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偉,王 洋,劉 鋒,郭子如,程 奧,劉祖亮
(1.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安徽 淮南 232001;2. 南京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4)
現(xiàn)代戰(zhàn)場上要求彈藥在具有高威力的同時,在作戰(zhàn)和生產(chǎn)、貯存、運輸過程中也要有較高的安全性。世界各國逐漸將高能鈍感炸藥作為彈藥發(fā)展的重點,TATB、NTO、LLM-105等多種鈍感炸藥相繼問世。由于這類炸藥生產(chǎn)成本高、精制較難、性能不穩(wěn)定,未得到大范圍推廣應用。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啶-1-氧化物(ANPyO)是一種新型耐高溫單質(zhì)炸藥,性能與TATB相近,但其成本更低廉,合成精制更簡單,因此在高聚物黏結(jié)炸藥(PBX)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1-3]。1995年由Ritter-Licht[4]首先提出硝化、氧化2,6-二氨基吡啶合成ANPyO的方法,隨后受到國內(nèi)外廣泛關注。周心龍等[5-6]對ANPyO進行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了ANPyO結(jié)構(gòu)、能量和力學性能及其溫度效應,從理論上揭示了其力學性能隨溫度遞變的規(guī)律。成健[7]、張蓉仙等[8]對ANPyO復合材料的制備和性能進行了研究,并對其熱分解過程進行了分析。
上述研究限于ANPyO單質(zhì)或復合物的熱分解行為和性能研究,為了表征ANPyO應用于高聚物黏結(jié)炸藥的熱安全性,并確定合適的黏結(jié)劑體系,本研究根據(jù)ANPyO耐熱鈍感的特性,基于氟橡膠F2311和丁腈橡膠NBR-26設計出兩種黏結(jié)劑體系,分別制備兩種ANPyO基PBX。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和熱重分析法(TGA)分析兩種不同黏結(jié)劑體系PBX的結(jié)構(gòu)和性能,根據(jù)熱力學參數(shù)、熱安全性參數(shù)和熱感度概率密度函數(shù),初步評價其熱安全性,為該化合物在耐高溫炸藥的應用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ANPyO為實驗室自合成,亮黃色粉末,理論密度為1.878g/cm3;丁腈橡膠NBR-26,為丁二烯和丙烯腈共聚制成的合成橡膠,為黃色黏性固體。氟橡膠F2311,為偏氟乙烯與三氟氯乙烯的共聚彈性體,為乳白色半透明固體。采用水懸浮溶解蒸餾法制備ANPyO基PBX,以丁晴橡膠NBR-26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記為樣品1,以氟橡膠F2311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記為樣品2。
VEGA3 SBH型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美國TESCAN公司;TGA/DSC3+型TG-DSC聯(lián)用差示掃描量熱分析儀,瑞士METTLER TOLEDO公司。
掃描電鏡實驗:采用鎢燈絲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分析, 以20kV能量的電子束作為微束激發(fā)源,將樣本用金鈀合金噴鍍,高真空條件下進行SEM檢測并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區(qū)域拍攝。
熱分析實驗:通過TG-DSC聯(lián)用差示掃描量熱分析儀,測量熱流和試樣質(zhì)量變化。動態(tài)氣氛N2,氣體流速為30mL/min;升溫速率(β)分別為2.5、5、7.5、10K/min;升溫區(qū)間為303.15~773.15K。
用掃描電鏡(SEM)對ANPyO基PBX樣品1和樣品2的微觀形貌進行觀察,放大倍數(shù)為1000倍,結(jié)果如圖1所示。
圖1 ANPyO基PBX的微觀形貌
由圖1(a)可知,被NBR-26黏結(jié)劑包覆后的ANPyO顆粒表面較為光潔,形狀無規(guī)則,NBR黏結(jié)劑顆粒較為細膩,對ANPyO包覆較為緊密;由圖1(b)可知,被F2311黏結(jié)劑包覆后的ANPyO顆粒表面棱角較多,形狀無規(guī)則,F(xiàn)2311黏結(jié)劑顆粒較為粗糙,對ANPyO包覆效果不佳。SEM分析結(jié)果顯示,ANPyO大顆粒表面附著許多不規(guī)則的結(jié)晶,高聚物在晶體顆粒的表面形成一層很薄的膜,可以包覆隱藏晶體顆粒上的尖銳棱角。包覆后大顆粒表面的黏結(jié)劑薄膜減少了ANPyO顆粒間的接觸,緩沖外界機械作用,有利于改善材料的安全性能。NBR黏結(jié)劑體系對ANPyO顆粒的包覆效果略優(yōu)于F2311黏結(jié)劑體系。
