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敘事詩作為詩歌的一個類別,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來表達詩人的情感。如何對敘事詩進行解讀?探究古代敘事詩的教學方式,感受敘事詩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學生鑒賞能力,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
一、借事抒情
古詩詞中的敘事詩一般都有簡練的敘事和完整而集中的情節(jié),人物性格突出而典型,有濃厚的詩意。最早的如《詩經(jīng)》里的《氓》《無衣》《碩鼠》,還有南北朝時的《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都是敘事詩的經(jīng)典之作。到了唐代,李白、杜甫都寫過很多敘事詩。白居易和元稹等人更是提倡“新樂府”運動,主張“歌詩合為事而作”,也開始大量創(chuàng)作敘事詩。與古代的民間敘事詩不同,那些由具體詩人創(chuàng)作的敘事詩歌被稱作文人敘事詩。如李白的《靜夜思》《贈汪倫》《聽蜀僧浚彈琴》,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江南逢李龜年》,白居易的《賣炭翁》《觀刈麥》《琵琶行》等都屬于文人敘事詩。
詩歌是心聲的外化,并不是無事生非,無中生有。《禮記·樂禮》中說:“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詩情的觸發(fā),都是由“物”引起的。這個“物”,可能來自自然,可能來自社會,也可能來自于人生。古代的社會生活已離我們遠去,古人的情感世界也不同于現(xiàn)在。閱讀的時候,首先注重的應該是事情發(fā)生、發(fā)展、結束的過程,但還要把詩中的敘事放置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中,才能更好地感受詩人的內(nèi)心,從而領悟更加廣闊的世事人生。詩人不能脫離他的時代,詩篇不能脫離詩人的情感。
二、借事說理
中國古代文人敘事詩既抒情又說理,閱讀時需要將二者區(qū)別對待,不能把它與寫景詩混為一談。有些敘事詩里面列舉了很多物象,讀者就把它們作為意象來看待,企圖就此推知詩人的感情,不但沒有結果,還會對古詩閱讀產(chǎn)生錯誤解讀。
古代詩人在向人們講述道理的時候,一般都采用生動形象的手法,既耐人尋味又不顯得直白,這樣對讀者的閱歷和悟性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讀者首先要具備辨別抒情和說理的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概括能力,詩中一些簡單敘述往往是給說理作鋪墊,要在這些簡單敘事的基礎上對其中的哲理反復品味。詩中一些形象化的說法都是來自于生活現(xiàn)象,讀者要注意聯(lián)系生活。對一些古今差別較大的生活行為,詩歌一般都會給予注釋。? 如南宋詩人陸游晚年所作的《冬夜讀書示子聿》:“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比绻麖囊庀笕胧秩ダ斫獯嗽?,會發(fā)現(xiàn)里面并沒有使用任何意象。標題“冬夜讀書”表明這首詩是在敘事,而“示子聿”表明這首詩是在給兒子聿講一個道理。進行了大致區(qū)分后,再去概括其中道理:從書本上得來的知識,畢竟是不夠完善的。如果想要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