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國
宮人高呼:“傳翰林圖畫院待詔張擇端覲見。”張擇端趕緊整理朝服,雙手高舉《清明上河圖》,直奔文德殿。
宋徽宗聽完張擇端稟報,命人打開畫作請眾卿鑒賞。張擇端躬身將畫作鋪在大殿之上,宋徽宗離開龍椅,近前左右觀看。宋徽宗面露喜色,評道:“正道(張擇端表字)此圖功力上乘,筆法嫻熟,構(gòu)圖嚴(yán)謹(jǐn),人物體態(tài)生動,布局疏密有致。愛卿用心之處可嘉,朕心甚慰。眾卿以為如何?”蔡京在旁言道:“陛下所言極是。正道畫功深厚,界畫精確,豆人寸馬,對京師繁華,太平盛世描畫甚佳?!北娙烁胶?。宋徽宗笑道:“若無遼金之?dāng)_、西夏之害,我大宋是何等繁華富足,百姓是何等安居樂業(yè)。遼金、西夏常居荒蠻之地,無五谷之養(yǎng),少經(jīng)史之德,其只知金錢財帛之賤物,豈可與我大宋書畫之精深技藝可比。其可悲乎,可賤耶?”眾人齊呼陛下英明。
宋徽宗命取筆墨,兩宮人端平畫作,揮毫題下“清明上河圖”五個瘦金體,并蓋上雙龍小印。張擇端在旁肅立,低聲言道:“陛下,臣花費十年心血,今日終于繪成此圖。十年中,不免世事變化,還需陛下仔細(xì)鑒賞?!彼位兆谟仲澰S幾句,命內(nèi)府收藏此圖,退朝。
夫人顏氏見丈夫進(jìn)宮回家,向前欲道賀,卻見張擇端悶悶不樂,忙問難道圣上不滿意?張擇端擺手說:“圣上只知畫,而不知政,大宋危矣!”他命妻子收拾細(xì)軟,變賣房產(chǎn),擇日啟程離京。
張擇端告別畫院同僚,攜妻帶子,一路東行,數(shù)月后,來到曹州地界。顏氏因舟車勞頓,一病不起。張擇端不得已,尋一農(nóng)家客棧住下,伺候顏氏將養(yǎng)身子。這一住,卻生活了數(shù)年。
靖康二年四月,傳來噩耗,張擇端聞聽“靖康之變”,頓時暈倒在地。眾人連扶帶喚,待其醒來,遂放聲痛哭。他捶胸頓足,向北跪呼:“陛下,您若知那圖徒有其表,早加以治政強軍,豈有今日之禍哉?”眾人盡皆落淚。
張擇端一連數(shù)日茶飯不思,暗暗垂淚。一日,他告別顏氏獨自趕赴京師,顏氏阻攔不住,百般叮囑,噙淚相送。
張擇端站在虹橋之上,汴河無商船來往,碼頭馱夫不知去向。沿河酒肆、茶坊、腳店、肉鋪、廟宇、公廨、紙馬店、刀剪攤、雜貨攤,關(guān)停歇業(yè),人影寥寥。一會兒,橋下攀上一老者,衣衫襤褸,氣喘吁吁。張擇端詢問城中可有官兵駐守,老者答早已不見蹤影。張擇端駐足良久,眼前一片慘景,宛如萬箭穿心,雙眼泛出淚花。他拖著病腿,三步一回頭,返回曹州。
張擇端歷經(jīng)數(shù)月,終于回到家中,這一路疲餓交加,竟臥床不起,熬病月余。顏氏日夜守候,張擇端漸漸恢復(fù)。
一日,張擇端買來薄絹,鋪展在舊木板搭起的條案上,研墨潤筆。他不急動筆,翻出蘇洵的《六國論》誦讀起來,讀罷掩面垂淚。稍停,他開始著手作畫,筆力勁道嫻熟,全景圖早已成竹在胸,所畫人物、車馬、屋宇、船只、橋梁、樹木、各種雜件,如從筆下流出,慢中飛動,快中沉穩(wěn)。約兩年時間,張擇端又畫出一幅《清明上河圖》,此圖不同于金人掠去的首稿,圖中已不見士兵慵懶之態(tài),文武官員搶道不讓,稅負(fù)過重官商吵鬧,以及侵街占道、通行混雜等市井管理亂象,完全是一幅太平盛世、繁華富足的盛景。
張擇端攜家眷再度啟程,一路南渡,漂泊不定。紹興二年,他聽說宋高宗遷都臨安,便輾轉(zhuǎn)來到此地。初到時,張擇端精神振奮,四處游玩幾日。
一日,他將朝服穿戴一新,帶著《清明上河圖》復(fù)稿,向皇宮走去。宋高宗很快下旨召見,張擇端進(jìn)殿伏地跪拜,君臣二人相見感慨萬千,不免傷心落淚。張擇端將獻(xiàn)圖之事稟報,宋高宗命人打開觀看。宋高宗夸贊此圖甚得先皇喜愛,又問此圖不是早已被金人掠去了嗎?張擇端解釋道,此圖乃耗時兩年之新作,與原作頗有不同。宋高宗邊看邊問秦檜:“會之(秦檜表字)愛卿,意下如何?”秦檜略頓道:“依臣之見,此圖畫法精湛,但已是昨日京師,徒為黃粱一夢爾。今日臨安日益繁華,已現(xiàn)中興之象,實為我大宋之福啊?!彼胃咦邳c頭稱是。宋高宗又說了一些勉勵的話,讓張擇端好好保存,以傳后世臨習(xí)。張擇端告退。
張擇端回到家中,氣得渾身發(fā)抖,怒罵茍安之輩。顏氏勸慰,仍難抑其怒。一連數(shù)日,張擇端坐臥不寧,口中怒罵不止。他看著那幅《清明上河圖》,拿起又放下,反復(fù)數(shù)次。最后,他長嘆一聲,將畫作擲于炭火之中。
選自《浙江小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