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漢語“如”字句研究述評

2020-05-18 06:49:02翟曉丁
宜春學院學報 2020年4期
關鍵詞:歷時句法句式

翟曉丁

(北京外國語大學 中國語言文學學院,北京 100089)

關鍵字:“如”字句;研究現(xiàn)狀;研究問題;研究展望

20世紀80年代至今,漢語比較句研究有了較大進展,不僅研究領域外延拓寬,本身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內容也呈現(xiàn)多樣化,全方位的發(fā)展態(tài)勢[1]。但相比起目前研究較為豐富的“比”字句,“如”字句的專題研究尚未成型[2],雖然在現(xiàn)代漢語中僅保留在特殊句式中和口語上表示差比的“不如”句里,但是這并不能否認“如”字在漢語比較句歷時發(fā)展中的表達功能和推動作用,此外與其他比類動詞相比,“如”用頻高,用法也多元化。因此,本文主要從研究概況、研究特點和研究問題三個方面,對現(xiàn)有“如”字句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并提出研究展望。

一、研究現(xiàn)狀

(一)“如”字句的定義

目前學界關于“如”字句的定義,基于平比句的界定不同可以分為兩種。最早平比句見于《馬氏文通》[3],并給出例句:“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钡呛髞韺W界對此爭議很大,程希嵐、吳福熙先生[4]認為此句為比喻句;陳煥良先生[5]根據內部結構則認為此句是比較句中的差比句;而楊伯峻、何樂士先生[6]則認為是表示比較句中的平比句;李訥、石毓智(1998)[7]也贊同楊伯峻等先生的觀點??梢娪行叭纭弊志涫皆谄奖染浜捅葦M句、甚至是差比句之間容易混淆,區(qū)分也見仁見智。李焱、孟繁杰(2010)[8]從語義和形式上對平比句進行了界定:語義上表示雙方相同或相近,句式上比較主體、比較客體、比較標記和比較結果這四個部分。從這個定義上可以看出比擬句也在平比句的范圍之中,我們稱之為“廣義平比句”。有廣義自然也就有狹義,高育花、華雨(2016)[9]則從形式、語義表達、比較/比擬參項的語義范疇這三個方面(采用形式優(yōu)先的原則)較為嚴格地區(qū)分了平比句和比擬句。

因此,“如”字句的定義,一種便是基于“廣義平比句”概念。代表有:胡偉(2012)[10]:我們把含有動詞或介詞“如”并能表示平比關系的句子叫做“如”字句。池愛平(2012)[11]:“如”字句即是用比較標記“如”來表示比較事物間平比關系的句子。觀察以上兩種界定,我們可以得出“如”字句的兩個評定標準“比較標記‘如’”和“表示平比關系”。另一種則是可以基于“狹義平比句”概念的純正“如”字平比句。

但是太田辰夫[12]卻提出了唐宋時期“如”用作差比句的比較標記的發(fā)現(xiàn)。這樣一來“如”字句,似乎可以定義為:把含有動詞或介詞“如”并能表示比較關系的句子叫做“如”字句。這樣不僅可以囊括以上三種句義關系,也解決了“副詞+如”類否定式平比句的歸類問題。

(二)“如”字句的分類

基于上述“如”字句的定義和現(xiàn)有分類情況,似乎“如”字比較句下可分為:“如”字平比句、“如”字比擬句(比擬式)、“如”字差比句、“如”字極比句。具體分類下包括的句式類型統(tǒng)計見下表1。

表1 “如”字句分類情況表

類型句式例句“如”字差比句X不/弗/未/無如Y鄙儒不如都士。(《鹽鐵論·國疾》)勇人也。丘弗如也。(《淮南子·人間訓》)今將軍初興,未如魏其,即上以將軍為丞相,必讓魏其。(《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瑜雨日有省,以渴呈曰:“就法無如追侗魚,十方剎海一微座。(五元燈會卷十四)X不如Y之W計其所得,反不如所喪者之多。(《墨子·非攻》)X不/毋如Y W應侯不如文信侯專。(《史記·樗里子甘茂列傳》)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X之W不如Y且吾度足下之智不如吾,勇又不如吾。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X W如Y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X勝如Y世代太平除酒禁。酒父飲。綠蓑藉地勝如錦。(洪適《漁家傲引·破子》)“如”字極比句(X)莫如Y且夫秦之所欲弱者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梁。(《史記·張儀列傳》)

