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成龍 吳嫚芳
在我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中,除了要提高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還要注重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農村體育的發(fā)展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農民的體育意識,對于改善農村體育環(huán)境有著重要的影響。另外,加強農村體育的發(fā)展,對于提高我國農民的精神面貌,加強農民的精神文明建設也有明顯的作用。《新農村體育指導》一書與農民的生產生活活動相結合,從普及體育知識的角度出發(fā),對農村體育的相關政策和健身方法等內容進行了全面闡述。
《新農村體育指導》主要由五大部分組成,包含體育政策、健身科學、健身方法、體育評價和體育組織,內容豐富翔實,對于農村體育的開展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在體育政策部分,通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等相關政策的解讀,將農村體育進行了細致的分類;在體育科學篇,作者則是通過一定的數據對比,清晰展現了健康標準、健康條件等內容;在體育方法篇,作者通過對散布、爬山、跳繩等相關體育運動的介紹,為農民提供了正確的鍛煉方法;在體育評價篇,作者對體育鍛煉的自我監(jiān)控、體育鍛煉效果評價等內容進行闡述,讓讀者能夠了解到體育所應達到的效果;最后一部分的組織篇,作者對體育競賽活動的組織、競賽規(guī)則、評判標準等內容進行了闡述,可以供農村體育工作者在農村體育競賽組織中做參考。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的農村體育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但是在農村體育的發(fā)展方面,仍然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由于我國各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不同,也就造成了不同地區(qū)的人們對于農村體育的重視程度不同,從而對農村體育的發(fā)展產生了不利的影響。而且長期以來,農村體育都缺乏系統(tǒng)化的組織和管理,始終處于自動的狀態(tài),使得體育活動沒有被廣泛的接受?!缎罗r村體育指導》從政策、理論入手,對農村體育進行了全面、深入地闡述,為農村體育活動的相關組織人員提供了科學指導。
新農村體育想要取得更好的發(fā)展,必須要重視提高人民的經濟生活水平,只有這樣人民才能夠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體育鍛煉當中。從歷次的群眾體育調查來看,經濟收入的高低與農民的體育參與有著較大的關系。因為只有經濟的發(fā)展才能夠加大政府及其他部門和企業(yè)對農村體育事業(yè)的經費投入,從而帶來農民經濟狀況、農民體育參與意識的改變,使農民體育社會化進程加快。黨的十六大明確了把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新農村體育指導》也是以此目標為指導,對新農村體育工作的開展進行全面的闡述分析。
《新農村體育指導》當中對于《關于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的意見》進行了分析,在具體組織方面,想要更好地發(fā)展新農村體育,必須建立健全體育組織管理體系。首先,縣級以上的政府部門應該將農村體育發(fā)展納入到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當中,在財政支付預算中加大對農村體育建設的扶持,從而促進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的建設。其次,還要充分發(fā)揮農民體育協(xié)會的作用,農民體育協(xié)會有其獨有的特性,在農村體育發(fā)展當中的活躍性較高,在體育活動的組織當中,通過農民體育協(xié)會的配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活動效果。再次,必須要重視村民委員會的作用,作為與農民群眾聯(lián)系最為緊密的組織,建立健全村民委員會能夠為農村體育建設工作的開展提供巨大的作用。
《新農村體育指導》為農村體育發(fā)展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指導,作為一本農村體育指導類用書,值得新農村體育工作者和相關研究者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