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老子的自然之學及其世界影響

2020-05-08 13:00謝陽舉
人文雜志 2020年4期
關鍵詞:自然老子實踐

謝陽舉

內容提要 老子身處春秋轉折時代,其思想帶有亦新亦舊的時代特點,但總體是一位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想家,其創(chuàng)造就是“道”論,即以道為最高范疇的思想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道是世界的根本,道生天生地生萬物,道法自然,道是形式,“自然”是內涵。理解老子的道需防止二種誤解:一是將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說的自然事物,二是以為道僅是客觀規(guī)律。老子富有辯證思維精神,他將矛盾作為思維單元帶入認識過程。道最簡單,也最復雜,辯證性屬于其固有內涵。老子將“自然”理念運用到其所有的實踐思想環(huán)節(jié),產生了一系列實踐哲學理論。人生觀上他得出“貴柔”的人生哲理。倫理學上,老子倫理學具有“道德形而上學”基礎,而“自然”構成其倫理學行為的實質。此外,道家被稱為“為己之學”,強調道德自覺。“自”的詞組在《老子》一書中屢屢出現(xiàn),反映了《老子》全書貫穿有很強的道德主體意識。政治上,老子主張道治,即以道治國,它高于神權和圣人政治,與超自然去向劃清了界限,也堵死了用圣智干擾政治的愿望。老子思想是世界思想史創(chuàng)新的活水源頭之一,對諸如海德格爾、懷特海、馬斯洛、現(xiàn)代環(huán)境哲學等都產生了影響或引起過共鳴。

關鍵詞 老子 自然 實踐 世界性影響

〔中圖分類號〕B22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47—662X(2020)04—0019—06

據(jù)《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約前571-約前477年)姓李名耳,字聃,里籍是“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地望在今河南鹿邑和安徽渦陽一帶)。他曾任東周守藏室史官(也稱征藏史),職責是管理文獻檔案。老子和孔子有過交往,孔子曾當面向他請教禮學。晚年免職,告老還鄉(xiāng)。春秋大亂,老子目睹天下無道,對周王朝統(tǒng)治失去信心,遂出周隱居,西游于秦。過函谷關時應關長尹喜的請求著述五千余言,“言道德之意”,分上下兩篇,合81章,后世稱之為《道德經(jīng)》,亦稱《老子》。舊時研習老子思想,學者多用王弼注本,道士多用河上公注本。最近40余年的考古發(fā)現(xiàn)顯示:該書很早就有多種版本流傳,如:1973年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漢初帛書《老子》甲、乙本,德經(jīng)在前,道經(jīng)在后;1993年郭店一號楚墓(戰(zhàn)國中期偏晚下葬)出土的殘篇竹簡《老子》甲、乙、丙三篇。

作為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也是中國哲學思想的真正開山者。他創(chuàng)立了一套以“道”為核心的哲學體系,其最高范疇是“道”,道的本質是“自然”,道的功能是“無為而無不為”。道家是先秦活躍的學派,秦漢以后作為學派的道家實際上不存在了,但是道家的思想基因一直在生長繁殖,并對中國各個時期的思想文化、科技醫(yī)學、文學藝術、道德宗教等產生了深刻、持久而廣泛的影響,18世紀開始逐漸播及世界。

一、老子的“道”論

作為一位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偉大思想家,老子的創(chuàng)造就是“道”論。

“道論”即“道的哲學體系”?!暗馈弊忠娪诩坠俏暮徒鹞模溉藗兯械牡缆?“道”還表示言說。在老子之前,“道”字已有抽象用法,例如:“有道”“無道”“天道”“天之道”“人道”“人之道”等的用法。但哲學意義上的、刻畫世界總特征的“道”概念是老子首創(chuàng)的,通行本《老子》中道字出現(xiàn)74次,老子以“道”為世界大本大源,其道論的主要內涵包括:

1.道是一切存在者的根據(jù)?!独献印返诙逭抡f:“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強為之名曰‘大”。“道”絕不是一般事物,意義也超過了一般所講的概念符號?!按蟆毕喈斢凇按笕?,謂其無所不包、無所不化,有普遍性。道不是空無,“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老子又說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第五十一章),“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第三十四章),即道是終極本源和原理,具有與本體性相當?shù)囊饬x。因為它是本體,所以“無名”(第四十一章、三十二章),不可名狀,不能拿別的事物或者概念解釋它。老子又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第三十七章),可見道是最消極的,也是最積極的。說它“最消極”,是因為它否定和超越了一切具體對象,不能用任何具體事物加以解釋,說它“最積極”是因為任何具體事物無不由它產生、以它為依據(jù)。