樣品1和樣品2的DSC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其中升溫速率為2.5K/min時的DSC和TG曲線如圖2所示。
表1 樣品1和樣品2的DSC實驗數(shù)據(jù)
注:Te為外推起始分解溫度;Tp為峰值溫度。
由表1可知,樣品1的起始分解溫度在559.17~579.81K,放熱峰值溫度在617.69~643.01K;樣品2的起始分解溫度為556.18~582.69K,放熱峰值溫度在618.85~652.85K。NBR-26和F2311對ANPyO熱分解溫度作用效果相近。
圖2 升溫速率2.5K/min時樣品1、樣品2的DSC和TG曲線
由圖2可知,樣品1和樣品2的熱分解過程均有一個較強的放熱峰,均沒有融化吸熱過程,其中樣品1在熱分解起始階段存在放熱峰,初步推測是丁腈橡膠中微量丙烯腈熱分解放熱產(chǎn)生。樣品1和樣品2的起始分解溫度分別為559.17和556.18K,放熱峰值溫度分別為617.69和618.85K,分解熱分別為528.6和769.5J/g;樣品1和樣品2的反應殘渣率分別為6.78%和1.30%,樣品2反應更為徹底。對比純ANPyO的分解熱可知[3],F(xiàn)2311黏結(jié)劑體系參與ANPyO基PBX放熱反應,可大幅度提高炸藥能量釋放程度,NBR黏結(jié)劑體系對提高PBX能量釋放程度影響不明顯。
將DSC實驗得到的Te和Tp(見表1)代入Ozawa方程和Kissinger方程[9-11],見方程(1)和方程(2),計算結(jié)果如表2所示。對比EOe和Ek相差很小,說明樣品1和樣品2在轉(zhuǎn)化率α為0~1的范圍內(nèi)遵循同一個反應機理。
Flynn-Wall-Ozawa方程:
(1)
Kissinger方程:
(2)
式中:A為指前因子,s-1;α為炸藥反應深度;β為升溫速率,K/min;E為活化能,kJ/mol;R為理想氣體常數(shù),J/(mol·K)。
樣品1和樣品2熱分解的TG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3和表4所示。在2.5、5.0、7.5、10K/min的升溫速率下,將由TG實驗得到的βi、Ti和αi,i=1、2、3…代入Ozawa方程,計算所得表觀活化能EO的值列入表3和表4中。Ozawa方程計算所得EO值變化較小,且與上述計算結(jié)果相近。因此,在該區(qū)域內(nèi)研究物質(zhì)的熱分解機理是可靠的,通過Ozawa法計算得到的EO值是否穩(wěn)定是檢驗分解機理一致性的標準。
將單一TG的α—T數(shù)據(jù)代入到方程(3)~方程(6)[9-11]中得到ANPyO基PBX的E、A和動力學機理函數(shù)。
表2 由DSC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所得樣品1和樣品2的動力學參數(shù)
注:EOe為不同Te下由Ozawa方程計算得到的活化能;EOp為不同Tp下由Ozawa方程計算得到的活化能;Ek為不同Tp下由Kissinger方程計算得到的活化能。
表3 樣品1在不同加熱速率(β)下TG實驗數(shù)據(jù)和活化能(E)計算結(jié)果
表4 樣品2在不同加熱速率(β)下TG實驗數(shù)據(jù)和活化能(E)計算結(jié)果
Satava-Sestak方程:
(3)
The Universal Integral方程:
(4)
Agrawal方程:
(5)
Mac Callum-Tanner 方程:
(6)
將常用的41種動力學機理函數(shù)和在不同升溫速率下α—T數(shù)據(jù)代入到方程(3)~方程(6)中計算,用線性回歸處理和邏輯選擇法確定樣品1和樣品2放熱分解反應的動力學參數(shù),計算結(jié)果取平均值,與表3和表4的E、A值基本一致,由此確定樣品1和樣品2放熱分解的動力學機理函數(shù)。其中,樣品1的活化能E=173.19kJ/mol,指前因子ln(A/s-1)=28.58;樣品2的活化能E=143.78kJ/mol,指前因子ln(A/s-1)=22.89;樣品1和樣品2熱分解的動力學機理函數(shù)積分式均為G(α)=[(1+α)1/3-1]2,微分式均為f(α)=3/2(1+α)2/3[(1+α)1/3-1]-1,將樣品1和樣品2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代入方程(7):
(7)
得到NBR黏結(jié)劑體系ANPyO基PBX熱分解放熱過程的動力學機理方程為:
(8)
得到F2311黏結(jié)劑體系ANPyO基PBX熱分解放熱過程的動力學機理方程為:
(9)
ANPyO基PBX主體成分為ANPyO,其他添加物含量較低,樣品1和樣品2比熱容cp和導熱系數(shù)λ可由純ANPyO近似得到。由理論公式(1)和公式(2)可計算得到ANPyO的比熱容,將ANPyO的摩爾質(zhì)量M=215g/mol代入公式(10)和公式(11)。
(10)
cP=0.8cV
(11)
