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英
(大連市中醫(yī)醫(yī)院采血室,遼寧 大連 116000)
隨著人們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工作壓力的增加,胃癌已成為臨床最常見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疾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1]。胃癌術后聯合化療患者通過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可=可以降低患者的胃腸道反應,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我院通過對胃癌術后化療患者應用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方法,頗有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收集病例來源我院普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接受治療的胃癌術后化療患者60例,納入標準參照:《消化系統(tǒng)腫瘤疾病診療指南》,并通過臨床檢驗和影像學檢查確診。排除:既往有惡性腫瘤疾病病史者;對試驗藥物過敏者;不同意參加臨床實驗的患者。納入患者中,均使用隨機分組,試驗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46~66歲,平均年齡為(54.3±7.4)歲。對照組47~67歲,男性1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齡為(54.8±7.8)歲,基線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案,入院后化療治療,根據患者臨床表現對癥護理。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中醫(yī)特色護理方案,包括:①應用艾灸對患者的關元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位進行艾灸護理干預,每次20~30 min,連續(xù)治療7 d,艾灸期間應該密切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態(tài)變化。②化療患者出現出現靜脈炎時應該及時應用黃金散聯合麻油外敷,促進局部組織炎癥消散。③腹部中藥熨燙:在患者術后的1周后應用取小茴香300 g放入中藥熨燙藥袋,用溫水浸泡,待溫度至45 ℃或降至患者感覺無燒灼痛時,將小茴香熨燙帶放在患者腹部注意需要避開患者手術部位每天1次,每次30 min[2]。④中藥足?。簯弥兴帲S芪、紅花、厚樸、枳殼、當歸等)水煎液300 mL,加入43 ℃溫水2500 mL將患者雙足浸入足浴按摩盆中,每天1次,每次30 min,以患者微汗出為宜,足浴過程中不斷加溫水以維持水溫[3]。
1.3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患者惡心嘔吐及便秘等胃腸功能不良反應,通過QLQ-C30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應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和整理,再采用SPSS19.0軟件對實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計數資料以(±s)表示,均屬的比較采用t檢驗,結果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干預后:①對照組惡心嘔吐63.6%,試驗組30%;②對照組便秘:76.7%,試驗組:90%;③對照組生活質量改善率7637%,試驗組90.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試驗結果
胃癌術后患者應用化療可有效降低復發(fā)率,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化療對患者免疫力及抵抗力損傷較大,治療中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患者往往難以耐受,通過中醫(yī)特色護理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小茴香溫中散寒,熨燙腹部可以溫中健脾,促進局部術后的炎癥吸收。中藥足浴對足底部穴位刺激可以加快全身血運,減少術后血栓的發(fā)生情況,改善患者的夜間睡眠情況,提高患者的化療耐受性[4]。
本文選取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療的胃癌術后化療患者60例,應用中醫(yī)特色護理干預方式,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惡心嘔吐、便秘等胃腸道不良反應明顯改善,生理及心理負面因素對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影響明顯改善,臨床依從性及配合性顯著提高,安全有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