(三)“如”字句句式研究

從比較句式研究的角度看,以“如”字句為專題的句式研究沒有“比”字句典型,因此篇幅較少,絕大部分散落于比較句的共時與歷時研究中。總體上可以分為句式的個例研究與句式的共時考察兩大類。其中個例研究涉及發(fā)展演變、類型區(qū)分、標記形成等方面;共時考察多見于比較句專書、斷代描寫,比較句歷時、系統(tǒng)描寫研究中,單純“如”字句研究則是從句法、語義或語用三個角度進行共時描寫。

“如”字句句式的個案研究主要集中于句式X如Y W、X W如Y這兩個,此外還有一些標記形成研究。魏培泉(2001)[14]中討論了X如Y W的出現(xiàn)時間在東漢時期且南方比北方流行,總結出中古漢語名語化標記的消失與反義并列復合詞的大量發(fā)展是X如Y W取代X如Y的主要原因。但高育花(2017)[15]中考察了先秦時期至西漢時期的平比句和比擬句,在《史記》中發(fā)現(xiàn)兩例X如Y W的平比句,雖這兩例的比較結果(W)均不是典型平比句比較結果(W)的典型形容詞詞性,但是至少可以說平比句X如Y W在西漢時期已經萌芽,因此還是有待進一步調查研究。

關于X W如Y句式的研究多集中于表示差比,太田辰夫根據唐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币痪洳孪搿叭纭北硎静畋?,貝羅貝從詩歌格律對仗方面和分析語料得出宋代以后X W如Y句式開始表示差比,并提供了該句式表示差比由來的理論假設。[8]黃曉惠(1992)[16]初步勾畫出X W如Y句式的發(fā)展脈絡。常志偉(2019)[17]是對貝羅貝的理論假設和黃曉惠脈絡勾畫的基礎上,對其歷史來源和形成機制進行更深一層的探討。但是常志偉在文中列舉的例子,有些是在比較標記“如”前有副詞修飾,有些則無副詞修飾,比較前后項之間也不是同一事物,所以應該單純根據句意得出差比句式判斷,缺乏相應的判定差比句式的前提依據。王麗(2004)[18]則以《西游記》為語料對X W如Y句式的歧義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了句法前后呼應、語音協(xié)調、語義傾向三種區(qū)分表示平比還是差比的解決方法。

葉建軍(2013)[19]提出X勝如Y是由差比句式X勝Y與平比句式X如Y糅合而成。葉建軍(2020)[20]又利用句式糅合原則探討了X不如Y較W這一差比句式。馮赫(2013)[21]對比擬助詞“許”的源形式和形成路徑進行討論。祁從舵(2013)[22]對唐五代“X如Y相似”從中古到近代的結構和功能變化反應該句式發(fā)展的歷史進程。姚堯(2015)[23]考察“一般”的語法化過程時發(fā)現(xiàn)“X如Y一般”類的比擬式是由“XY一般”式添加像義動詞“如”等而來的。

而涉及到“如”字句句式共時考察的比較句專書、斷代描寫研究。其中上古漢語時期有趙君(2003)[24]的《孟子》、《荀子》比較句研究;趙良劍(2001)[25]的《史記》比較句研究等。中古漢語時期有左凌姣(2007)[26]的《世說新語》比較句研究;馬希(2011)[27]的《祖堂集》比較句研究;韓煦(2016)[28]的《五燈元會》比較句研究等。近代漢語有王麗(2003)[29]的《西游記》比較句研究;藍越(2012)[30]的《醒世姻緣傳》比較句研究;趙紅興(2014)[31]的《喻世明言》比較句研究等。涉及現(xiàn)代漢語的有華雨(2015)[32]等。總體上可以為“如”字句的歷時專題研究提供有力的參考和依據,利于尋求“如”字句的歷時演變與發(fā)展規(guī)律。比較句歷時、系統(tǒng)描寫專題研究有:謝仁友(2003)[33]對漢語比較句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梳理,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張赪(2010)[34]對“如”字句語序的發(fā)展演變具有啟發(fā)性意義;李焱、孟繁杰(2010)[8]、蔡瑩(2012)[35]這兩篇都是平比句的歷時演變梳理研究。

