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春玲 江小蓉 付紹武
【關鍵詞】電子直乙結腸鏡;體檢;直腸;息肉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4-12-215-02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結構的變化,環(huán)境及食品污染加劇,目前在全世界范圍內結腸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已處于惡性腫瘤的第3位[1],且結腸癌中直乙結腸癌占70%~80%[2]。雖然全結腸鏡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全結腸的可疑病變并進行活檢和內鏡下治療,是國內外結腸癌篩查的金標準,但全結腸鏡在檢查前要有嚴格的飲食控制和腸道清潔準備,檢查中需要將內鏡插回至回盲部,不少體檢者難以承受痛苦,大多改用全麻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時間長,費用高,不適合大批量健康體檢人員使用。電子直乙結腸鏡檢查具有腸道準備方便、無痛苦、安全可靠、并發(fā)癥少、檢查費用低等優(yōu)點[3]。我中心采用電子直乙結腸鏡對部分體檢客戶進行腸道疾病的初步篩查,發(fā)現(xiàn)某單位體檢青年客戶早期直腸癌,現(xiàn)報道如下。
1 病例簡介
體檢者林某,男性,30歲,團檢客人,2015年11月6日首次在我院體檢,直乙結腸鏡發(fā)現(xiàn)距肛門6cm可見一扁平息肉,大小0.2cm×0.2cm,初步診斷為直腸息肉、占位性病變?當日全結腸鏡發(fā)現(xiàn)距肛門6cm可見一不規(guī)則隆起病灶,環(huán)腔生長,表面破潰、糜爛,表面覆污穢苔,質地脆,觸之易出血,管腔狹窄,內鏡無法通過,予活檢2塊。病理:鏡下見癌細胞呈不規(guī)則腺管狀或乳頭狀突起,浸潤性生長,細胞柱狀,胞漿少,核圓形或不規(guī)則,異型性明顯,可見核分裂象,間質纖維增生。病理診斷為:(直腸)乳頭狀管狀腺癌。該體檢者無任何大便異常及腹痛癥狀。其他檢查:AFP、CEA、CA199均在正常范圍,彩超顯示輕度脂肪肝(LI-RADS 1級)、甲狀腺左側葉結節(jié)(TI-RADS 2級);心電圖、胸片檢查顯示正常。
2 討 論
本文報道案例中,患者無任何腸道不適癥狀,大便正常,相關檢驗指標也正常,如果沒有進行電子直乙結腸鏡檢查,該患者病情將繼續(xù)進行,影響術后質量及生存時間。該患者在我院進行手術,術后良好,近3年均在我院復查及體檢,未出現(xiàn)復發(fā)及轉移,該案例具有很好的臨床意義。
近年來肛腸疾病的檢查方法日益增多,除了傳統(tǒng)的肛門直腸指檢,還有糞便潛血試驗、糞便脫落細胞學檢查,且內鏡技術也在不斷的發(fā)展,包括電子直腸鏡、電子直乙結腸鏡、電子結腸鏡、超聲內鏡、色素內鏡、放大內鏡等。此外,還有CT 模擬腸鏡、MRI等檢查。內鏡可為臨床提供最為直觀的診斷依據(jù)。
全結腸鏡檢查可以發(fā)現(xiàn)全結腸的可疑病變并進行活檢和內鏡下治療,是國內外結腸癌篩查的金標準[4],但全結腸鏡在檢查前要有嚴格的飲食控制和腸道清潔準備,檢查中需要將內鏡插至回盲部,不少體檢者難以承受痛苦,大多改用全麻狀態(tài)下進行,檢查時間長、費用高,不適合大批量健康體檢人員使用。電子直乙結腸鏡檢查具有腸道準備方便、無痛苦、安全可靠、并發(fā)癥少、檢查費用低等優(yōu)點,可減少直腸及遠端結腸60%的腺癌發(fā)生率及降低80%的病死率[5]。此外該儀器操作方便、檢查時間短,醫(yī)生熟練操作時每臺電子直乙腸鏡每小時可檢查25~30人次,檢查者依從性好,適合在大批量健康體檢中應用[6]。建議將電子直乙腸鏡作為直腸癌的初篩檢查,進行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徐福星.大腸癌研究現(xiàn)狀[J]國際消化病雜志,2006,26(6):365-366.
[2]武子濤,盛劍秋,張莉,等.由2450 例大腸癌臨床資料探討伺機性篩查策略[J]中華健康管理學雜志,2012,6(5):318-321.
[3]劉國偉,孫祥毓.大腸癌篩查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09,18(4):290-293.
[4]姜泊,龔偉.如何提高早期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內鏡診斷率[J]廣東醫(yī)學,2011,32:1-5.
[5]劉國偉,孔祥毓.大腸癌篩查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腫瘤,2009,18:290-293.
[6]張忠夫,蔣燕,魯任,等.電子直乙腸鏡檢查在師職干部體檢中的應用價值[J]東南國防醫(yī)藥,2014,16: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