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容摘要:本文以敦煌文書中記載的后唐時期赴印求法僧及相關(guān)史事為研討對象,在重新校錄S.5981《同光貳年鄜州開元寺僧智嚴巡禮圣跡后記》及S.529抄存的6件書狀的基礎(chǔ)上,討論了文書作者智嚴、歸文等赴印求法僧在西行途中駐錫敦煌的時間、活動情形及其對敦煌佛教與文化發(fā)展演進的影響,指出后唐初年時,敦煌與中原王朝之間的官方正式往來在隔絕15年后剛剛重啟,沙州官民迫切需要了解中原的方方面面以填補長期閉塞造成的訊息真空,智嚴等來自中原的赴印求法僧遂備受重視與推崇,應(yīng)時勢所需成為傳播中原佛教與文化的重要使者。
關(guān)鍵詞:中印交往;敦煌;后唐;智嚴;歸文
中圖分類號:K87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4106(2020)05-0022-05
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Regarding Monks Going to India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Later Tang,and
the Influence of these Pilgrimages on Dunhuang Buddhism
YANG Baoyu
(Institute of Ancient Histor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 Beijing 100101)
Abstract: This paper re-transcribes and revises S. 5981 and six legal documents preserved in S. 529, and discusses the dates and activities of the monks traveling to India to retrieve Buddhist scriptures as they stopped in Dunhuang. Among the pilgrims were such notable figures as ZHI Yan and GUI Wen, the authors of these manuscripts; this research includes a discussion of the social significance they and their companions had for the Buddhism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Dunhuang in the Later Tang dynasty. The researchers point out that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Later Tang, the formal interaction between Dunhuang and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d only recently been reestablished, and because of the long period of disconnection, the officials and common people in Shazhou were eager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Central Plains. Monks like ZHI Yan who traveled from the Central Plains to India were highly esteemed in Dunhuang and became important messengers of cultural, social, and religious information during their pilgrimages.
