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wèi)華 陳淑君 (常州大學藝術(shù)學院 213000)
常州畫派是以地域命名的繪畫流派。常州,古稱毗陵。故常州畫派也稱毗陵畫派。常州畫派以花卉草蟲為題材,以寫生為特色,自宋至清,名家輩出。常州畫派的花卉寫生,前人已有豐富的研究成果,常州畫派的草蟲畫,較少有人關(guān)注,本文試以草蟲畫分科、宋元明清時期常州草蟲畫的發(fā)展為序,勾勒出常州畫派草蟲畫的發(fā)展面貌。
早期人類置身于異彩紛呈的動植物世界,日漸積累各種動植物知識,對于自然界的多樣性與豐富性的認識越來越全面,善繪者將昆蟲花草形之于圖,成為早期草蟲畫的起源。我國唐代畫史中就有對我國早期草蟲畫的記載。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列舉自軒轅至唐代會昌年間有名的畫家,得370余人。擅長草蟲畫的畫家有:顧景秀,善畫蟬雀。李逖,“工畫蠅蝶蜂蟬之類”。嗣滕王湛然,“善畫花鳥蜂蝶”。邊鸞,“善畫花鳥,精妙之極。至于山花園蔬,亡不遍寫?!标愩?,“人物、鞍馬、蟲禽并精”1。這些草蟲畫屬于藝術(shù)品,表現(xiàn)花鳥草蟲之美。還有一類草蟲畫,是本草藥物圖像中對于藥用草蟲的寫實描繪,用來輔助辨別藥物。中藥來源于百谷、鱗介、蟲、果、菜、百卉等部,因此,本草圖像中常見草蟲畫。早期的本草類草蟲圖也被當做藝術(shù)品成為鑒賞家收藏的名作。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記錄的重要的本草草蟲畫作品有《神農(nóng)本草例圖》 《靈秀本草圖》 《本草圖》等,其中,《本草圖》為唐顯慶4年,蘇敬等23人奉敕撰《新修本草》,召集畫師繪《藥圖》25卷彩繪本。朱景玄《唐朝名畫錄》記載唐代善畫草蟲的名家有還有邊鸞、江都王、衛(wèi)憲等。稱邊鸞 “凡草木、蜂蝶、雀蟬,并居妙品”。江都王善畫雀蟬、衛(wèi)憲“花木、蜂蟬、雀竹,以為希代之珍”。2由于時代渺遠,這些草蟲圖真跡已湮滅不聞。考校早期草蟲畫實物,在唐代貴族墓葬壁畫遺跡中或有發(fā)現(xiàn)。如唐章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愍太子墓、薛儆墓等墓葬壁畫中大多繪有花卉圖案,配合有禽鳥昆蟲蜂蝶的圖畫。這些草蟲畫中花草為簡筆線造型,木本或草本植物,似桂樹、松樹、竹、雞冠花、蜀葵之類等,不能一一鑒別具體種屬,禽鳥昆蟲畫有鸚鵡、斑鳩、黃鸝、鴛鴦、燕子、麻雀、魚、龜、蜂、蝶、蟬、蚱蜢等各種。唐代墓室壁畫中的草蟲圖并非獨立畫面,穿插于侍從人物之間,屬于人物所在環(huán)境的裝飾、點綴、示意圖。至五代、北宋時期,涌現(xiàn)出更多善畫花卉草蟲的畫家。據(jù)郭若虛《圖畫見聞志》所載,當時畫師黃筌、黃筌之子黃居寀、黃居寶、徐熙、徐熙孫徐崇矩、徐崇嗣、刁光胤、劉贊、騰昌祐、夏侯延祐、李懷袞、唐希雅、唐希雅之孫唐中祚、唐宿的、解處中、李符、李吉之輩,名手交替出現(xiàn)3。北宋末年,草蟲畫從花鳥畫中獨立出來。《宣和畫譜》將藥品草蟲列為專門畫科。記錄了南北朝時期顧野王、五代時期唐垓、丁謙、宋代郭元方、李延之、僧居寧、侯文慶、僧守賢、譚宏等專門的草蟲畫家。
