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晚明《華山三高僧詩》考論

2020-04-17 09:49:52金建鋒
宜春學(xué)院學(xué)報 2020年2期
關(guān)鍵詞:詩卷高僧華山

金建鋒

(韶關(guān)學(xué)院 文學(xué)院,廣東 韶關(guān) 512005)

有明一代,佛教從整體上相比較前幾代而言,沒有以往的繁盛氣象,但仍然對思想、政治、文學(xué)創(chuàng)作等繼續(xù)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明代佛教文學(xué)著述可以說是作者眾多,題材廣泛,文體較備,數(shù)量頗豐,但有學(xué)者指出說:“明代佛教文學(xué)的研究,可以說是歷代佛教文學(xué)研究中最為薄弱的環(huán)節(jié),自清代以來即頗受冷遇?!盵1](P148)《華山三高僧詩》即是明代一部尚未引起關(guān)注的詩僧文學(xué)作品?!度A山三高僧詩》是明末清初著名藏書家、出版家毛晉所輯錄的晚明蘇州華山寺三位高僧的詩集。三位高僧分別是華嚴(yán)宗雪浪洪恩系弟子釋通潤(即一雨)、釋慧浸(即巢松)及再傳弟子釋明河(即汰如)?!度A山三高僧詩》中的詩集內(nèi)容為:釋通潤《二楞庵詩卷》、《林侍者》(紀(jì)花木也)、《佛奴》(紀(jì)法器也),釋慧浸《水田庵詩卷》,釋明河《月明庵詩卷》、《月明鐘》。

《華山三高僧詩》,藏于上海圖書館,清抄本,內(nèi)鈐“王芑孫紀(jì)念物”陽文印一方?!度A山三高僧詩》自毛晉輯錄成集以后,主要以抄本形式流傳,然毛晉所著《汲古閣書目》未著錄。王芑孫乃清乾嘉時代的藏書家,可見頗有流傳,但公私書目未見著錄。筆者在搜集相關(guān)文獻時,檢索一些大圖書館,目前僅發(fā)現(xiàn)上海圖書館藏有《華山三高僧詩》,所以此書可謂是稀見。涉及到《華山三高僧詩》的論文僅有一篇,王啟元《蒼雪大和尚<南來堂集>輯佚》,此文輯補了釋蒼雪(即釋讀徹)所寫《<華山三高僧詩>小引》(簡稱《小引》),《小引》實為序文,置于《華山三高僧詩》卷首,王啟元對此《小引》僅進行了一番簡要闡述,且云“此書為蒼雪本人所輯”[2](P49),顯為錯誤,因為《小引》中有言明和每位高僧詩集首頁都注明“毛晉輯”。王啟元所關(guān)注的是蒼雪大師,而非《華山三高僧詩》。鑒于《華山三高僧詩》在晚明文學(xué)、晚明佛教研究和相關(guān)文獻考論等方面的研究價值尚未被學(xué)界關(guān)注,本文試就此展開。

一、考論釋蒼雪《<_e58d8e_e5b1b1_e4b889_e9ab98_e583a7_e8af97_>小引》的價值

釋蒼雪《小引》對《華山三高僧詩》的研究極具重要性,因為《華山三高僧詩》除卷首有《小引》之外,再無序跋,此可謂研究《華山三高僧詩》的第一篇必須研讀的重要文獻。王培孫校輯《南來堂詩集》未輯錄《小引》,也說明了《華山三高僧詩》流傳極少。毛晉《汲古閣書跋》也未對《華山三高僧詩》作題跋。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了楊為星《蒼雪大師<南來堂詩集>詩注》和王啟元在《蒼雪大和尚<南來堂集>輯佚》均從《華山三高僧詩》輯補此文,但是沒有挖掘《小引》對《華山三高僧詩》研究的諸多文學(xué)文獻價值,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數(shù)端:

(一)解釋了詩集的命名。《小引》云:“華山三高僧者,即吾兩師一友也。兩師為誰?二楞、水田者;是一友為誰,汰如河公高松者;是曰高僧詩者,皆其平昔經(jīng)禪之緒余也。嗟嗟,師友之棄世,今已不知幾何年矣,而斯外集遺稿,猶未見行世,無乃弟子好文之不修,以致散失莫可考;抑亦修文之有待,將藉匯輯以見行。余嘗坐是而嘆,且亦不能免其責(zé)也久矣。”[3](P1)三高僧是詩集的創(chuàng)作者,從撰寫者釋蒼雪角度來說,釋通潤和釋慧浸是其授業(yè)師傅,釋明河是其同門道友。釋蒼雪實也為華山高僧之一。高僧詩是三高僧平常經(jīng)禪主體生活之外時間所創(chuàng)作的??上У氖轻屔n雪未對“華山”進行解釋,華山不是五岳之中的陜西西岳華山,而是蘇州華山寺,也稱花山寺,三高僧都曾駐錫華山寺弘揚佛法。錢謙益《列朝詩人小傳》中《一雨潤公傳》云:“移住華山,又移住中峰,示寂葬焉。”[4](P713)《巢松浸公傳》云:“后示寂于華山?!盵4](P713)錢謙益《汰如法師塔銘》云:“既而說法于杭之皋亭,吳之華山,白門之長干寺?!盵5](P557)《江南通志》卷四十四《輿地志·蘇州府》載:“清遠寺在府蓮華峰東南,本名華山寺,明僧鹿亭結(jié)茅于此,后講僧一雨卓錫,法嗣汰如、蒼雪二僧相繼興建殿宇,檗庵正志繼之,長松夾徑,寺門幽絕,有華山初地坊?!盵6](P4742)據(jù)此文記載內(nèi)容可見不僅華山寺在蘇州無疑,而且一雨、汰如和蒼雪住錫華山寺。毛晉在輯錄署名時也頗為注意,《二楞庵詩卷》署名“華山釋通潤著”,《林侍者》(紀(jì)花木也)和《佛奴》(紀(jì)法器也)署名“二楞釋通潤著”,《水田庵詩卷》署名“華山釋慧浸著”,《月明庵詩卷》署名“華山釋明河著”,《月明鐘》署名“鐘僧明河著”,我們發(fā)現(xiàn),三高僧的主體詩卷署名皆有“華山”,而兩高僧的專題詩卷則可能一時一地所作,故以所作時稱號署名。這既體現(xiàn)了詩集命名的主體性,又體現(xiàn)了專題詩卷的特殊性。

(二)交代了詩集輯錄者和緣由?!缎∫吩疲骸昂S葑訒x毛先生,閣高汲古,家富藏書,殆將搜羅二酉之不足,直欲旁討三車以無余,以至編征,梓我明僧詩,以俾補昭代一缺陷事,而其言曰:‘僧詩自《弘秀》,天寶以后,惠休一和碧云之辭,則何代無僧,何僧無詩,直登作者之堂。然其最盛,又莫逾于我明,第惜乎國初諸老‘月下敲門,半付夢中’之句,‘檻前題竹,幸留身后’之名,若不亟為收拾,終為落葉飄風(fēng),遂從事于今甲申,特以華山三高僧始者?!M所得有先后,即評置有詮次,蓋其用思良亦深苦矣?!盵3](P1)海虞毛晉是明清之際的藏書家和出版家,感嘆三高僧逝世良久,但是外集遺稿等不見行于世,唐代有僧詩《弘秀集》,明代僧詩最盛,尚無結(jié)集,擔(dān)心明代高僧作品遺失嚴(yán)重,欲“梓我明僧詩,以俾補昭代一缺陷事”之保存明代僧詩的宏偉志向之緣由,著手收集明代僧詩,以華山三高僧為開始。毛晉輯錄《華山三高僧詩》,實際上還因毛晉與華山諸高僧交游頻繁有關(guān),如釋明河《月明庵詩卷》中有《題子晉居士家藏仇十洲畫十二百五十大阿羅漢卷》、《己卯孟春毛子晉入山疊韻酬之》。順治十二年己卯(1639)夏,毛晉赴吳門,入華山寺謁汰如。汰如新得圓至《牧潛集》抄本及殘破元版各一冊,即以與毛晉,遂付梓,汰如為作序。[7](P15)釋蒼雪《南來堂詩集》中卷一有《賦贈毛子晉壬午赴試南闈》、卷二有《過昆山訪毛子晉》等。因此,毛晉有輯錄《華山三高僧詩》的各種便利條件。

