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思彤
每個人接觸文學的途徑不同,我接觸它是從一個個的故事開始的。
小時候,我喜歡看《格林童話》,看到小仙女的故事,有時會開心,有時也會落淚。讀安徒生《賣火柴的小女孩》時,我想:如果我可以讓小仙女到那里,實現(xiàn)小女孩的愿望就好了。于是,那次講給弟弟妹妹的睡前故事,就變成了《小仙女與賣火柴的小女孩》。之后,弟弟妹妹的睡前故事,就變成了我的自由創(chuàng)作時間。
后來慢慢長大,我發(fā)現(xiàn),寫作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而之后的收獲又讓我感到一種莫名的興奮與欣慰。寫文章時,我似乎總是懷著極度的欣喜,但是寫著寫著,那些欣喜就會慢慢變淡。以前寫文章,總是冥思苦想找靈感,后來才發(fā)現(xiàn)寫作靠的不是靈感,重點是要學會觀察生活、表達生活。
藝術都是相通的。為了更好地表達,我還學習了畫畫。這些年繪畫的經(jīng)歷,帶給我的是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寫作與繪畫相輔相成,都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
我喜歡畫花,畫樹,畫建筑,畫動物,畫除了人的一切……在我的觀念里,人是畫不出來的。人,很復雜。看著我畫的那些花草,那么單純地生長著,它們的變化,包羅萬物,但也僅在四季的節(jié)奏里。而人不行,人總在變化,模樣變了心思也變了,指著一個人小時候的畫像并不能斷定他現(xiàn)在的模樣,但是文字可以。畫畫,畫的只是事物的形態(tài),而寫作,則是把我畫不出來的喜悅或悲傷用另一種形式描繪出來。
美麗的校園生活,總能帶給我很多素材。我喜歡看電影、看書、看大自然、聽身邊的故事,讓自己像海綿一樣吸收知識。我經(jīng)常邊讀邊思考,凡事多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步有了思考深度。我需要把我的思想、認知、觀點融入這些故事和文字中,準確地表達,為我的讀者帶來正能量和美的享受。
老師經(jīng)常說,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要你有一顆敏感且善于觀察的心,寫自己熟悉和了解的生活,即使一草一木,也能寫出自己的特色,表達出你對生活的情感。
(作者系河北省實驗中學2018級·7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