北宋末,草蟲畫成為專業(yè)畫種后,發(fā)展興盛。畫家對花卉草蟲的觀察和表現(xiàn)細致入微,技藝精妙,講究法度?!秷D畫見聞志》“論制作楷?!碧岬?,畫花果草木,要根據(jù)四季節(jié)令,畫出不同時節(jié)出產(chǎn)的花果草木的特點,仔細觀察花葉的陰陽向背、枝條的老嫩質(zhì)感,花苞花萼的前后順序,把握每一種蔬果野草的生長稟性。畫禽鳥昆蟲,必須熟悉其各個部位的形體結(jié)構(gòu),聯(lián)結(jié)方式、動態(tài)特點,“畫翎毛者,必須知識諸禽形體名件,自觜喙口臉眼緣,叢林腦毛,披蓑毛,翅有梢翅,有蛤翅,翅邦上有大節(jié)小節(jié),大小窩翎,次及六梢。又有料風掠草(彌縫翅羽之間)、散尾、壓磹尾、肚毛、腿袴、尾錐。腳有探爪(三節(jié))、食爪(二節(jié))、撩爪(四節(jié))、托爪(一節(jié))、宣黃八甲。鷙鳥眼上謂之看棚(一名看檐),背毛之間謂之合溜。山鵲雞類,各有歲時蒼嫩、皮毛眼爪之異。家鵝鴨即有子肚,野飛水禽自然輕梢。如此之類,或鳴集而羽翮緊戢,或寒棲而毛葉松泡。已上具有名體處所,必須融會,闕一不可”。4可見草蟲畫分科后,畫家對于禽鳥昆蟲的認知越來越系統(tǒng),對其生活習性、生長方式、頭、胸、腹、翅、足、羽各部位的形態(tài)特征把握越來越具體,刻畫越來越細膩。
常州草蟲畫自宋代起聞名于世。詩人楊萬里曾任常州太守,盛贊“常州草蟲天下奇”。從文獻和存世畫作可以稽考出的宋代常州草蟲畫家有多位,如居寧、吳炳、于青言、許迪、秦友諒等5。詩人梅堯臣寫有《叔治遺草蟲枕屏》,稱贊居寧草蟲畫:“世傳毗陵畫,妙絕僧居寧。不為權(quán)貴逼,所與乃忘形。英機三尺素,落筆酒未醒。忽為雙飛蜂,忽就一蜻蜓。螳蜋相拒立,促織如可聽。蚣蝑與螻蟈,行躍勢未停。竹蟬及鬼蝶,飄飄翻翅翮。蚊虻亦具體,纖悉皆可名?!睆拿穲虺嫉脑娮骺芍?,居寧草蟲畫的主體是昆蟲,他描繪了蜜蜂、蜻蜓、螳螂、促織、蚣蝑、螻蟈、竹蟬、鬼蝶、蚊虻等各種昆蟲的動態(tài)。呈現(xiàn)了蜂喧、蝶舞、昆蟲穿梭、捕食、飛翔、潛行、棲息、低鳴、吟唱等各種動作與情態(tài);另一位吳炳,“寫生竹折枝可奪造化。采繪精致富麗。光宗李后多愛其畫,赍甚厚,紹興間畫院待詔。”現(xiàn)存有吳炳《嘉禾草蟲圖》,工筆描繪了兩株水稻,稻穗低垂。旁有蝴蝶、蜻蜓縈繞、停駐于葉梢。圖繪線條爽利,敷色細膩秀雅;許迪,“專工草蟲,師居寧,作黃花紫菜青草紅葉,精妙入神”。許迪畫作現(xiàn)存有《野蔬草蟲扇面》,畫面左下角描繪一顆青菜,余下三角描繪了蝗蟲、粉蝶、蜻蜓,蔬菜昆蟲都描繪得非常傳神;于青言,“嘉定間專畫荷花草蟲,獨步一郡,世號’于荷’”。;秦友諒,“少為縣吏,善草蟲,傅色輕妙”。從現(xiàn)存作品來看,常州宋代草蟲畫中的植物多為一兩株田間地頭常見的蔬菜、瓜果、草葉、花卉,搭配以數(shù)只蜜蜂、蜻蜓、蝴蝶等小昆蟲,畫工精細,能盡物之形態(tài),畫工構(gòu)思巧妙,設(shè)色清雅,形色俱若自然,畫面富有詩情畫意的田園氣息,是宋代院畫風格中的上品。