Keywords: China-India communication; Dunhuang; Later Tang; ZHI Yan; GUI Wen
(Translated by WANG Pingxian)
敦煌文書中保存有一些關(guān)涉唐五代宋初時期中印交往史事的零散史料,為傳世文獻所不存,對我們深入研究中印交往史和敦煌地區(qū)史等具有重要意義。若從史料所屬歷史時期角度進行區(qū)分,唐前期、吐蕃統(tǒng)治時期、張氏歸義軍時期、曹氏歸義軍時期的記述均存留了一些,其中曹氏時期的最多,可依其對應(yīng)的五代各時段及北宋初期再進行細分。由于此前在整理解析法藏長卷P.3931《后唐時期靈武甘沙等地公文集》[1]的過程中,筆者已就該卷抄存的與印度來華僧人有關(guān)的3件牒狀或行記進行了專門討論[2],故今擬繼續(xù)整理探討上述中印交往史料中與P.3931同屬后唐時期的其他相關(guān)文書,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學(xué)者教正。
一 相關(guān)重要文書校錄
今知可確定屬于后唐時期的關(guān)涉中印交往史的敦煌文書除P.3931外,還有來自中原的赴印求法僧途經(jīng)敦煌時留下的行記(主旨為祈愿)、書狀、題記,其中前兩者內(nèi)容相對豐富集中,堪稱進行本專題研究的核心史料。為便于下文行文,亦因筆者的辨識及標點結(jié)果與前賢錄文之間存有一定差異{1},今試重新校錄這兩類文書,為便于排版與閱讀,不依原卷行款而據(jù)內(nèi)容分段校錄。至于零散題記,將于后面探討有關(guān)問題時隨文揭示。
(一)S.5981《同光貳年鄜州開元寺僧智嚴巡禮圣跡后記》
敦煌文書S.5981首全尾殘,今存字20行,其中前8行為智嚴記述,即本文將重點討論的對象,第9—20行為釋迦牟尼佛主要事跡的簡潔介紹,文中對一些時間節(jié)點的表述與某些傳世佛籍有異,但在敦煌地區(qū)流傳頗廣。該卷有界行,字跡較為工整清晰。
以下為該卷前8行文字:
大唐同光貳年三月九日時來巡禮圣跡,故留后記。
鄜州開元寺觀音院主臨壇持律大德智嚴誓求無上,普愿救拔四生九類,欲往西天,求請我佛遺法回東夏然。愿我今皇帝萬歲,當府曹司空千秋,合境文武崇班,總愿歸依三寶,一切士庶人民,息(悉)發(fā)無上菩提之心。智嚴回日,誓愿將此凡身于五臺山供養(yǎng)大圣文殊師利菩薩,焚燒此身,用酬往來道途護衛(wèi)之恩。所將有為之事,回向無為之理,法界有情,同證正覺。
(二)S.529所存同光二年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等狀
敦煌文書S.529系由6張紙粘接而成,每紙上各抄寫1件書狀,共6狀。不同狀文的字體大小、墨色深淺不一,但同一狀內(nèi)協(xié)調(diào)一致。6狀筆跡相同,當出自一人之手,字跡美觀清晰,行款規(guī)范嚴整,應(yīng)為稿本或副本。據(jù)各狀內(nèi)容分析,6狀來源同一,但粘接次序隨機,當與成文先后無關(guān),且粘接時有所取舍{2},以致有些書狀(如今見之第四、第六狀)文句不全,最后一件甚至還粘倒了。顯然,粘接者的目的是要利用各狀紙背空白再行書寫。今見書狀空白處與行間時有后人所書雜寫,第一件與第二件之間更有大段與佛教有關(guān)的雜抄,雜抄字跡潦草難辨,其中部分內(nèi)容與該卷背面所抄《失名行記》(擬題)首部的一段文字略同。卷背之《失名行記》系一僧人游歷各州郡寺院、名山圣跡的記錄,文中提到該僧曾有走海路赴印求法打算并曾雇船前往,但在南海遭遇風(fēng)暴,不得不折返。
為便于閱讀與下文行文,依今見S.529粘接順序以“第一件”“第二件”等語區(qū)分各件。
第一件
季夏極熱,伏惟和尚尊體起居萬福。即日歸文蒙恩,不審近日體氣何似?伏惟以時強為茶藥,卑情懇望。
歸文自恨生〔居〕末代,謬廁玄風(fēng),敢將螻蟈之心,再益崇山之翠。去年東返,烈(裂)腹誰看;今遂西行,死生無恨。昨于五月中旬以(已)達靈州,甚獲平吉,勿賜憂念。即候,夏滿已來漸謀西進,黃沙萬里,音信應(yīng)待東歸方申卑懇。今因人使,謹附狀起居。伏惟慈悲,府(俯)垂念察,謹狀。
