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鈰
人民公安史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組織領導專門機關和人民群眾運用特別勤務、暴力專政和治安管理等手段開展公安保衛(wèi)工作的發(fā)展歷程。縱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公安保衛(wèi)工作歷史,大致有三個方面:黨組織的保衛(wèi)工作史、人民軍隊的保衛(wèi)工作史和人民政權的公安保衛(wèi)工作史。目前,我國公安史研究均認為人民公安的歷史,肇始于中國共產黨的保衛(wèi)組織——中央特科及其活動。那么,黨領導人民群眾利用掌握的政權,開展公安保衛(wèi)工作的歷史開端又在哪里呢?
1927年,國內革命戰(zhàn)爭形勢風云變幻?!八摹ひ欢闭兗皣顸h反動派一系列清黨屠殺之后,中國共產黨丟掉了幻想,揩干身上的血跡,掩埋同志的尸首,以獨立自主的形象,走上領導中國革命的歷史舞臺。8月7日,在共產國際幫助下,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史稱“八七會議”。這次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把革命引向新的發(fā)展階段。在總方針指導下,粵東潮汕地區(qū)相繼建立起一批蘇維埃雛形的工農民主政權。其中閩粵贛邊界的大埔縣,在嘗試建設政權暴力專政與治安行政機構過程中建立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足堪為一范例。
大埔縣是廣東省第一個被中共中央黨史辦確認的原中央蘇區(qū)縣,是人民共和國紅色搖籃的一部分。1927年9月,中共大埔縣(部)委根據中共中央、廣東省委的指示,第二次組織領導工農武裝暴動,積極迎接南昌起義部隊入粵。16日,大埔縣(部)委饒龍光、郭棟材、郭瘦真等人與中共附城區(qū)委書記饒炳寰,率領大埔農民自衛(wèi)軍攻入縣城茶陽鎮(zhèn),解除縣警隊武裝,宣布成立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18日下午,暴動農軍迎接南昌起義軍抵茶陽。19日,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改為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任命中共黨員饒龍光為政府主席,郭瘦真、郭棟材為副主席主持縣政。在舊政權全面崩潰的情況下,新政權設立了隸屬于革命政府的公安局,任命李卓寰為公安局長,并派出農軍干部發(fā)動各區(qū)暴動,摧毀反動區(qū)署,組織工農政府,先后在高陂、百侯、埔西、附城等建立起區(qū)級革命政權。
列寧指出:構成國家實質的東西,就是強迫他人意志服從暴力的手段。新生的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是根據“八七會議”后中共廣東省委《關于暴動后各縣市工作大綱(決議案)》的指示精神,即“工農獨裁民主政府”“縣政府下可應需要暫設……政治警察……等科”,而建立的工農政權暴力機構??h政府政治警察的任務是“鎮(zhèn)壓反革命,直到反革命不能有絲毫活動余地”①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 1927(甲)》,1982年版,第65頁。。中共建政明確提出設“政治警察”機構的要求,體現出鮮明的黨性,表明這個政權的暴力機構是置于黨領導下,具有強烈政治性的階級斗爭工具。廣東省委提出的暴動后政綱,是張?zhí)住ⅫS平參加“八七會議”后,回粵改組廣東黨組織,召開第一次省委會后形成政綱。在這次省委會議上,“對中央緊急會議經過及決議,有詳細之報告及討論”,并決定“努力使同志們普遍了解及立即在實際上實現之”。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的建立具有很強的“政治建警”意義。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成立伊始,立即抓捕、鎮(zhèn)壓反革命分子,緝捕捉拿清共改組委員會委員謝炬生,縣國民政府秘書、反動佛教會長徐冰川等人。在中共前委李立三、彭湃的領導下,茶陽鎮(zhèn)召開群眾大會,公安局做出決定,由農軍予以鎮(zhèn)壓。同時應群眾要求,搗毀作惡多端惡勢力窩點,鎮(zhèn)壓了民憤極大的首惡分子。18日至20日之間“大埔殺4人”。此舉改變了粵東地區(qū)第一次暴動時確定的暴動不殺人的前例②中共梅縣市委黨史資料征集研究領導小組辦公室:《梅縣“五·一二”武裝暴動資料匯編》,1987年版,第56頁。,成為工農革命政府手中的一柄“刀把子”。南昌起義軍主力離開大埔后,公安局武裝立即進駐縣署公衙,保衛(wèi)政府機構,接掌縣法院獄政,提釋被囚禁的革命者。10月4日晚,在抵御反動商團圍攻大埔戰(zhàn)斗中,公安局武裝履行了守護城防的衛(wèi)戍職能。
