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民哲
[摘? ? ? ? ? ?要]? 在高校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用MOOCs理念,為高校物理課堂教學帶來巨大的改變?;诖?,重點探討和分析MOOCs的主要內(nèi)涵,該理念在大學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 ? 鍵? ?詞]? MOOCs;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機遇;挑戰(zhàn)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0)18-0098-02
針對理工科專業(yè)學生而言,大學物理課是其中至關重要的課程內(nèi)容,該課程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等都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在高校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引用MOOCs理念,確保其和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模式充分融合,這樣能夠進一步提升其課堂教學效率,對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和綜合素質(zhì)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
一、MOOCs理念概述
MOOCs也就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直譯名“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其中“M”代表Massive,主要指的是上課對象的大規(guī)模,與傳統(tǒng)課程授課對象至多不超過幾百人的現(xiàn)狀有著極大的區(qū)別,一門MOOCS課程所涉及的授課對象可以以萬計算人數(shù),最多可以達到幾十萬人;第二個字母“O”代表Open,主要指的是開放性,參與MOOCs課程的學習者把興趣作為導向,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所采取的授課形式更加多元,更加開放,突破了時間、空間、手段、教育對象等方面的限制,只要想?yún)⑴c該課程,不管是什么人,只要通過郵箱注冊一個賬號就可以融入MOOCs學習中來;第三個字母“O”代表Online,主要指的是在線學習,參與該課程的學生通過網(wǎng)絡平臺確保所有的學習過程都可以在網(wǎng)上進行,這樣能夠突破時空的限制,具有更大的自由和自主空間;第四個字母“C”代表Course,意指英文課程。
二、MOOCs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區(qū)別和優(yōu)勢
MOOCs課程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提供在線的整個過程課程教學,和傳統(tǒng)的網(wǎng)絡學院以及網(wǎng)絡公開課都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通常情況下網(wǎng)絡學院有著比較嚴格的入學條件,整體學習過程處于全封閉的狀態(tài),MOOCs并沒有相對應的入學門檻和嚴格的要求。針對網(wǎng)絡公開課而言,從根本上來講,它是一種數(shù)學資源庫,課程的提供者并不會針對課堂教學進行組織學習,也不會及時有效地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效率。而MOOCS所提供的是免費的教學資源,與此同時,針對整體教學過程進行及時有效的參與和融合。MOOCs模式推進之下開展相對應的教學過程,學校和教室都在“云端”,學生對整體的學習內(nèi)容可以進行自主的選擇,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開展學習活動,其方式更加靈活多樣。在實踐的過程中,把數(shù)字教材當作具體的輔助材料,進一步推行在線作業(yè)、在線考試等形式,發(fā)放證書的過程中也更為靈活機動。當前,隨著該課程模式的進一步推行,在高校的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也要進一步有效應用該模式,以此使其教學成效得到更顯著的提升。
三、MOOCs為高校物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機遇
(一)確保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升
在高校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MOOCs可以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培養(yǎng),確保學生能夠掌握相對應的物理專業(yè)技能,提升其物理素養(yǎng)。在新課改的推進之下,高校物理課堂教學進一步有效應用MOOCs模式,為整個課堂教學帶來十分難得的機遇,對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某些高校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特別是在實驗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儀器設備比較少,相應的技術不夠先進,對實驗項目開展造成很大阻礙和限制,不能真正意義上有效滿足人才培養(yǎng)需求和其物理專業(yè)技能的提升需要。
(二)更有效地減少成本投入
在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推進過程中有效引入MOOCs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實施混合式的教學模式,針對網(wǎng)絡物理教學資源進行積極有效的開發(fā)和應用,特別是針對模擬實驗項目進行有效應用,這樣能夠充分確保學生在計算機上有效應用物理教學課程軟件和實驗軟件等進行相對應的物理學習,有效完成相對應的物理實驗,能夠使實驗的經(jīng)費得到有效的節(jié)省。與此同時,也省去了實驗室空間等,這樣能夠讓學生通過該課程模式對相關實驗設備的原理、儀器、操作方法和物理核心內(nèi)容進行全面細致的了解和掌握,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積極性、主動性得到極大的激發(fā),使其開闊視野,進一步減少學校相關課程資源和實驗設備的投入。
(三)開放性確保高校物理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更加便捷
MOOCs的教學理念有著十分顯著的開放性優(yōu)勢,這樣能夠使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有更為便利的條件,特別是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有效應用MOOCs理念,能夠確保物理實驗中前沿課程向廣大教師和學生進行免費的開放,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更有效地突破傳統(tǒng)物理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在時空方面的限制和約束,由此使學生可以有更多的自由來進行物理課程學習,以此確保其學習效率得到充分的提升。
