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龍 整理
在一些集裝箱運輸?shù)倪^程中需要散料的貨物進行裝入集裝袋中,以便于裝卸貨物,由于糧食裝入幾噸容積的集裝袋中其內部的糧食受到溫度以及糧食含水率的問題,很容易導致集裝袋中的糧食發(fā)熱,發(fā)熱后糧食很容發(fā)生變質和發(fā)酵,本文介紹了一種具有透氣功能的糧食用集裝袋,通過集裝袋本體內壁連接的通氣網布層,透氣網布層為防絲棉材質,可提高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空氣流通,減少糧食的發(fā)熱,且通過集裝帶本體內部設置的透氣管,透氣管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二,且透氣管的形狀呈S形可將集裝帶內部的糧食進行透氣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透氣性,減少糧食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的發(fā)熱。
一種具有透氣功能的糧食用集裝袋,包括集裝袋本體,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底部縫紉連接有底座,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外表面縫紉連接有承重帶,所述承重帶的頂端縫紉連接有起重掛耳,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十字形透氣管,所述承重帶的內部與十字形透氣管連通,所述十字形透氣管的交接部位連通有豎直透氣管,所述豎直透氣管的外表面開設有S形開口,所述S形開口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透氣網。所述十字形透氣管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一,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內壁縫紉連接有透氣網布層。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內部并位于十字形透氣管的上方設置有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外表面均勻開設有透氣孔二,所述集裝袋本體的內壁縫紉連接有連接座,所述連接座的端部貫穿集裝袋本體并延伸至集裝帶本體的外部。所述承重帶的內壁為中空,所述承重帶的外表面開設有通氣孔。所述連接座的端部開設有貫穿其本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內壁與通氣管固定套接。所述通氣管的內部通過連接座的通孔與外部空氣連通。所述通氣管的形狀呈S形,所述通氣管的材質為PVC塑料材質。
1. 該具有透氣功能的糧食用集裝袋,通過集裝袋本體內壁連接的通氣網布層,透氣網布層為防絲棉材質,可提高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空氣流通,減少糧食的發(fā)熱,且通過集裝帶本體內部設置的透氣管,透氣管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二,且透氣管的形狀呈S形可將集裝帶內部的糧食進行透氣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透氣性,減少糧食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的發(fā)熱。
2. 該具有透氣功能的糧食用集裝袋,十字形透氣管與豎直透氣管連通且十字形透氣管內部與承重帶連通,豎直透氣管上連接有透氣網且十字形透氣管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一,可將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通氣散熱操作,有效減少糧食在集裝袋中集中發(fā)熱的問題。
圖1 結構示意圖
圖2 結構俯視圖
圖3 豎直透氣管結構示意圖
如圖1-3所示,包括集裝袋本體1,集裝袋本體1的底部縫紉連接有底座2,集裝袋本體1的外表面縫紉連接有承重帶3,承重帶3的內壁為中空,承重帶3的外表面開設有通氣孔4,承重帶3的頂端縫紉連接有起重掛耳5,集裝袋本體1的內壁底部固定連接有十字形透氣管6,承重帶3的內部與十字形透氣管6連通,十字形透氣管6的交接部位連通有豎直透氣管8,豎直透氣管8的外表面開設有S形開口9,S形開口9的內部固定連接有透氣網10。
十字形透氣管6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一7,集裝袋本體1的內壁縫紉連接有透氣網布層11,通過集裝袋本體1內壁連接的通氣網布層11,透氣網布層11為防絲棉材質,可提高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空氣流通,減少糧食的發(fā)熱,十字形透氣管6與豎直透氣管8連通且十字形透氣管6內部與承重帶3連通,豎直透氣管8上連接有透氣網10且十字形透氣管6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一7,可將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通氣散熱操作,有效減少糧食在集裝袋中集中發(fā)熱的問題。
集裝袋本體1的內部并位于十字形透氣管6的上方設置有通氣管12,通氣管12的外表面均勻開設有透氣孔二13。
集裝袋本體1的內壁縫紉連接有連接座14,連接座14的端部貫穿集裝袋本體1并延伸至集裝帶本體1的外部,連接座14的端部開設有貫穿其本體的通孔,通孔的內壁與通氣管12固定套接,通氣管12的內部通過連接座14的通孔與外部空氣連通,通氣管12的形狀呈S形,通氣管12的材質為PVC塑料材質,通過集裝帶本體1內部設置的透氣管12,透氣管12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二13,且透氣管12的形狀呈S形可將集裝帶內部的糧食進行透氣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透氣性,減少糧食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的發(fā)熱。
工作原理:使用時,糧食裝入集裝袋中,通過集裝袋本體1內壁連接的通氣網布層11,透氣網布層11為防絲棉材質,可提高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空氣流通,減少糧食的發(fā)熱,十字形透氣管6與豎直透氣管8連通且十字形透氣管6內部與承重帶3連通,豎直透氣管8上連接有透氣網10且十字形透氣管6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一7,可將集裝袋內部的糧食進行通氣散熱操作,通過集裝帶本體1內部設置的透氣管12,透氣管12的外表面開設有透氣孔二13,且透氣管12的形狀呈S形可將集裝帶內部的糧食進行透氣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糧食的透氣性,減少糧食因為空氣不流通導致的發(fā)熱。
本技術專利信息:
申請?zhí)枺篊N201920663583.4
申請日:2019.05.09
公開(公告)號:CN209939465U
公開(公告)日:2020.01.14
IPC分類號:B65D88/16;B65D90/02;B65D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