大埔縣治茶陽鎮(zhèn)為閩西粵東的商貿樞紐。此地航路通達、市肆繁華、商家逾千、人涉五湖、經文薈萃,儼然是個小都市。新政權建立后立即面臨社會治安方面的公共服務問題,需要有城市組織與管理的警務力量。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作為市鎮(zhèn)治安震懾力量而存在,保證商戶無擾,維持市面穩(wěn)定,及時羈押刑事嫌犯,履行了治安行政“務望各業(yè)安生”的一般警務職能?!按笃腋锩嘟⒑?,經濟呈現出初步繁榮”③中共大埔縣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大埔縣地方史》(第一卷),中共黨史出版社2007版,第42頁。,顯示出了保障公共安全的特征。
大埔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力量具有來自民眾、服務民眾的特點。廣東省委政綱要求,暴動后工農軍以一部分編成縣政府政治警察。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主要公安力量改編自太寧農軍,依靠革命骨干充實公安局,顯示出政權機器的革命性和群眾性。大埔農軍原獨立一團副團長李卓寰任局長,該團第一連做為公安局主要力量,在連長饒壽田領導下,擔負起鎮(zhèn)壓反動分子,維持社會治安的任務。應當看到的是,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在人員構成上,雖留用了職業(yè)員警,但更主要是依靠暴動農軍,體現了暴力專政與治安行政民眾參與的廣泛性。從組織歷史構成看,人民公安組織更加全面,目的性更加明確,具有組織領導包括警察在內的各種力量,完成打擊敵人,保護人民,維護社會安寧任務的特質。羅瑞卿曾說過:我們做的都是人民公安工作,這個工作在機關和軍隊內部叫做保衛(wèi)工作。治安行政主要是警察問題。如若依循普適性的“現代警察制度”④陸偉明:《交巡合一執(zhí)法體制研究》,知識產權出版社2015年版,第9頁。,就得淡化人民公安政治屬性,限定人民公安內涵外延,導致人民公安去功能的結果。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顯示出暴力專政和治安行政雙重職能,是黨領導下的一種新型公安保衛(wèi)組織形式,特別是因政治而建警,建政治警察的嘗試,在當今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在南昌領導了武裝暴動。按當時既定政策,起義后建立的政權,是以中共黨員為多數的、與國民黨左派聯合組建的政權——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尊國民政府為正統(tǒng)。5日,中共前委、革命委員會即離開南昌,率領起義部隊南下廣東。在起義軍南下的路上,中共中央召開了“八七會議”。會議召開這天,起義軍中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革命委員會的領導人,正在江西臨川忙于處理非戰(zhàn)斗減員、整頓思想和籌餉派款。南昌起義后,周恩來先后在南昌、長汀兩次給漢口的中共中央寫信匯報情況,但兩次報告基本可被視為是盲發(fā),沒得到具體回復和指示。至8月下旬,中央仍稱“而葉賀離南昌后之情形此間完全未得到報告,不知能否順利到達目的地?!雹購V東省檔案館、廣東省委黨校黨史教研室:《黨史教學與研究(廣州起義資料專輯)》,1980年版,第2頁。“八七會議”決定的內容,因為軍事行動的特殊性,沒能及時傳達到中共前委和起義部隊。因此,南下途中的主要大政方針,是執(zhí)行起義前確定的策略,土地革命方面提出的口號,曾被民眾微詞為“耕者無其田”。
