為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也是一種語言,一種外來的語言。從本質上來說,它更加需要老師深入理解、研究,將其內含的德育因素傳遞給學生;也正是因為其本質上的特征,決定了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 滲透德育的機會是無處不在的。只要我們老師是個有心人,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并及時點撥,學生便會受益無窮,而我們老師自身的人格魅力也會相應地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