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強
父親來訪
[丹麥]尼爾斯·哈夫《父親來訪》
我死去的父親前來探訪,
重新坐回他的椅子里,傳給了我的那把。
嘿,尼爾斯,他說。
他黝黑而強壯,頭發(fā)像黑漆一樣發(fā)光。
有一次他曾將別人的墓碑搬走,
用一根鋼棒和一輛手推車,我給他幫過忙。
現(xiàn)在他親自
搬走自己的。近況怎樣?他說。
我告訴他一切,
我的計劃,所有不成功的企圖。
我的公告牌上垂著十七張賬單。
扔掉他們,
他說,他們又會回來的。
他大笑。
多年來我對自己太嚴厲,
他說,我夜不能寐,把自己磨成
一個體面的人。
這很重要。
我敬了他一支煙,
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戒煙了。
屋外的太陽將屋頂和煙囪都要燒著了,
街上收垃圾的人在大聲喧嘩,相互
說笑。父親起身,
走到窗邊,朝他們張望。
他們挺忙,他說,很好。
做事去吧!
(舒丹丹 譯)
丹麥詩人尼爾斯·哈夫的詩國內(nèi)譯介不多,能見的是舒丹丹翻譯的十二首,刊于《中西詩歌》2008年第4期,這里的《父親來訪》(Visit From My Father)是其中之一。哈夫的詩善于在一種戲劇化的氣氛中浮現(xiàn)某種層次豐富的感受,比如《我們在這兒(We Are Here)》,開篇“我迷失在鎮(zhèn)上一個奇怪的地方”,在這個“所有的街道都陡峭地向上”的地方,“我”翻出地圖試圖確定自己的位置,“行包都很輕盈”的本地人友善地過來指指點點,當“我”詢問“我們在哪兒?”時,“由衷的哄笑”爆發(fā)了,“這兒,他們中的一個指著/我們站立的地面說?!覀冊谶@兒!”從開頭的“迷失”到結(jié)尾的頓悟使《我們在這兒》如同一出小小的現(xiàn)象學(xué)戲劇那樣讓人著迷,“陡峭地向上”暗示“我”需要往高處跋涉,“地圖”恰恰是需要被懸置的。本地人的沒有惡意的哄笑如同一陣棒喝將“我”從一種習(xí)慣性的自然態(tài)度推高至現(xiàn)象學(xué)態(tài)度:如果不能對此時此地有所警覺,談?wù)搫e處和別的時間也是枉然。把哈夫的詩同現(xiàn)象學(xué)之眼關(guān)聯(lián)起來其實不是沒有依據(jù),《哥本哈根的女人們(Women Of Copenhagen)》中的公共汽車上就有一個正在讀海德格爾的女孩,“我”宣稱“她們沒有看見我!”——雖然“我”對她們進行了富有(歷史)想象力的觀看,但她們卻因過往或未來對“我”多少有些視而不見,尤其是一路讀海德格爾的女孩,“帶著一種譏諷的微笑直直望著我”,其中的反諷毋須多言。因為共同的“此時此地”之匱乏,“我們都沉浸在自我當中,/被一種無知的殼所包圍,/保護著我們的偏見?!保ā对诤诎抵胁蹲津狎妫℉unting Lizards In The Dark)》)
《父親來訪》提供的戲劇場景大概是炎夏的一次午后打盹,“死去的父親前來探訪”。在夢里,“我”看見父親“重新坐回他的椅子里”看我?!八詈诙鴱妷?,頭發(fā)像黑漆一樣發(fā)光?!弊⒁膺@是一個青年父親,可能比詩人還要年輕。他曾“用一根鋼棒和一輛手推車”搬走別人的墓碑,現(xiàn)在他移走自己的墓碑來看自己的兒子。父子之間的談話很坦率,“我告訴他一切,/我的計劃,所有不成功的企圖。/我的公告牌上垂著十七張賬單。”父親的回答很幽默,“扔掉它們,/他說,它們又會回來的?!辟~單的“回來”一下子深化了父親的“回來”,父子之間的某種“債務(wù)”關(guān)系開始浮現(xiàn)出來:父親總是需要傳授給兒子某些東西,但這位年輕的父親也許做得沒有那么好?!八笮Α?多年來我對自己太嚴厲,/他說,我夜不成寐,把自己磨成/一個體面的人。/這很重要。”“夜不成寐”意味著把過多的精力投入過去和未來的種種痛苦、興奮和規(guī)劃中,因為他認同的是一個為社會所規(guī)定的“體面的人”,而不是,現(xiàn)在的他是什么。父親一則大笑一則嚴肅讓這場短夢的上半段顯得張力十足,又把讀者推送到一個陡峭向上的視角進行觀看。
