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梆是山東有名的地方劇種,誕生于梁山泊遺址所在地梁山縣。棗梆的形成和發(fā)展反映了當地百姓愛聽戲、唱戲、學戲的風尚。
山西有四大梆子聲腔,即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和上黨梆子。山西梆子后來流傳到山東,又變成山東梆子。但戲劇這種以聲腔為區(qū)別的藝術,總是能與當地方言相互融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特色。如在山東菏澤地區(qū),山西上黨梆子就與當地民俗文化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地方劇種—棗梆,現已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現今山東棗梆雖流行于山東菏澤以及河北、河南的部分地區(qū),它的誕生地卻是一個位于山東濟寧市梁山縣拳鋪鎮(zhèn)名叫方廟村的小村莊。這個方廟村所在的地區(qū)為南旺湖遺跡,古名大野澤、梁山泊。此湖后來成了一個季節(jié)性的積水澇洼地,因地闊人稀,各地流民、商戶陸續(xù)到此捕魚、墾荒,定居謀生,遂形成村落。
明崇禎十一年(1638年),一戶山西人來山東做生意,落戶方廟村,開辦豆腐坊養(yǎng)家糊口。一天下雨,工余休息,幾個工友閑聊,這位山西人說:“我給你們唱戲聽吧。”他“咿”“呀”“嘔”地唱了幾句,大家聽了哄堂大笑。因他是山西人,故他用的是山西方言,唱的也是山西劇種,頗有新意。
此后,每逢空閑,工友們就逗山西人唱戲。久而久之,眾人反而聽習慣了,也跟著哼了起來。每當他唱戲的時候,不少村上的群眾也被吸引而來,一些后生甚至要求跟他學戲。因他不是正經梨園出身,會的戲很少,故他不敢收徒弟,再三推脫不掉時,只能教些唱段。
后來,又有一戶開當鋪的山西商人來到方廟村。于是,兩位山西人結合起來,傳授些小折子戲,如《曬鞋》《燒皂》《時遷打鐵》等。一時間,小小的方廟村熱鬧起來,學戲的紛至沓來,會唱的便在街上唱《板凳頭》。消息不脛而走,十里八鄉(xiāng)都請他們去演唱獻藝,請場的大家富戶也絡繹不絕。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末清初,魯西南特別是巨野、鄆城、梁山一帶,戲劇活動如火如荼,風起云涌。民間流傳“鑼鼓一響,滿街人淌”“三天不吃飯,也得把戲看”“幾個窩窩幾根蔥,攆著戲班聽半冬”“戲班一走,松死幾口,別埋別埋,戲班還來”,這些從鄉(xiāng)間百姓口中吐出的順口溜,真實地反映了群眾對戲劇如癡如醉的迷戀、喜愛與崇拜,這也是魯西南之所以成為戲劇之鄉(xiāng)的渾厚群眾基礎。
不過,那時的戲還比較單一,唱腔板式也少,只是山西上黨梆子的幾個韻調。清代中后期,魯西南地區(qū)的梆子才算真正發(fā)展起來。
清同治五年(1867年),方廟村從山西把綽號“大閨女”的潘朝緒(棗梆藝人尊稱他為“潘師爺”)請來,在當地正式收徒傳藝。潘老先生是個多面手,打、拉、唱、彈樣樣精通。他先后在方廟村周圍和鄆城的劉口、樊莊、郭屯、于廟和張集等地收徒授業(yè),歷時三年,成立了當地第一個職業(yè)戲班—義盛班。當時有名的弟子有樊欣賢、吳鳳珠、如印、何構、甄珠連、龐石貴和侯福勤等。
劇社成立了,戲班也拉起來了,還得給劇種起個名字。戲是山西人所教,那時山東人稱山西人為“子”,即用“山、西、人”三個字組成一個合體字:立人旁,上山下西,念“zhɑo”。又因該劇種屬梆子流派,于是戲班就自稱這一劇種為“梆”。
當時的梆戲僅限于山西上黨梆子的幾個唱腔板式,還不夠完善。后來,從山西又來了幾個唱澤州調的藝人,于是魯西南的老藝人們不僅學習和吸收本地劇種的精華,又把古皇宮曲子和民間小調有機地融合在梆唱腔里,使梆漸趨完美、獨具特色、自成體系。
清光緒初年(1875年),山西遭受災荒,一個職業(yè)戲曲班,即上黨梆子“十萬班”來到魯西南,分別在菏澤、鄆城等地流動演出一年多。于是,魯西南地區(qū)會唱幾句和喜愛該劇種的人,紛紛到“十萬班”拜師學藝。
老藝人石儒秀跟“十萬班”學了幾出大戲,開始招徒組班。清代末年至民國初年,鄆城、鄄城、巨野等縣的一些群眾自動聘師學藝,籌辦科班。1915—1938年間,魯西南地區(qū)先后辦起了鄆城縣呂公堂科班、唐店科班、樊莊科班、于廟科班和鄄城縣蘇樓科班等。這些科班培養(yǎng)了一批批藝人,也涌現出許多名伶,如樊武扎(旦)、吳鳳珠(旦)、王新鼎(黑臉)、梁圣奇(紅臉)、梁寶興(黑臉)、桂相連(旦)、劉允臣(紅臉)、趙鳳來(紅臉)、于恒久(旦)等。后來,梆漸漸發(fā)展至整個魯西南以及河南濮陽、河北邯鄲等地區(qū)。
民國八年(1920年),樊新賢打了一個窩班(后來他成了菏澤地區(qū)梆劇團的創(chuàng)始人),培養(yǎng)了約30人,皆為“祥”字輩。他們出徒后,分別在魯西南及河南諸縣打了六七個窩班。1948年,祥靄在梁山大張教玩局;次年,祥靄、祥義、祥文的弟子們,在南旺成立大眾劇社、南旺縣梆劇團。
新中國成立前夕,義盛班和曹州文工團是魯西南地區(qū)兩個比較大的演出團體。1961年,菏澤專區(qū)將地直、鄆城、梁山三個梆劇團合并成菏澤地方戲曲劇院梆劇團,人才濟濟,陣容整齊,所到之處,深受歡迎。1963年,劇團曾去山西省上黨地區(qū)巡回演出,與當地上黨梆子劇團的演員們互敘根由來歷,彼此觀摩演出,交流經驗。
1956年,菏澤梆劇團參加全省第二屆戲曲觀摩會演。在審驗節(jié)目時,時任省委書記的舒同發(fā)現合體字“”含有貶義,帶有諷刺山西人的意味,遂以劇團擊節(jié)所用的梆子皆棗木制作,建議改為同音字“棗”。從此,該劇種正式定名為“棗梆”,沿用至今。2008年,棗梆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棗梆已成為魯西南地區(qū)的民俗特色之一。
吳濟夫,山東省梁山縣政協(xié)文史委原主任(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