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耀武
孫紹振教授在研究文本細讀過程中多次指出:文本的閱讀方法與觀念是緊密聯(lián)系的,閱讀與欣賞要從矛盾入手,要運用聯(lián)系的方法。王崧舟在“談文本細讀”中也指出,文本細讀要學會尋找文本“縫隙”,這里的文本“縫隙”也就是指文本的矛盾之處。肖培東老師非常善于抓住文本的矛盾之處,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把閱讀焦點鎖定在這“矛盾之處”,并對此進行慢慢咀嚼。
師:“住那兒多年了”,哪個詞?“多年”,長時間地住在破敗不堪的地方。還有一個地方很有特點。你來說。
生:“那兒”。
師:為什么?
生:因為那是一個荒僻的小胡同,還有一個破破落落的大院,還有幾間塌敗的小屋。
師:他為什么說“那兒”啊?本來我們回答……老王說“那兒”卻不說什么,你來說。
生:老王說“那兒”就不說“家”。
“后來我坐著老王的車和他閑聊的時候,問起那兒是不是他的家。他說住那兒多年了。”從言語表達的形式上看,這兩句話是由問與答兩個部分組合而成的。但從前后的邏輯關系上看,問與答之間明顯是相互矛盾的。楊絳問那兒是不是他的家,老王最合乎邏輯的回答應該是“那兒是我的家”或者是“那兒不是我的家”。但老王的回答卻是“我住那兒多年了”。細細體會,老王之所以用“那兒”而不用“家”是因為在老王的心目中那個破破落落的地方無法支撐起一個家的概念。所以,他沒有也不能正面回答楊絳先生的問題,而用一句看似矛盾的答語來掩飾內心的失落與無奈,其言語之間流露出的是老王內心無言的酸楚。
在教學過程中,肖培東老師積極引導學生關注這一“答非所問”的矛盾之處,并在積極探究矛盾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文本深度理解,進而體悟作者更深層次的寫作意圖,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從而也構建了學生的豐富的精神世界,理解了社會。
[作者通聯(lián):江蘇昆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