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感動 友誼 懷念 回憶 遺憾
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在仙臺醫(yī)專時,有一個解剖學(xué)教授“叫做藤野嚴九郎的”,對中國來的“周君”非常照顧,認真給他修改課堂筆記,關(guān)心他的語言障礙,關(guān)心他的食宿問題,還時時鼓勵他。然而后來魯迅決定退學(xué)。離別的時候,藤野先生送給“周君”一張自己的相片,并且在背后題字。
魯迅當時沒有相片回贈,說照了寄過來。他歸國覓職,照過相,卻沒有寄出來。他對自己的狀況失望,也不肯對藤野先生說。他寫了幾篇很有價值的文章,但根本沒人理會。家里情況也糟糕,被母親騙回去逼婚,又和親弟弟周作人絕交。他把藤野先生的照片掛在墻上,承諾的照片卻沒有寄,信也沒有寫。
1918年,周樹人以“魯迅”為筆名發(fā)表小說《狂人日記》,邁出了文豪的第一步。1926年,魯迅發(fā)表散文《藤野先生》。1931年,有朋友寫信問他,藤野嚴九郎是否為真名?魯迅回信說是真名,曾經(jīng)托日本的朋友打聽藤野先生的近況,卻下落不明。怎么現(xiàn)在他又開始找藤野先生了?一來當然是更為思念。二來,他的狀態(tài)完全不一樣了,不再是自卑的憤青周樹人。
1934年,日本巖波書店請求魯迅準許翻譯文集在日本出版。魯迅說《藤野先生》一定要包含在內(nèi),希望借此找到藤野先生。1935年文集在日本出版,魯迅多次向巖波書店打聽是否有藤野先生的消息,但是都一無所獲。1936年10月,魯迅在上海病逝,床頭還擺著藤野先生的照片。他的朋友知道他這份遺憾,繼續(xù)替他尋找藤野先生,年底,魯迅的日本同學(xué)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
藤野嚴九郎大魯迅7歲。1903年到1915年,他在仙臺醫(yī)專任解剖學(xué)教授。1915年,仙臺醫(yī)專并入東北帝國大學(xué),藤野先生因為沒有留學(xué)經(jīng)歷而失業(yè)。藤野先生去東京做醫(yī)生,但很快又失業(yè)了。就在他四處找工作期間,妻子病逝。魯迅在中國碰壁的時候,藤野先生在日本碰壁。中年失業(yè)又喪妻,落魄的藤野嚴九郎只好回老家福井縣行醫(yī)。
1919年,藤野先生45歲,妻子(注:續(xù)娶)給他生了個兒子,取名藤野恒彌。中年得子,也是人生慰藉。1935年,藤野恒彌正上高中,他的語文老師菅好春叫他過去,交給他一本書,說:“這是中國大文學(xué)家魯迅的文集,有一篇寫的人叫藤野嚴九郎,你拿回去問問你父親那個人是不是他?!蹦悄?,藤野先生61歲了。他兒子給他看那篇《藤野先生》,他讀到了30年前的自己,在仙臺,給學(xué)生上課時的樣子:“我就是叫做藤野嚴九郎的……”文集卷首印有魯迅的照片,藤野先生拿放大鏡慢慢看,說:“真的是周君??!”合上書卷后,他發(fā)了好一會兒呆,最后對兒子說:“寫的是我。但是,你不要跟別人說?!币虼?,雖然藤野嚴九郎的大名被中日兩國讀書人津津樂道,卻沒人知道他在偏僻的山村勉強謀生。
1936年10月,文豪魯迅的死訊在日本見報。年底,魯迅的朋友小林茂雄找到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這才知道,原來魯迅不只是把他的照片掛在墻上,不只是把他寫在散文里,而且這些年里一直在找他,想見他一面,哪怕能見他后人一面也行。藤野先生追悔莫及。后來,有日本記者向藤野先生約稿,他寫了一篇短文《謹憶周樹人君》說:“聽說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真是遺憾。我退休后居住在偏僻的農(nóng)村里,對外面的世界不甚了解,尤其對文學(xué)是個完全不懂的門外漢?!薄捌А庇惺裁匆o?為什么要提自己“不懂文學(xué)”?其實他認為,自己以“解剖學(xué)老師”這個身份去見魯迅,很不合適。人家是兩國聞名的大文豪,而他這個“先生”如此落魄潦倒。
自1907年兩人離別之后,先是魯迅失望于自己的狀況,不肯聯(lián)系藤野先生;后來是藤野先生失望于自己的狀況,不肯聯(lián)系“周君”。兩廂自卑之下,這30年的跨國師生友誼,只落得照片背后兩個字:惜別。
這篇《謹憶周樹人君》發(fā)表于1937年3月。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日寇全面侵華。日軍大量購買藥品,日本國內(nèi)藥價高漲。藤野先生的診所囤有不少藥,藥商高價求購,他卻一點都不賣。藥商走后,藤野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叫過來,對他們說:“你們記著,中國,乃是將文化教給日本之先生?!比绻斞赶壬苈牭玫?,應(yīng)該也是“抑揚頓挫的話”。
1945年,藤野先生在工作中感覺疲憊,在路上暈倒,熬了一夜,第二天上午與世長辭。4天后,日本宣布投降。
(摘自微信公眾號“癡妄集”)
【素材分析】友誼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它只有嫁接在彼此熟識、互相敬愛的枝干上才會枝繁葉茂。魯迅與藤野先生的跨國師生友誼便是如此——他們彼此熟識,互相敬愛,同樣品性正直,甚至同樣“自卑”而不敢聯(lián)系對方;而最令人感動的,還是他們至死不忘這段3年間結(jié)下的友誼。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友誼在時光的隧道里始終閃爍著柔美的光輝。
(特約教師 張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