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
在這封信里,我仍然繼續(xù)著上次的話題:音樂的美感教育。我假想,您的孩子已長大了一點,我們該給他一些好聽的唱片了。在給孩子選擇唱片時,開始時最好選些優(yōu)美的小曲,在這些小曲之中假如能有清晰的節(jié)拍則更佳,因為這種清晰的節(jié)拍能刺激幼兒的韻律感。
在同一時期之內(nèi),不要播放過多種類的唱片或音樂帶,除非孩子特別要求你,否則最好每次只選兩三首來放給他聽,一方面是讓他熟悉一下那些旋律,一方面也是不要養(yǎng)成他缺乏耐心的習慣。
在播放音樂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情緒,如果過分疲倦,或者因舞蹈的刺激而有了情緒上過分激昂的神經(jīng)質現(xiàn)象的話,就應該設法慢慢停止,好讓幼兒得到休息。
寫到這里,我又要重申一句:我不是專家,只是一個和你們差不多一樣的婦人,我能提供的,只是我在幼兒美術教育上的一點膚淺的心得與經(jīng)驗。我不希望你們在看了我的信以后,有下面兩種反應。
第一種的母親們,看了我的信以后,會很著急,認為自己的孩子已經(jīng)很大了,可是從生下來以后就沒想到要給他聽音樂。因此,母親便產(chǎn)生了罪惡感,認為自己是個疏忽的母親,對不起孩子。
第二種的母親們則很興奮,并且也很認真地看完我的信,準備馬上就開始逐步地訓練自己的孩子,下定決心一定要給他一種最好與最理想的環(huán)境與教育。
這兩種反應,都不是我希望的。
一切教育都該是自然而漸進,發(fā)自于內(nèi)心的。別人的經(jīng)驗對你是很好的參考,但并不完全適合你。像第一種的母親,很可能沒給孩子聽過唱片,但她一定抱過自己的孩子,在撫慰他入睡的剎那,想必也低哼過一些不大成調的催眠曲吧,對于幼兒,那就是一種幸福與美的享受,有什么能比母親口中唱出的歌謠更讓我們感動與永藏心懷的呢?這樣的母親,就算沒特意給孩子聽過唱片,對孩子也沒什么損失,更不用覺得抱歉。
而第二種的母親,則會面臨一種困擾的情況,她會發(fā)現(xiàn),要完全照著計劃來訓練孩子幾乎是一種不可能的事,如果勉強做到了也需要母親很大的犧牲,或者使得母親與孩子都精疲力竭。
這不是我的本意,我的本意,是希望母親們在空閑的時候,能偶爾想到我的話,從容地去引導你的孩子。不要急著訂一些計劃,也不要急著希望看到孩子的表現(xiàn),要自然地去影響他,讓他在你的身邊快樂地成長。
但我發(fā)現(xiàn),在幼兒時期,只要母親全力維護,這樣的要求還可以達到,可孩子進了小學以后,就不太容易了。孩子們開始承受各種角落里來的壓力,要小小的面容永遠保持無憂無慮已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每次面對著一些不快樂的小面孔,我心中都十分疼痛。
母親的希望,本來不是這樣的啊!
(摘自“簡書”,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