2.道產生天、地、萬物。老子從事物的本源、過程與模式等幾個方面探討宇宙生成原理,開創(chuàng)了中國最早的宇宙生成理論。他認為道是宇宙源頭:“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保ǖ诹拢疤煜掠惺?,以為天下母?!保ǖ谖迨拢┕壬?、玄牝都喻指“道”,道是世界萬物的母體,是源源不斷的生命元。道產生萬物的具體過程如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保ǖ谒氖拢┘矗夯煦缧纬蓺?,氣分化為陰陽,陰陽聚斂成天地,天地孕育萬物。萬物如何具體化?老子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保ǖ谖迨徽拢暗滦笾敝笍牡滥抢铽@得生機、秉性;“物形之”指物質化、質料化;“勢成之”,指通過某種動力、形式獲得定型。事物的存在必定以其本質的統(tǒng)一性為邏輯前提,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保ǖ谌耪拢┑郎扇f物也是萬物自身運轉、循環(huán)無已的過程,所謂“萬物并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第十六章)。

3.道法自然。道是形式,自然是內容?!白匀弧蔽逡娪凇独献印罚献邮状螌⑵溆米髡軐W概念。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保ǖ诙逭拢┻@抑制了超自然的文化發(fā)展走向,也斬斷了人類任意妄為的取向,給中國文化自然而然的發(fā)展做了初始“定義”。老子的自然側重的是事物的內在性質;自然是事物的常態(tài),所謂“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保ǖ谑拢俺!弊质钦?、常態(tài)、恒常的意思,這體現(xiàn)了老子對反常和妄作的否定;“自然”又是和人為、有為相對而言的;自然高于超自然的“帝”(第四章云:“象帝之先”);“自然”反對外在目的論,“天道無親”(第七十九章);“自然”反對主宰、占有、外界干擾,他說:“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保ǖ谖迨徽拢?/p>

理解老子的道要防止兩種誤解:一是將自然等同于今天所說的自然事物,老子的“自然”指的是自然對象的本質而不是自然對象。時至今天,仍然有漢學家將老子的自然之學納入自然主義,這正是身處科學時代而帶有的科學主義謬誤的一種表現(xiàn);二是用規(guī)律論詮釋道,以為道僅僅是客觀規(guī)律,這是欠妥當?shù)?,因為道是終極原因,有本體性、辯證性,和具體規(guī)律不一樣,例如生死有相反的規(guī)律,但是他們都同屬于自然之道。

4.老子思想富有辯證思維。他將矛盾作為思維單元帶入認識過程及其各個方面。關于言說形式的性質,他說“正言若反”(第七十八章),“若反”指言論的辯證形式,這是《老子》表達的總特點。這表明,道最簡單,也最復雜,辯證性屬于其固有內涵。第一,《老子》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自然或思維中的辯證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制了數(shù)十對辯證法范疇,論及許多相反相成的命題,如:有無、無為無不為、動靜、柔弱、剛強、美惡、禍福、損益、古今、取與、進退等。老子認為對立的方面存在雙向轉化的可能,且轉化沒有止境。例如他說:“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隨,恒也?!保ǖ诙?,帛書本)第二,物極必反和超循環(huán)運動。老子說“反者道之動”(第四十章),“反”可訓為“對立”,也可訓為“循環(huán)往復”,意思是:整個世界和思維都貫穿有辯證性。關于道的運動,他說:“(道)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第二十五章),道的運動中始終包含著逝(往)、遠、反幾個辯證環(huán)節(jié)。第三,有名和無名的辯證關系。老子提出了“無名”的理論,說“道常無名”(第三章)、“道隱無名”(第四十一章);又說:“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保ǖ谝徽拢昂忝保ǔC┫喈斢凇盁o名”,“可名”屬于“有名”?!翱傻馈焙汀昂愕馈保ǔ5溃┮泊嬖陬愃脐P系。第四,道是有、無的統(tǒng)一。道本身為什么有辯證性?這涉及有無關系?!肚f子·天下篇》說,關尹、老子“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常字相當于道,而無、有是其組成和動力,太一是其統(tǒng)一屬性。在老子看來,變化才是實在,宇宙萬物不僅僅是“有”或“無”,而是由“有”和“無”兩種相反的因素、動力組成的,道也同樣如此,是有無的統(tǒng)一。

