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江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因而鄭和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節(jié)。但根據(jù)最新披露的考古發(fā)現(xiàn),實際上最早下西洋的外交使節(jié)是唐代中葉的楊良瑤。
楊良瑤(736—806),字良瑤,原籍弘農郡人,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從小父親教導其節(jié)約、勤奮。雖說家境貧寒,但淳樸的家風讓楊良瑤從小立志,希望能為國家貢獻一己之力。后來他作為宦官入宮,服侍過多朝皇帝,其中包括唐肅、代、德、順宗四朝帝王。
20世紀80年代,專家考古時發(fā)現(xiàn)了唐代楊良瑤神道碑,在陜西省涇陽縣博物館內保存,該石碑體形高大,額篆的“唐故楊府君神道之碑”9個篆字周正圓渾,蒼遒大氣,不失為中晚唐書法中的佳品。碑文里最重要的記載是唐中晚期——貞元元年(785年)4月,50歲的楊良瑤親率外交使團,通過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亞、中東國家。大食國與唐王朝一直以來都保持著良好的外交關系,所以海洋上的絲路貿易十分頻繁。但由于現(xiàn)存的唐代正史文獻中,對正式派遣使節(jié)航海下西洋的記錄不是十分詳細,因而這座碑文有關楊良瑤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記載,就顯得彌足珍貴,填補了這段歷史空白。
值得注意的是,該神道碑正文行書鐫刻,用了許多簡筆字,與當今簡化漢字有相似之處。比如“請”寫作“請”,“繼”寫作“繼”,“萬”寫作“萬”,“邇”寫作“邇”,“爾”寫作“爾”,“輔”寫作“輔”,“彌”寫作“彌”,等等。這些漢字簡筆字的使用,對于研究唐代文字史,有著相當重要的啟迪和幫助。而這兩次發(fā)現(xiàn),對研究唐王朝與阿拉伯之間的使節(jié)往來,以及我國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發(fā)展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見證。
唐代宗永泰年間(756年),慈(治今山西吉縣)、隰(治今山西隰縣)等州發(fā)生武裝叛亂,狼山部落首領塌實力率眾劫掠,威脅州縣。這時,“西河初平,四野猶聳”,唐王朝無力東征,遂派遣中使劉崇進銜命招撫,讓楊良瑤充任判官。碑文稱劉崇進畏懦不前,楊良瑤毅然孤身前往,當場宣示皇帝口諭,促使狼山部眾“交臂屈膝,棄甲投弓,革面回心,稽顙受詔”。此舉得到了皇帝的賞識,除褒獎賜祿外,還授予其文林郎、行內侍省掖庭監(jiān)作之職。此后他“奉使必適于所難,臨事未嘗有不當”,深蒙歷朝皇帝的信任。
據(jù)與楊良瑤同時期的著名地理學家賈耽(于貞元九年曾任右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有關記載,經(jīng)由海路前往黑衣大食國首都縛達城(今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路線,應當先從廣州南海登船,沿南中國海向南行,先至門毒國(今東西竺昆侖洋),再至古笪國(一說真臘),經(jīng)海峽(今新加坡海峽),北岸為邏越(即暹羅,今柬埔寨國),南岸為佛逝(今蘇門答臘島南部),路過天竺(今印度國一帶)等百數(shù)個國家,抵達大食國弗剌利河(今伊拉克境內幼發(fā)拉底河),改乘小船北行至末羅國(今伊拉克巴斯拉鎮(zhèn)),再向西北陸行千里,便可到達茂門王所都縛達城(詳見《新唐書·地理志》)。與此相近,公元9世紀中后葉阿拉伯地理學家依賓庫達特拔(約820年或830年至912年)所著的《省道記》,亦詳記了從大食國到廣州(康府)的航程及貿易景況。
據(jù)悉,賈耽十分喜歡國家地理知識,晚年常向四夷來使及出訪四夷的使節(jié)詢問道里民俗,并寫入自家著作。其所記廣州至大食一段海上路程十分詳細,所取原始資料當來自楊良瑤一行的親身經(jīng)歷。據(jù)張星烺《中西交通史料匯編》考證,賈耽所記通往大食海道的不少國名、水名,多與阿拉伯人的記載頗相一致,“足見其所見者,聞自阿拉伯人也。”
阿拉伯人固然熟悉由大食至中國的海上航路,但賈耽在這里所記錄的從南海通過印度洋抵達黑衣大食首都縛達的海上航行路線,更是來自楊良瑤作為聘國使西行黑衣大食的海上日志。照常例,楊良瑤歸國后,應當向朝廷做出詳盡的出使報告,賈耽因職務之便,獲悉這一信息并寫入著作,亦屬情理中事。故而賈耽之于楊良瑤,恰如邏斯梯謝奴之于旅行家馬可·波羅一樣。
楊良瑤回國后,因功勛卓著,恩寵更渥,頗受德宗皇帝的青睞。貞元十二年(796年),加太中大夫,余如故。十四年(798年)春,特受命主持修葺先帝陵寢。楊良瑤“夙夜在公,日月匪懈。不改經(jīng)制,惜費省勞?!笔苜n紫金魚袋、判、傔等,并加綠綬?!胺抢?,特恩及之?!彼煤?,舉凡唐德宗圣情眷顧的貴主親王,其喪葬事宜一律由他籌劃辦理,因其功勞巨大,受賜“金帛紛綸,不可備紀矣。”
歲月滄桑,但歷史是寶貴的。楊良瑤身為唐朝宦官,率領使團航海出使黑衣大食,對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交往作出了重要貢獻。我們既要為鄭和下西洋給予世界航海事業(yè)的偉大貢獻而驕傲,更要為楊良瑤早在公元8世紀后期就遠航中東的歷史壯舉而自豪。
編輯 陸思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