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小文 范子迪
摘 ?要:議題式教學圍繞議題開展教學活動,主要通過創(chuàng)設議題情境,設計議題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解決議題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明辨是非、培養(yǎng)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具有落實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踐行高中政治學科活動型課程、促進政治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提升高中生思維品質(zhì)的優(yōu)勢。但在實際實施議題式教學的過程中容易存在議題設計不科學、實施過程不規(guī)范、評價總結不到位的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對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提出具體對策。
關鍵詞:高中政治課;議題式教學;對策
一、議題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前期備課任務繁重
首先,教師任務繁重。采用議題教學法,教師確定議題、搜集材料、設計問題、熟悉流程,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任務繁重。其次,比起傳統(tǒng)教學法,議題教學在課堂上會耗費更長的時間。議題教學的全過程都需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和表達的時間。最后,課堂耗費時間過長,影響教學進度。
(二)教學對象的學習習慣不適應
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機會比較少。而議題教學實施之前,學生必須認真收集有關議題的資料,在課堂上深入體驗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思考問題,與小組同學合作探究,最后主動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顛覆了學生的學習習慣,需要他們耗費大量時間進行自主探究,需要他們主動參與、積極思考,敢于表達。因此,學生的學習習慣不適應議題教學,有可能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三)教學評價相對單一
當前的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診斷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忽視學生的過程性評價。2009年湖北省實施新課程改革,建立了學生電子成長檔案袋,記錄了學生高中三年的點點滴滴,給大學錄取以參考。由于顧及自己本校的升學率,成長檔案袋流于形式,記錄的全是有利于學生錄取的成績和內(nèi)容,不具備評價的參考性。這與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落實“活動型”課程的開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的理念是相違背的。
二、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的具體對策
(一)轉(zhuǎn)變傳統(tǒng)觀念中對教師和學生的認識
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中,教師和學生地位極不平等,學生不被重視,其獨立發(fā)展個性受到限制,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必須轉(zhuǎn)變這種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以生為本”的新的教育觀念,正確認識教師和學生的關系,認識到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發(fā)展。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能夠真正地尊重愛護以及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肯定學生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只有當學生真正地受到教師的關注、尊重和關愛時,才會真正地愿意參與到思想政治的課堂中,參與到議題教學的活動中,發(fā)揮自身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能動性,使議題教學在適合的教學環(huán)境中得到有效運用,發(fā)揮最佳的效果。
(二)綜合開發(fā)利用議題資源,拓寬議題選擇的渠道
教材承載了學科的主要知識,是教學的重要資源。高中思政教材在書本編排上很有特點,基本在每個單元都設置有綜合探究,這部分如果運用恰當,會極大地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但也往往是高中政治教師容易忽略的一部分,以往授課都是一帶而過,沒有真正地進行活動實踐。而議題教學正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行主動探究來獲得知識,并在活動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通過議題教學的形式來實現(xiàn)這類綜合探宄的課程是十分合適的。例如,在學習《文化生活》第一單元時,在講解了文化的內(nèi)涵以及文化對人的影響后提出來的探究話題“聚焦文化實力和競爭力”,旨在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文化的重要性,從而深刻思考如何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參考綜合探究來開發(fā)議題,以“文化的力量有多大”為議題,探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影響力??梢韵茸寣W生積累流行文化與經(jīng)典文化的相關素材,可以從經(jīng)濟、政治和日常生活等方面來進行整理,課上就這些問題闡述自己的看法,從而感受文化的魅力,體會文化的巨大力量。依據(jù)教材的綜合探究開發(fā)的議題讓學生能夠通過廣泛調(diào)查,在課堂上能夠有話可說、有意可達、有情可感,能夠充分地參與進來?;诮滩拈_發(fā)議題,能夠很好地結合時代發(fā)展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使學生樂于參與教學活動中。
(三)圍繞議題展開活動設計,有效引導學生參與議題教學
議題教學離不開議題活動的開展,圍繞議題展開的活動設計是指教師通過創(chuàng)設議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情境,指導學生運用所搜集的資料,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指導學生就議題所提出的問題進行集中探討,最后就問題作出解答。在議題活動中,教師要注意以學生為本,調(diào)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注意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處理好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從而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參與議題教學。議題活動的開展主要通過情境的呈現(xiàn),當教師選擇好議題,將情境呈現(xiàn)給學生以后,還需要教師在設置的情境基礎上,就選定的議題提出需要討論的細化問題,通過問題的探討,使學生能參與教學中,獲得基本的學科知識,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能力,在合作與探究的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對問題的處理上,需要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引導學生思考問題的情境。
三、結束語
議題式教學是在現(xiàn)有教學方式的繼承與發(fā)展中形成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在踐行高中政治學科活動型課程、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提高高中政治課教學質(zhì)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有諸多優(yōu)勢,但由于提出時間不長,教師經(jīng)驗不足,在實施過程中還面臨不少問題。作為教學方式的主要運用者,教師要加強對議題式教學的理論和實踐研究,掌握高中政治課實施議題式教學的具體策略,使議題式教學能夠發(fā)揮其獨特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沈春雪.議題式教學簡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2018.
[3]裴娣娜.教學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4]曹中海.高中政治課堂議題式教學探究[J].高考,2019(05):76.
[5]林宇光.高中思想政治議題式教學的哲學思考[J].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2019(Z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