單純“如”字句的共時研究,如:高華娟(2011)[13]是從句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對先秦時期“如”字比較句進行窮盡性考察。其中存在一處用例不妥當之處,即在討論X不如Y之W句式的句法結構式說時舉“周頌道之曰:‘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其有昭於天下也?!?《墨子·尚賢》)”這里用X若Y之W句式的用例說明找到X不如Y之W句式的肯定形式稍有牽強。胡偉(2012)[10]是西漢時期“如”字句研究。其中在W(X)不如Y這一句式下的例子中,一種是X之W不如Y句式,一種是W,X不如Y,這里的用例不太符合W(X)不如Y這一句式。池愛平(2012)[11]是以《元刊雜劇三十種》作為語料從句法和語義兩方面對“如”字平比句進行全面考察。

聽說鋼筆帽取了出來,我居然也跟著松了一口氣,盡管那已經是兩個月前的事了。我再拿眼看老婆,她似乎對蔣利學也增添了些許信心。

(四)“不如”句研究

其實除以上探討最多的兩種句式外,研究比較多的是“不如”句。顧名思義就是比較標記為“不如”,表示不及、比不上之義的句子。以“如”字句差比句中還保留在現(xiàn)代漢語普通話中的X不如Y句式為主,但其實最標準的是X不如Y W,但由于這一句式不符合語言交際中的經濟性原則,所以在實際交際中使用并不多。

1.“不如”句本體研究。

唐厚廣(1997)[36]開始較為系統(tǒng)地對X不如Y W的句法、語義、語用三個方面進行細致討論,初次利用話題述題描寫其語用結構。隨后唐厚廣(1997)[37]又專門探討了“不如”句比較結果的九種句法構成情況還有“還”和“更”等副詞與充當比較值“不如”在搭配使用上的差異。李賢景(2000)[38]則是主要比較了“不如”“不比”“沒有”三種否定比較句之間在句法、語義、語用上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總結了一些口語上更常用的(X)Y不如、XW不如Y,比較結果W的句法成分分析與唐厚廣相同;語義上提出“不如”在提建議時含有差中選優(yōu)的意思,這是“不比”“沒有”所不具備的。蔣靜(2003)[39]從語義偏向和主觀性的角度區(qū)分了“不如”“不比”“沒有”。郭娜(2005)[40]除句法、句義、語義等方面,還討論了“不如”“不比”“沒有”三類否定比較句與疑問代詞,程度副詞等之間的關系。楊玉玲(2006)[41]以不及范疇為背景,主要分析的“不如”句和“沒有”句,在句式研究上擴展了X比/連Y(還/都)不如,與其X,不如Y,語義上新發(fā)現(xiàn)了“不如”表示極比,表比擬,除此之外,這篇文章是唯一一篇提到“如”及“不如”來源的,給出了詳細的來源與發(fā)展演變考察。除以上否定比較句之間的傳統(tǒng)研究外,華雨(2017)[42]對X不如Y W與X不比Y W進行了使用計量分析。李昌年(2008)[43]則是側重語義表達上不同的比較意義和比較關系進行細致論述,大致與前述研究有所重合。李賢卓(2012)[44]則是突破了“不如”的比較標記,從話語標記方面進行挖掘,從共時分析的角度區(qū)別了“不如1”“不如2”?!安蝗纭闭Z法化的考察有李素琴(2011)[45]和李勇娜(2011)[46]分別描述了語義發(fā)展過程、語法化機制和語法化過程緩慢的原因。鐘健,禹平(2015)[47]考察了“……不如……,……不如……”格式的句法形式和語用功能。