(四)多樣性使高校物理課堂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
MOOCs理念作用下的高校物理課堂教學有著十分顯著的多樣性特征,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可以結(jié)合自身的個性化特征和喜好,通過網(wǎng)絡資源數(shù)據(jù)庫選擇自身更感興趣的課程內(nèi)容以及物理實驗內(nèi)容等,這樣可以使自身學習需求得到更有效的滿足,符合個性化特征,同時也可以選擇自身比較喜歡或者與研究方向相對應的教師進行在線的課程學習,通過更加多樣化、豐富化的網(wǎng)絡教學輔助手段,確保學生有更多元化的選擇空間,而不是局限在課堂教學中,由自身的喜好進行課程和講師的選擇,可以使其學習效率得到顯著的提升,MOOCs理念呈現(xiàn)出的多樣性,讓物理學習更加便利快捷,同時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
四、MOOCs為高校物理課堂教學帶來的挑戰(zhàn)
MOOCs有很大程度的多樣性和開放性特征,使學生突破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限制,對物理學習更加方便,而且更高效。然而,要從根本上看到,MOOCs理念推行的教學模式,是一種虛擬化的教學手段,在物理課堂教學這種更偏重實踐性、實驗性操作技能的課程來講,仍然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缺陷,為物理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學習物理知識,做相應的實驗內(nèi)容,盡管能夠激發(fā)其學習興趣,利于理解,但是在操作能力方面往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鍛煉,無法真正意義上提升其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因為該模式仍然處于快速發(fā)展階段,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和不足,給整體的教學開展會帶來很多方面的挑戰(zhàn)。
五、MOOCs背景下大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科學合理地分割每課時的教學內(nèi)容制作成微視頻
在教學實踐中可以有效結(jié)合具體情況,制作一個微視頻,從根本上有效解決和講解相關知識點的內(nèi)容,更加短小精悍,確保學生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能夠得到有效解決,切實增強物理技能。教師要進一步結(jié)合相對應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要求,有針對性地分析、梳理和歸納各類教學內(nèi)容,然后把所講解的內(nèi)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部分,確保每一個部分能夠錄制成10 min的短小教學視頻,在網(wǎng)絡平臺上進行共享,讓學生提前觀看。在錄制視頻的過程中,要確保講解和演示充分融合,特別是針對實驗教學而言,要著重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確保講解的更清晰,科學合理,同時更親切生動。例如,針對大學物理第12章中的相關內(nèi)容,波動光學中的12.2節(jié)分波陣面干涉,可以結(jié)合該課的教學內(nèi)容,有針對性地設計成為三個比較短的視頻:楊氏雙縫干涉實驗(10 min)、光程與光程差(5 min)、洛埃德鏡干涉(5 min)。通過微視頻的形式,盡管不能看到教師的樣子,但是教師的講解和板書充分融合,通過動畫、圖像進行充分的展示,可以充分確保課堂教學效果得到充分提升。
(二)針對教學測驗進行精心設計,有效形成及時教學反饋
在學生觀看完短視頻之后,可以在后邊附帶相對應的測驗題目,這樣能夠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的評價和檢查,其中測驗內(nèi)容要分成不同的層次,結(jié)合不同的教學問題來有效展開。例如,學習完光程和光程差相關視頻之后,教師可以結(jié)合實際情況,貫徹落實由淺入深的分層設計基本原則,設計出相對應的檢驗題目,例如,對光程和光程差的概念和計算,以此當作比較淺顯的題目,然后進一步引申,可以測驗通過透鏡的各光線能不能產(chǎn)生光程差,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深層次題目,學生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測驗的形式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并實現(xiàn)及時有效的反饋,使教師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解決相應的問題,這樣能夠體現(xiàn)出更顯著的時效性。
(三)通過線上線下課堂討論的形式,構(gòu)建高效的交互平臺
學生完成相應測驗之后,可以進一步加強互動溝通,在線提出相應的問題,并得到有效的解答。在測驗過程中沒有采集到的題目,可以通過互動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展示,教師還可以利用互動環(huán)節(jié),針對學生的參與程度和對物理知識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以此突破傳統(tǒng)的以教為本的教學價值取向,使學生的學習交流效果進一步增強,從而使教學質(zhì)量顯著提升。
六、結(jié)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能夠充分看出,在當前的高校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要進一步引入“慕課”理念,這是大勢所趨。在實踐的過程中,要著重把握該教學模式帶來的機遇和挑戰(zhàn),進一步著重把握應用要求,貫徹落實相應的實施策略,以此推進高校物理課堂教學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李斌,王增旭,陳偉,等.大學物理實驗的慕課設計與制作[J].考試周刊,2018(76):165.
[2]尹莉,馮軍蘭,丁星星,等.慕課輔助下大學物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2018(25):53-54.
[3]倪燕茹.公共大學物理實驗“慕課”與“微課”模式的探討[J].物理實驗,2016(9):29-31,36.
[4]曹顯瑩,曲陽.基于慕課模式的大學物理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J].物理實驗,2016(5):25-28.
[5]崔磊,王帆.慕課背景下大學物理教學的現(xiàn)實反思與改革策略[J].物理通報,2018(5):59-61.
編輯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