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提要] 近30年來,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在世界范圍內取得很大的進展,但我國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相對比較落后,還沒有對中國兒童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傳播進行系統(tǒng)性的研究。在“文化自信”、“中國文化走出去”等國家戰(zhàn)略指導下,中國兒童文學翻譯研究應該在借鑒國外先進研究經驗基礎上,積極開展對外傳播的實踐性研究,促進中國兒童文學能夠“走出去”。本文在全面分析國內外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現狀基礎上,針對當前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對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方式進行分析和總結。
關鍵詞: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現狀;海外傳播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國當代兒童文學的英譯研究——以曹文軒作品為例”(項目編號:2018SJA1261)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20年2月12日
兒童文學研究知名學者Peter Hunt認為“兒童文學是一種特別適合兒童、特別讓兒童滿意、并由兒童來閱讀的書籍。近年來,大量兒童文學翻譯作品,諸如《哈利波特》《長襪子皮皮》《丁丁歷險記》《彼得兔》等系列作品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泛傳播。與此同時,世界各地兒童文學翻譯研究逐漸受到關注,并呈現出穩(wěn)步上升的勢頭,但是國內學界對兒童文學翻譯還不夠重視。另外,與《三毛流浪記》《皮皮魯歷險記》相比,孩子們更熟悉的是《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等,國內兒童文學市場早已被西方兒童文學所壟斷。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文化自信,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兒童文學的創(chuàng)作和閱讀反映了中國的未來,中國兒童文學的“走出去”能夠使世界重新審視中國、認識中國,最終理解中國。
一、國內外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現狀
(一)國外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國外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從20世紀中葉開始,1986年出版的《譯者手中的兒童小說》和1995年出版的《兒童文學譯作中語言的可接受性》是其中影響最深的兩部著作。在21世紀,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發(fā)展迅速,出版了大量的專著和論文。2003年,國際翻譯界著名刊物Meta出版了一期專門針對兒童文學翻譯的專刊,其中包括來自17個國家學者的25篇論文。2006年,Jan Van Coillie和Walter P.Verschueren編寫了兒童文學翻譯的論文集。同年,英國學者Lathey編輯了兒童文學翻譯的讀本,重新整理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兒童文學翻譯領域的研究成果。此外,國際權威期刊,如Meta、Perspectives、Target、The Translator、Studies in Translatology等,也紛紛刊發(fā)數十篇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的論文。
這些專著和論文涵蓋了多個層次的文本內部和文本外部因素。文本內部因素研究主要面向原語,采用的研究范式為規(guī)約性的,涉及專有名詞、雙關語等的翻譯研究,其主要特點是從微觀層面展開研究,關注文本之間的對比,以探索文本轉換的規(guī)律,并以此來評價譯文的優(yōu)劣。文本外部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針對譯者和讀者,以及諸如政治、經濟、文化、出版公司等社會因素的分析。對譯者和讀者的研究是基于對文本內部因素的研究,并從譯者和讀者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角度進行深入分析。對文本外部因素的研究是基于目的語的研究,采用的研究范式為描寫性的,深刻闡釋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其他社會因素對翻譯活動的影響。從整體上來看,國外兒童文學研究采用微觀與宏觀并存的研究尺度、規(guī)約性和描寫性研究范式并存的研究方法,近些年的研究又呈現出用描寫性方法進行宏觀研究的特點。
(二)國內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國內的兒童文學的翻譯始于清末明初,魯迅、林紓、周作人等都曾翻譯過國外的兒童文學作品,但這個時期對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寥寥無幾。隨著全球化的深入,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學者陸續(xù)開始從事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但是因為兒童文學翻譯的雙重邊緣地位,兒童文學翻譯研究沒有受到中國主流翻譯學界的重視。中國是兒童圖書的出版大國,有很大一部分涉及兒童圖書的引進和輸出。然而盡管我國兒童圖書的出版和翻譯如火如荼,但針對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卻相對滯后。到了新世紀,兒童文學翻譯研究逐漸呈現出蓬勃發(fā)展之勢,然而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兒童文學翻譯研究論文屈指可數,大多數研究以論文形式出現,很少有專著。
