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使得立德樹人思想在教育領域中得到深入滲透,成了各個教育階段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標。體育在高校課程體系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也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關鍵渠道。傳統(tǒng)的高校體育教育過于重視體育技能訓練,忽略了其與德育教育之間存在的聯(lián)系。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jīng)無法適應現(xiàn)代高校教育發(fā)展目標。本文就立德樹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現(xiàn)路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
關鍵詞:立德樹人;高校體育;實現(xiàn)路徑
一、 前言
在現(xiàn)代高校教育背景下,立德樹人已經(jīng)成為一項根本教育目標。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對立德樹人理念形成深入的認識,并能將其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拓展高校德育教育的渠道,還能對促進學生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的目標形成推動力。因此,在立德樹人理念的指導下,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尋找體育教學與立德樹人之間的契合點,從而為學生開展有效的體育教學活動。
二、 提高高校體育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師是主要的參與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能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其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與高校體育德育教育的效果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yǎng)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高校體育教師在日常不僅應該持續(xù)完善自身的體育教育知識體系和提高運動能力,還應該重視自身師德的建設,為向學生滲透立德樹人理念夯實基礎。高??梢詷嫿ń處煿餐w,將自身的教學技能與德育相融合,樹立較高的職業(yè)追求,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只有教師能從自身的角度踐行立德樹人理念,才能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 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體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能為高校體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清晰的方向和思路。在立德樹人理念的影響下,高校體育教師應該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融入教學目標當中,使其與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滲透終身體育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等方面進行有機結合,促使學生得到身心發(fā)展。另外,教師可以從精神以及思想的角度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的興趣愛好、對體育的認知等與德育聯(lián)系起來,體現(xiàn)高校學生的價值追求和社會觀念。通過這樣的方式以體育教學為平臺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使學生在接受體育教育的過程中形成自我認知,得到道德素養(yǎng)方面的提高。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已經(jīng)成為教師面臨的一項任務,能對其開展教學活動的行為形成正確的指導。
四、 向學生傳遞體育精神
體育精神是體育教育的一種內在體現(xiàn),就有整體性和思想性的特點。體育精神主要體現(xiàn)在體育知識和道德水平,能為體育實踐發(fā)展提供堅實的推動力。高校學生是新時代發(fā)展的主要先鋒力量。因此,要想實現(xiàn)將立德樹人理念與體育教學相結合的目標,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有意識向學生傳遞體育精神。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參與體育競賽的形式向其滲透團隊精神以及合作理念,培養(yǎng)學生形成集體榮譽感。這些都是高校學生能通過體育鍛煉所積累的財富。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所形成的體育精神能在很多方面發(fā)揮指導作用,使學生能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使其意志品質得到鍛煉。在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背景下,體育教學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或者一項活動,而是鍛煉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平臺,促使學生將體育精神內化成為自身的優(yōu)秀思想品質。
五、 積極開展高校體育實踐活動
有效的實踐活動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促進立德樹人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滲透。因此,高校體育教師應該有意識將體育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根據(jù)不同專業(yè)學生的課程安排、發(fā)展方向、學習內容等方面,為其組織一些走出校門的實踐活動,使其能在社會的大環(huán)境中得到德育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在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目標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一些拓展訓練、課外實踐課程、建立特色體育項目、提高體育活動的豐富性等。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高校體育教育與意識鍛煉相融合,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習慣,磨煉學生的意志。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使立德樹人理念得到踐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所開展的實踐活動應該與高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符,使其能接受到具有針對性的體育教育,在體育實踐活動中得到德育教育熏陶。
六、 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
從概念性的角度來看,體育素養(yǎng)主要指的是人們在學習體育知識以及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所逐漸形成的綜合體育能力以及良好的行為。體育素養(yǎng)是一個具有綜合性的概念,包括體育水平、體育行為、體育知識、體育技能、體育品德等多項內容。要想達到在高校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目標,教師應該重視夯實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促進學生實現(xiàn)健康發(fā)展的目標。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運動習慣。學生形成體育素養(yǎng)能使其延伸到一些生活行為中,有利于品德塑造,使學生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進行自主體育鍛煉,從而達到優(yōu)化高校體育教學效果的目標。
七、 結論
綜上所述,立德樹人理念的提出為高校體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新方向,這就使得教師應該在教學中促進體育課程與立德樹人理念的有機結合。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將立德樹人理念融入體育教學目標,向學生傳遞體育精神,積極開展高校體育實踐活動,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通過本文對立德樹人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實現(xiàn)路徑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提高高校體育教學效率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薛建新,張錦.以“立德樹人”為核心的高校體育精神文化發(fā)展路徑之研究[J].體育科技,2018,39(3):138-139.
[2]黎勇軍.“立德樹人”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必要性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9):58-59.
[3]徐健.“立德樹人”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精神的培育與提升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3):3-4.
作者簡介:
董舟維,浙江省舟山市,浙江舟山群島新區(qū)旅游與健康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