五月廿九日定州開元寺參學(xué)比丘歸文狀上
和尚幾前謹空
第二件
定州開元寺僧歸文。
右歸文謹詣衙,祗候起居令公,伏聽處分。
牒件狀如前,謹牒。
同光二年六月日定州開元寺僧歸文牒。
第三件
歸文啟{1}:
季夏極熱,伏惟評事尊體動止萬福。即日歸文蒙恩,不審近日尊體何似?伏惟以時陪(倍)加保重,遠情禱望。
歸文伏自去歲、今年皆蒙供養(yǎng),獎顧之外,銘荷空深。
第四件
定州開元寺僧歸文、德全等。
右歸文等,鷲嶺微塵,漕(曹)溪末胤,幸因云水,獲寄王都,滿川之花木
【后闕】
第五件
歸文啟:
歸文伏自辭違后雖曾有狀,難亡(忘)攀戀之懷,況寄塞途,誰是堪依之者?終期再敘,方遣愁眉,未遂寸心,故難東返。
昨于四月廿三日已達靈州,兼將緣身衣物買得駝兩〔頭〕,準備西登磧路。此后由(猶)恐平沙萬里,雪嶠千尋,魚鳥希逄(逢),歸文罕遇。
切望相時度日,以道為懷。
第六件{2}
【前闕】
敕旨往詣西天取經(jīng),近屆府庭,已經(jīng)旬日。今因巡禮圣跡,得寄貴封,于寶勝寺安下訖。謹專詣衙,祗候起居尚書,伏聽處分。
牒件狀如前,謹牒。
同光二年五月日定州開元寺僧歸文。
二 相關(guān)問題討論
據(jù)以上錄文可知:S.5981系赴印求法僧智嚴途經(jīng)敦煌巡禮佛門圣跡莫高窟后留下的記述。S.529則主要出自同樣擬赴印度求法的僧人歸文之手,第一、第三、第五件是其在西行途中分別寫給某高僧、某評事、某友人的書狀;第二、第六件為其親詣官衙拜望令公、尚書時所呈,屬于衙參啟狀;第四件系與同寺僧人德全聯(lián)署,據(jù)現(xiàn)存文字看追憶的是他們游方途中駐錫于王都時的往事,該狀正本或當寄往后唐都城洛陽。
顯然,S.5981的作者智嚴與S.529的作者歸文、德全分屬兩批,至于他們在敦煌活動的時間,目前我們只能據(jù)相關(guān)文書的撰作時間進行探討。
S.5981將撰作時間明確記為“大唐同光貳年三月九日”,其中的“大唐”無疑是指沙陀人李存勖所建后唐,同光二年時當公元924年。據(jù)該記,三月九日時智嚴已在沙州,那么其最初抵達于何時呢?考上海博物館藏48(28)抄存有一篇首尾完整的《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后有題記“時當同光二載三月廿三日,東方漢國鄜州觀音院僧智嚴,俗姓張氏,往西天求法,行至沙州,依龍光(興)寺憩歇一兩月說法,將此《十二時》來留教眾,后歸西天去,展(輾)轉(zhuǎn)寫取流傳者也”{3}。由此推知,這位俗姓張的智嚴法師初抵沙州的時間應(yīng)在同光二年一二月之際,并且在沙州逗留了至少一兩個月。據(jù)該題記可知,后來智嚴確實從敦煌出發(fā)繼續(xù)西行了,惜受現(xiàn)存史料所限,我們已難知后續(xù)詳情。
至于歸文,S.529第一、第二件分別書有“五月廿九日”“同光二年六月日”,第六件記為“同光二年五月日”,其他三件無時間標記,但依理可推知也應(yīng)在五六月前后。在此需特別說明的是,S.529所存各狀并非撰寫于敦煌,而應(yīng)是敦煌以東某地,筆者推測很可能是靈武,至少部分寫于靈武,因為第一、第五件在向收書人報告自己行蹤時所言均是到達靈州的時間{1}及其在靈州的情況,從當時中原僧人赴印求法途經(jīng)西北各州的情形看,第二件中歸文登門拜望的“令公”也應(yīng)是靈武節(jié)度使韓洙{2}??嘉宕绕涫呛筇茣r期,兼領(lǐng)“押蕃落”職任的靈武節(jié)度使在溝通西部地方政權(quán)與中原王朝的過程中發(fā)揮著無法替代的作用,“是后唐時代連接河西與中原關(guān)系的一道最重要橋梁”[3],地理位置得天獨厚的靈武在絲綢之路上自然擁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赴印求法僧行至靈州尚能感受到濃重的華夏文化氛圍,但再西行即將進入涼州嗢末、甘州回鶻等少數(shù)部族占領(lǐng)區(qū),前路茫茫,便很容易視靈州為夷夏分界,遂給親朋好友留書作別。因而,據(jù)S.529可知,同光二年五六月時謙稱“漕(曹)溪末胤”的禪僧歸文等尚在靈州盤桓,不過,根據(jù)該卷第五件所言為繼續(xù)前行所做的諸項準備,歸文等應(yīng)很快離別靈州向西進發(fā),距離到敦煌的時間不會太久。