元代是常州草蟲畫的興盛時期。《毗陵畫征錄》、《古今圖書集成 藝術(shù)典》等典籍記載及現(xiàn)存畫作可考的元代常州草蟲畫畫家有于務(wù)道、方君瑞、堵信卿等。于務(wù)道,“毗陵人,為于青言孫,世其祖業(yè),元時嘗以荷花圖附江東道宣尉同知錢經(jīng)進,由是顯名”;方君瑞,“毗陵人。畫草蟲,宗僧居寧,兼工花鳥”;堵信卿,“毗陵人。善畫草蟲”。不少款署“毗陵”的常州草蟲畫貿(mào)易到日本,被稱為“紅白川”。作者為江濟川、江伯川、謝百里、陳元方、唐子善、方君瑞、華甫、戴信甫、陳顯卿等。另有常州草蟲畫家謝楚芳《乾坤生意圖》 藏于英國。
傳世作品謝楚芳的《乾坤生意圖》畫卷分為六組,每組皆畫數(shù)叢花草交錯,欣欣向榮?;ú萦熊嚽安?、蕓薹、柳梢、竹葉、牽牛花、雞冠花、黃蜀葵等數(shù)種,花草間穿插以螳螂捕蟬、蜻蜓捉蠅、螞蟻噬蝶、蟾蜍伺機而動,展現(xiàn)自然界物競天擇、生意盎然的圖景;謝百里《草蟲圖軸》 描繪了白菊、水仙、牽牛、蒲公英等各種花卉簇擁一處,引來蜜蜂、蝴蝶在花上盤旋;江濟川《草蟲圖》描繪的植物有白菊、黃菊、芍藥、水仙等,昆蟲有粉蝶、青蛙、蝙蝠、螽斯、蝗蟲、蟋蟀等在花間縈繞、攀爬;呂敬甫《草蟲圖》,繪有罌粟花、蒲公英、海棠、石榴、錦葵、蛇莓、車前草、菜心花等各色植物花卉,花草間蜜蜂采蜜,蝴蝶飛舞,蜥蜴伺機捕食。上述傳世作品顯現(xiàn)出元代常州草蟲畫比較一致的風格:1.畫面以叢生花卉為主景,種類豐富,常見的有菊花、牡丹、水仙、牽牛花、蒲公英、罌粟、海棠、蘭草、蜀葵、萱草、雞冠花等等,一幅作品上有數(shù)種花卉交錯叢生,一叢叢、一簇簇,或雍容華貴,或淡雅清新,姹紫嫣紅,爭奇斗艷。作品勾線精致,暈染細膩,敷色艷麗,裝飾意味明顯。2.畫面顯現(xiàn)昆蟲與植物之間相生相殺的關(guān)系,刻畫出昆蟲與植物之間、昆蟲與昆蟲之間相互侵蝕、攻防等驚心動魄的場面,注重情節(jié)性、趣味性的表現(xiàn),比較符合一般市民的審美品位。3.畫面所選擇昆蟲、動物并非以形態(tài)優(yōu)美取勝,而是具有一般市民喜聞樂見的民俗象征意味。比如青蛙能除害蟲,保護莊稼,是豐收的象征,蛙諧音“娃”,有多子多孫的寓意;蝙蝠的“蝠”字與“福”同音,寓意幸福如意;民間有“劉海戲金蟾,步步釣金錢”的傳說,蟾蜍象征財運亨通,大富大貴;蝗蟲諧音“黃”,寓意飛黃騰達,事業(yè)節(jié)節(jié)高升;《詩經(jīng)》中有螽斯宜爾子孫之語,是多子多孫的象征;蜥蜴諧音“喜”,寓意幸福吉祥。植物昆蟲之外,元代常州草蟲畫中還有一類作品,繪有蓮花、水草、游魚、水禽,也都寓意著包含百年好合、連生貴子的喜慶之意。裝飾性強、重趣味、重吉祥意義這些共同的特性表明,元代常州草蟲畫趨于向商品化、模式化的方向發(fā)展。
常州草蟲畫商品化以后,不被鑒藏家看重,因此,明代關(guān)于常州草蟲畫的記載非常稀少。對明代常州草蟲畫有影響的畫家是孫隆,孫隆,字廷振,號都癡,毗陵人,能戲作翎毛草蟲,號“沒骨圖”。沒骨圖的技法是不用線條勾勒物象的外形,直接用色或墨點染,色和墨暈化的邊緣自然形成物象形體外輪廓,畫面更加輕松自然。沒骨畫法成為草蟲畫另一種重要的表現(xiàn)形式,對后期草蟲畫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雖然畫史罕見記載,但是市場對于草蟲畫的需求是很旺盛的。