在另一條路線上,“八七會議”確定的總方針和有關暴動決議,由參加會議同志迅速傳達到各地方黨組織。8月9日,在漢口臨時中央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上,毛澤東、張?zhí)椎缺硎驹盖巴?、廣東貫徹落實“八七會議”決議。11日,中央任命毛澤東為中央特派員,張?zhí)诪橹泄矎V東省委書記。幾天之后,毛澤東、張?zhí)紫群蟮诌_長沙、香港,立即召開省委會議,指出國民黨的旗幟已經是軍閥的旗幟,只有共產黨的旗幟才是人民的旗幟。在廣東方面,省委制定了暴動計劃和暴動后各縣市工作大綱, 8月20日前后,又派出原廣東區(qū)委秘書長賴先聲(又名賴玉潤,大埔縣楓朗鎮(zhèn)人)等赴粵東汕頭組織暴動,接應南昌起義軍。賴先聲抵汕后,即召開市委會議,傳達省委指示,布置策應任務,成立了暴動指揮機構汕頭市革命委員會,并擔任委員長。②中共汕頭市委黨史研究室:《中共潮汕地方史大事記(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黨史出版社2001版,第64頁。
8月22日,中共中央指示廣東地方黨組織,要求“省委須立即派出原路交通(步哨)與葉賀通消息,并為之做向導”。這時,南昌起義的革命力量,方抵達閩贛交界山岳丘陵地帶石城縣,處于同外界尚無有效信息溝通的狀態(tài)。26日抵達瑞金地區(qū)后,從報紙獲悉各省國民黨新軍閥封閉工會、農會,捕殺中共黨員和工農群眾消息后,認為再繼續(xù)沿用國民黨的名義已經不妥,即召開中共前委會議,決定政權的性質須從根本上改變,要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聯合貧苦小資產階級的工農政權。9月5日,周恩來在長汀再次致信中央,提出在取得潮汕、東江地區(qū)后“建立工農政權”的想法。但在同時間的前委會議上,革命委員會仍決定政權沿用國民政府的名義。9月11日,廣東地方黨組織派出賴釋然、李明光與中共汕頭地委秘書羅伯良(均為大埔縣人)等北上迎接起義軍,在上杭與周恩來等領導會合,送去中共廣東省委的“政綱”。部隊在上杭休整期間,前敵委員會會議決定按“政綱”修訂土地沒收政策③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周恩來年譜(1898-1949)》(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頁。?!?月14日,第一次使用鮮明的革命紅旗,由閩進軍入粵?!雹苤袊鐣茖W院現代革命史研究室:《南昌起義資料》,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2頁。
毛澤東在1929年指出,革命形勢的發(fā)展,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過程中工農兵士群眾曾經大大地起來過的地方,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的存在,共產黨組織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不錯誤等是中國紅色政權存在重要條件?!鞍似邥h”精神經地方黨傳達到南昌起義部隊后,大埔縣成為諸條件要素的一個交匯點。9月16日,大埔縣農軍再次舉行暴動,在茶陽鎮(zhèn)成立大埔縣人民革命政府。18日,南昌起義部隊進入茶陽,改人民革命政府為工農革命政府。從這個歷史節(jié)點上看,大埔縣政權執(zhí)行的政策,張舉的旗幟,較之前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工農革命政權所設置的公安局,因此也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從機構呈現的武裝暴力專政和治安行政管理職能看,大埔縣革命政權及其公安局應是貫徹“八七會議”精神和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實踐的產物。
從人民公安史視角研究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不可回避的參照坐標是南昌起義后的南昌市公安局。相較而言,兩者都沿用國民革命時期的政權機構稱謂, 冠予“公安局”名稱;存續(xù)時間相互銜接,有比較清晰延續(xù)脈絡;都是中共領導建立政權下的職能機構,前者接受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后者則兼受中共廣東省委和中共前委領導,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革命斗爭的直接產物。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暴動,但起義后的政權,是以國民黨名義出現的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政權續(xù)屬國民政府,只不過是反對武漢國民政府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下的國民政府,仍留姜濟寰任國民政府江西省府代主席。政權機構繼續(xù)沿襲原南昌市公安局體制,由局長中共黨員彭干臣掌理局務,但派任公安局長等施政布告均是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的命令。采取這種方式除斗爭策略上的考量外,還有政權建設經驗和起義施政時間短暫等因素的影響,更主要是當時黨正處在糾正“右傾”錯誤階段,沒有明確拋棄國民革命的旗幟而代之以土地革命的旗號。劉伯承在總結起義建政教訓時認為,沒有拿出中國共產黨的“真面目及政治主張”。
