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巖壁
大熊貓這個名字雖然在歷史上不存在,但作為一種有血有肉的動物,它一直在人們的專注之外不聲不響地繁衍生息。歷史上,它也有個名字,叫“貘”。古生物學(xué)史家郭郛在《爾雅注證》第十八章中,引郭璞對該動物的描述后,說:“大熊貓古稱貘?!痹凇锻趿艥h語字典》中“貘”字條下,語言學(xué)家王力亦引郭璞對它的描述后,斷言:“所述有似大熊貓?!睂<业囊庖?,值得高度重視:由此,我們可以放心地說,大熊貓在古代叫貘。
那么,快兩千年前的博學(xué)之士郭璞又說了什么呢?對《爾雅》中“貘”字作注,郭璞云:“(貘)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能舐食銅鐵及竹骨。骨節(jié)強直,中實少髓;皮辟濕?!惫痹谶@里對貘的形態(tài)和生活習(xí)性做了描述。我們先放一邊,看一下《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是怎么描述大熊貓的:
大熊貓,外形似熊,頭圓似貓,故名熊貓。因毛色黑白相間,主要棲息于竹林中,俗稱花熊和竹熊。四肢與肩胛部有連片的黑色毛區(qū),眼區(qū)有形似墨鏡的黑斑。耳鼻端和尾端也是黑色。
簡直就是郭璞所謂的“(貘)似熊,小頭,庳腳,黑白駁”,在小學(xué)課堂上的擴寫練習(xí),句句照應(yīng)。
《中國大百科全書》繼續(xù)說:“大熊貓雖屬食肉獸,卻喜素食。既怕酷熱,又畏嚴寒。性溫馴,不怕人,行動緩慢,能泅水,善爬樹。”關(guān)于它喜素食,我們需要補充點兒材料:英文的《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簡明版)說:大熊貓主要以竹為生。因為它們不能消化纖維素,野生大熊貓一天要花費10-12個小時,吃掉30公斤的竹子、竹葉或竹筍。圈養(yǎng)的大熊貓要好一些,也吃谷類,喝奶,吃蔬菜。一般體長有1.5米,體重100公斤。郭璞說它吃竹是對的,說它吃銅鐵,卻是胡說。倒不是郭璞要給大熊貓們栽贓陷害。主要是因為古人有個通病:往往缺少實踐精神,只在書齋里天馬行空,馳騁風(fēng)云,在書本里登高望遠,歡呼雀躍,以想象代替目睹,以耳聞為親歷:讀得盡萬卷書,行不上十里路。而且,大熊貓也太有隱士風(fēng)范,讓人難以親近:《中國大百科全書》說大熊貓棲息環(huán)境的特點,山高,谷深,樹高,竹密。蜀道難,已讓李白撫膺長嘆,何況大熊貓又在蜀道西南做老隱士,不求聞達呢?
所以,大家也就只好人云亦云,附和響應(yīng),相信郭璞的說法。這樣,貘就成了歷史上食銅鐵的怪獸,大熊貓為此背了兩千年的黑鍋。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卷十六有“天鐵熊”,據(jù)許遺民校箋,是“舔鐵熊”,叫差了聲兒,就是貘。明末姚可成《食物本草》卷十四,貘條,引郭璞注文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說:
今黔、蜀及峨眉山中時有之。土人鼎釜多為所食,頗為山居之患。其齒極堅,以刀斧椎,煅鐵皆碎落,火亦不能燒。人得之詐充佛牙佛骨,以誑里俗。
說貘的牙齒堅硬,刀斧因砍劈都被崩壞了刃,不由人想起《西游記》中八卦爐中逃大圣一回,情景仿佛。很懷疑姚可成看多了西游記,在這里做發(fā)散思維,攪成一鍋粥。然而,就是有人信他的話。清代樸學(xué)大師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貘字下說:“今四川川東有此獸,薪采攜鐵飯甑入山,每為所嚙,其齒則奸民用以為偽佛牙?!焙苊黠@,它就是撮述姚可成的話,卻未標明出處,真是以訛傳訛。
由此,我們說,大熊貓在歷史上一直以“貘”為人所稱說。四川人司馬相如在《上林賦》(《文選》卷八)中提到它,唐人劉良注說貘是南方之獸;《后漢書·西南夷列傳》作“貊”;李賢注引《南中八郡志》說它似熊,食鐵,故即貘也;左思《蜀都賦》(《文選》卷四)“食鐵之獸”,劉良注說是貊(貘),“出建寧郡”。左思是西晉人,當時建寧在今天云南東北部、四川南部;一直就是大熊貓的活動區(qū)域之一。而且大熊貓也長期被人誤解,背著啖食銅鐵的黑鍋。
我們回頭再看“貘”字,按照字學(xué)上六書傳統(tǒng),此字左為“豸”,是獸義,右為“莫”,莫字本義是沒人;望文生義,我們恍然大悟,“貘”原來就是沒人懂得的那種動物呀??鬃铀先思?,還對他的高徒子貢慨嘆“莫我知也夫”(《論語·憲問》);可見,沒人懂得、被人誤解,那是常事、常態(tài)。何況郭璞他們也只是順口說你吃鐵嘛,雖然你生來只吃竹子,這又傷不著一根毫毛。在這里,算是給你正名,辯誣了:貘就是大熊貓,只吃竹子,不吃鐵。
閑翻第三版《詞源》,貘條云:“也作貊,大熊貓,能食銅鐵。”然后引《爾雅》中相關(guān)郭璞注。又引宋人羅愿《爾雅翼》云:
貘,今出建寧郡。毛黑白臆,似熊而小,能食蛇;以舌舐鐵,可頓進數(shù)十斤。溺能消鐵于水。有誤食針鐵在腹者,服其溺則化。今蜀人云,峨眉山多有之。
《詞源》最后斷言:“據(jù)所描述,有似大熊貓。”羅愿那么煞有介事,信誓旦旦,真讓我們興“盡信書不如無書”之喟嘆。
(作者系鄭州師范學(xué)院講師,文學(xué)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