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靜
(南開大學濱海學院,天津 300270)
“銜接”與“連貫”是語篇分析領域的兩個基本概念。Halliday 和 Hasan最早將“銜接”定義為“組成語篇的非結構性關系”。[1](P7)此后,語言學界便把目光集中到對于銜接的概念、機制以及語篇的連貫性的研究上來。而后Halliday 和 Hasan擴大了“銜接”概念的范圍,將銜接分為結構銜接和非結構銜接。[2]結構銜接包括平行對稱結構、主位—述位結構、已知信息—新信息結構;非結構銜接又分為成分關系銜接和有機關系銜接。張德祿和劉汝山提出,“銜接是一個意義概念,而不是形式概念,只是由形式概念來體現(xiàn)”;[3](P36)連貫,表現(xiàn)在“語篇整體上的語義聯(lián)系和語義一致性”。[3](P7)胡壯麟提出了銜接的多層次模式,包括音系層、詞匯層、句法層、語義層和社會符號層,他認為語篇的銜接與連貫在語言的不同層次都有所反映。[4]
修辭結構理論(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簡稱RST理論)從修辭結構關系角度研究語篇的結構和功能,從語篇的內部結構關系分析其連貫性,是1983年由美國學者William C. Mann和Sandra A. Thompson創(chuàng)立的。王偉認為,創(chuàng)立RST理論的最初目的是為設計具有一定語篇“創(chuàng)作”能力的計算機程序提供理論依據。而經過不斷研究和完善,該理論已被應用于自然語篇的描寫與分析、語篇的連貫性研究以及英語教學研究等諸多領域。RST理論適用于分析各種體裁和長度的語篇,對于從根本上揭示語篇連貫性和交際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5]孔慶蓓統(tǒng)計和分析了修辭結構理論中常見的25種結構關系在敘述語篇、描寫語篇中的分布情況,這些常見的結構關系同時出現(xiàn)在敘述語篇和描寫語篇中,但是分布不同。[6]張秀偉對比分析英漢能源新聞報道語篇中使用修辭結構關系的種類和偏好,并分析其原因。[7]
修辭結構理論認為,語篇是一個修辭結構層級體系。在一個語篇中,無論是小句還是更大的語篇單位之間都存在某種修辭關系,這些關系可以由關聯(lián)詞標記,也可以不使用關聯(lián)詞。在各種語篇中反復出現(xiàn)的關系的種類是有限的,這些有限的關系可以描寫絕大多數的語篇。到目前為止,經過學者的完善,Mann概括了32種修辭結構關系,分為三類,包括表述關系(如背景、證據、讓步……)、主題關系(如條件、闡述、解釋……)和多核心關系(如對比、序列、多核心重述……)。[8]
RST理論的基本概念包括篇位(unit)、結構段(span)、核心結構段(nucleus)和輔助結構段(satellite)。語篇由具有重要功能的語篇單位(unit)構成,較小的語篇單位按一定關系模式組成更大的語篇單位,直至生成語篇。篇位可大可小,可以是小句、句子等。結構段是“語篇結構中任何具有RST結構的、功能完整的片段”。[5]結構段中的兩個關系主體分別是核心結構段和輔助結構段。核心結構段提示一個結構段的核心,是作者闡述的目的所在;輔助結構段對核心結構段起輔助作用。RST理論認為,如果較小的結構段在形成較大的結構段時在功能上形成統(tǒng)一體,共同實現(xiàn)作者的交際目的,就是連貫的語篇。
本文描寫杰克·倫敦于1906年撰寫的新聞通訊“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一個目擊者的故事》)的修辭結構關系,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連貫性和作者的態(tài)度,進而歸納出描寫語篇修辭結構關系可以讓讀者了解到什么。
1906年4月18日凌晨,美國舊金山發(fā)生了7.8級地震,地震引起了大火,幾乎摧毀了整座城市。地震發(fā)生后,Collier雜志社給杰克·倫敦發(fā)電報,請他去現(xiàn)場報道地震情況。幾小時后,杰克·倫敦到達了舊金山,寫下了這篇通訊,并于地震發(fā)生后兩周在雜志上刊發(fā)。全文共32個段落,本文對前16個段落的修辭結構關系進行描寫。這16個段落記錄的是地震發(fā)生當天的上午、下午、晚上和第二天早上作者的所見,是災難發(fā)生時的真實場面,是作者真實感情的流露。