關(guān)于歸文等在敦煌的活動情況,因史料匱乏,今難知詳情,唯P.2638《清泰三年(936)六月沙州儭司教授福集等狀》所記癸巳年(933)六月一日至丙申年(936)六月一日破除織物賬目中有“絹捌尺,歸文寄信用”的記錄,可知后唐清泰年間歸文依止于沙州。歸文該次“寄信”,即給別人寄送禮物時也當附有書狀,依常理,狀中對其駐錫敦煌期間的情況也會有所記述,惜千余年后的我們已無緣得見,但可以推想其“寄信”初衷或許與其在靈州時的考慮相類,即又將敦煌視為赴印旅途中帶有標志性的一站,對經(jīng)行的敦煌及其以東地區(qū)十分眷戀。
后唐時期是敦煌地區(qū)史上一個相當重要而特殊的時期,正是在后唐新建的同光初年,敦煌在與中原長期隔絕后終于恢復(fù)了聯(lián)系。以前筆者曾與吳麗娛先生合作探討了后梁及后唐時期曹氏歸義軍與中原王朝關(guān)系問題,根據(jù)P.2945、P.3931、S.4276等卷,論證了公元908—923年的15年間沙州與中原王朝的正式官方往來斷絕、直至923年夏秋之際才在靈武節(jié)度使韓洙的幫助下見到李存勖于立國前夕派出的招引邊地入貢的使者,繼而派遣使團遠赴中原朝貢。該使團于次年即同光二年四月到朝并為曹議金爭取到了旌節(jié),敦煌與中原之間的官方交往真正復(fù)通[3]220-299。這15年乃是唐朝覆滅后烽煙四起、割據(jù)林立的亂世,滅亡唐朝的后梁局促乏力,無暇西顧,受少數(shù)部族政權(quán)阻隔的沙州敦煌偏居西隅,只能獨存自立,但其對中原漢文化的崇敬向往卻并未消減,曹氏歸義軍在后梁時期進行的多次沒能成功的入貢即是明證。
于此我們需要特別留意的是,923年時敦煌與中原王朝恢復(fù)聯(lián)系一事才現(xiàn)端倪,李存勖于籌備開國大典過程中所遣使者之所以招引歸義軍入貢,主要出于化遠來夷以壯后唐聲威的政治目的,而經(jīng)官方途徑傳入較多中原訊息文化等則需待朝貢使團西歸之后,即使團到朝的同光二年四月以后的數(shù)月,參酌當時的交通情況,恐應(yīng)在該年年底或更晚。而S.5981作者自述系“鄜州開元寺觀音院主臨壇持律大德智嚴”,表明智嚴的僧籍隸屬于鄜州(今陜西富縣)開元寺,S.529中的多處題署又可證歸文和德全為定州(今河北定州)開元寺僧人,換言之,這兩批赴印求法僧皆來自中原。這樣,結(jié)合上述對歸義軍入奏活動時間節(jié)點的細致考證,這些求法僧的一個特殊性便十分突出了:他們,至少同光二年一二月間已在沙州的智嚴法師,乃是今知后唐建立后最早抵達敦煌的中原人士。其時李存勖所遣使者西來喚起的敦煌人對中原風(fēng)物的熱情正熾,人們迫切需要了解中原的方方面面以填補長期閉塞造成的訊息真空,智嚴等來自中原的赴印求法僧遂應(yīng)時勢所需成為傳播中原佛教與文化的重要使者,他們已經(jīng)成就的學(xué)養(yǎng)學(xué)識及其帶來的經(jīng)籍文本等必然備受當?shù)厝酥匾暸c推崇。
政治與時代訊息方面的典型例證是同光年號的傳入。今知敦煌文書中同光年號的最早用例即S.5981、上海博物館藏48(28)、S.4793{1}等智嚴相關(guān)寫卷所書同光二年三月,其時距后唐立國的同光元年四月二十五日僅10月余。根據(jù)我們的考證,上述李存勖所遣招誘邊地入貢的使者離開中原西行時,后唐的開國大典尚在籌備過程中,受古代信息傳遞條件所限,他自然無從知曉,更不可能及時向敦煌宣布同光年號。智嚴抵達沙州時,西北地區(qū)戰(zhàn)亂未已,歸義軍入貢使團還在東進途中。是知同光年號的最初傳入非因李存勖所遣使者和后唐頒歷使臣,也不會是同光二年年底左右才回到敦煌的歸義軍朝貢使,而很可能是來自中原的赴印求法僧智嚴最先將同光年號告知敦煌,以后該年號遂在沙州傳布,最終取代了此前行用的中原過時年號{2}。