(三)記錄了釋蒼雪闡述何為高僧詩的高論?!缎∫吩疲骸绊暢珊模矣麊枖⒂谟?。余也何敢敘,亦何敢不敘,因作而嘆曰:‘夫所謂高僧詩者,固詩以僧高,僧以詩高。詩以僧高,高不在詩;僧以詩高,高不在僧。若是,則高不在詩而在僧,僧何必詩;高不在僧而在詩,詩何必僧。僧耶?詩耶?吾竟莫知其高之所在。雖然,庸詎知詩非僧而不高,高非詩而不僧,則僧可不詩,詩可不僧乎?又詎知僧而非詩,詩而非僧者,亦強名曰僧之詩、詩之僧乎?吾恐一經(jīng)巨手,濫廁無容。來者尚欲希冀步其象龍之躍,烏可得哉?噫!吾師也,吾友也,僧之高,詩之高,蒼然古幽。然秀固已見,于是恍兮有,惚兮無,或未盡,于是吾于此極力模擬不能。佛頭著穢,更措一辭,請將質(zhì)諸海內(nèi)騷壇、有道以為何如?亦自有三高僧詩者在?!盵3](P1)由此可見釋蒼雪認為高僧詩的標(biāo)準(zhǔn)必須是僧人和詩歌兩方面都高,相輔相成,這也是他論高僧詩的可貴之處。釋蒼雪在具體闡述僧人與詩歌的關(guān)系時認為,如果偏重一方,僅有僧高或詩高,即僧高但詩作不高或詩高但僧不高,就都不算高僧詩。僧高固然指僧人品德高,詩高固然指詩作藝術(shù)水平高。釋蒼雪特別擔(dān)心名不副實之作,指出三僧之詩作為高僧詩之典范,也是對三僧的品德高和詩作藝術(shù)水平高的肯定。然釋蒼雪之論好像并未得到好友文學(xué)家錢謙益認同,因為錢氏在《列朝詩集小傳》中把釋通潤、釋慧浸、釋明河三人列為名僧。錢氏在著述中將釋氏之詩分為高僧之詩和名僧之詩,他的劃分標(biāo)準(zhǔn)立足于對釋氏詩人身份的厘清,高僧指佛法精深,德行顯著之僧,選錄三十七位高僧;名僧指以詩為名,德行一般之僧,選錄七十四位名僧。由此觀之,錢氏論釋氏之詩偏重僧人佛法和德行,會忽視詩作水平,故有偏頗之處;而釋蒼雪論高僧之詩強調(diào)僧人德行和詩作之高并重,更具合理之處,這值得我們肯定。

(四)點明了詩集成書時間?!缎∫吩疲骸凹咨瓿梗ǖ茏幼x徹和南,拜書于云半間?!盵3](P1)我們可以確定詩集成書時間為甲申即1644年。那么詩集是從何時開始呢?《小引》無交代。釋明河弟子釋照渠為毛晉撰《以介編序二》中追述云:“子晉先生向刻《華山三高僧詩》,先高松師始唱華嚴(yán)于庚辰之春。先生設(shè)供匍匐執(zhí)弟子禮,暨南來師繼演于中峰,先生施供如前,會無厭倦?!盵8](P547)由此可見《華山三高僧詩》的輯錄事宜早已開始,時間為庚辰即1640年春。