“我敬了他一支煙,/但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戒煙了?!睘楹未藭r偏偏要引入一個關(guān)于吸煙的話題?這是詩中的神來之筆,所謂“興”。范文瀾認為:“興之為義,觸物起感,寄托無端,不特使讀者莫測吾意之所在,即作文之人,境遷事過,自讀恐亦不能全了,至于比之為用,可明難言之意,可寫難狀之形,故后世作者多用比而罕用興也?!保ā段男牡颀堊ⅰ罚┲囈??!芭d”雖神龍莫測,卻非絕地,仍有行跡可循,需要反復(fù)涵泳方能浮現(xiàn)。清人李重華謂:“興之為義,是詩家大半得力處。無端說一件鳥獸草木,不明指天時而天時恍在其中;不顯言地境而地境宛在其中;且不實說人事而人事已隱約流露其中。故有興而詩之神理全具也?!保ā敦懸积S詩說》)讀罷全篇,可知曉夢中父親戒煙褡褳于戒掉過于執(zhí)著于“體面”和“嚴厲”的“我”,與其拉開距離。這是詩中的一次起“興”,即上升到現(xiàn)象學(xué)態(tài)度,以興觀我。不是“比”而是“興”,不是理性依賴某個第三者就能建構(gòu)的隱喻——比如獅子和阿喀琉斯共同的第三者是“勇敢”這一品質(zhì)——作為觀象之道,“興”發(fā)端于此時此地,發(fā)端于詩歌營造的整體氣氛且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氣氛?!氨取痹诠潭ǖ?、靜態(tài)的“形”層面運作,很容易被權(quán)力所規(guī)訓(xùn),比興諷諫政教系統(tǒng)是一例,“拒絕隱喻”即針對此。這里需要糾正關(guān)于“興”的一個誤解,即它完全可以不拘于開端,只要取自氣氛的水面,完全可以像水漂一樣翩翩漾開。興是立地成佛,當下即是。比如下面的“屋外的太陽將屋頂和煙囪都要燒著了”,如果說“煙”起興于過于“嚴厲”和“體面”的人生,“屋頂和煙囪”在這里則構(gòu)成“煙”的自由變更,它們之間并不構(gòu)成比喻關(guān)系,更像是一連串的水漂打過來?!敖稚鲜绽娜嗽诖舐曅鷩W,相互/說笑?!贝藭r又一個場景插入進來,為燃燒提供了新鮮的空氣?!案赣H起身,/走到窗邊,朝他們張望?!备赣H在窗邊張望,而“我”在看父親的看,敘述者的此時此地總是愿意把父親的此時此地納入進去?!八麄兺γ?,他說,很好?!眽糁械母赣H愿意認同“街上收垃圾的人”,意味著他在一次直觀中放棄了對“體面的人”的過度認同,他回到了此時此地。“做事去吧!”既是一次告別,也是一次糾正,糾正作為父親曾經(jīng)傳授給兒子的某些東西,這些東西或許過于認同未來的某個自我形象,卻丟失了此時此地。
父親來看“我”,看“我”時看向的窗外景致似乎像背景一樣將他走過的人生凸顯出來,讓他看清了自己的人生,看清了“夜不成寐,把自己磨成/一個體面的人”到底是否值得?!拔摇痹陉P(guān)于父親的夢中看到的,也就是此時此地的自己。整首詩中,“我”在持續(xù)而有耐心的觀看中起興蹁躚,凌厲,又不乏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