作為創(chuàng)立東方古代辯證法的大師,老子將辯證之道貫穿到其人生哲學以及倫理和政治等各實踐哲學領域。

二、“貴柔”的人生哲理

《淮南子·繆稱訓》說“老子學商容,見舌而知守柔矣”,《呂氏春秋·不二》說“老聃貴柔”,可見柔弱是老子思想的一個精髓。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保ǖ谄呤拢疤煜轮寥幔ㄖ杆?,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保ǖ谒氖拢┧偨Y出幾條普遍的原理,即:“見小日明,守柔日強”(第五十二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柔弱勝剛強”(第三十六章)。老子的柔弱包括柔、弱、靜、退、后、不爭、有道、文明、拙樸等,而剛強則包括剛、強、動、進、先、爭、謙、暴力、野蠻、任智等。老子柔弱的人生原理,是其辯證的道論在人生問題上的推廣和運用。柔弱的提倡也與老子對春秋戰(zhàn)國歷史趨勢的把握有關。當時天下剛暴無道、恃強欺弱、爭戰(zhàn)不息比比皆是?!独献印窌杏袔追N運用柔弱原則的典型示例。

第一,拙樸。智慧的鋒芒是嚴厲的,老子是“智者”,他認為有為的人任智臨愚是危險的,堅持道決定智,智的運用不能違背道。由此,他主張人要反思自己,韜光養(yǎng)晦,稱“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第二十四章)。真正的智者,大智若愚,虛靜無為,和光同塵,他說:“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第十五章);“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第二十章)。智者處世,“知其雄,守其雌……知其榮,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第二十八章)。這些人棄我的態(tài)度是對濁世的超越,是辯證的智慧。

第二,以退為進,后發(fā)制人。柔弱也是一種高明的謀略,即:應而不發(fā)、和而不唱、后發(fā)制人。在其“三寶”中就包含“不敢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他引兵家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第六十九章)。后發(fā)制人可以用作欲擒故縱的謀略,克敵制勝,老子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保ǖ谌拢┎怀姓J老子有柔弱的謀略是不客觀的,以為老子思想是陰謀之學的評價也忽視了老子哲學遵道貴德的本意。

第三,為而不爭。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夫唯不爭,故無尤”。(第八章)大意是:至善像水性一樣,水柔弱處下,兼利萬物而不爭功,與道的性質接近。水可喻“不爭”,因為不爭,所以能遠離怨憤。反對“爭”、主張“不爭”,二者合起來構成他的爭于道德而不爭于俗思俗利的理論。他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保ǖ诙拢┐笠鉃椋翰蛔晕覙税窈挽乓拍芨呙?,不是己非人才能光大個人見解,不自吹自擂才能守住功勞,不自我矜持才是好領導,所以自己不爭,天下人反而都爭不過他。老子認為不爭之德可以比擬天道天功,所謂“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第六十八章)“不爭之德”,堪與天道類比,是歷史和社會行為的最高準則。《老子》全書最后一句說:“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边@句話頗能反映老子對“爭”的實際看法,表明他重視的是合乎道的規(guī)則的行為。這樣的規(guī)范,能使弱小的得以存續(xù)不亡且變得強盛,使強盛的得以更持久。

三、老子的倫理和政治思想

1.老子的倫理思想

許多人認為,老子和道家不重倫理,甚至是反道德的。這個自古有之的極大誤會流傳甚廣,這是曲解老子和道家,屬于歷史的偏見,今天亟待撥亂反正。今天的“道德”一詞由道家的術語“道”和“德”合成而來,這不是偶然的。實際上老子是中國古代倫理哲學的開山者。