國內學者對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文學翻譯現象的整體性描述和研究、中國兒童文學斷代史研究、中國早期的兒童文學翻譯家的研究、跨學科視角下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以及兒童文學翻譯實踐研究等。但總的來說,國內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水平還比較有限。首先,研究的范圍不夠廣,研究主要集中在兒童小說上,對兒童繪本、兒童詩歌、兒童戲劇、兒童電影字幕等其他類型的兒童文學作品的研究很少。其次,對兒童文學翻譯活動的系統(tǒng)研究還不夠,甚少關注兒童文學翻譯的特點、框架、體系、策略等。此外,盡管國內一些學者已經意識到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必要性,但是尚未對中國兒童文學作品在海外的傳播進行系統(tǒng)研究。
二、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面臨的機遇和挑戰(zhàn)
(一)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機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之際,要求我們將我國發(fā)展優(yōu)勢和綜合實力轉化為話語優(yōu)勢,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自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多次在各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表達了認同與尊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思想價值體系。2015年5月4日,他與北京大學學生交談并多次提到文化自信和核心價值觀。諸如“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中國文化走出去”等關鍵詞經常出現在政府文件、主流報刊以及國家、地方社會科學基金的指南中??梢钥闯觯覈幕泴嵙Φ奶嵘呀浺鹆苏蛯W術界的高度關注。書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中國文化“走出去”進行對外傳播必須依靠書籍這一重要形式。而兒童文學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世界性的文學,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化產品。近年來,在“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的大力推動下,中國作為童書大國日益崛起,顯示出一種吸引全世界關注的強大力量。
(二)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挑戰(zhàn)。自清代以來,中國兒童文學的發(fā)展史是與外國兒童文學的譯介史密切相關。20世紀以來,中國出現了五代杰出的兒童文學作家,從“五四”一代的葉圣陶、冰心,到三四十年代的張?zhí)煲?、陳伯吹、嚴文井,到五六十年代的洪汛濤、任大霖,以及改革開放以后的曹文軒、秦文君、張之路、沈石溪、班馬,還有九十年代的楊紅櫻、湯素蘭等。這些兒童文學作家大多都有代表性的作品被翻譯多國文字并傳播到海外,但很少有作品真正進入西方主流社會。許多在國內聲望很高的兒童文學作品在海外不溫不火,尤其在歐美主流市場,更是幾乎無人問津,世界文學對中國兒童文學的了解還遠遠不夠。長久以來,我國與國外文學作品的交流始終呈現出引進多、輸出少的局面。據統(tǒng)計,20世紀90年代至今,引進和輸出的比例大約維持在10∶1。雖然與成人的文學作品相比,兒童文學更容易突破民族、政治、階級、宗教等限制,能夠在其他民族的讀者中廣泛傳播,但是由于受到語言文化、意識形態(tài)、權利等因素的制約,中國輸入到國外的原創(chuàng)兒童文學作品甚少。
三、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的途徑
(一)選擇合適的兒童文學外譯作品。兒童文學,是以18歲以下的兒童為對象,具有與兒童的審美意識和發(fā)展心理相融的藝術特征,有益于兒童身心健康的文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可以拓寬兒童的視野,讓孩子快樂,培養(yǎng)孩子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造力,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是促進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基礎,這些作品具有全球視野、飽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具有普遍的人文情懷,可以超越時代的局限,傳達真善美;能夠貼近兒童,反映中國兒童的成長狀態(tài)。比如,著名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的作品在海外取得了巨大成功,首先是因為他的作品質量高?!恫莘孔印贰肚嚆~葵花》《鳳鴿兒》等作品文學性濃厚,它們具有普世性的美學、思想價值,寫出了中國兒童的特點。