筆者將句子(sentence)作為基本篇位,描寫句子之間的修辭結構關系,未涉及小句之間的修辭關系以及更大的結構段之間的關系,個別少數涉及的較大的結構段關系也是為了說明與句子之間的修辭結構關系。
該通訊以句子切分共包含106個篇位,共涉及15種修辭結構關系,累計使用修辭關系97次。本文使用修辭結構關系分析工具RSTTool345統(tǒng)計了這些修辭結構關系的分布情況,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修辭結構關系分布統(tǒng)計表
根據統(tǒng)計結果,作者使用較多的修辭結構關系包括列舉(list)、解釋(interpretation)、連接(joint)、闡述(elaboration)、重述(restatement)和對比(contrast)。這篇通訊是一篇描寫性報道,因此語句之間使用最多的是闡述、連接和解釋的關系,用來提供地震和大火發(fā)生的過程、現(xiàn)場景象和人物活動的詳細信息。此外,這篇通訊的區(qū)別性特點是語句之間使用了較多的列舉、重述和對比的修辭結構關系。使用的其他修辭結構關系包括讓步關系,旨在增加讀者對核心結構段所述內容的關注;證據、聯(lián)結、序列、綜述、非意愿性原因和非意愿性結果關系體現(xiàn)了語句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將災難現(xiàn)場的景象和所帶來損失詳細地介紹給讀者。
Mann把修辭結構關系分為表述關系、主題關系和多核心關系。[8]表述關系旨在增加讀者某種傾向性的關系,比如,采取某種行動的愿望、增加積極關注和認同的程度等。在杰克·倫敦使用的15種修辭結構關系中,有四種表述關系,包括讓步、證據、重述和綜述,累計使用17次。其中,作者7次使用重述關系,占比7.2%。重述的目的在于強調核心結構段,突出核心結構段要闡述的內容。比如:Yet everybody was gracious. The most perfect courtesy obtained. Never in all San Francisco’s history, were her people so kind and courteous as on this night of terror.第二句是對第一句的重述,第三句是對第二句的重述,強調在災難來臨時,舊金山人民鎮(zhèn)定、有秩序地撤離。
五種主題關系,累計使用34次,其中闡述和解釋關系占30次,另外三種是評價關系1次、非意愿性原因關系2次、非意愿性結果關系1次。主題關系僅是說明核心結構段和輔助結構段之間的邏輯關系。
六種多核心關系,包括聯(lián)結、對比、連接、列舉、多核心重述、序列,累計46次,其中列舉、對比關系占24次。筆者認為,某些多核心關系也具有增加讀者某種傾向性的作用,比如列舉、對比關系。列舉一系列事物的目的在于增加讀者對所要闡述的核心意思的信任程度。作者17次使用了列舉關系,占比17.5%。比如,在介紹舊金山地震后,城市設施基本全部被毀壞時寫道:Its industrial section is wiped out. Its business section is wiped out. Its social and residential section is wiped out. The factories and warehouses, the great stores and newspaper buildings, the hotels and the palaces of the nabobs, are all gone.相關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呈現(xiàn)出地震后城市一片廢墟的場面,令讀者信服;相似的句式又加強了表達效果,作者震驚、痛心的情感躍然紙上,令讀者產生共鳴。作者7次使用對比關系,占比7.2%。對比的修辭結構關系可以讓讀者充分理解兩個核心段落所述事件的區(qū)別,從而理解作者的觀點和思想感情。比如:An enumeration of the buildings destroyed would be a
directory of San Francisco. An enumeration of the buildings undestroyed would be a line and several addresses.通過對比,說明地震留下的建筑屈指可數,地震摧毀的建筑幾乎是昔日舊金山的名錄。