在老子那里,形而上的“道”同時也是其倫理學理論的初始原則。老子的倫理學夠得上被稱為一種“道德形而上學”?!兜谖迨徽隆氛f:“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和“德”存在著一般與特殊、母子、體用、本末等多重關系。“德”本意為“得”,指的是從“道”那里分享道性,成就個體本性而使之得以實現(xiàn)。就人而言,“德”是其德性本質,蘊含有獨立價值和實質義務。一旦拿掉“道”,勢必會動搖老子道德理論的普遍必然性之根。

道家被稱為“為己之學”,指的是其強調道德自覺和自我治理優(yōu)先的特色?!白浴钡脑~組在《老子》一書中屢屢出現(xiàn),比如“自是”“自正”“自化”“自知”“自樸”等,它們反映了《老子》全書貫穿有很強的主體意識。老子恰當?shù)乜隙巳嗽谟钪嬷械牡匚?,他說:“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據(jù)范應元《老子道德經(jīng)古本集注》校正)老子強調道德認識或思維能力。老子說“自知曰明”(第三十三章),“自知”即自己認識自己。

老子說:“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保ǖ谑耪拢┻@是在批判圣智仁義被濫用,實質是批判空洞名教。只有克服了倫理思想中名教的異化,人們才能回歸質樸的人性。老子說:“(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第二章)。這么說非但不是否定善,反而是為了達到更本質的善。他的意思一是教人辯證地看待善惡關系,二是反對欺世盜名的偽善,強調道德行為在于實行實功。他憧憬的是“上善若水”(第八章)。

老子說:“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yǎng)萬物而不為主,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保ǖ谌恼拢┐蟮朗浅绺邆ゴ蟮?,自始至終像盡責的母親一樣,永遠無私地瞻顧、擁抱著萬物,但是它生長萬物而不占有萬物,厚生載物并不索取萬物的回報,蓄養(yǎng)萬物而不倚仗功勞,導引萬物而不主宰萬物。大道是這樣的,統(tǒng)治者應該效法道,時刻以生民的性命和幸福為天職。老子的慈是絕對義務,他說:“人之不善,何棄之有?”(第六十二章)這就是說,對那些不善的人,怎么忍心棄之不顧呢?他要求慈愛面前一視同仁,“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保ǖ谒氖耪拢┐葠凼浅降拇髳?,這與儒家有差等的仁愛觀形成對照。老子說:“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保ǖ诹拢┮馑际牵捍笤够?,多怨化少,受到怨恨都以德相報。

老子的“道”具有普遍性、至上性和包容性,是對人類中心觀的超越,顯然蘊含自然生態(tài)及其法則在內。老子的世界觀打破了人類中心論。老子講“玄德”“無為”,發(fā)明整體性和深層性的道德律;“無為”的理念,是要人類遵循自然而自律。老子講反樸歸真,合乎生態(tài)人性論的健康端點。老子的這些哲學人類學認識具有超前于歷史的價值。

2.老子的政治思想

老子主張以“道”治理天下,說:“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保ǖ诹拢┮馑际牵褐卫泶髧拖衽胝{小魚一樣,不去鱗,不去腸,不翻炒,否則魚就爛了。與禮治、德治、仁政、賢能政治、刑政、法治、神權政治比較而言,道家這樣的治理思想被稱為“道治”,不嚴格地你還可以將其視為中國人的自然法理念。道治,即以道治國,高于神權和圣人政治,這就與超自然之路劃清了界限,也堵死了用圣智過度干擾的治理模式。老子說,“執(zhí)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第十四章),“道恒無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白化”(第三十七章),“執(zhí)大象,天下往”(第三十五章),道治的實質是依據(jù)最根本、最普遍的原理。道是社會認知、價值和信念的基礎,如果沒有根本的道,則社會認知和價值系統(tǒng)將陷入混亂無據(jù)。

老子的理想政治是無為而無不為的政治。他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保ǖ谑哒拢┰谧罾硐氲纳鐣?,統(tǒng)治者只是象征而已,人民不受干擾,以至于可以忽視統(tǒng)治者的存在。無為而無不為是貫穿《老子》通篇的綱領。老子要求統(tǒng)治者恪守“無為”,讓人民自治,統(tǒng)治者有功也沒資格居傲,“故圣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第五十七章)。老子認為,統(tǒng)治者“有為”是政治的萬惡之源,“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不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第七十五章)。這樣的控訴具有時代意義?!独献印分蟹磸统霈F(xiàn)關于民的論述,民是政治之本,而不是統(tǒng)治階級的財產、工具或奴隸,統(tǒng)治者的功勞屬于“民”和“道”。