2.方言中的“不如”句研究。

“如”字句的方言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某一地區(qū)比較句研究中,且均是研究的“不如”句。何洪峰(2001)[48]描寫了黃岡方言中的比較句,但將“不如”句歸為極比句否定式,比較詞“不如”還可以說成“不及如/折不倒/貼不倒/趕不倒”,其中比較前項都會有方言“么”,將比較前項的范圍擴大到除Y以外的所有事物,故表示“極比”。任永輝(2009)[49]提到了關中方言X不如Y W這一不及式,分析了X、Y可以是體詞性的、謂詞性的、還可以是小句,此外“一+量+不如+一+量”不及式還可以表示程度逐漸減弱。呂曉玲(2012)[50]則是通過比較句探討方言語法對閩南方言區(qū)人們學習普通話有何負面影響的,其中也涉及到了“不如”句式,閩南話和普通話的“不如”比較句式基本相同。江潔(2015)[51]在建甌方言語言研究中提及“不及”差比句式中“不如”是個例外,猜測是從普通話書面語借進的。劉歡(2017)[52]只提及武穴方言“一+量+不如+一+量”表示程度上逐步減輕,提出“一+量+比+一+量+不如”雖能與上面的句式互換,但后面需要加上比較結果(W)時,則只能用單比較詞“不如”句式。劉珂(2017)[53]在研究三原方言語法時將“不如”句式和“沒有/沒得”句式放在一起比較,發(fā)現(xiàn)“不如”句式在連接不同比較對象時,可以省略后面描述的比較結果。曾海清(2017)[54]也將“不如”句放入到不及句中,表示X不及Y的差比句式,不僅如此也提到了X和Y可以是數(shù)量結構,構成“一量+不如+一量”句式來表示幾個比較項中,一項不及一項,是表示不及義的逐比句。李丹(2018)[55]簡單列舉了定襄方言中的“不如”句,表達“不及”的比較結果,有X不如Y,X不如Y W這兩種句式。閆倩倩(2018)[56]在石家莊方言中將“不如”歸類為固化的否定差比標記。崔霞、曾鐙瑤(2019)[57]中福州方言常用的差比句式X無搦Y但演變至今受X不如Y(W)普通話的影響,“不如”常常出現(xiàn)在日常交際中,有取代“無搦”之勢。彭慧(2019)[58]將永順方言差比句分為勝過和不及兩類,比較詞“不如”表不及義,例句句式為X不如Y,這是和普通話相同的地方。以上相關研究表明,“不如”句式作為普通話比較句式如今漸漸滲透到眾多方言之中。

3.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不如”字句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中“不如”字句的研究分見于對外漢語比較句研究中,涉及方面為教材教學研究和習得與偏誤分析。教材教學研究多是通過對比分析對外漢語教材中的比較句進行教學考察與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教學建議。如田煜、謝曉明(2019)[59]“不如”句句式的難易程度排列為:X+比較點+不如+Y+謂詞性成分>X+不如+Y+謂詞性成分>X+比較點+不如+Y>X不如Y。鄭紅(2014)[60]調查了對外漢語教學教材中的比較句情況,分析了留學生存在的偏誤類型忽然發(fā)生原因,對教材編寫和教學給予建議。類似的相關研究還有桂非(2015)[61]、趙穎(2015)[62]、廖英(2015)[63]、馮成辰(2015)[64]等,教學建議大多大同小異。習得與偏誤分析也大致可以分為單一國別留學生比較句習得偏誤研究與分階段水平的留學生習得研究。有些是歐美國家語言為母語的留學生,如伍麗(2011)[65]、李璇(2012)[66]、張若珺(2015)[67]、程春君(2015)[68]、張依娜(2018)[69]等;有些是東亞、東南亞留學生,如肖小平(2004)[70]、胡亮節(jié)(2006)[71]、黃麗紋(2013)[72]、郭如平(2013)[73]、田娜俐(2018)[74]等。關于習得順序的研究相比偏誤分析要少很多,有朱云鳳(2008)[75]、肖琳(2015)[76]等??傮w上側重偏誤分析,而輕習得過程研究。

二、已有研究存在的問題

通過上述總結與分析可知,漢語“如”字句研究在漢語比較句研究的發(fā)展下,已經不斷深入與擴展,但仍然存在一些較為突出的問題,具體來說只要綜合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如”字句尚未形成系統(tǒng)性研究。從研究現(xiàn)狀中可以看出,同是漢語比較句的重要構成部分“如”字句相比“比”字句而言,重視程度明顯不夠,不管是在“如”字句的句式研究,還是在“不如”句的方言研究、對外漢語研究等其他領域中,“如”字句都是散落在比較句研究成果之中,單純“如”字句研究成果屈指可數(shù),“如”字句尚未形成自己的專題領域,“如”字句的定義、句式分類等基礎概念并未在學界中達成共識。