二、考論華山三高僧的詩歌

關(guān)于華山三高僧的評價,雖然錢謙益云“雪浪之后,巢講雨筆,各擅一長,二師殆兼有之,諸方所謂巢、雨、蒼、汰者也”[5](P555),可見四僧在晚明皆頗有名望和影響。但是華山三高僧在之后不管是佛教界還是文學(xué)界湮沒無聞的原因是與三高僧的著述流傳極少相關(guān)的。三高僧之外的釋蒼雪,有《南來堂詩集》等流傳,獲得諸多士大夫的極高推揚,如吳梅村云:“其(蒼雪)詩之蒼深清老,沉著痛快,當(dāng)為詩中第一,不徒僧中第一也?!盵9](P76)王士禎云:“近日釋子詩,以滇南讀徹蒼雪為第一?!盵9](P176)一般而言,對文學(xué)家的研究和評價,需要有作品為立論之本,所以《華山三高僧詩》中的華山三高僧的詩歌,有助于考論三高僧其人和其詩歌以及給予恰當(dāng)?shù)脑u價。據(jù)筆者統(tǒng)計,釋通潤:《二楞庵詩卷》有143題,計171首詩歌;《林侍者》(紀(jì)花木也)有50首詩歌;《佛奴》(紀(jì)法器也)有43首詩歌;三部分總計264首詩歌。釋慧浸《水田庵詩卷》有96題,計120首詩歌。釋明河《月明庵詩卷》有68題,計121首詩歌;《月明鐘》有108首詩歌;兩部分總計229首詩歌。下面以著名的明代詩歌選本,錢謙益《列朝詩集》、朱彝尊《明詩綜》和《華山三高僧詩》來比較:

表1 三部著述詩歌數(shù)量比較

由表可見,上述詩歌選本所選三高僧詩歌數(shù)量極為有限,且編選者皆有一定傾向,根本達不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效果,而《華山三高僧詩》保存了大量的華山三高僧的詩歌,基本上反映了三高僧的詩歌創(chuàng)作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

從晚明文學(xué)的角度來看,三僧皆是詩僧,三僧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身份特點,以禪境詩為主,大量的山居詩和詠物詩為代表,但是也不乏感慨社會現(xiàn)實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如釋明河《讀鄭所南<心史>》云:“君父血一篋,千古不可沉。大旱本為此,出此風(fēng)摩金。悠悠四百年,人棄天實臨。因眾故莫測,愿王何其深。大明即大宋,把臂同入林。”[3](P9)南宋鄭思肖《心史》的發(fā)現(xiàn)是晚明崇禎年間的一件大事,晚明愛國人士深受鄭思肖在《心史》中所傳達的痛斥奸佞大臣,謳歌愛國志士,表達自己愛國和忠誠的精神所激勵。事實上,晚明和南宋末年的內(nèi)憂外患頗為相似,所以詩人以敏銳的洞察力感觸到了晚明的社會現(xiàn)狀,希望君王勵精圖治,力挽狂瀾,莫讓悲劇重演,表達出詩人對社會現(xiàn)實的關(guān)注和憂國憂民之心。陳??涤袑V毒衅鏁肌?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涉及研究明末詠《心史》的詩文,收羅比較全面,但釋明河此詩未能提及。另外,三高僧與文士們的交游詩歌可以補正和豐富相關(guān)作家作品的研究,如釋明河《月明庵詩卷》有《己卯孟春毛子晉入山疊韻酬之》,而日本學(xué)者三浦理一郎《毛晉交游研究》中有“釋汰如”[10](P89),書中己卯(1639)年兩人交游事跡,未見詩名所記之事。