式中:R為摩爾氣體常數(shù),8.314J/(K·mol);a、b、c和d分別為ANPyO分子式中C、H、O和N的原子數(shù),其值均為5。計算得cp=0.998J/(g·K)。
將ANPyO的比熱容cp=0.998J/(g·K),密度ρ=1.878g/cm3,摩爾質(zhì)量M=215g/mol以及熔點Tm=627.15K[6],代入公式(12),可得:
(12)
ANPyO的導熱系數(shù)λ=0.2882W/(m·K)。
由方程(13)[12-14]可獲得β→0時,樣品1和樣品2的外推起始分解溫度Te0及峰頂溫度Tp0,其中以β→0的Te0值視為試樣的自加速分解溫度(TSADT),計算結(jié)果見表5。
i=1,2,3,4
(13)
式中:η1、η2和η3為系數(shù);βi為加熱速率,K/min;Tei為外推始點溫度,K;Tpi為熱分解峰溫,K;Te0和Tp0分別為當β→0時對應的外推始點溫度和熱分解峰溫度,K。
由方程(14)[12-14],代入外推起始分解溫度Te0和EOe,可計算獲得樣品1和樣品2的熱點火溫度Tbe;代入峰頂溫度Tp0和EOp可計算獲得樣品1、樣品2的熱爆炸臨界溫度Tbp。計算結(jié)果見表5。
(14)
式中:EOe or Op是由Ozawa法計算得到的活化能(表2),kJ/mol;Te0和Tp0分別為外推始點溫度和熱分解峰溫度,K。
表5 樣品1和樣品2熱爆炸溫度計算結(jié)果
為闡明樣品1和樣品2對熱的敏感程度,對比NBR黏結(jié)劑和F2311黏結(jié)劑對PBX熱安全性的影響[12-17],由公式(15)~公式(19)計算樣品1和樣品2形狀分別為無限圓柱、球和無限平板(特征尺寸r=1m)的臨界熱爆炸溫度Tacr、熱感度概率密度函數(shù)S(T);假定樣品被氣體包圍,環(huán)境溫度400K,溫度波動幅度10K,由公式(20)~公式(21)計算樣品1和樣品2的安全度SD、熱爆炸概率PTE。
(15)
(16)
(17)
(18)
(19)
(20)
PTE=1-SD
(21)
式中:r為反應物特征尺寸(如平板厚度的一半,圓柱和球的半徑),m;δcr為熱爆炸界限準數(shù);-1為Lambert函數(shù)參量;λ為樣品導熱系數(shù),W/(m·K);ρ為樣品密度,g/cm;EK、AK分別為Kissinger方程計算所得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見表2);Q為樣品反應熱,樣品1反應熱為528.6J/g,樣品2反應熱為769.5J/g;σδ為Frank-Kamenetskii參數(shù)δ標準差;σT為實測環(huán)境溫度T0的標準偏差;μT為Tacr的均值。
通過計算獲得樣品1和樣品2在無限圓柱、球形和無限平板樣品形狀下的TS(T)max(S(T)對T曲線上的最大溫度值)、Tacr、PTE和SD列于表6。
表6 樣品1和樣品2在不同形狀下的TS(T)max、Tacr、PTE和SD
由表6可得,當樣品形狀為球形時,臨界熱爆炸環(huán)境溫度和熱安全度稍高,熱爆炸概率較低,故球狀樣品相較于圓柱狀樣品和平板狀樣品的安全度最高。且樣品1的臨界熱爆炸環(huán)境溫度高于樣品2,熱爆炸概率低于樣品2,說明NBR黏結(jié)劑體系ANPyO基PBX熱安全性較高。
圖3為樣品1和樣品2的熱感度概率密度分布曲線。
圖3 樣品1和樣品2的S(T)—T關系曲線
由圖3可見,S(T)—T關系在很大程度呈正態(tài)分布,相同實驗條件下峰值溫度TS(T)max, sphere>TS(T)max, infinite cylinder>TS(T)max, infinite plate,佐證了相同特征尺寸下球狀樣品比圓柱狀樣品安全,圓柱狀樣品比平板狀樣品安全。
(1)兩種不同黏結(jié)劑體系的ANPyO基PBX熱分解過程均由一個放熱過程組成,利用熱分解非等溫熱分解反應動力學研究,獲得ANPyO基PBX熱分解反應的表觀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熱分解的動力學機理函數(shù)積分式均為G(α)=[(1+α)1/3-1]2,微分式均為f(α)=3/2(1+α)2/3[(1+α)1/3-1]-1。
(2)丁晴橡膠NBR-26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的活化能E=173.19kJ/mol,指前因子ln(A/s-1)=28.58;氟橡膠F2311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的活化能E=143.78kJ/mol,指前因子ln(A/s-1)=22.89。
(3)丁晴橡膠NBR-26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熱安全性高于氟橡膠F2311為黏結(jié)劑體系主體的ANPyO基PBX。ANPyO基PBX形狀為球形時,臨界熱爆炸環(huán)境溫度和熱安全度稍高,熱爆炸概率較低,球狀樣品比圓柱狀樣品安全,圓柱狀樣品比平板狀樣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