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遠杭 蘇琳芳 梁霄
摘 要:“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作為一門特色課程逐漸受到相關專業(yè)師生的青睞,具有直觀性與多樣性的多媒體視聽資源具有極大用武之地。近年來,微課堂以其短小精悍、目標專注、靈活性強等特點在高校教學中發(fā)揮的作用日趨明顯。面向“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要求,結合當前視聽微課堂最新成果與發(fā)展趨勢,探討了視聽微課堂引入“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教學的實施方案。通過實例分析微課對于該課程教學的促進作用,以期豐富學生的視聽輸入并對課程的建設與教學提供核心資源與指導思想。
關鍵詞:微課;視聽資源;船舶造型;課堂
一、引言
隨著近年來船舶綜合設計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船舶基本功能(如安全性、快速性、穩(wěn)性、適航性等)的實現(xiàn)已不足以滿足旅客及船東的需求,對其附加的感性體驗提出更高的要求[1]。目前全國范圍內開設船舶與海洋工程本科專業(yè)的高校中,“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作為一門特色課程逐漸受到相關專業(yè)師生的青睞。該課程內容涵蓋了船舶美學基本概念、船舶總體及總布置布局設計中的人機工程學、船舶外觀造型設計、船舶內部區(qū)劃以及艙室內部環(huán)境設計等諸多方面[2]。在此類課程教學中,具有直觀性與多樣性的視聽多媒體資源具有極大用武之地。通過相關視頻、音頻、交互演示與操作等視聽多媒體資源的應用,不僅提高了學生課上課下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了學生探索工程設計與藝術設計的興趣,而且大幅度擴展了課堂信息的涵蓋面,使課堂傳授的信息量得到了本質的提升。
二、視聽微課堂的特點與功能
與傳統(tǒng)教學載體如教科書、黑白板、幻燈片等不同,微課堂的本質屬性是可靈活傳輸并觀看的視頻,該視頻主要以試聽語言表達呈現(xiàn)[3]。作為新興教學載體,微課堂具有鮮明的特點與功能。
首先,視聽微課堂時間簡短,文件的存儲空間少。通常一段微課堂的持續(xù)時間為10分鐘,以高清重編碼格式(如720p)計其文件大小通常在500M以內,對于網絡空間資源、在線傳輸能力、終端接收能力等均無特殊要求,常規(guī)的網絡與數(shù)字媒體終端足以保證微課堂的順利實施。
其次,視聽微課堂目標專注,主題突出。一段微課堂專注于一個重要的課程內容,通過視頻、音頻、交互演示等形式最大限度將需要著重講解的知識點多維呈現(xiàn)并剖析,使學生對該課程內容理解深刻。同時通過標題索引,在網絡平臺或交互數(shù)字媒體可方便快速地檢索查詢,對相關技術領域人員提供便捷高效的知識支持。
再次,視聽微課堂受眾面廣,技術門檻低。微課堂視頻呈現(xiàn)的講解內容通常采用直觀、具象的實物或仿真動畫形式,通過逐步引導可使受眾方便快捷進入情境,對于所涉較深入復雜的技術理論或科學問題原理,亦會深入淺出,通過畫面與音頻進行多維度解析,結合課堂主題,大大降低了對于受眾的技術門檻要求。
最后,視聽微課堂傳播途徑多樣,對各種媒體與終端均具有很高的兼容匹配能力。視頻文件對各傳播媒體具有高度兼容能力,如電視、電影、在線交互等,尤其對于各新興數(shù)字媒體(如微信公眾號、訂閱號、微博、QQ、小視頻APP等)高度匹配,滿足各類傳播形式、內容、數(shù)字終端、受眾觀看形式等個性化需求。
三、視聽微課堂在“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教學中的實施方案
面向“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要求,結合當前視聽微課堂最新成果與發(fā)展趨勢,開展視聽微課堂引入“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教學的應用研究,具體實施步驟思路如圖1所示:
首先,確認“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的視聽需求,明確后續(xù)資源搜集范圍與方向。可通過課堂調研、開放問卷調查、課后座談等途徑多管齊下,掌握了解該課程的視聽需求,找出當前教學資源中的不足與缺失,為后續(xù)微課堂的開發(fā)制作指明方向。