由此可見,作者較多地使用了具有增加讀者某種傾向性作用的多核心關系和表述關系,目的是增加災害現(xiàn)場描寫的真實性,令讀者信服,同時也表達出作者對災害的破壞程度之大痛心的感情和沉重的心情。
修辭結構關系描寫的是表層語言形式下的深層結構關系,是作者推進語篇的內在因素。通過分析修辭結構關系,我們可以了解語篇的內容。
1.把握段落的中心思想
一個結構段中的“核心結構段”提示這個結構段的核心,因此,描寫出一個段落中各語句之間的修辭結構關系,定位核心結構段,往往可以提示段落的主題句。比如,該通訊中第二段的修辭結構關系描寫如下:
第一個句子與第二個句子之間是讓步關系,第二個句子是核心結構段。第三個句子與第二個句子之間構成多核心重述關系,兩個句子都是核心結構段。第四句至第七句與第三句構成證據關系,為第三句闡述的內容“除了回憶和郊區(qū)的一片民居,什么也沒有留下”提供證據,增加可信度。第八句與第四句至第七句構成綜述關系,對所提供的證據進行總結,照應第三句。由此可以判斷,該段的第三句是主題句。
2.認識篇章的層次結構和中心思想
根據語句之間以及更大的結構段之間的修辭結構關系,可以認識篇章的層次結構和中心思想。修辭結構理論具有“鄰近性”原則,[9]因此,根據相鄰篇位之間的修辭結構關系,可以判斷相鄰段落之間的關系,進而認識篇章的層次結構。根據篇章的層次結構,定位核心結構段,可以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把握作者的情感和態(tài)度
Martin和 Rose 創(chuàng)立了語言評價理論,通過分析作者使用的詞匯和詞匯語法來協(xié)商語篇中的各種態(tài)度。[10]修辭結構關系描寫語句之間的深層結構關系,可以體現(xiàn)出作者的思維過程、情感和態(tài)度。比如,在這篇通訊中,在為核心結構段提供證據或闡述、解釋核心結構段時,作者大量使用了列舉、對比和重述的關系。地震和大火將這座城市變?yōu)閺U墟,作者實在無法用任何形容詞來描寫滿目的斷壁殘垣,他感到束手無策,而又深感痛心,唯有羅列他所看到的一切,讓讀者自己去感知現(xiàn)場的景象。作者運用對比關系的句子反復修正讀者對現(xiàn)場景象的認識,生動刻畫出災難發(fā)生的慘烈過程及其帶來的巨大損失,作者傷心、惋惜之情溢于言表。比如:There was no fire. All was in perfect order. The police patrolled the streets. Every building had its watchman at the door. And yet it was doomed, all of it. There was no water.作者較多地使用了重述關系,如一唱三嘆,對核心結構段的內容反復強調。
根據所使用的修辭結構關系并結合文章的內容,可以看出這篇通訊的寫作特點是:客觀、真實地描寫地震、大火發(fā)生的過程和城市被摧毀、市民撤離的場景,條理清楚、銜接緊密,又飽含作者痛心、惋惜的感情。
4.分析文章的連貫性
張德祿、劉汝山提出,語篇連貫的概念強調分級性、連接性、整體性和功能性,主要由三方面確定:一是語篇內部各個部分在意義上是相互聯(lián)系的,即是銜接的,但不必要在形式上一定有內部銜接機制;二是語篇銜接所形成的語義網絡形成一個語義整體;三是語篇適合情景語境,在語境中有適當的功能。[3](P34)該篇通訊絕大多數句子之間或結構段之間都具有某種修辭關系,語篇的句子之間和部分之間是相互連接的,思維無漏洞、無空缺。這篇通訊中的第三個句子There is no estimating within hundreds of millions the actual damage wrought是全文的中心句,前兩個句子以及從第四句至文章結束分別與中心句構成證據關系,具體闡述中心句的意義,語篇在修辭結構和意義上形成一個整體,前后一致,相互呼應。這篇通訊修辭結構關系運用合理,特點鮮明,報道客觀真實而又飽含作者的情感,適合當時交際環(huán)境的需要,因此在功能上符合連貫的概念。因此,從修辭結構角度分析,這篇通訊在很大程度上是連貫的,堪稱新聞通訊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