佛教文化方面,據(jù)前引上海博物館藏48(28)題記,智嚴曾安住于沙州官寺龍興寺,且并非簡單的掛單,而是受信眾所請講法傳道至少一兩個月,說明其在敦煌佛教界頗具影響力。S.5981中智嚴又為“當府曹司空”即彼時自稱司空{(diào)3}的歸義軍節(jié)度使曹議金、“合境文武崇班”“一切士庶人民”祈愿,這種寫法雖有程序化套語的成分,但仍可說明必然與其中的部分人士有交誼。至于智嚴等從內(nèi)地帶來的經(jīng)籍文本,無論是可在佛教傳播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的佛教宣教作品,還是記述各地尤其是佛教圣跡情況的行記,甚至涵蓋禮儀民俗的書狀,都深受與中原交通長期不暢的敦煌信眾珍愛并廣為傳抄。例如,智嚴帶來的《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今知敦煌文書中即存有多件,除上博48(28)外,還有P.2054、P.2714、P.3087、P.3286、Ф.319等卷,其中P.2054包首書有“智嚴大師十二時一卷”,正文即抄《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首題),文末題:“同光貳年甲申蕤賓之月蓂凋二葉,學(xué)子薛安俊書。信心弟子李吉順專持念誦勸善。”可知該卷抄寫于同光二年五月,所據(jù)底本亦是智嚴攜來。再如,S.2659為一長卷,正面抄存有摩尼教經(jīng)典《下部贊一卷》(尾題)、佛教典籍《僧羯磨卷上》,背面所抄為《大唐西域記一卷第一》(尾題)、《往生禮贊文一卷》(首題及尾題)、《十二光禮懺文》(首題)等,后者文末書有“往西天傳一卷”,再后又書“往西天求法沙門智嚴西傳記寫下一卷”,可知智嚴西行時隨身攜帶著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文獻,蓋擬用于宗教修習(xí)與旅行指南,這些文本亦受敦煌人寶愛并被積極傳抄。至于歸文撰作的數(shù)件書狀等,對于當時的敦煌人而言也應(yīng)具有書儀意義,故才得以存留至今。
綜上所述,通過對后唐時期途經(jīng)敦煌的赴印求法僧記述的鉤稽,我們不僅可以認知這些具有堅定信仰、廣博學(xué)識與頑強毅力的學(xué)問僧的行跡,亦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他們對當時及其后敦煌佛教與文化發(fā)展演進做出的重要貢獻。以上討論主要集中于智嚴與歸文相關(guān)文書獨有的研究價值方面,實際上,這些文書還向我們展示了后唐莊宗李存勖大力扶持佛教{4}及五代時期五臺山信仰異常熾盛{5}等信息。于此,筆者在前揭拙文《敦煌文書與五代時期五臺山佛教史研究——以P.3931為例》中已做探討[2]168-183,故不再贅述。有趣的是,有關(guān)智嚴與歸文的文書記錄了從中原出發(fā)遠赴印度求法的中國學(xué)問僧的事跡;P.3931抄存的3件牒狀反映的則是不辭辛苦跨越雪山沙漠前來中國參訪的印度高僧的情況,一往一來,這兩類文書從各自角度共同揭示了后唐時期中印交往的多重樣貌。
參考文獻:
[1]楊寶玉,吳麗娛.跨越河西與五代中原世界的梯航:敦煌文書P.3931校注與研究[G]//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歷史研究所學(xué)刊:第6集.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96-168.
[2]楊寶玉.敦煌文書與五代時期五臺山佛教史研究:以P.3931為例[G]//高臺魏晉墓與河西歷史文化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2:168-183.
[3]楊寶玉,吳麗娛.歸義軍政權(quán)與中央關(guān)系研究:以入奏活動為中心[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xué)出版社,2015:287.
收稿日期:2020-05-1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敦煌中外關(guān)系史料的整理與研究”(19ZDA198)
作者簡介:楊寶玉(1964- ?),女,北京市海淀區(qū)人,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dǎo)師,主要從事敦煌學(xu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