從晚明佛教的角度來看,三僧皆為華嚴(yán)宗雪浪洪恩系弟子,主要在東南地區(qū)致力于華嚴(yán)教義的弘揚。釋明河可以說引導(dǎo)了晚明一場弘揚華嚴(yán)教義的運動,《賢首宗乘·汰如法師傳》載:“崇禎十年春,與蒼雪徹師約曰:‘白文經(jīng)四方傳演雖盛,然昧旨者多,得旨者少,我二人若不扶大鈔之教觀宗旨,日久日衰,必至邪說亂行矣。’”[11](P89)《蒼雪大師行年考略》戊寅年條:“汰如、道開??獭度A嚴(yán)教義章》,師為撰《華嚴(yán)教義章說》?!盵11](P11)《賢首宗乘·汰如法師傳》又載:“十三年春,師首倡一期,群鶴旋空,飛鳴圍繞,又山后石吼,聲震林木,咸以為大鈔中興之祥也。訂來春為為第二期與蒼踐更?!盵11](P89)釋照渠為毛晉撰《以介編序二》中云:“先高松師始唱華嚴(yán)于庚辰之春。先生設(shè)供匍匐執(zhí)弟子禮,暨南來師繼演于中峰,先生施供如前,會無厭倦。歷今三世,結(jié)方外誼。今予習(xí)演大鈔第五會已竟,擇丁酉孟陬元旦續(xù)演第六會?!盵8](P547)這一系列的文獻可以說明釋明河弘揚華嚴(yán)教義的目的、實踐努力和道友弟子的延續(xù),實屬殊難可貴。釋明河的相關(guān)事實,在《月明庵詩卷》中有所體現(xiàn),有《中峰法會》、《中峰玄談解制》二首、《庚辰春期大鈔解制》二首等。三高僧身處晚明佛教的氛圍之中,自然會關(guān)注佛教界的一些重要事件,三高僧的詩也可佐證當(dāng)時一些佛教事實。如釋通潤《二愣庵詩卷》有《聞可大師之變有感》二首,第一首云:“禪枝如木葉,片片落寒岑。未熟調(diào)獅手,空馳害馬心。法云垂暝色,佛海漬秋陰。世界看如此,愁來不自禁?!盵3](P13)紫柏真可(1543-1603)之變應(yīng)是指萬歷三十一年(1603)他被捕入獄,憂憤死于獄中之事,此在晚明佛教界影響極大,釋通潤在詩中把禪門比作落葉,由真可大師遭受迫害想到佛門的處境,所以心中十分愁悶。此外,還有高僧之間交游的詩作,也可補正和豐富相關(guān)僧人文學(xué)家的研究。

三、考論四庫館臣《三僧詩提要》的正誤

《三僧詩提要》(簡稱《提要》)云:“《三僧詩》三卷(兩江總督采進本)。三僧均不著其名。一曰《二楞詩稿》,一曰《高松詩稿》,一曰《中峰詩稿》??肌肚ы曁脮俊酚兄怯^《中峰草》,注曰:字止先,號蔚然,江都僧,雪浪弟子,居吳興雙髻峰。其二僧則未詳。然其《高松詩稿》中又附書啟數(shù)首。三僧均有酬倡之作,蓋同時人。中峰詩內(nèi)有陳繼儒、湯賓尹、文震孟、姚希孟諸人,則皆當(dāng)明季也?!盵12](P1762)《小引》與《提要》相比較言之,相同的是皆有二愣、高松;不同的是《小引》中另一僧是水田,《提要》中另一僧是中峰。《三僧詩》今未見,但我們可用現(xiàn)存的《小引》、《華山三高僧詩》、釋蒼雪《南來堂詩集》等來考論《提要》的正誤,有幾點:

一是考《中峰詩稿》的作者錯誤。四庫館臣僅因智觀《中峰草》就粗率斷定《中峰詩稿》的作者釋智觀。其實《中峰詩稿》的作者是釋蒼雪。智觀的《中峰草》實為《中峰集》,《武康縣志》載:“蔚然號智觀,江都人,能詩,有《中峰集》,其山居一百八首。《自序》云:‘余遨游四海,名跡之累久矣。甲辰鼓棹入苕溪,卜居福山陽阿。歲已一閎,不能避囂。厥后三徙,始得居雙髻之中峰。乘高舒嘯,會境抒懷,得一百八韻。夫文本生于情,詩以言志,余癖染煙霞,椎魯無文,志之所之,空山無事,時一歌之。聊代驅(qū)睡魔之竹篦子也?!等粴{后,僧以故散去,其詩板僅存七十七,邑人唐靖為藏之高峰院閣?!盵13](P1268)首先,從所載《自序》可知,《中峰集》之中峰乃吳興雙髻之中峰。而《中峰詩稿》之中峰乃吳門之中峰寺,文震孟《重復(fù)中峰禪院記略》云:“昔晉道林支公于吳有勝緣焉。迄今千余年猶多遺跡,華山其講院也。南峰北峰中峰則志所稱‘冬茅椒,夏石室’處也。我明弘正間,佛法陵夷,珠宮甘宇,往往入豪貴家。南峰既廢為墟墓,而中峰亦歸于先正王文恪公,四傳至太學(xué)君永思,且死遺言,仍還凈域。是時講師一雨潤公卓錫華山,通曉禪理,緇素歸心,王因以地畀之,佛光再朗,寶地重新,吳山之靈咸為明證矣。潤公旋即遷化,二三同志以禮延其高足汰如河公于白下嗣主院事,請余一言垂諸永永?!盵11](P144)可見華山寺和中峰寺皆地處蘇州,王氏后人重建中峰寺,請一雨通潤主之,傳之高足汰如河公。汰如河公又將院事付之蒼雪,《賢首宗乘·蒼雪傳》云:“戊辰冬,堂中法鼓忽鳴者三,蹤之寂無人。不數(shù)日,汰師在中峰遣使赍請師說法,師應(yīng)之,期事將終,汰師以院事卸肩為請,師唯唯不決,汰師以常住事密整書契紿以他事別往,師送之回,侍人報云:‘汰師去矣?!瘞焽@曰:‘這條擔(dān)子在我肩上耶!’眾人歡賀,師獨以為憂。”[11](P142)所以錢謙益撰寫其塔銘為《中峰蒼雪法師塔銘》,《南來堂詩集》附錄一有鄭敷教《中峰蒼雪徹公詩序》云“中峰徹公滇南萬里老吳中”[11](P138)等友人稱呼可外證“中峰”乃蒼雪。其次,從所載《自序》可知,《中峰集》的內(nèi)容實為山居詩,主要寫智觀隱居生活的情懷,根本不會涉及到與別人的交游。這就與《提要》中云“《中峰詩》內(nèi)有陳繼儒、湯賓尹、文震孟、姚希孟諸人”之諸多交游人士不合,而檢閱釋蒼雪《南來堂詩集》,卷三上有《送汰公之宣城訪湯太史霍林》(按:湯賓尹,字嘉寶,號霍林,宣城人)、《次答姚太史見送還滇》和《同姚太史中秋泛舟金雞灘》及《同姚太史靈巖探桂》(按:姚希孟,字孟長,又字現(xiàn)聞,蘇州人)、《留別眉公先生》(按:陳繼儒,字仲醇,號眉公,上海人)、卷三下有《中峰大殿落成,呈湛持文相國及諸檀護四首》和《和文相國快雪詩》(按:文震孟,字文起,號湛持,曾入閣預(yù)政,故稱相國,蘇州人)等可內(nèi)證中峰詩即蒼雪詩。當(dāng)然四庫館臣斷定“皆當(dāng)明季也”是正確的。

二是考“其二僧則未詳”的錯誤?!抖阍姼濉返淖髡呤轻屚?,因晚年名自己所住庵為二楞庵,錢謙益《一雨法師塔銘》云:“師自稱二愣主人,改鐵山為二愣庵,于此疏楞嚴(yán)、伽二經(jīng)故?!盵5](P555)《二楞庵詩卷》中有《<疏楞伽、楞嚴(yán)>二經(jīng)畢,庵其名曰二愣,作詩紀(jì)之》。《高松詩稿》的作者是釋明河,錢謙益《汰如法師塔銘》云:“汰如法師明河,號高松道者,揚之通州人,姓陳氏?!盵5](P556)高松是釋明河之號?!短嵋吩疲骸啊陡咚稍姼濉分杏指綍鴨?shù)首”,可見《高松詩稿》與《月明庵詩卷》頗有小異,當(dāng)是不同輯錄者輯錄所致。