老子主張不以智治國,說:“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第六十五章)“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保ǖ诹逭拢├献拥姆侵?、愚民,其“愚”不是愚昧,而是保持拙樸和自在狀態(tài)。老子反對強權和精英政治,要求治理因民之需而順其自然。他已經(jīng)認識到政府能力的有限性。

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邦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第八十章)該章是對春秋末期社會形勢的極端反動,歷來受到眾家批駁。其實該章反映出老子對所謂黃金社會的自然狀態(tài)的向往,老子看出了文明的演進中存在著異化現(xiàn)象。當然,他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但應該承認老子政治思想提出了深刻的問題,即如何在文明進化中防止人性異化,保持淳樸,不失平等、安寧、和平。

四、老子思想的世界性影響

《道德經(jīng)》在國外產生了巨大影響,是世界公認的思想創(chuàng)新源頭之一。

《道德經(jīng)》對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年)產生了重要影響。晚年的海德格爾說:“對于我,與那些相對于我們來說是東方世界的思想家們進行對話是一樁一再顯得緊迫的事情”。老莊思想啟發(fā)了海德格爾,使其后期哲學轉向“大道”,說“道”能“為一切開出道路之道域”,又說:“一切都是道”。

對懷特海(Alfred N.Whitehead,1861-1947年)也有明顯影響。懷特海認為西方近代機械論哲學將轉向有機論哲學。有機自然觀更多地考慮生物學、生命、生成過程、自然過程的模式,將復現(xiàn)自然的真正意義和價值。據(jù)賀麟回憶:在《過程與實在》中,懷氏寫下了“我的有機體哲學的總的立場,似乎多少更接近于印度人或中國人的某些思想線索”。

對人本心理學的影響。人本主義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馬斯洛(Abraham H.Maslow,1908—1970年)晚年致力于開創(chuàng)“超越心理學”,提出最高滿足是“高峰體驗”,即整體論和超越。所謂整體論,是“傾向終極整體的狀態(tài),即傾向整個宇宙,傾向全部實在,以一種統(tǒng)一方式看的實在”。所謂超越,“是專一入神、是忘我、是回歸自然”,馬斯洛在書中多次把它叫做“道家的態(tài)度”“道家的方式”。

對環(huán)境哲學的影響。老子思想受到西方環(huán)境哲學界的廣泛青睞。《天網(wǎng)》的作者馬希爾(Peter Mar-shall)說:“生態(tài)思維首次清晰的表達在大約前6世紀出現(xiàn)于古代中國”;“道家提供了最深奧、雄辯的、空前詳盡的自然哲學和生態(tài)感知的第一靈感”;“道家持整體宇宙觀,因為認識到多樣性統(tǒng)一的生態(tài)原理”。深層生態(tài)學創(chuàng)立人奈斯(Arne Naess,1912-2009年)直接受到老莊道家思想的影響,其理論包含生態(tài)自我論,奈斯直言:“我稱作‘大我(the Self)的,中國人把它稱為‘道”。

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年)研究中國科學思想時一再發(fā)現(xiàn)道家的價值。他認為,中國文化中如果沒有道家,就像大樹爛掉了根,肯定了道家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他曾經(jīng)這樣寫道:“從儒家的觀點看來,他們未免不負責任,但提倡天道自然的哲學家,可以說衷心地感到(雖在冥冥中覺得很對,但絕不能用語言完全表達出來),要入世必先出世,欲治理人類社會,必先超越人類社會,而對自然宇宙有一高深的認識和了解,否則即使有儒家救世的熱忱,也是枉然。”

老子的“自然”之學有助于人類擺脫天人分裂的困境,老子的道哲學的范疇和方法可以豐富世界哲學,老子的辯證有機思想有助于人類走出機械論,老子的虛靜方法論對心身調節(jié)和精神健康有啟迪,老子的無為哲學有助于人類實現(xiàn)普遍自律,老子的超越哲學有助于人類克服自我中心主義和人類中心主義??梢哉雇?,伴隨著全球化問題的展演,老子思想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加深廣。

猜你喜歡
自然老子實踐
漫畫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yè)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xié)同實施高職專業(yè)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智者老子
尋找老子【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