明代附有插圖的本草書籍非常暢銷,此類書籍涵蓋各種藥用花草昆蟲圖像,覽之使人既能得到博物之識,又是養(yǎng)生服食實用所需,所以江南地區(qū)的文人、商人、一般市民都是踴躍的購買者。明萬歷年間,距離常州不遠的蘇州吳縣,趙靈均夫人文俶追摹內(nèi)府所藏本草藥圖千余種,名《金石昆蟲草木狀》,共26卷,包括金石3卷,草9卷,木6卷,獸1卷,禽1卷,蟲2卷,果1卷,米谷1卷,菜1卷,外草和外木蔓1卷,根據(jù)《金石昆蟲草木狀》題跋所載,圖成之后,四方求觀者,寒山之中若市,名公鉅卿咸愿以多金易之。晚明鑒藏家汪砢玉《珊瑚網(wǎng)畫錄》卷十八評價“寒山趙文俶著色花蝶草蟲,為沒骨圖,極韻籍風致”。可見,明代花卉草蟲畫是受市場歡迎的畫種,沒骨畫法是受到鑒藏家認可的草蟲畫技法。
清代是常州畫派發(fā)展最為煊赫的時期。常州畫派的命名,最早見諸于張庚 《國朝畫征錄》,書中說:“及武進惲壽平出,凡寫生家俱卻步矣。近世無論江南江北,莫不家南田而戶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惲壽平原名格,字壽平,更字正叔,號南田。張庚此說謂惲壽平為當時公認的名家,以寫生著譽畫壇。顧祖禹為惲壽平《甌香館集》詩集作的序中說:“叔子少棄舉子業(yè),無所事,又傷其家之貧,無以致甘脂于其親也,間繪山水,以給旦夕,識者爭欲致之,一幀可易數(shù)十緡。既而見虞山王子石谷所畫山水,遂改為卉草、禽魚,神巧幾奪造化?!贝宋耐嘎稅翂燮皆缙谑巧剿嫾?,十分欣賞王石谷,認為王石谷的山水畫獨步天下,所以另立門庭。惲壽平改繪卉草禽魚,是因為江南一帶花卉草蟲畫有很大的市場,而當?shù)禺嫀煻酁樗资郑瑳]有大家公認的名家巨擘,更有可以作為之處。
惲壽平的草蟲畫一改前代草蟲畫商品化的習氣,首先是草蟲題材上的精簡。惲壽平舍棄了帶有吉祥性的、富貴寓意的、爭斗獵取的各類禽鳥、蜂、青蛙、蝙蝠、蜥蜴、蝗蟲等題材。他的草蟲畫中昆蟲很少,偶作蟹、燕、鴛鴦、紡織娘、野蠶、蝴蝶,畫面皆為宋畫風格,小景布局,拈出自然之片段,生動盎然,意境清幽。在常州草蟲畫傳統(tǒng)中,他主要延續(xù)的題材是魚。他畫的魚圖數(shù)量很多,有《落花游魚圖》《池塘藻色圖》《琳池魚藻圖》《魚藻圖》《三魚圖》《荷塘魚藻》《輕鰷戲藻》等。魚圖的題畫詩也多,如《題落花游魚》“尺波無處宿鴛鴦,搖蕩春風荇帶長。忽見輕鰷初出水,落花如雪過回塘”;《菱塘魚藻》“紅香春不隔,碧藻望如積?;ㄌ肚С卟ǎ~戲在半壁”;《落花游魚》“絳雪枝上落,明霞天際開。春風狼借甚,卷過碧池來”。6在商品畫系統(tǒng)中,魚是吉慶的符號,連年有“余”關(guān)聯(lián)著富饒豐收,“魚躍龍門”意指加官進爵,魚的繁殖能力強也寓意著子孫繁盛。而惲壽平的魚圖并非為了符合大眾民俗中關(guān)于魚的吉祥意指。《惲南田文集》記錄了其《桃花魚藻圖》的繪制,“庚申暮春,偶過虞山訪石谷王山人,因得晤天涯張先生,傾蓋如平生歡甚快也。暇日,戲拈小詞索余畫桃花,再作荇藻游魚,以志莊惠之知云爾”。題詩“照水紅霞動,敧風翠帶長。偶遇逢惠子,相與話濠梁?!绷硪环堵浠ㄓ昔~圖》用墨色畫出游魚數(shù)條,自由地穿梭嬉戲于水草間,追逐點點紅色落花??钍穑骸拜匀~翠相結(jié),藻影青可憐,鰷魚游其間,愿得惠子兮,從我于濠上之觀兮。”《魚藻》冊頁款署:“荇帶菱絲蘋灘,花港輕鰷泳游,宛有濠濮間趣?!卞┝骸㈠┥嫌^出自《莊子外篇·秋水》,莊子和惠施游于濠梁之上,見白鰷魚出游從容,因辯論是否知魚之樂?!肚f子》記有莊子垂釣濮水的事。后以“濠濮間趣”謂逍遙閑居、清淡無為的思想。濠梁、濠上觀魚、濠濮間趣具有很多深層含義,寓示著文人的隱逸之志,向往悠然自得、不受束縛、自由自在的理想生活。因此,惲壽平的魚圖賦予文人更高精神境界的自由寓意。
