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農(nóng)具,拿起畫筆,此刻,家住廣西崇左市龍州縣下凍鎮(zhèn)洞埠村洞銀屯的周永恒,從一個普通村民,轉身變成了大家口中的“農(nóng)民畫家”。
徐徐微風吹過阡陌交錯的田野,絢麗的蝴蝶在花叢中嬉戲輕舞,火紅的木棉花展現(xiàn)著壯鄉(xiāng)風采,嫻靜的少女在溫柔的撫琴……周永恒用他的畫筆,將自己的精神世界及向往的美好生活,展現(xiàn)得一覽無遺。
周永恒很是感慨:現(xiàn)在生活變好了,生活和文化提高了,錢要掙,精神上也要加強,少了哪樣都不行。
下凍鎮(zhèn)洞埠村洞銀屯村民凌海雪說,看到周永恒畫畫的時候,感覺現(xiàn)在我們有吃有住,在精神上要像周永恒一樣,有點愛好,這樣的生活,才更加的精彩,更有意思。
2017 年以前,周永恒也是一名貧困戶,一家3口人,愛人患病的醫(yī)療費,孩子讀書的學雜費,也曾讓他愁眉不展,無計可施。悠閑畫畫的念頭,也成為一種奢望,只能深埋心底。
回想以前的生活,過得很苦,那時候的房子很破爛,以前都是靠種稻谷來賣,但是把米都賣出去了又不夠吃,(老婆)身體逐漸衰弱,變得體弱多病,沒錢去住院治病就自己找中藥來熬著吃。人都快沒了。
在黨和政府的大力幫助下,周永恒憑借著自己勤勞的雙手,種甘蔗、養(yǎng)牛、搞民宿,賺了錢,擺脫了貧困,成為了2017 年脫貧戶。曾經(jīng)的貧困戶,搖身一變,變成了群眾有口皆碑的致富能人,變成了大家交口稱贊的“農(nóng)民畫家”。鄉(xiāng)鎮(zhèn)的干部們也是一邊幫助周永恒發(fā)展產(chǎn)業(yè),一邊鼓勵他繼續(xù)畫畫。
“錢袋子”逐漸鼓了起來,周永恒又開始拿起畫筆,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鋪開畫紙作畫,周永恒的眼睛就有了神采,這是他人生最大的樂趣。
濃、淡、中、直線、曲線,心和腦都要考慮過,畫樹和畫水,要留有空間,都要規(guī)劃好。我認為畫畫的過程充實了自己的文化生活,周永恒很開心:村民說我畫得好,我就更開心了。
“周永恒畫畫很好,很精細。他畫的畫很接近農(nóng)村的生活,看他的畫作感覺很舒服,我們老百姓都很喜歡看他畫的畫?!薄拔矣X得周永恒畫畫很好,看起來很精致,這個年紀了還可以畫得這么好,我也想學畫畫了?!敝苡篮悴粫r地收到村民們的贊賞。
周永恒表示,他喜歡畫畫,但他更希望能把那種精神上、藝術上的快樂帶給大家,如果有村民想學,他也會盡己所能,傳授一些繪畫技巧,作為中華文化藝術的一種傳承。
周永恒的畫,遠近聞名,村民呂瑞陽慕名而來,觀賞后,萌生了在自己家里掛上這么一幅漂亮的畫的想法,渴望帶一幅畫回家。
“大家都說,周永恒是‘農(nóng)民畫家’,我也很喜歡(他的畫),想要去買一幅回來,但是他說不要錢。我感覺過意不去,就給他幾百塊錢,我覺得這幅畫太值了?!?/p>
精準脫貧,不僅僅是在物質(zhì)享受上實現(xiàn)脫貧,更要在精神文化上實現(xiàn)脫貧。
勤勞致富,積極生活,認真作畫,周永恒在孜孜不倦的奮斗中,鼓起了自己的“錢袋”;在對繪畫的追求中,富起了自己的“腦袋”。
精神、(物質(zhì))生活,還有文化,需要同步提高才行,這樣才是新一代,新農(nóng)人,新農(nóng)村的進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