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康復訓練對其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作用效果分析

2020-04-18 06:23:46齊珊珊
關鍵詞:康復訓練缺血性下肢

齊珊珊

作者單位:116000 遼寧 大連,遼寧省大連港醫(yī)院康復科

腦卒中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又稱“中風”和“腦血管意外”,包括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兩種類型。缺血性卒中的發(fā)病率高于出血性卒中,椎動脈和頸內動脈狹窄或閉塞都會引起缺血性腦卒中,嚴重者可導致死亡[1],而經過積極治療后存活的患者多遺留有不同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2],因此,康復治療對腦卒中后肢體功能的恢復具有重要意義[3]。筆者對缺血性腦卒中偏癱患者采用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康復治療,探討該法對患者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的作用效果?,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0月在我院進行康復治療的58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積極治療后存在單側肢體功能障礙,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9例。對照組:男18例、女11例;年齡40~70歲,平均(55.4±2.7)歲。觀察組:男17例、女12例;年齡42~69歲,平均(55.7±2.4)歲。納入標準: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年齡40~70歲;病程< 3個月;首次發(fā)病,并在我院首次接受治療;病情穩(wěn)定;存在單側肢體功能障礙,且均有下肢功能障礙;能夠獨自完成短暫站立和坐起等簡單動作,步行能力較差;意識清楚,能夠配合完成研究;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出血性腦卒中患者;合并嚴重心、腦、腎等功能不全者;治療依從性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者;有精神性疾病及病史者;有認知障礙者;既往有骨和關節(jié)疾病,尤其是下肢骨和關節(jié)疾病及相關疾病手術史者;有風濕免疫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影響下肢功能者。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1.2 康復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康復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運動控制訓練,具體如下。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guī)康復治療,主要是進行轉移訓練(站立位重心轉移、臥坐位轉移、站坐位轉移)、神經肌肉促進技術(Bobath技術的反射性抑制模式)、患肢站立訓練、肌肉力量訓練、單車訓練、行走訓練(上下樓梯、平衡杠內行走、交叉步行走、轉身、向前行走及側向行走)等,上述訓練分別于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進行1次,45 min/次,每周訓練5 d以上,持續(xù)8周。患者訓練強度因人而異,根據個人耐受程度可適當加強或降低,訓練時注意觀察和保護患者,防止扭傷和摔傷。

1.2.2 觀察組 與對照組采取相同的常規(guī)行走訓練和患肢站立訓練,在此基礎上,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采用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康復治療,具體如下:下肢伸展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股四頭肌伸展訓練)、腰背部扭轉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脊柱和骨盆扭轉訓練)、限制運動控制訓練儀、腰背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腰背部區(qū)域肌肉力量訓練)。上述康復訓練均在康復治療師的指導下進行,由康復治療師根據患者具體病情設定運動控制訓練儀的運動時間及運動量,對患者進行不同姿勢和角度的訓練。在運動控制訓練的前4周,患者的運動控制訓練負荷保持在5 kg以內,訓練部位以患側為主、健側為輔;第5~8周,患者的運動控制訓練負荷適當增加并保持在10 kg以內,主要是進行患側的負重功能訓練。訓練15 min/次,每天總共訓練時間為1 h,持續(xù)8周。

1.3 觀察指標及評定方法 兩組康復治療8周后,進行效果判定。采用簡式Fugl-Mgyer運動障礙評定方法中下肢功能評定部分(FMA)進行下肢運動功能評定,滿分34分,評分越高代表下肢運功功能越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進行平衡功能評定,總分56分,得分越高代表平衡功能越好。采用軀干控制能力(Sheikh)評分對軀干控制能力進行判定,滿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軀干控制能力越好。采用起立-步行測試(TUG)對移動能力進行判定,該法是讓患者坐在有扶手的靠背椅子上,在座椅前3 m劃一標記,計算患者以最快速度從離開椅背至座椅前3 m標記處后再次返回座椅臀部坐下的時間,測試前讓患者進行適應性訓練,共測試 3次,取平均值。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方差齊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平衡功能和軀干控制能力比較 兩組治療前平衡功能(BBS)和軀干控制能力(Sheikh)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BBS和Sheikh評分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兩項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2。

2.2 兩組下肢功能和起立-步行測試比較 兩組治療前平衡功能(FMA)評分和起立-步行測試(TUG)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治療后,兩組FMA評分和TUG結果均較治療前有所改善,且觀察組兩項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大部分存活的腦卒中患者都會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腦卒中后患者的功能恢復主要通過對受損神經系統的修復和代償功能的建立,而代償功能的建立主要是依賴于再學習和訓練[4]。目前,對于腦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的主要治療方式就是康復訓練,運用物理訓練和運動訓練幫助腦卒中患者恢復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5]。

表1 對照組和觀察組一般資料比較

表2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BBS和Sheikh評分比較(分)

表3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前后FMA評分和TUG測試結果比較

在特定的運動控制訓練儀協助下,大腦的可塑性會讓其康復模式發(fā)生二次改變,運動控制訓練和康復訓練都是為了讓已經受損的腦功能獲得重建、殘留的腦功能進行重組,以期使腦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和下肢功能得以恢復[6]。運動控制訓練儀可以更好地控制患者運動的方向和力度,避免在訓練過程中負荷過重對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造成二次損害,同時也能保證適當的運動量,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與單純的康復訓練相比,運動控制訓練的安全性更高,也更加人性化,在訓練過程中,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訓練方式。

人體的平衡功能需要肌力、肌耐力、神經系統、關節(jié)、視覺和前庭系統等多方面共同協作來完成[7-8]。而運動控制訓練儀,不僅能夠訓練患肢的功能,在訓練過程中還需要患者視覺、聽覺等多個系統的配合,從而間接鍛煉了各個系統之間的協作性,因此,在對患者患肢進行康復訓練的同時也提高了其平衡功能。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運動控制訓練儀進行康復訓練的觀察組腦卒中患者,其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均優(yōu)于常規(guī)康復訓練的對照組,提示,運動控制訓練儀可以有效改善腦卒中患者的下肢功能和平衡能力,值得在有條件的醫(yī)療機構推廣使用,以改善腦卒中患者的預后。

猜你喜歡
康復訓練缺血性下肢
中西醫(yī)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研究進展
多功能智能康復訓練床的設計與仿真
穴位按摩與康復訓練治療周圍性面癱的療效觀察
準媽媽要重視下肢靜脈曲張的預防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的研究進展
針灸在缺血性視神經病變應用
上肢康復訓練機器人的研究
缺血性腦卒中恢復期的中蒙醫(yī)康復治療
微創(chuàng)旋切術治療182例下肢靜脈曲張的術后護理
內皮祖細胞在缺血性腦卒中診治中的研究進展
长葛市| 新郑市| 讷河市| 泸州市| 都安| 阜城县| 翁牛特旗| 集贤县| 定兴县| 栾川县| 吉木乃县| 清新县| 清镇市| 出国| 东海县| 青岛市| 华安县| 诏安县| 连城县| 卓资县| 会宁县| 彰化县| 山阳县| 龙陵县| 岳西县| 城固县| 应城市| 克什克腾旗| 穆棱市| 科技| 涪陵区| 临猗县| 西安市| 永泰县| 晋宁县| 高邮市| 德州市| 衡山县| 磐安县| 宁蒗| 葫芦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