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卜卜
當大家都在猜測今年會不會有小長假的時候,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2020年部分節(jié)假日安排的通知》的精神,今年的五一連放五天,這也是大小長假政策實施多年來的首次!大家紛紛表示太驚喜太意外,畢竟現(xiàn)在大家都鉚足了干勁在把因疫情耽誤的工作時間補回來。
有個大道理我們都懂,就是工作要勞逸結合,想想看為什么會有法定節(jié)假日,其實就是為了讓員工能夠在短暫的休息后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樣的道理,在一天的工作時間中我們能不能有一個“小停頓”呢?
小吳自大學畢業(yè)來到這家企業(yè)已經有大半年,工作的“蜜月期”還沒過,他就碰到了一點小煩惱。原來,他在工作中有幾次休息的時候被直屬領導張經理瞧見了,張經理認為這個小伙子怎么這么愛“摸魚”,委婉地提醒過他好幾次了??墒切且埠芪?,他覺得只是正常的休整,也并未耽誤工作進度,怎么能算“摸魚”呢?反而,他覺得張經理是一個“工作狂”,因為張經理能時時刻刻保持一種亢奮緊張的狀態(tài)。
我們可以先想想究竟什么樣的員工才是領導或者老板心中的好員工?也許是業(yè)務能力強的,也許是人際關系融洽的,也可能是勤勞肯吃苦的。但歸根結底,肯定都是要工作表現(xiàn)好的。在這種標準下,任何在工作時間的非工作行為都被看作是員工的不稱職表現(xiàn)。這些非工作行為,有研究者將目光轉向了比去衛(wèi)生間時間還短的“摸魚行為”,也就是“微休息”。與離開辦公室或工位,躲在衛(wèi)生間玩半小時手機不同的是,微休息只持續(xù)幾秒到幾分鐘,內容也更豐富多樣一些。小吳感覺到委屈就是因為他覺得只是工作中的一個“小停頓”,正好被看見了而已。
那么,這里我們就要敲敲“小黑板”了,研究者提出的“微休息”指的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種出現(xiàn)在工作任務之間,自發(fā)出現(xiàn)的一種短暫的、非正式的緩解行為。它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過我們可以大致分成這幾種:放松活動(肢體伸展、眺望窗外、神游、打盹等);營養(yǎng)攝入(簡單點說就是吃零食或者喝飲料);社交活動(比如與同事交談、給家人或朋友打電話、查看個人社交網(wǎng)絡等)和認知活動(讀書看報、瀏覽網(wǎng)站等)。但是不管怎么分類,它們的共同之處就是與工作內容的脫離和發(fā)生時內容與時間的自主性。
但這種“微休息”給我們的工作帶來的是正面影響還是負面影響?是不是每種形式都有影響?是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它?這些問題值得我們好好探討。
誠然,從一方面看,這種“微休息”就是一種擅離職守的行為。因為它在工作整體中的插入,勢必會帶來心理上的中斷,從而使員工在再次投入工作時遇到困難。可是當我們以一種長期、整體的目光看待這種行為時,微休息行為的積極作用就會明顯。從另一方面看,微休息也是一種對心理資源管理的策略。只有在短暫地從工作中脫離后,員工才能在之后的工作中得到更多的情緒資源,從而在整體上提高工作表現(xiàn)。
支持個體工作行為的心理資源就好比是我們的賬戶余額,每天都有用來支付飲食居住和交通的支出。這些支出是固定存在的,但具體有多少,不僅人和人不同,并且同一個人每天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最重要的是賬戶上不能只有支出,而沒有收入。這就如同我們將心理資源花費在工作任務上一樣,每個人都無意識地熱衷于增加自己的心理資源儲備,以防止枯竭的出現(xiàn)。這也就是休息促進工作表現(xiàn)的理論基礎。
不管是從員工還是領導的角度上看,“微休息”行為與工作表現(xiàn)兩者的積極關系都讓人充滿期待。對于員工來說,更優(yōu)異的工作表現(xiàn)也代表著工作中有更積極的情緒體驗,而這也正是“微休息”對于提高工作表現(xiàn)的內在機制。不管是跟同事商量中午吃什么,還是看兩分鐘可愛小貓的視頻,這些活動都能增加個體的積極情緒,恢復他們在工作中損耗的心理資源,從而在之后的工作中表現(xiàn)得更好。而對于領導來說,如果員工真的能通過幾分鐘的開小差提高整個人的工作表現(xiàn),而不是要求更多的休假或更早的下班時間,那這看上去也并非那么不可接受。國外的一種拓展—建構理論(Broaden-and-build )表明,通過積極事件誘發(fā)的積極情緒可以增加個體隨機應變的能力,為個體完成任務提供幫助。因此,“微休息”行為雖然看上去與工作表現(xiàn)的提高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但這種休息卻可以通過增加個體的積極情緒,從而促進工作表現(xiàn)的提高。
不過,有一個韓國心理學家團隊做了一項調查研究,他們認為在前面提到的四種“微休息”的形式中,放松活動、社交活動和認知活動都明確地被證明存在這種作用,但營養(yǎng)攝入也就是吃東西的作用卻不夠顯著。不過也有很多人表示,從日常生活經驗的角度來看這個結果并不是十分地能令人信服。因此,對于吃東西是否能幫助提高工作效率還有待進一步討論。
但這種規(guī)律對所有人都是適用的嗎?顯然我們也不能忽視那些和吳經理一樣的“工作狂”的存在。對于這些人來說,不管有沒有穿插在工作任務之間的休息活動都不會影響他們對工作的熱情。也就是說,他們有著極高的工作投入程度。而對于高工作投入的員工來說,微休息活動并不能有效地誘發(fā)他們的積極情緒,也就不能因此提高他們的工作表現(xiàn)。所以有人也說“小停頓”不過是低工作投入的員工試圖讓自己重新愛上工作的自我催眠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