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越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虞永平認為:“課程在兒童的生活和行動里。”基于兒童立場,要轉變教師觀念,在生活中捕捉幼兒興趣需要的事物,滿足幼兒需要;運用整合開放的資源,在教師的支持下不斷探索、發(fā)展和豐富,以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本文以大班“小作家”的誕生課程故事為例,以自制圖書為載體,基于幼兒行為觀察視角,探索班本課程的建設。
遷移生活,引出課程
“小作家”誕生的班本微課程,源于一次《小熊圖書館》的語言活動?;顒又校⒆觽儽还适碌膬热萆钌畹匚?,小熊圖書館里有很多種有趣的書:很輕的書、很小的書、防水的書、最大的書等。很巧的是,我們班的語言區(qū)也叫“小熊圖書館”,于是孩子們很有興趣地討論這件事。
小朋友熙熙說:“我們的圖書館和小熊的圖書館不一樣。”教師問:“哪里不一樣?”熙熙說:“我們的圖書館里沒有防水的書。也沒有很大很大的書?!苯處熇^續(xù)問:“那怎么辦?”小湛說:“可以買??!”很快這個想法因為沒錢被大家否認,這時冉冉提議道:“我們可以自己做?。 本瓦@樣,自制圖書的想法集體通過了。
“生活即課程,生活即教育?!币粋€故事引發(fā)了幼兒對自制圖書的關注,在此之前,幼兒經常會拿著自己隨手畫下的東西,津津有味地和同伴分享。正好結合幼兒這個“我們可以自己做”的想法,于是在這樣的一個班本微課程中,以自制圖書為載體滿足了孩子好奇、好問、好探究的特點,促進了閱讀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作能力的提升。
聚焦核心,探索發(fā)現(xiàn)
主題選?。涸趺醋灾茍D書 結合《圖書的秘密》主題活動,引發(fā)幼兒思考:“怎么自制圖書?”幼兒通過實際操作、溝通交流,得出兩種自制圖書的形式——繪畫和剪貼裝飾。此外,教師引導幼兒在各類主題活動中,尋找自制圖書的主題,從圖書中挖掘可供表現(xiàn)的主題。例如,讀完《小貓釣魚》,教師可引導幼兒嘗試仿編、改編、續(xù)編《小貓釣魚新篇》等。有了這些經驗的支持,幼兒自制圖書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興趣提煉:有哪些種類的圖書 基于幼兒的興趣,通過調查表的方式,幼兒主動去查找資料,了解圖書的種類、樣式,最后經過總結分類,得出很多種圖書,如折疊書、立體書、防水書、撕不破的書、防火的書等。通過環(huán)境的支持,教師將幼兒的發(fā)現(xiàn)張貼出來,豐富了幼兒對圖書的認識。
技能提升:最想制作的圖書 在“我喜歡的圖書”投票活動中,幼兒對防水的圖書產生了極大興趣,但是“什么樣的材料才是防水的”“防水的書可以是什么樣的”等一系列的問題被提出后,幼兒經過激烈的討論和家長的協(xié)助,收集到很多“防水”的材料,如塑料膜、泡沫膜、布、雨傘、雨衣、硅油紙、塑料瓶、玻璃瓶、紙等。經過一系列探究,防水的書成為班里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自然角里活靈活現(xiàn)的《小蝌蚪找媽媽》《小魚的夢想》,盥洗室洗手臺上《我愛洗手》……一個個可愛的故事伴隨著幼兒的一日生活。
整合資源,豐富內容
整合教學活動,激發(fā)幼兒活動中的學習興趣 在“每周閱讀”的活動中,《地上一百層的房子》成為孩子們最喜歡的故事。因此,教師在設計集體教學活動《一周七天》時,以故事里的動物為媒介,引導幼兒嘗試制訂自己的周計劃?;顒雍?,教師在區(qū)域提供材料,讓幼兒自主進行周計劃設計,由于一周安排比較多,大家發(fā)現(xiàn)一個新問題:紙?zhí)?,不能夠一張呈現(xiàn)。于是,“最大的書”在班里就誕生了,幼兒通過對比選材,選擇最大尺寸的紙,制訂自己的周計劃,同時,結合《地上一百層的房子》也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制訂周計劃,最后一起裝訂起來,一本《一周七天樂》成為孩子們新的熱門圖書。幼兒園集體教學活動是達成教育目標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促進幼兒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活動中從幼兒的興趣點入手,由幼兒的經驗作引線拓展課程內容,潛移默化地把孩子引導到全面發(fā)展的道路上。
整合家庭資源,滲透家園合作的教育理念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睘榱素S富幼兒的自制圖書經驗,我們還開展了“小小故事家”親子制作活動。在家長的協(xié)助下,圖書的形式豐富多樣,其中幼兒對子君的“立體圖書”產生了很大興趣。把握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我們邀請子君和媽媽一起給小朋友錄制了教學視頻,將“立體圖書”的新技能教授給全班小朋友。有了家長的配合,不僅提高了幼兒自制圖書的積極性,而且培養(yǎng)了幼兒的自主閱讀、語言表達、人際交往及審美的能力,還加強了幼兒與同伴間、與成人的互動能力。
整合自主游戲,注重幼兒游戲中的經驗提升 在音樂欣賞屋的活動中,城城在掃碼欣賞中被柴可夫斯基的一段《胡桃夾子》舞臺劇所吸引,接著在他的極力推薦下,《胡桃夾子》舞臺劇吸引了更多的小朋友,甚至有幼兒也想在夢想舞臺上表演這個舞臺劇。隨著班本微課程的推進,幼兒自發(fā)收集《胡桃夾子》故事的相關資料后,于是“小編劇們”又上線,一起協(xié)商劇情內容,將表演劃分成一幕幕,開始分工改編《胡桃夾子》,后來誕生了《瑪麗的生日宴會》《王子大戰(zhàn)老鼠王》《糖果仙子的城堡》等“胡桃夾子”三部曲。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為主體的探究性學習能力得到了關注,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結束語
由自制圖書引發(fā)到“小作家”誕生的班本微課程探究,不僅給幼兒帶來學習的興趣,而且也讓教室和幼兒變?yōu)橐煌骄康膶W習者。在與幼兒的相處中,教師應解讀幼兒行為的意義。所以,教師們應當蹲下來,去傾聽和關注幼兒,探索并形成符合幼兒發(fā)展的、個性化的、適宜的班級微課程。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市貝爾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