三是考“三僧均有酬倡之作,蓋同時人”的正確。事實上,此釋通潤、釋明河和釋蒼雪的關(guān)系是一師二弟子,錢謙益《一雨法師塔銘》云:“崇禎元年,葬全身于中峰者,法子明河、讀徹也?!盵5](P556)三僧均有酬唱之作,現(xiàn)存三僧詩卷中酬唱詩作頗多,如釋通潤《二楞庵詩卷》有《送汰如游臺蕩》《冬日喜汰如自閩浙再至》《寒夜同惺愚、汰如、見曉(按:釋讀徹,初字見曉,后字蒼雪)扈芷集五樹堂》《雪霽同見復(fù)、見曉二友登北固晚望》《見曉雪后自金陵來談游黃山之勝因贈》等。釋明河《月明庵詩卷》有《丙子除夕同蒼兄賦》《和蒼兄哭詩五首》《丙子冬蒼兄拉予歸中峰開講作七言近體六章見示大旨,謂兩人遭際無所不同耳,讀之凄然,感因次其韻》等。釋讀徹《南來堂詩集》有卷三上《二愣大師久寂戊辰冬培基始定志感次汰兄韻四首》、補編卷二《己卯秋元嘆、奉倩、子羽過中峰雨宿一滴齋與汰如道開佩子分韻,因憶癸酉秋現(xiàn)聞姚太史同長公子文初亦宿此齋》《九月初三夜喜姚現(xiàn)聞、文初、徐元嘆過宿中峰與汰公分韻》等。由此可見,三僧是同時人無疑的。

四、結(jié)語

《華山三高僧詩》收錄了晚明三位蘇州華山寺高僧的詩歌作品,具有保存文獻之功,同時這部詩集具有文學(xué)性、佛教性和時代性。就文學(xué)性而言,《華山三高僧詩》中的三位高僧詩作的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特點呈現(xiàn)了晚明詩歌的創(chuàng)作特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佛教性而言,因為三位作者是僧人,所以他們的作品不可避免地帶上了佛教色彩,表現(xiàn)了晚明佛教發(fā)展的一些狀況,代表了晚明詩僧群體的創(chuàng)作水平。同時,因為華山三高僧身處晚明這個動蕩時代,所以他們的詩作不同程度體現(xiàn)了對時局和國家命運的關(guān)注,具有時代性。要之,《華山三高僧詩》具有的豐富思想內(nèi)容,能對晚明相關(guān)史學(xué)、文學(xué)和佛教研究提供文獻互證。因此,本文對《華山三高僧詩》的考論具有一定的研究意義和價值。

猜你喜歡
詩卷高僧華山
宋 蘇軾 行書榿木詩卷
中國書法(2023年9期)2023-12-26 18:03:59
明 文震孟 行書甲子除夕詩卷
中國書法(2023年7期)2023-09-14 09:59:45
明 金琮 行書詩卷
中國書法(2023年6期)2023-07-25 13:25:21
宋 歐陽修 行書譜圖序稿并詩卷
中國書法(2023年2期)2023-07-17 05:59:33
梁楷《八高僧故事圖》新辨
國畫家(2023年1期)2023-02-16 07:58:04
詠華山
隨王履登華山
崢嶸歲月:毛澤東在東華山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2
愛國高僧阿旺嘉措評述
西藏研究(2018年4期)2018-10-30 01:12:26
《高僧傳》地名“抱罕”為“枹罕”校誤
广平县| 衡东县| 陆丰市| 疏勒县| 杭锦旗| 阿拉善右旗| 鲁山县| 敦煌市| 蓬溪县| 龙州县| 福清市| 泰兴市| 鹤山市| 肃宁县| 海安县| 华安县| 淮滨县| 中宁县| 南华县| 易门县| 垦利县| 湘阴县| 屏山县| 阳山县| 上杭县| 柞水县| 沙洋县| 鸡东县| 广宗县| 云阳县| 抚远县| 思南县| 云霄县| 景洪市| 龙泉市| 峨山| 莆田市| 宁远县| 泸溪县| 锦屏县| 邵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