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靜
【摘? 要】在培智學校的語文科目,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制造出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在輕松狀態(tài)下學習,促進兒童的智力發(fā)育,激發(fā)學生的潛能。同時利用生活語文教材中的多彩圖片,加強學生對于顏色的辨識,促進培智學生的感官發(fā)展。本文對游戲教學進行深入剖析,闡述在低年級生活語文教學中的游戲應用策略。
【關鍵詞】生活語文;低年級;培智學校;游戲化教學;
引言
培智學校的學生存在學習生理障礙,教師在生活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主觀思想的體現(xiàn),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利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激發(fā)智力障礙兒童的學習潛能。游戲化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享受到學習樂趣,集中課堂教學活動的注意力,提高生活語文科目的學習積極性。為此游戲化的生活語文教學方式對培智院校學生有著積極的作用。
1.培智學生的學習特征
1.1培智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
培智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經歷了較多的挫折,因為自身生理問題的限制導致他們心中存在著一定的陰影,和同齡人的差距讓他們的情緒比較消極,對于周圍人的眼光十分在意,為此培智學生的心思無法聚焦在學習上面,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嚴重降低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1.2培智學生的態(tài)度消極
培智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存在缺陷,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總會認為和正常人的差距過大,無法彌補,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在這種消極態(tài)度的影響之下,學生的個性難以得到體現(xiàn),缺乏學習的動機。
1.3培智學生具有極端的心理狀態(tài)
培智學生受到家庭、社會等因素的不良影響,或寵愛、或冷漠、或偏見,導致心理發(fā)育出現(xiàn)了畸形,其學習行為具有極端的兩種特征。第一種,培智學生具有極強的攻擊性。這種攻擊性針對學生、教師甚至教學設備和教學材料;第二種,培智學生畏懼學習環(huán)境,對同班同學、認可教師等陌生事物膽怯,存在著抵觸心里,進而形成孤僻的性格,難以融入到教學活動之中。
2.游戲化教學在生活語文科目中的問題分析
2.1無法與學生的心理特征相適應
培智學生的學習過程較為緩慢,除了生理上的缺陷之外,心理的消極態(tài)度也占據(jù)重要內容。這種淺層的認知導致學生的知識學習速度較慢,注意力難以集中。培智學生的依賴性較為嚴重,教師如果缺乏正確的引導效果,學生會因為難度過大而終止學習活動,為此在游戲化教學中,教師善于根據(jù)教學現(xiàn)狀和教學內容進行調整,不能夠套路多用。
2.2游戲內容脫離現(xiàn)實生活
培智學生因為生理缺陷的原因,對周圍陌生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差,對于抽象化的游戲更是缺乏認知。在這些學生的思維之中,只有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事物才能夠增加他們的理解程度。但是部分教師在游戲化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學生的認知能力,游戲內容和現(xiàn)實生活的連接性不強,導致學生的無法吸收教學知識。
2.3游戲內容和教學內容的不平衡
游戲化教學方法的目的是促進培智學生的文化知識學習,但是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因為教學經驗的不足,無法妥善處理游戲與學習的關系,往往將游戲化的語文教學課程變成了游戲娛樂課程,嚴重偏離了教學目的。
3.游戲化教學法在生活語文中的應用策略
3.1創(chuàng)設游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游戲化生活語文教學以游戲活動為載體,語文知識為內涵,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培智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差,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之中,加強學生的主觀思想認知和體驗。在教學時,教師要讓所有的學生融入到游戲活動中,不能夠落下和孤立任何一位同學,以此增加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在游戲設計的前期,教師還要從培智學生的視角出發(fā),充分考慮他們對游戲喜愛種類,從而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和興趣。
例如在人教版培智學校二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三章《操場上》,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準備一些體育器材,并讓每個學生展現(xiàn)一下自己的體育技巧,教師根據(jù)學生的體育項目來進行相關聯(lián)的生字詞學習,如拍籃球運用的‘手字、踢足球運用的‘足字,這個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因為重復的字詞而減少教學環(huán)節(jié),像打羽毛球和打乒乓球都運用‘手字,教師需要一遍遍的進行重復,來加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程度。
3.2教師善于將游戲化的內容和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
培智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慢,且知識基礎較差,教師想要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應該與學生較為熟悉的生活內容相聯(lián)系,增加學生對于周圍事物的了解和認知。
例如,在人教版培智學校三年級語文教材的第一章《五星紅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操場的五星紅旗下進行學習,包括‘五、‘立正等字的寫作學習,以及五星紅旗的顏色形狀,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做一些‘立正‘敬禮等標準動作,并講解升降五星紅旗時的一些注意事項。為了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與國旗相關的革命視頻、天安門五星紅旗升降儀式視頻,實現(xiàn)愛國主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利用現(xiàn)有的學校資源,為學生舉行一場升旗儀式。
3.3在游戲之中訓練學生的生活技能
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適應社會,能夠自主的學習和生活。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除了語文文化知識的傳授之外,還應該注重學生的生活技能培訓,鍛煉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為日后的學習生活奠定基礎。
在人教版培智學校三年語文教材的第四單元《自然與社會》中,教師準備了雨衣、棉衣、雨傘等生活用品,并親身示范使用方法,然后讓學生主動試穿各種類型的衣服,并對每個季節(jié)所穿的服裝類型進行講解,加強學生的生活技能,保證培智學生更好的適應生活。
4.結論
在生活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融入游戲元素,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興趣發(fā)展。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為學生分配力所能及的游戲任務,增加學生的體驗感和自信心。教師要善于在游戲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去探索、發(fā)現(xiàn)、了解生活中的事物,從而加強學生的認知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有目的性地鍛煉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技能,讓學生能夠融入到社會活動之中,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是祖國未來的花朵,雖然存在一定的生理缺陷,通過教師的耐心教導,同樣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高超.踐行課標理念,打造多元課堂——以生活語文《秋天的圖畫》教學為例[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9,(11).
[2]李安娜.情景教學法在培智學校生活語文課堂上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9,(12).
[3]張慧.培智學校語文教學生活化研究——以一堂識字教學課的課堂觀察與診斷為例[J].江蘇教育.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