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海峰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各式各樣的農產品線上直播間成為“宅家”群眾的關注點。一大批地方官員、農民走上屏幕,化身人氣網紅;一場場直播下來,滯銷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從田間地頭走上城市餐桌,巨大的銷量讓人驚嘆,不少嘗到甜頭的農民已開始做長期打算。多位專家指出,通過電商直播推廣農產品并非權宜之計,長遠來看,直播銷售農產品有望成為常態(tài),改變農產品出村進城的傳統(tǒng)模式,在為農村和農民帶來新一輪致富機會的同時,也給消費者帶來更多選擇,成為新型消費的重要一環(huán)。
直播銷售農產品成為新時尚
日前,江西省贛州市尋烏縣農民黃洪林在電商平臺拼多多的店鋪,迎來了一名“臨時主播”,他就是尋烏縣縣長楊永飛。受疫情影響,尋烏縣種植的各類水果不同程度地遭遇了銷售難題,楊永飛便來到直播鏡頭前當起了“帶貨人”。當天的半個小時里,100多萬網友涌進直播間,黃洪林店鋪里主打的3萬斤百香果銷售一空,同時還帶動店里的贛南臍橙賣出了2萬多斤。
不僅僅是尋烏縣,在全國范圍內,地方領導干部開直播為農民“帶貨”,推動銷售農產品,正在成為一種“新時尚”,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熱捧。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徐聞菠蘿直播開始1小時后,有近30萬人觀看縣長直播并參與拼單,單日累計訂單量達4.6萬單,總銷量近25萬斤;在浙江省衢州市,椪柑直播開始15分鐘后,直播間涌入42萬網友觀看市長直播,一天訂單量超過2萬單,銷量超過21萬斤;在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60萬人圍觀縣長燉“雪梨”,近14萬斤碭山酥梨銷售一空……
拼多多新農業(yè)農村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韓東原向記者介紹,2月10日起,拼多多發(fā)起直播助農系列活動,探索“市縣長當主播、農戶多賣貨”模式。截至目前,已在浙江、廣東、廣西、重慶、安徽、江西等地組織了多場“市縣長助農直播間”活動,累計幫扶各類型農戶超過8600戶。同時,拼多多協助開設的農民新網店持續(xù)增加,最近一周平均單店銷售額已超過30萬元;整個“抗疫助農”專區(qū)成交訂單量大幅增長,達到2750萬單,售出滯銷農產品總計超過2.4億斤。
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利欣對此表示,“隨著電商進農村的覆蓋范圍和深度不斷拓展,電商直播、網紅帶貨等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新興網絡購物方式也迅速在特色農產品領域推廣開來。眾多市長、縣長進行線上直播,不僅為本地特色農產品打開了銷路,也有效帶動了農產品產地的復工復產?!?/p>
目前,各類“直播+助農”活動正在多家電商平臺火熱進行,參與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農產品線上銷量也越來越高。
形象直觀 更易被消費者接納
為何農產品線上直播這么火?關利欣認為,受疫情影響,一些偏遠地區(qū)的農產品由于運輸條件等限制不能及時上市,而廣大消費者逐步習慣了線上買菜等新型農產品消費方式。在此情況下,電商技術支持下的網絡直播等方式更好地適應了外部形勢變化,帶動了農產品上行。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農產品線上直播的好處是‘所見即所得。直播更容易讓消費者建立對產品品質的信任感,甚至可以看到田間地頭的生產、采摘情況。”韓東原說,直播還把單向的購買過程變成了一個雙向互動、有溫度的交流過程,其中還有很多趣味知識的分享。
在關利欣看來,相較于以往網上購物中看到的圖片和視頻,直播更加形象直觀,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多方面需求,更容易被接納,也更能提升用戶的滿意度。
從農民角度來看,專家指出,如果直接做電商,一個農民要掌握攝影、文案等復雜技能,技術門檻高,但線上直播是每一個普通農民都可以開展的。將手機變?yōu)椤靶罗r具”,農民可以輕松地呈現農產品生產、種植的全過程,并分享獨具特色的鄉(xiāng)村生活,滯銷的農產品可以瞬間變?yōu)閾屖重洝?/p>
走向常態(tài)化 發(fā)展空間還很大
直播帶貨越來越火,各部門各地方也在給予更多關注與支持。日前,商務部發(fā)文指出,電商企業(yè)要通過直播帶貨等多種渠道提供流量支持,開通農戶入駐綠色通道,拓寬滯銷農產品銷路。
嘗到了農產品線上直播的甜頭,廣東省農業(yè)農村廳與拼多多日前達成戰(zhàn)略合作,提出未來三年內,月月有市縣長上線直播促銷,每年不少于12位廣東省市、縣一把手進入拼多多直播間助農直播,助力廣東特色農產品觸網上線進城。
甘肅省慶陽市副市長董濤日前通過淘寶直播推介慶陽蘋果,取得了不錯的效果。董濤表示,未來將更加重視通過線上直播這種形式銷售農產品,慶陽將組建專業(yè)的直播團隊,對蘋果生產、管理、車間、包裝以及整個冷鏈進行全方位的直播,讓更多消費者了解慶陽蘋果?!拔覀円眠@種直觀的方式,讓大家看到慶陽蘋果的品質,買得放心,吃得安心?!?/p>
江西省明確,下一步把直播形式常態(tài)化,將其建設成扶貧產品展示的窗口和銷售的渠道,充分發(fā)揮消費扶貧帶貧益貧的功能,幫助貧困戶穩(wěn)定增收脫貧。陜西省商洛市表示,將以直播為契機,借助市場第三方機制,鼓勵各縣區(qū)主動與京東等電商平臺對接合作。
各大平臺也在提供更多支持。拼多多對農貨直播給予置頂流量支持,“抗疫助農”專區(qū)的直播日觀看人次達到千萬級;蘇寧針對農產品滯銷嚴重的農戶,派出專業(yè)的網紅主播助陣銷售;快手聯合相關機構,開發(fā)了直播技巧、農產品電商等方向的50余門短視頻課程。
關利欣表示,農產品線上直播的興起與走紅不會只是防疫期間的短期行為,未來隨著直播場景不斷拓展、政策支持更加給力、主要平臺積極推進以及相關技術不斷發(fā)展,這會成為一種趨勢,發(fā)展空間還很大。不過,針對一些直播農產品質量不過關、服務跟不上等問題,電商平臺應加強整治,相關部門要做好監(jiān)管工作,農民自身也要嚴把質量關,推動更多優(yōu)質農產品通過直播走向市場,讓消費者買得更放心、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