表1 1927年南昌起義時的南昌市公安局與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情況一覽
舊警察的突出問題在于不問政治,是一個“混飯吃”的職業(yè)。南昌市公安局雖有起義前警察配合抓捕AB團的個例,但起義中和起義后,在“政治警察”角色上表現不夠充分,目前尚未查閱到有具體暴力鎮(zhèn)壓反動分子的案例。南昌公安局有保安二隊,消防一隊,起義前后掐指滿算,存續(xù)時間不足 5天。其“管理南昌衛(wèi)戍事宜”的主要內容是:督促店鋪照常開業(yè),讓商民安居樂業(yè);參與維持一場大型民眾會議秩序;參與攔截逃兵。將保安隊和消防隊混編,加入起義軍參加南征,是彭干臣在公安局4天里的最主要工作。南昌起義前,中共前敵委員會設政治保衛(wèi)處,李立三任處長。起義后,又以中國國民黨委員會政治保衛(wèi)處面貌正式出現,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這個政治保衛(wèi)處更多地體現為黨和軍隊的保衛(wèi)組織,主要行使政治保衛(wèi)職能,兼及軍法、籌款。從現有史料看,政治保衛(wèi)處與南昌市公安局人是各自的人,事兒是各自的事兒。這種情況直到1927年9月下旬汕頭市公安局設立,李立三兼任汕頭市公安局長時始有改觀。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隸屬的政權,是中共廣東省委宣布接受“八七會議”決議后,“省委根據了中央的決議及其本意,決定了我們目前任務及暴動后工作大綱十數條”①中央檔案館、廣東省檔案館:《廣東革命歷史文件匯集 1927(甲)》,1982年版,第86頁。,制定《關于暴動后各縣市工作大綱(決議案)》,重砌爐灶另開張的“工農獨裁民主政府”。大埔縣建政實際摧毀了國民黨反動縣政權,在黨的領導下建立工農民主政府,執(zhí)行土地革命政策,為“摧毀國民黨政權,建立蘇維埃政權”之前奏。政權建設必須以擁有管轄地域為基礎,南昌起義部隊因流動性,僅在茶陽鎮(zhèn)停留2—3天。大埔工農政權在縣城施政18天,除接受了南昌起義中共前委指導外,大部時間接受地方黨領導。中共廣東省委總結潮汕建政認為,“既然我們廣東的暴動完全是獨立的行動”,就“要以自己的力量來解決東江組織工農政府”②同上,第41頁。。
大埔縣建政使用公安局稱謂,應有原政權前例、國民革命以來粵省政府體制及南昌起義政策的影響。中共前委的領導,政治保衛(wèi)處等給予的指導和幫助,體現在改人民政府為革命政府、設縣政府機構公安局、解救李卓寰任公安局長①《廣東省政府批法字第149號》,《廣東省政府周報》,民國16年11月第十四、五期合刊。、支援農軍武器彈藥等方面。南昌起義部隊到汕頭的路上,除軍事斗爭外,開殺戒始于8月18日前后。在廣昌、瑞金、長汀等地處置土豪劣紳、反動官吏,執(zhí)行的力量是主要政治保衛(wèi)處及配屬武裝。進入廣東后,建立公安局制裁反動派的則首推大埔,其后是潮州、汕頭。這些公安局較治安行政管理為主的南昌市公安局,更表現出政治性暴力工具的特征。
以上情況說明,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是“八七會議”后中共政權建立的公安局,它在政權張舉旗幟及機構職能方面,較南昌市公安局有更深層次的歷史意義。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期間,以紅色政權建立的暴力專政和治安行政機構歸類,其公安保衛(wèi)組織的形式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927年8月至1927年11月為工農革命政府階段。根據土地革命和反抗國民黨反動派武裝暴動的指示,這一時期主要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建立基層政權,一般表現為暴動后產生的鄉(xiāng)、區(qū)、縣級工農革命政府。由于對暴力專政和治安行政機構建設沒有經驗,一切處于摸索之中,因而組織形式比較復雜,多欠缺正規(guī)性,大部是利用糾察隊、農會、工會等群團組織行使職能。較為正規(guī)的除公安局外,還有肅反委員會、裁判部、工農法庭或政法部等,且存續(xù)時間極短。
