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偉強
(徐州徐工施維英機械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 221004)
我國現(xiàn)代化建設持續(xù)、快速的發(fā)展,為混凝土市場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近幾年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銷售數(shù)量舉世矚目,然而,隨之而來的質量問題也層出不窮。攪拌車龐大的筒體,僅僅靠減速機和兩個托輪支撐,如圖 1 所示,根據(jù)使用情況發(fā)現(xiàn)托輪損壞頻率較高,常見問題為:軸承早期損壞、輪子轉動異響、“卡死”不轉或表面劃傷等。本文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提高攪拌車的質量。
圖 1 托輪與攪拌筒運動副示意圖
托輪是用一對“背靠背”安裝在心軸上的圓錐滾子軸承支撐,軸承的壽命直接影響到托輪的可靠性。軸承損壞有多種原因,如軸承座有缺陷、不對中、安裝不正確、軸與軸承配合不良、潤滑不良、密封不良、振動等,其中作用的載荷區(qū)或載荷分布方式是導致軸承損壞的主要原因[1]。托輪用軸承早期損壞頻率較高,主要是因為車輛使用過程,滾道頻繁滑移,導致兩軸承室不在同一中心線上,這時托輪一旦旋轉,軸承內圈就會振動,導致早期疲勞。
解決托輪兩軸承室受力不均問題,需要考慮到重載后滾道與托輪的相對位移量,目前國內外托輪與滾道接觸形式主要有平面、球面、錐面三種,見圖 2,后兩種接觸方式可以緩解托輪與滾道對中問題,但考慮到球面結構形式調試難度大,建議采用錐面結構形式。
圖 2 輪面結構形式示意圖
根據(jù)使用情況來看,托輪出現(xiàn)“卡死”不轉現(xiàn)象,經(jīng)常在調試試驗過程中和正常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赡苡梢韵聨追N原因造成:
(1)軸承游隙問題。托輪裝配完成后軸承游隙太小或太大都是不允許的,若軸承游隙過小,就容易在整車調試過程中出現(xiàn)輪子卡死的現(xiàn)象。
(2)軸承損壞。托輪在裝配或使用過程中污染物進入軸承內部,導致軸承損壞,軸承一旦損壞,就會出現(xiàn)托輪“卡死”不轉現(xiàn)象。
(1)解決托輪游隙問題,建議用轉動力矩判定。在裝配托輪前,增加一條技術要求:托輪在 1N·m 的力矩作用下可旋轉方為合格[2]。根據(jù)市場反饋情況來看,16 方攪拌車減速機與托輪大約承受 42t 的重量,而 12 方托輪承受的重量為 31.5t,因此,托輪的驅動力矩與方量有關,建議 8~10 方攪拌車托輪驅動力矩為 2N·m,12~14 方攪拌車托輪驅動力矩為 3N·m,15~18 方攪拌車托輪驅動力矩為 5N·m。
(2)提升托輪密封性能,保持軸承內部清潔度,建議采用唇形密封裝置。此外,加強對操作人員的培訓,嚴格操作規(guī)程,定期對托輪加注潤滑脂。
一般來說,托輪隨滾道做正常轉動,當發(fā)生異響時,通常有兩種情況,即托輪表面異響和托輪內部異響,其原因分析如下:
(1)表面異響問題。攪拌運輸車使用初期,如果托輪表面沒有充足的潤滑脂,托輪與滾道正常滾動摩擦失效,發(fā)生相互滑動,表面產(chǎn)生異響。
(2)內部異響問題。內部異響通常是由軸承與輪子的配合公差問題導致,若兩者加工誤差導致過盈量不夠,軸承與輪子之間發(fā)生相對轉動,導致異響。
(1)解決干摩擦問題,建議在產(chǎn)品使用說明書中明確涂抹潤滑脂次數(shù),本文給出以下實例以供參考:新車一月之內每天涂抹一次,一到三個月之間每周涂抹二次,之后為每周涂抹一次。
(2)防止異物進入軸承除選用合理的密封形式外,盡量避免安裝過程中帶入外來物質,設計輪徑大小時需考慮軸承型號,建議 30312 軸承匹配 215~225mm輪徑、30314 軸承匹配 230~240mm 輪徑、30315 軸承匹配 245~255mm 輪徑。此外,設計托輪時盡量將密封圈與旋轉類零件固定。
通常,托輪與滾道這一運動副的理想狀況為:3~5天后摩擦面形成光亮的表面,若不出現(xiàn)以上狀況,兩個接觸面極易產(chǎn)生起皮、劃傷、溝壕[3]??赡苡幸韵聨追N原因造成:
(1)平行度問題。主要原因為車輛裝配過程,由于車架焊接誤差導致滾道軸線與托輪體軸線存在一定角度,兩者旋轉過程中存在不均勻的內應力,導致相互“啃噬”出現(xiàn)表面劃傷。
(2)硬度問題。托輪與滾道相對轉動時,有冷作硬化過程,通常托輪硬度略高于滾道硬度,若兩者硬度匹配不合適,冷作硬化形成之前就已出現(xiàn)相互劃傷問題。
(1)改善平行度問題,需要及時校正副車架的焊接工裝,調整焊接工藝,控制焊接變形。此外,焊接攪拌筒后錐時,及時調整工裝,確保后錐體圓度。但實際生產(chǎn)過程中,以上情況很難控制,建議建立系統(tǒng)的調整作業(yè)規(guī)范,確保兩者軸線平行。
(2)硬度方面,建議滾道增加調質工藝提升表面硬度,縮小與托輪的硬度差值,并加強工件硬度檢查,保證托輪與滾道的硬度匹配。
本文針對攪拌車用托輪在使用過程中常見的軸承早期損壞、輪子轉動異響、“卡死”不轉或表面劃傷的問題進行了原因分析,并給出了具體的改善措施。系統(tǒng)地提出了托輪的設計要點,如表面結構形式、密封裝配方式、輪徑設計、密封選用等,為業(yè)界同仁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