兒童文學的受眾主要是兒童,兒童閱讀是以故事為吸引眼球的核心,真正好的故事能讓來自不同文化的兒童本能地去欣賞它。鑒于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還處于起步階段,兒童文學的外譯作品就應該首先選擇這些外國受眾能夠接受的,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對外譯介可讀性、可譯性較強的作品,只有這樣的作品才有可能被西方強勢文化所接受。
(二)構建兒童文學外譯理論與實踐體系。2004年,許德榮指出,兒童文學的譯作層出不窮,但專門針對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卻是寥寥。在世界范圍內,兒童文學翻譯的研究已經起步,但在中國這一領域的研究還處于空缺狀態(tài)。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這種情況沒有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在國內,兒童文學翻譯研究還處于邊緣地位,研究基礎十分薄弱,跟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差距很大,需要社會各界更多的投入和關注。應承霏指出,我國兒童文學翻譯研究應該借鑒國外研究成果,從文本內外多層次開展工作,在重視國外兒童文學引進研究的同時,要積極開展中國兒童文學對外交流的實踐和研究。
實踐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理論的指導,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需要針對國外讀者的心理需求,廣泛挖掘國內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關注對外傳播的實證性研究。我們應當以《青銅葵花》《淘氣包馬小跳》《花木蘭》等作品的外譯版本在西方國家的譯介情況為研究基礎,借鑒國外兒童文學研究成果,逐步建立起中國兒童文學外譯的理論與實踐體系,指導和規(guī)范中國兒童文學的外譯實踐,促進其在海外的傳播。
(三)提高綜合國力,創(chuàng)建中國的兒童文學國際獎項。兒童文學作家曹文軒認為,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需要一系列的觀念變革,需要社會大環(huán)境的改變,這還取決于國家經濟實力的提高和社會文明的進步,同時兒童文學作家的素質也要提高。其實,不只是兒童文學,整個中國文學都存在一樣問題。很多時候,我們的作品無法“走出去”,不是因為不夠優(yōu)秀,而是因為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文學作品、民族文化一知半解。新世紀以來,我們國家的世界地位不斷提升,但是在綜合國力、文化語境方面來看,我們還處在相對弱勢的地位。西方發(fā)達國家的強勢文化不大愿意接受發(fā)展中國家的文學作品,所以我們國家至今只有莫言一人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只有曹文軒一人獲得國際安徒生獎。
由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兒童文學缺乏了解,我們需要積極加強國際間的交流。近年來,我國政府組織了多次關于兒童文學國際學術會議、兒童書展,為中國兒童文學走向世界提供了舞臺。國際書展的魅力還在于國際兒童文學獎的頒布,如1963年創(chuàng)建的意大利博洛尼亞博覽會,兒童文學最重要的國際獎項在這里頒布。雖然我們國家也培育了很多品牌獎項,如“全國優(yōu)秀兒童文學獎”、“冰心獎”、“宋慶齡獎”、“陳伯吹獎”、“張?zhí)煲愍劇钡?,但是這些獎項的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還不夠,中國需要打造自己的“博洛尼亞”書展,以增加中國兒童文學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和話語權,推動中國兒童文學“走出去”。
四、總結
全世界對兒童文學的研究穩(wěn)步上升,現已成為一個蓬勃發(fā)展的學術領域。國內學界應該更多地關注中國兒童文學的翻譯研究,特別是在“文化自信”和“中國文化走出去”的國家戰(zhàn)略地指導下,中國兒童文學的翻譯研究應抓住機遇,迎接挑戰(zhàn),加強同異域文化的交流合作,在借鑒國外兒童文學先進研究經驗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對外傳播的實踐研究,重點譯介飽含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具有普世性、中國兒童特色的兒童文學作品,逐步構建中國兒童文學外譯的理論和實踐體系,打造中國兒童文學的國際獎項,最終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找到合適的傳播路徑,形成中國兒童受眾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主要參考文獻:
[1]Hunt,P.Literature for Children[M].London:Routledge,1992.15.
[2]李宏順.國內外兒童文學翻譯研究及展望[J].外國語,2014(5).
[3]王憲.中國兒童文學的“走出去”[J].語言藝術與體育研究,2015(11).
[4]湯莙.中南翻譯與翻譯研究現狀反思[R].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2006.
[5]朱璐.兒童文學圖書走出去的現狀、障礙和解決之道[J].編輯之友,2011(8).
[6]許德榮.兒童文學翻譯芻議[J].中國翻譯,2004(6).
[7]應承霏.近30年國外兒童文學研究:現狀與趨勢[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15(3).
[8]趙娟麗.國內30年間兒童文學翻譯研究綜述[J].蘭州交通大學學報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