1927年11月至1931年1月為蘇維埃政權積累階段。根據中央在革命高潮中應成立蘇維埃指示,海陸豐、廣州率先建立蘇維埃政權,隨之各地各級蘇維埃相繼成立。在蘇維埃運動猛烈發(fā)展過程中,新發(fā)展的蘇區(qū)和建立不久的臨時革命政權中,暴力專政和治安行政機構多沒有明確的設置規(guī)范,許多地方“各自行政”“無所統(tǒng)屬”,多呈現為疾風暴雨式的懲治反革命委員會、肅反委員會等臨時過渡性肅反機關,雖個別區(qū)域政權也設政治保衛(wèi)局,但為數甚少。為了規(guī)范蘇維埃政權建設,經全國蘇維埃區(qū)域代表大會、全國蘇維埃中央準備委員會等籌措,1931年1月中共中央成立蘇維埃區(qū)域中央局。
1931年2月至1937年1月為蘇維埃政權確立階段。1931年2月,中共中央委托蘇區(qū)中央局在瑞金籌建蘇維埃中央政府。11月7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紅色區(qū)域各革命根據地分設省級蘇維埃,蘇維埃政權逐級至縣區(qū),全國范圍政權體系相對穩(wěn)固規(guī)范。這個階段的政權暴力專政與治安行政機構,采取分軌制形式,組織架構上分別設暴力專政為主的政治保衛(wèi)處、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治安行政則為內務人民委員部下轄市政廳的民警局(赤色民警局)、刑事偵探局和勞動感化院等。同期,新發(fā)展蘇區(qū)、紅白交接邊區(qū)等臨時政權則繼續(xù)保有肅反委員會形式。
土地革命時期,中共政權下的公安局僅在第一階段,即工農革命政府階段出現。此后相當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延續(xù)。考察這個階段中共暴動后產生的14個縣以上政權,其中5個設置了公安局,占35.7%,多數在“潮汕七日紅”的粵東地區(qū),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就是其中之一。
1927年9月,南昌起義軍進駐潮汕地區(qū),相繼建立中共領導的地方政權,史稱“潮汕七日紅”。頗具特色的是“潮汕七日紅”區(qū)域5個主要縣市中,相繼誕生4個縣級以上公安局。設置公安局的4個政權中,至少2個在地方黨前期組織的暴動中,已成立肅反委員會等暴力機構。在南昌起義部隊到達后,始設正式的公安局。這些公安局的負責人,4位已明確是中共黨員,其中有3名來自南昌起義部隊。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長李卓寰,原是大埔縣農民自衛(wèi)軍獨立一團副團長,第一次暴動后,以軍事犯的罪名囚禁在反動政權的監(jiān)獄里。南昌起義軍抵大埔后被釋放,次日被任命為公安局長。革命力量撤出大埔后,李卓寰曾擔任工農革命軍(東路)第十五團副團長。從此情況來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長的政治身份也是顯而易見的。
資料顯示,大埔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粵東潮汕地區(qū)較早建立工農革命政權的縣域,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是“潮汕七日紅”期間建立最早、持續(xù)時間最長的公安局。從下表可知,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存續(xù)時日逾半月之久,組織狀態(tài)相對穩(wěn)定。進言之,也是“八七會議”后中共政權建立的第一個公安局,開創(chuàng)了工農革命政權設置公安局的先河。
表2 1927年“潮汕七日紅”前后工農革命政權及設置公安局情況一覽
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是“八七會議”后中共領導建立的人民政權設立的第一個縣級公安局,或者可以認為是中共紅色政權建立的第一個公安局。雖然存續(xù)時間較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和不足,但作為黨領導的階級斗爭工具,在打擊敵人,保護民眾,維護社會安寧方面,已初具人民公安特征。從人民公安發(fā)展史角度看,大埔縣工農革命政府公安局是早期建立人民公安機構的嘗試,是人民政權公安保衛(wèi)組織的發(f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