其次在表現(xiàn)方法上,惲壽平用沒骨法畫游魚。他在畫跋中說“寫生有二途:勾花范葉,細染細開,黃筌神矣;不用筆墨,全以五彩染成,謂之沒骨,徐崇嗣獨稱入圣。后世寫生家,稍能操觚者,悉祖述黃法,大諦以華贍工麗為宗,而徐崇刷沒骨一宗,無聞焉。間嘗考之前古,研思秘跡,惟徐崇刷創(chuàng)制沒骨為能,深得造化之意,盡態(tài)極妍,不為刻畫。寫生之有沒骨,猶音樂之有鐘呂,衣裳之有黼黻,可以鑄性靈,參化機,真繪事之淵泉也。因斟酌今古,而定宗于沒骨云”。象黃筌那種勾線填色,層層暈染的畫法固然精致,但刻畫僵硬,不易表現(xiàn)游魚的靈動。惲壽平畫魚用沒骨法將水和色和諧地結(jié)合在一起,魚背用灰黑色,魚腹用灰白色,由身至尾由濃轉(zhuǎn)淡,或通過魚尾的擺動由淡轉(zhuǎn)深,充分表現(xiàn)出魚受到水、光線、及運動造成的色彩變化,水草搖曳,湖光瀲滟,魚在水中或聚或散、或隱或現(xiàn),有虛有實。生動表現(xiàn)出游魚在水中的鮮活與自由的情態(tài)。筆墨淡逸清雅,富有逸趣。
因此,惲壽平的草蟲畫雖然把常州商品性的草蟲畫題材范圍精簡了,但是以文人畫的品位提升了常州畫派草蟲畫的藝術(shù)性。效仿惲壽平,他的弟子、后人張子畏、董瑜、馬元敘、范廷鎮(zhèn)、張偉、惲源濬、惲冰等形成了相近的藝術(shù)表現(xiàn)風格,相通的美學觀念,相似的創(chuàng)作方法,這些畫家又把常州畫派及其草蟲畫傳播到大江南北,對江南地區(qū)甚至宮廷繪畫都產(chǎn)生了一定影響。
附圖:惲壽平《橅劉寀琳池魚藻》
注釋:
1.唐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杭州,2011:108-163.
2.唐 朱景玄《唐朝名畫錄》[M].于安瀾點校,《畫品叢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1982:63-88.
3.米田水,《圖畫見聞志 畫繼》[M].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0:46.
4.米田水,《圖畫見聞志 畫繼》[M].長沙:湖南美術(shù)出版社,2000:22.
5.朱和平等,《中國書畫史會要》[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431-438.
6.秦耕海,《常州地方文獻叢書:惲南田文集》[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08:254-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