其次,通過多種途徑搜集視聽資源,并實現(xiàn)多維度素材資源的整合??赏ㄟ^獲取互聯(lián)網資源、實景拍攝、船舶3D數(shù)字模型與仿真模型等方式搜集并整合視聽素材,結合當前最新微課制作技術,制作微課堂,使其能有效引入課程的教學。
再次,采用先進視頻制作技術,將豐富的視聽資源制作成適用性高的視聽微課堂。將獲取的視聽資源分類整合,利用幻燈片、視頻編輯、音頻編輯、字幕插件等通用辦公軟件以及微課制作專用軟件進行演示文稿制作、視頻配樂、截取、去水印、拼接、時間軸調試、音頻處理、字幕疊加等操作,制作成為適用性高的視聽微課堂供教學使用。
最后,將視聽微課堂引入傳統(tǒng)課堂教學,進行使用效果評價,并提出為未來教學具有指導意義的改進方向與舉措。通過制定合理的評價體系,客觀、真實地評價微課堂引入傳統(tǒng)課堂的教學效果,不斷改進“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的教學效果。
四、視聽微課堂對“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教學的促進
“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中涉及大量可通過視聽資源展示的內容,項目組成員通過多方面搜集獲取了大量可利用的船舶造型視聽資源,從而為微課堂的制作提供了優(yōu)越可靠的資源保障。
例如,通過搜集古今中外各類船舶造型的圖片、視頻,將其進行系統(tǒng)歸納、分類整理,將各年代船舶造型的突出特點與技術限制進行了總結歸納,并暢想了未來船舶造型的發(fā)展趨勢,制作了“水面艦船造型發(fā)展專題微課”,時長約10分鐘,如圖2所示,應用于課堂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又如,“船舶艙室布局優(yōu)化設計專題微課”通過以抽象的動畫形式將圖論、優(yōu)化設計、艙室物流分析等專業(yè)技術知識深入淺出地演示講解,將復雜的船舶艙室總體布置布局問題的研究思路、途徑與技術手段在數(shù)分鐘之內的微課視頻中如抽絲剝繭般的逐層深入講解,如圖3所示。使學生通過反復觀看能夠思路清晰且運用正確方法解決布局設計問題,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通過實際應用,總結出視聽微課堂對“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教學的促進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通過豐富學生的視聽感官刺激,使得工程美學、藝術設計以及空間分析等抽象知識能夠具象化地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極大地提高學習興趣并促進了學習效果。
其次,通過資源共享,學生可于課前、課后等非課程時段反復觀看、學習微課視頻,突破學生獲取知識的時間、空間限制,提高其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再次,通過標注微課中視頻、圖片與文本等資源的來源途徑并標明制作微課的參考文獻,學生可對某個具體問題進行深入的文獻追蹤、分析探討,為其獨立自主研究提供可靠支持。
最后,成品微課可反復使用于相關課程教學,減少了教師素材準備、書寫板書等教學負擔。同時通過預留接口,可將最新知識、資源素材等不斷更新至當前微課,保持微課堂的知識前沿性。
五、總結
綜上,視聽微課堂具有鮮明的特點與功用,對于《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具有高度匹配性,通過設定合理可行的教學實施方案、進行大量教學應用并實時更新,可總結出對相應課程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蔣志勇,楊敏,姚震球.船舶造型與艙室設計[M].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15.
[2] 張愛鋒.《游艇造型與艙室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裝備制造技術,2014(4):230-231,233.
[3] 林玲.微課有效教學的視聽語言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7(48):253-254.
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職業(yè)教育2020年2期