(二)“如”字句的歷時研究較為薄弱。“如”字句共時考察和單一句式研究是現(xiàn)有單純“如”字句研究成果中的主流,“如”字句的歷時研究也是散落于比較句歷時研究中,單純“如”字句句式的歷時梳理,單一句式的歷時梳理以及相似“如”字句句式之間的區(qū)別聯(lián)系,演變發(fā)展雖說有大家如魏培泉、張赪等提及,仍有提升挖掘的空間,但目前深入研究少有涉及。

(三)“如”字句語用研究相對薄弱?,F(xiàn)有研究成果中“如”字句研究句法平面、語義平面尤為突出,特別是單一句式研究中,更不必說整體研究的學位論文了,其中只有為數(shù)不多的涉及到語用平面,如:“如”字比較句肯定式與否定式的語用功能;X不如Y W的語用結構;“不如”的話題標記作用等。

(四)“如”字句研究成果中缺乏深入性與創(chuàng)新性。這一特點不僅在本體研究中,在對外漢語研究中也十分明顯。多數(shù)研究成果集中于描寫表面現(xiàn)象,如對句式的句法、語義等方面進行詳盡描述,對習得偏誤分析進行大同小異的分類和提出千篇一律的教學建議,缺少對“如”字句“如”比較詞源頭的探索,句式之間更替的關系梳理和語法機制,習得順序的潛心調查。

三、研究展望

綜上所述,漢語“如”字句研究在目前眾多學者的研究中已經逐漸發(fā)展,尤其是句式研究方面也有較為深入的研究成果,總體上呈現(xiàn)出重共時句式研究,輕歷時梳理研究;重句法語義研究,輕語用研究;重描寫輕解釋的特點,很多空白仍亟需填補。

(一)形成“如”字句的系統(tǒng)性研究。比如“如”字句的定義、句式分類等基礎概念的探討和確認,利用現(xiàn)有研究成果各自的“如”字句的定義,句式之間的歸類的規(guī)律,建立“如”字句的專題系統(tǒng),從而利于利用現(xiàn)有研究成果系統(tǒng)考察“如”字句句式的發(fā)展演變。

(二)注重“如”字句歷時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如”字句共時研究在比較句專書、斷代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單一句式的歷時演變發(fā)展過程,期間演變更替的語法機制,從而進一步深入到相似句式之間的區(qū)別聯(lián)系,相關句式之間更替時間與更替機制,利于展現(xiàn)“如”字句的整體面貌。

(三)細心挖掘“如”字句語用功能。將“如”字句式的句法、語義研究作為基礎,充分體分析語料,運用語用原則挖掘評議性或者描述性或者更多的語用功能,甚至是句式的語用結構,避免落于描寫的窠臼,從而增強創(chuàng)新性。

(四)“不如”句的方言研究中,方言“不如”句與普通話“不如”句之間的滲透關系是如何的?需要從“不如”句式的南北方文獻中進行統(tǒng)計考察?!安蝗纭本湓趯ν鉂h語研究成果中略有涉及類型學,因此“如”字句特別是“不如”句可以進行具體語言對比研究。

猜你喜歡
歷時句法句式
句法與句意(外一篇)
中華詩詞(2021年3期)2021-12-31 08:07:22
述謂結構與英語句法配置
量詞“只”的形成及其歷時演變
常用詞“怠”“惰”“懶”的歷時演變
對《紅樓夢》中“不好死了”與“……好的”的歷時考察
紅樓夢學刊(2019年5期)2019-04-13 00:42:36
古今字“兌”“說”“悅”“?!睔v時考察
句法二題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0
詩詞聯(lián)句句法梳理
中華詩詞(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2
基本句式走秀場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見考點
乌兰察布市| 西宁市| 阳城县| 广昌县| 简阳市| 桐乡市| 惠水县| 绍兴市| 汝州市| 紫阳县| 泰安市| 务川| 屯留县| 通许县| 洪湖市| 洞口县| 九寨沟县| 汽车| 玉田县| 阿拉善盟| 凉山| 从江县| 吉首市| 崇明县| 庆阳市| 康马县| 陇川县| 苏尼特左旗| 墨玉县| 正安县| 东安县| 阿城市| SHOW| 垦利县| 新营市| 庐江县| 浦北县| 南郑县| 兴仁县| 饶平县| 大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